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品质现状及对策人防工程, 对策, 品质, 环境忻尚杰 程宝义 杨纯华 朱培根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究中心 # q8 x4 f$ 3 L8 V! T) Z2 Q# 摘要:对我国建筑气候分区中有代表性城市的人防工程,进行内部环境质量调查或试验,总体评估目前人防工程内部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造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的对策。关键词:内部环境质量,室内空气品质,地下建筑病综合症- L1 r4 |, F) T- 一、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中内部环境保障的重要性) c% w$ p: a6 J; i. G 要使城市人防工程开发利用具有强大生命力,重要的在于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由于地下空间与地面建筑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人们长期生活已适应于地面的环境条件,因此为了使人们乐于进入地下空间,就必须提高并使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接近地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为地下空间内部创造适宜的热湿环境,保证良好的空气品质,使各种污染物降低到允许范围,这是人防地下工程能否坚持长期使用的关键问题。与地面公共建筑病综合症相比,呈封闭型的地下建筑病综合症更为突出;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开发和利用,人防工程内部环境品质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如何创造健康、舒适的内部环境已成为开发利用人防地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Q8 i( z0 ! k/ h3 l 长期以来,我国以人防工程为主干的地下空间开发,比较重视战时功能,忽视平时使用要求和地下环境的改造,内部环境质量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差,以致不能发挥经济、社会、战备效益。近十多年来,在人防地下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方针指导下,各地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的规模逐步扩大,对数千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进行内部环境改造,投入平时开发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战备效益。这一事实进一步说明地下空间环境质量是影响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0 ?8 K7 i* z8 O; t 但是环境质量的改善,一般会增加投资与平时的运行费用,而由于较好的内部环境质量,将大大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开发地下空间的积极性。因此环境质量,经济效益和地下空间开发投资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而其中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应是问题的中心。8 m5 LF5 D$ t$ ( m8 v改善和提高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品质,首先必须分析和掌握地下空间内部环境控制的特点,围绕节能和空气环境质量的两大主题,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能源利用的有利条件,采用、开发节能的环境控制设备;同时优化环境保障系统,提高环境控制设备的科学管理水平;在保证地下空间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更好发挥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 S( c3 j w 二、我国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中内部环境质量现状0 M1 U* B. q$ m “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对策”及“人防工程平时利用内部环境卫生标准研究”两个课题组,分别对我国建筑气候分区中有代表性的北京、南京、成都、西安、哈尔滨、大连、安徽、甘肃等省市对60多个不同功能的地下建筑进行冬夏两季的现场环境卫生及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或试验,取得大量数据,并参考国内同类研究的相关调查数据,对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质量进行总体评估。, U! y2 : p9 ?3 B 2.1、各类不同功能的人防地下工程内的热舒适状况有所改善,但较多工程湿度大,尤其是夏季和黄霉天,工程内相对湿度在80左右;由于通风空调系统的设置,大多数地下公共建筑内空气中的 浓度可控制在0.15以内,如对86个人防工程内空气中 浓度的测定结果如表(2-1)所示。 浓度控制在 以下。但有些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为节省能耗,减低运行费用,新风量供应相对不足,通风换气次数低,以致工程内 浓度偏高 。同时工程外新风常将室外大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带入,如使室内空气中的 浓度增加,超过国家标准 数倍,且没有采取相应处理。 X* u& v2 y: B5 x 表(2-1)% U! W4 U! U+ D5 i地下旅馆- L; a7 k8 f8 j4 v: W地下商场0 g A0 T! J- P9 G& T地下游乐场2 d7 y Y$ U! ?地下餐厅( / x9 u: y& A) _1 R: 地下医院. O. T, q- ?# g/ Z/ C- , c; X& z夏$ M/ Q$ : F / O冬. s! x z J; N8 h1 H夏/ k9 * n& p- m* 5 l# I6 v q8 R冬. d% y% C; uG/ l, Q+ F夏- i* H j& Z0 C( w+ N& F冬9 U$ r. f) x7 夏 Ro! g3 y& e7 M7 _ 冬( e% g2 c+ A$ WV6 l夏7 n4 r! w. p* M% t9 a1 P2 C3 M冬1 |C# E3 h- e7 p8 5 工程数量(个) Z6 / f2 S: 9 v n5 w- g 4 l13( % 4 I4 B5 O# 9 c112 J5 * PZ$ o+ z! w8 xs# m$ C112 H( z4 j) X1 Gv! W& P11/ ?2 d/ Q; n3 d P- |7 b) 108 P& B: R5 c5 F! 100 H% b) H# f V8 S$ H3 F5: l: V, c1 T* 8 z/ R$ S( t6% P8 f% ( C46 W0 g3 h/ n/ F& p5 h- Q5& 2 e h+ q6 E0 K8 y7 _- a均值 M5 V& c. h7 V- M& d9 D0.135, i( & e# H. g) A0.118$ Y5 G5 d! T) & r& u9 V0 s0.077 j+ ?4 O# f: W0.103& z. F$ S% V% B+ P* N0.12 m2 B2 K; x8 n- I0.101 / l/ i( G2 C! - $ Q% M0.085. P4 W r4 J6 h( # _ k! A5 R0.1080 $ _4 v& v1 c. _8 a0.06/ o& W/ x4 l7 0.169 L6 C& ?1 R$ * 方差+ | i* x& j1 x0.08- n1 T& P+ H2 B9 J0.1350 S C- p# W6 ; I0.038 i4 z9 H; q O m5 g0.04 & ?8 c S/ r) 1 ?0.07( T) ( i$ A5 O0 D% R x0.045 m. v2 I! G* J/ D0.022 b. D: R: _6 C4 o/ i8 t0.05+ h+ R2 8 n% fy4 A0 o1 B! 0.04o, G V! f1 y0.074 S! o. V2 t5 q+ ( D( a; ?/ e2 R; e- b z9 U$ d: N 2.2、地下空间中的尘埃和细菌污染极为严重,含尘浓度普遍超过容许浓度0.15 ,有的超过标准数十倍;细菌污染也很严重,如某商场除早晨空场外,室内空气中的平均瞬时细菌总数在 之间,大大高于标准 。室内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主要来自人体活动。呼吸、说话、咳嗽,吸烟与走动,皮肤与服装等均会散发有害物。围护结构、商品、家具与地面均易于积聚灰尘与繁殖细菌,在通风气流作用下流入室内空气中。室内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本可通过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滤,但普遍为人们所忽视。多数工程中空调过滤效率极差,有时甚至不设新风或回风过滤器。工程中也常见气流在未衬砌的建筑通道或机房内流动,空气的二次污染严重。6 6 b3 p- X$ W2.3、由于人防地下建筑装修,大量使用树酯泡沫塑料、胶合板及其粘结剂,以及香烟的烟尘中均散发出甲醛气体,对地下舞厅及餐厅,在通风情况下新装修后的空气中甲醛浓度高0.1-0.52 ,但经一段时间后将逐渐下降至0.01 。9 5 m6 5 M D( z2.4、 近年来地下商场的照度与噪声已有明显的改善。据某地下商场内的测定,室内噪声约5261.5dB(A);室内照度在100220Lx之间。舞厅、音乐厅等场所的照度和噪声多半不符标准;对多数的舞厅室内照度低于5Lx,静态噪声多半超过45dB(A),动态噪声在85dB(A)以上。6 s+ f. T1 L# W, t% b) # du 2.5、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可通过有机物的耗氧量反映出来,是人员异味、头昏、疲倦、烦躁等症状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性很强的空气污染指示指标,它和其指标既有联系甚至有显著的相关性,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反映室内有机物浓度)。在国内地下人防工程进行现场调查,共测得空气耗氧量标准样本1000个。结果表明,冬季达标率为62.2;夏季达标率为47.4。表(2-2)是全国现场调查工程中空气耗氧量的分布。总体上说明人防地下工程中有机物耗氧量偏高,应采取措施,降低有机物污染总量,提高工程内空气清洁度。4 D) K2 Y3 xb, Z0 表(2-2); ?& ! v5 m T e- I空气耗氧量- ( d2 q- P) j* C8 c最高值5 O: W8 , Y* Z, N最低值6 t j/ m! ?# G b. v3 U% c10$ K. _; s. K& O+ U) R/ D F4 o& ?1088 + Z- c/ e Y0 o- H# q0 Q0 868 : M3 m8 # 64& ) 0 n7 o- O; h; e, r: E44 k5 C) 4 Q0 p. _- n夏季6 r; O- X/ f/ Y- A2 o0 L3 b15.347 Y* j( : |5 D- 5 I, B1 I/ m4.9- C. K- i! p; _- S/ X! O7 7 H0 T, c28.6% e5 ; B9 C: ?/ h! 231 7 S7 O5 p# k4 e28.4( Z6 |4 , X/ 19; c8 D1 D2 s& u0) O8 X& U5 |# L0 v& 2 e冬季 E3 d9 : e$ D3 x( R18.68 x9 J% s$ R) L+ U/ 0 ! 0 w2.81: F0 F* Y* WH5 C3 v31.6- 3 N3 r; 1 f5.2) N) ie4 yQ18, N# G- u9 p9 k- W0 z. N187 4 j% j4 S7 u. D26.2* ?( r7 I# A8 z4 p* # M8 b8 eP/ : J0 9 e2 N0 r5 _! P; M+ D4 l2.6、 人防地下工程内氡及其子体水平的实际分布现状0 S0 D; D4 e& y2 l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工程调查研究表明,地下建筑内的放射性影响普遍大于地面建筑,氡污染明显高于地面;氡及其子体致癌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对国内北京,辽宁,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地下工程的调查结果表明: 地下建筑内氡及其子体浓度近似正态分布,左右的测试点平衡当量氡浓度小于100( ),超过200() 约为10左右,大于400( )的测点不足。因此现有大多数人防地下工程,应根据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中的氡防护标准,进行有效的防氡通风,对个别氡浓度较高地区如河南、西安、济南等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b9 U8 |( g$ : ( l2.7、人防地下工程空间狭小且呈封闭型,进入地下后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压抑感。2 z7 M9 Q: a& J) b! V+ U! a b+ y/ O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r1 o1 M/ Z7 _7 g) o, J从国内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现状分析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地下空间环境控制效果相比,我国地下空间内部环境无论从质量、控制技术或管理等均有很大差距。4 C7 ; W& o2 z& P3.1、 我国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品抟较差,地下建筑病综合症显著; f9 R. l/ , p& F2 E我国以人防工程为主干的地下空间利用,在人防地下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方针指导下,各地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的规模逐渐扩大,对部分人防工程进行内部环境改造,使一部分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热湿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大部分尚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尤其是空气质量较差。) z. P o; uk由于地下空间空气质量差,已明显危及人体健康.如第二军医大学对22个地下、有通风设施的医院、商场、旅社、俱乐部、招待所、办公室、生产车间等地工作的600名人员进行健康调查,并与地下工作性质相似的地面工作500名人员进行健康对比调查,结果表明:地下组中42反映头痛,47头晕,46胸闷,32疲倦,32眼酸胀,27记忆力下降,13工作效率低.地下与地面组工作人员的发病率如表(3-1)所示.在地下环境中工作5年以上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以及关节痛、视力减退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增高.% Z W6 S5 W% & & W+ E: ?# R k1 6 g 地面地下工作人员的发病率 表(3-1)& j1 m$ H9 o9 E1 O0 Z; A+ O) |* nE: h5 6 K疾病名称 W3 ?! X) i% L m% V地面% U5 a7 | $ I1 ; 7 地下工作1年, C7 + n+ K6 . |9 L5年( m+ P# F7 O5 n8 lW10-30年) 7 J0 e5 V/ Z4 j感冒3 J+ P/ S9 b+ F+ F0 1 Y3 F3 D61; T0 w4 T) Z o* eK565 ?4 h u% Fs. ?$ z& ?87. m/ k& ZS3 X7 T77% v% B. F# U% L4 : 咽炎0 $ Q: . F4 J6 O+ : Z8 g41. h& n! n& f- v3 T2 r- Dz( B4 S27% a# T! w1 o6 ?67/ o; a( o* b0 E* F9 C6 T548 H# i; a/ 8 U$ K+ $ I0 m7 B c肺炎; C7 Y0 P* A+ K( i2 ( K4 4 t/ Z9 V2 H! A R6 B5 M94 Y. % Ly, V! u, I, d2 Z: i8+ A0 s7 F3 m6, k8 p, w6 y0 $ V a, |肺结核, - i- Y$ m+ N1 P& Y& E07 U7 N- T: ( d4 J: |45 e; n9 b9 v5 q6 y$ 3 J1 L* p) a, 7 m1 o7 , g9 f10! o/ M$ + Q5 T: E. G M支气管炎3 v9 T. f. B& W3 K2. x6 * K, e6 v( l# K56 J8 u9 l8 h! c4 C, p51 a+ y- X- I r# ?7 N11 Q6 , r$ u! h7 R% p9 u4 v( E2 N关节痛/ n2 K& O! J3 k9 r2 Z. U29# e% Z! U3 + ! 9 w31% ) K0 F$ m( 7 J45; H5 G, _/ d% $ U390 C1 A2 E1 K& X/ N3 Z I& K视力减退(0.1)! C; # y3 O& x* w1 J, d21! / . b9 T/ G- R: B157 g5 P8 I% l R: k* v! S, W32( h9 t# z# u7 L4 f* O43( T1 % N4 I; Y5 c6 f神经衰弱- e% R s& D$ Y! _82 L& q! B$ fQ9 Oq2 a14+ O3 i Y. H& M38 TV6 E8 P2 T25/ I* s$ j7 p |* P dG9 S; T8 T, s( I# C, 又如某地下医院,由原备战地下工程改建而成。埋深16米,建筑面积2073平方米,钢筋砼结构,机械通风,床位68张,医务人员42人,新风量63.9( );1995年由卫生防疫站对该地下医院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室温为10.7-26.8,相对湿度为30-88.5,风速为0.03-0.19m/s,噪声为52-65dB;照度为5-180lx;二氧化碳浓度为0.06-0.23,细菌总数为3900个/ .监测结果表明该地下医院室温、风速、照度指标的最小值都低于国家标准;相对湿度、二氧化碳、细菌总数的最大值及噪声的最小值均超过标准;可见该地下医院微小气候不良,空气质量差.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表(3-2)是该地下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各种症状中,视力下降和乏力发生率最高,达100;失眠最低为57.7.同一症状,工龄长的症状发生率高,说明环境质量作用时间越长,症状发生率越高.3 u1 O) b* n8 K- 4 X 地下医院医务人员病症发生率 表(3-2) s* E) $ g7 c n; x8 : Z2 p) , O6 G3 g9 T& u, r0 J5 工龄(年)* R+ , + 1 z! Z调查人数8 D2 I/ h: Ga& Q- v+ b- X% 9 V头痛晕眩5 S9 G# 2 E $ y: f( r胸闷气促& _4 _! m% Z5 v% f9 _: U R1 J失眠. z* e, L% w7 u8 K# U. O c& m) h嗜睡0 Q8 t: E+ H3 B7 Y- B/ L, H乏力! V3 c8 n5 s- * E8 C% a, G6 S2 视力下降5 l# w7 : A% u9 R* _关节疼痛0 , C) 0 B+ # e! Y2, o! P# S* # # C9$ z4 Z* . A1 v& e8 9 V8 ?4 Q) H/ L88.9, b( n: x4 4 l6 Y7 l# u) . M! X77.8. g% 7 B$ x# L3 S$ w1 D% Y33.3, S% V0 N/ t* g6 i6 d# 88.96 r a9 ?# w) f9 : w5 _100+ g& ; a1 z5 m) $ M# a9 s- C100+ a; N) F2 w; e1 ! 88.93 B# * Q+ & s. 8 j5 O7 y27 o3 L0 G/ W! J# x% B178 C; z& k0 u% R DK. 1 D: r94.1& e) J0 W( r2 P( v2 y88.22 r( O; 4 r 8 v1 f; s, f70.67 z& E, q* 2 L. ! m 0 A88.2+ ?! o3 U8 l, W, T8 X2 4 j100! P- * |, G) Fb! q8 P z100& i( b5 l9 i6 t100+ R& S* 2 l- d$ R合计* y: k ?7 $ y260 Q8 j# h% m& p4 a5 W( X92.3 y Q2 F/ n5 T! o g1 y84.66 a1 ( L3 q$ K7 m% I$ C6 J7 K2 Q) q57.7; U1 B7 w/ 0 S2 f1 e88.5; K; f& I: q8 |1 K% R$ V100- t8 T+ w& 2 q+ p* y- d9 V/ o4 S100! d1 . n6 y yK# i6 S/ QF. ; 96.29 i% S6 Q! ( T1 C F, v1 J8 |9 o# s% U0 n& 3.2、我国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缺乏完善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p% d5 V9 s8 o% b+ x7 z9 U4 d |7 Y3 Q. R1 / 8 l$ k+ - N 自1986年提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并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战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针以来,大批原有用于战备的人防工程开发或改造成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各种设施,如地下商场、地下街、地下娱乐场、高层建筑地下室等。为了适应和推动人防工程开发利用中改善内部环境的需要,1990年由国家人防办组织国内从事内部环境和卫生标准的有关院校和研究所,开始制定人防工程平时利用的内部环境卫生标准。于1993年制定出六类人防地下工程(地下旅馆、地下商场、地下影剧院、地下医院、地下餐厅、地下舞厅)卫生标准,并已1998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卫生部颁发为国家标准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GB/T 17216-1998)。但没有根据卫生标准制定适应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的工程设计规范、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法规和质量监督机制。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空气质量,根据国内外现有的控制技术,应当说是完全可以达到应有标准的,关键是健全规范、标准,并制定有关法规加以保证。7 D$ 1 Z0 W( B 3.3、在解决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空气品质与节能关系上存在误区& ?6 t6 D3 f7 A% p 室内空气质量与节能是建筑内部环境领域中的两大主题。但两者是相互制约的。为了节能常减少新风标准,降低空调负荷;但同时却引发生物、化学等有害物质的沉淀和围护结构中放射性有害物质的辐射的加剧,使室内空气环境恶化。因此创造性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是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的关键。% D, X3 X7 4 y4 c7 |4 % o7 D 地下工程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可大辐度降低改善环境质量所需的能耗,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自然条件,如采用地道风、不同季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蓄冷蓄热技术、合理的空调方式和气流组织等,降低空调负荷,减少工程投资。目前地下空间空调设计没有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冷热负荷不进行详细计算,设备选择没有节能指标的制约,容量偏大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浪费了建设的初投资,而且由于各种设备总是在低效率工况下运行,造成能源的浪费与运行费用和污染的增加;同时使用单位为了节约运行费用,减少运行时间,反过来影响工程的空气质量。1 S0 G; y2 - D3 x# F: E* |3.4、我国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忽视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Y* c, 8 a$ W$ f7 V保证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质量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地下空间环境综合质量包括热湿环境、空气质量、视觉环境、听觉环境、光环境和嗅觉环境。从日本地下空间利用概况和现状可以看出,日本地下空间开发已形成完整的设计和管理体系;说明不仅需要内部环境工作者对空气环境的精心设计,而且需要地下空间各专业的密切配合。而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内部环境保障,仅注意室内空气环境,且主要注重热湿环境,忽视环境的综合作用,这也是环境质量差的重要原因。& V% E0 s: O8 H# B 3.5、一个安全的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必须完善地下空间防火防排烟设计、施工和验收等规范和规程。目前虽有统一的人防地下工程防火防排烟设计规范,而地下空间有多种类别,不同种类的地下空间其特性、防火防排烟差别很大,用同一个规范不能满足要求。如地下建筑是封闭空间,一般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往往人流疏散和烟的流向甚至火的蔓延方向相同,事实证明,在相同火灾条件下,地下建筑的排烟、排热的时间要比地面建筑慢数倍到数十倍。因此为了保证疏散安全,合理考虑疏散安全设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正确确定疏散时间、考虑安全疏散速度,合理确定安全疏散出口等是地下空间防火防排烟的关健措施。我国地面建筑关于火灾时疏散时间有一个规定,但地下建筑火灾时疏散时间,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关于疏散速度问题,也是疏散的一个重要标准;建筑功能不同,人员组成不同,照明条件不同,差别也不一样。正由于我国地下建筑没有火灾情况下疏散的数据,因此在确定疏散出口数量缺乏依据。! W, M% y& p7 1 i# Y/ i3 |0 N8 ?% Q* H4 w! q- r% 3 + 9 |7 a4 M 四、创造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 r5 N0 q1 S: Z|5 T$ E8 W: O 综观国内外成功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设计,要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内部环境,必须根据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的特点,建立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质量控制体系,科学地配置空气环境保障系统,运用内部环境保障的新技术,使地下空间具有舒适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定的卫生标准;适度的噪声和听觉环境,氡和异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一个良好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既要重视生理和物理环境的设计,又要重视建筑心理环境的密切配合;更要健全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法规及内部环境质量监督机制,使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质量控制有法可依。根据上述基本思想及人防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2 I- n B* % p) i8 u 1、健全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保障的法规! e. s3 L+ _: m7 - ?y 8 x 目前我国城市人防地下工程的内部环境设计,多半在人防工程战时功能要求基础上,参考相应建筑通风空调标准,以适应人防工程内部环境平时使用的需求,各地标准不一,效果不同。而且普遍重视地下空间的热湿环境,轻视空气质量的控制,以致大部分人防地下空间内部空气质量差或极差,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家人防办虽于1990年立题,由国内院校与研究单位联合研究并编制了人防工程内部环境平时使用卫生标准,但没有相应的内部环境设计规范、技术措施和法规配套,难于在全国执行。因此针对目前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确认并建立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空气质量控制的有效技术措施,制定内部环境设计规范和空气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创造建康、卫生、舒适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为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打好基础。& z$ e+ j2 o; p3 L B4 I. A/ | 2、加强地下空间内部空气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 N7 ; i: S1 q b3 Y. E8 N 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许多空调建筑,从节能要求出发,强化了它们的气密性和热绝缘性,减低室内最小新风量标准。由于建筑通风量减少,促使室内生物、化学等有害物质沉淀,加剧室内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氡及其子体的辐射,造成室内空气质量差,引起统称为病态建筑综合症如眼红、头痛、呼吸系统感染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C2 A* V8 X; N: Z 地下空间的封闭性,且围护结构被土壤或岩石所包围,病态建筑综合症的症状比地面建筑更为严重。头痛、昏睡感、过敏、眼睛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是长期在地下建筑内工作人员的普遍反映。因此要坚持人防工程平时开发利用,不解决地下空间内部空气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将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拌脚石。) Z/ # S7 I+ E+ 5 Y: b 影响地下空间内部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碳、呼吸性粉尘、石棉及矿物纤维、臭氧、空气微生物、氡及其子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多种污染物可通过加大建筑新风量和净化技术得到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是通风空调负荷的急剧增加。因此改善工程内空气质量,始终围绕着减少污染、节能、通风之间相互制约的依存关系,探索有效的方法。而更为令人讨厌的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与室内二氧化碳并不存在依存关系。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在有机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能是低的。因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是反映空气质量的重要参数。它主要来源于人体的皮肤、汗液及口腔分泌物的分解产物,以及不清洁的衣物和室内其它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源,如地砖、地毯、油漆、新家具、胶水和墙板等。这些有机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除使人产生厌恶感外,还能导致头痛、恶心、呼吸变浅,肺换气量减少等症状,因而使机体的氧化过程降低,减少食欲,对脑力工作能力,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均有不良作用;也是地下工程内部环境各种异味的主要成因。在室内发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据美国环保局报导,建筑物内定性监测出25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50种在室内普遍存在。从70年代开始便尝试采用不同方法来降低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水平,但一直收效甚微。研究表明,如果用测定有机物耗氧量来判断室内有机物的含量,则测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及空气耗氧量两项指标来评价地下空间内部环境空气清洁度是近年来的主要趋势。5 D9 R. G. c: m3 M 建筑内部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尤其是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国内也做过一些试验和研究,得到一些有用的资料,仍不足以说明多种污染物、内部环境和居住条件的特征。建议将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与空气质量的研究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建筑、暖通空调、环境工程、公共卫生等专业的技术力量,密切协同,分工合作,完成这一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根据国外的研究方法,我国可首先对国内投入使用的人防地下工程进行大面积的普查,寻找几种与地下工程内部环境空气品质有关疾病的发病和传播规律,然后进污染状况的实测。在掌握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地下空间环境质量及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措施。* M9 T/ + u2 g0 h1 G% B9 3、相关专业密切配合,共创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 K( T. v 4 k6 f- 9 内部环境空气品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问题,人对建筑内部环境的感觉并不是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自动、随意志反应的复杂调节过程。调节过程除受物理刺激量影响外,还受主观意识的左右。因此内部环境空气质量涉及建筑环境工程学、卫生医学、生理和心理学、建筑环境物理学、建筑材料、建筑气候等学科。目前全世界有关建筑内部环境空气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卫生医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领域。在卫生医学领域重点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评价、检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研究;建筑环境工程领域主要采用通风空调技术措施,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或采用最少的能耗来达到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舒适环境,这也是解决建筑内部环境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W, I/ _7 C8 1 l 由于地下工程内部环境与地面环境的反差,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至关重要。如何将阴暗、潮湿、封闭、沉闷的恶劣的地下环境,改造成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心理、生理需求的良好空间环境,是建筑设计面临的新课题;设想在地下空间中引入天然光线、外部景观、植物水体等各种自然因素,对地下空间的生态环境将起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影响,从本质上改变地下空间环境,创造一个宜人舒适,富有生机、充满情趣的地下空间环境。 在热湿环境方面,地下空间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是冬暖夏凉,因此地下建筑的温度环境是不存在多大问题的。然而地下空间的湿度环境存在较大问题,每年69月的潮湿季节,如果通风除湿措施不力或处置失当,地下建筑内空气相对湿度是极难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改善地下空间湿度环境固然应由暖通空调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但重要的是各专业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如建筑专业的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和地下建筑的勘察定点;结构专业采用防水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和合理的建筑布置;通风空调专业正确的计算空调除湿系统负荷、合理选择通风除湿方案、正确配置通风空调除湿设备,消除工程内的余热余湿,保证地下空间一定的温湿度要求;同时地下空间管理部门采用科学的维护管理等措施。因此,创造一个健康、舒适、节能、安全的地下空间内部环境,需要相关专业的密切配合。: ?r7 S4 DR- ! b 4、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防火防排烟体系+ B5 X8 h. Z% X1 Q8 B 从人们对地下空间安全感产生疑虑的防火安全问题,与国外地下空间防火设施相比,我国地下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和管理问题还存在很多问题。从1983年贯彻人防工程平战结合方针以来,原来多年没有使用的人防工程,逐步用来解决城市人民生产、生活公共事业的需要,用途广泛。工程内库存及加工的物品中可燃物质日益增多,加大了火灾的隐患;再加上工程内照明灯具、空调设备及电器设备的自动化,如稍有不慎,就有发生火灾的危险。自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人民防空工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后,我国新建人防工程都基本按该规范进行设计。但是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3436-2025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
- GB/T 7816-2025工业黄磷
- GB/T 26723-2025冷轧钛带卷
- JJF 2320-2025用水产品水效标识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规范总则
- 2025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招聘2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广本安全驾驶培训北京课件
- 2025年4月杭州市采荷中学编外教师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嘉兴海宁市中心医院公开招聘高层次急需卫技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唐山市丰润区选聘第二批事业编制医疗技术人员13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国庆假期安全教育》课件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四川内江市隆昌诚信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疼痛介入治疗的护理
- DB44-T 2542-2024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规范
- 《拒绝努力羞耻症》学习动力主题班会课件
- 2025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昇腾推理技术的优化实践
- 《春江花月夜》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广州中侨置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债权资产评估报告
- 第2课 信息技术伴成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八册(2019)电子工业版(安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