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概况.ppt_第1页
三峡工程概况.ppt_第2页
三峡工程概况.ppt_第3页
三峡工程概况.ppt_第4页
三峡工程概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报告三峡工程概况,李先镇中国三峡集团公司,主要内容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二、工程规模三、工程效益四、枢纽建筑物布置五、工程实际进程六、枢纽工程量及投资完成情况,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1枢纽位置(三峡枢纽位置见图1-1、图1-2),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中的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长江全长6300余km,流域面积180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5;三峡宜昌西陵峡以上至长江源为上游,长4500km,流域面积100万km2;宜昌至鄱阳湖湖口长950km为中游,流域面积68万km2;湖口以下至上海崇明长江口为下游,长850km,流域面积12万km2。)三峡工程位置、坝址、枢纽布置及主要参数如下:,图1-1长江流域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置示意图,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24.5;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共11个省(市、自治区);支流延伸到贵州、陕西、甘肃、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图1-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置示意图,三峡枢纽,宜昌,上海,重庆,武汉,三斗坪坝区,南津关坝区,坝址选择,中堡岛,坛子岭,白岩尖,坝址原始地貌,三峡枢纽坝址距葛洲坝38km,坝址河谷开阔,中堡岛位于主河道右侧,将长江分为主河道和后河。,主河道,后河,流向,枢纽总体布置,右岸电站,左岸电站,五级船闸,升船机,地下电站,大坝,下游引航道,三峡水利枢纽参数.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m3;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电站装机容量22500M;年平均发电量882亿kh。2.总库容450亿m3;正常蓄水位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3.特征水位: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m;百年一遇洪水位166.9m;设计洪水位(千年一遇)175m;校核洪水位(万年一遇加10)180.4m。,2坝址自然条件,(1)地形地质坝址河谷宽阔,谷底宽约11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顺江分布,岛顶面高程70-78m,按高程65m计,中堡岛长570m,宽90-160m。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后,中堡岛左侧主河槽枯水期河宽约600m,右侧面有一汊河(称后河),宽约300m。两岸为低山丘陵,左岸坛子岭和右岸白岩尖为临江最高山脊,高程分别为263m和243m,主要山脊多呈北东向。,坝址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内含范围不大的闪长岩包裹体和片岩捕虏体。岩体中分布有众多后期侵入的酸性至基性岩脉,如花岗岩脉、伟晶岩脉、辉绿岩脉、闪斜煌斑岩脉等。闪云斜长花岗岩呈灰白至浅灰色,以中粗粒为主,局部为中细粒,呈块状构造。,三峡坝址地形开阔,两岸谷坡平缓。坝址基岩主要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岩体力学强度高,透水性微弱。坝区断层规模不大,且构造岩胶结良好。性质较差的软弱构造岩数量少,规模小。缓倾角裂隙不发育,规模小且连续性差。,坝址基岩大口径岩芯,直径1m,闪云斜长花岗岩,坝址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岩体中有片岩俘虏体和闪长岩包裹体,以及后期侵入的酸基性岩脉。闪云斜长花岗岩100MPa,变型模量30-40GPa。坝区主要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北北东,倾角多在60以上。断层规模不大,且胶结良好。通过坝基规模较大的断层有F7及F23,出露在左漫滩上。缓倾角裂隙不甚发育,仅占裂隙总数的13%,其中北北东组占缓倾角裂隙总数的68.5%,倾向东南为主,倾角15-30,是坝址区缓倾角结构面的优势面。缓倾角裂隙发育程度不均一,F7及F23两条大断层之间,左厂房1#-5#机组坝段,为相对发育区。,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化带,风化壳厚度(指全、强、弱3个风化带),以山脊部位最厚。可达20-40m,山坡与一级阶地次之,沟谷、漫滩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层厚度很小,平均厚度21.5m。坝基除利用微风化岩体外,部分弱风化下亚带岩体亦可用作建基岩体。混凝土与建基岩面间的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f)取值1.0-1.3,凝聚力(c)为1.2-1.5MPa。建基岩体岩石与岩石间的抗剪断强度,视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岩体,f与c值分别为1.0-1.7和1.2-2.0MPa。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是河流冲积层,葛洲坝水库蓄水后,主河槽及后河普遍淤积有厚5-18m的细沙。,坝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有80%以上的压水试验段的岩体单位透水率小于1Lu(0.01L/(minmm)),其余试验段主要为弱、中等透水性。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条件好,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背景,为典型的弱震构造环境,基本烈度为VI度。经过多年的勘测研究,三峡工程坝址地质条件甚为优越,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2)水文特性坝址至宜昌间无大支流汇入,宜昌流量资料可作为坝址的代表。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3/s,年径流量4510亿m3。宜昌以上干支流主要测站汛期水量占年水量70%75%。根据调查洪水推算,1153年以来的坝址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105000m3/s。按1877年以来实测水位推算的坝址最大洪峰流量为71100m3/s。坝址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如表1。,表1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表,宜昌多年平均最小流量为3560m3/s。以1937年2770m3/s为最小值。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三峡坝址洪枯水位变幅减少,枯水位由41m左右提高至6266m,洪水位约由73m提高为76m(相应流量为68000m3/s),枯、洪水位分别约提高21m及3m。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寸滩站为4.62亿t,宜昌站为5.26亿t,相应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32kg/m3和1.2kg/m3。输沙量集中于汛期,510月的输沙量一般占全年的80%90%以上。长江泥沙中推移质数量相对较小。推移质泥沙多年平均输移量,宜昌站704万t,为悬沙量的1.33%,510月输移量占全年的96.7%。卵石推移质多年平均输移量,宜昌站为75.7万t。,二、工程规模,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及升船机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09.5m,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1m;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分设左岸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14台及12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700MW,设计总装机容量18200MW。加上右岸预留后期扩机6台机组(单机容量700MW)地下厂房位置,左岸250MW自备机组,总装机22500MW。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岩坛子岭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坎上水深,中隔墩底宽57m,两线平行布置,中心距94m),可通过万t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120m18m3.5m(长宽水深),一次可通过一艘3000t级客货轮或1500t级船队。工程施工期间,在升船机右侧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40m24m4m(长宽坎上水深),后期改建为冲沙闸。,大坝设计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三峡水库淹没面积632km2,涉及重庆市、湖北省22个县(市、区),淹没县城13座、集镇114座。受淹人口8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7%;淹没耕(园)地41万亩。考虑三峡工程建设期内的人口增长和城镇迁建引起的二次搬迁等因素,最终需要安置的移民总数达113万人。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含导流工程)的主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2000多万m3,土石方填筑4800多万m,混凝土浇筑2941万m3,钢筋约55万t,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约58万t。三峡工程施工采用三期导流方案,设计总工期为17年,其中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5年,二期工程施工6年,三期工程施工6年。三峡工程于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2003年初期蓄水(水位135m)、永久船闸通航、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建成。,世界大型水库对比,三、工程效益,1防洪效益,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m,效益十分显著。三峡工程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遇到100年及100年一遇以下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56700m/s,沙市水位不超过44.5m,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遇100年一遇以上洪水至1000年一遇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节后,可以使枝城最大泄量不超过80000m/s,再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区及其他分蓄洪区,可以使沙市水位不超过45m,避免荆江两岸提防决口。,长江流域人口4.2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5.4,GDP占全国的40。,187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水,荆江南岸溃口,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一片汪洋,淹没面积超过万km。,金沙江,长江中下游,暴雨覆盖面有的约4万15万km,最大达21.3万km形成局地或全流域洪涝灾害。,1870年大洪水,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但这一地区河床淤积高出地面,地面高程普遍低于长江洪水位几米至十多米,历史上频繁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从汉朝到清朝末年2000多年发生洪灾200多次,大约每十年一次。,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严峻,171m,155m,三峡水库防洪调度示意图,1小时削减9720万m1天削减23.328亿m,削减约2.5天洪量,削减约8天洪量,削减约9.5天洪量,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洪水。尽管进行了全力抗洪并采取主动分洪等措施,保住了荆江大堤、武汉市、南京市等重点区域和城市的安全,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省仍有4755万亩农田和427.7万间房屋被淹,188.4万人受灾,3.32万人死亡,京广铁路被阻断长达100天,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运行。灾后淹没区疾病流行,仅洞庭湖区即死亡万余人。,据1998年大洪水调查资料:荆江河段1700多km超警戒水位,24处溃口,高峰时48万军民上堤抗洪。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公元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灾之一。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此外,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不但可有效减轻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提高了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不但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还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垸提溃决而造成的大量人口伤亡;避免了洪水对武汉市的严重威胁,避免了京广、汉丹等铁路干线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了灾区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疾病流行,传染病蔓延;避免了洪灾带来的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三峡工程巨大的防洪效益,体现出水利水电工程是阻止环境恶化、保护人类环境的有效的工程措施。,2发电效益2010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水库大坝与环保论坛,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说:“为应对全球气侯变化,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现在不到9%,非化石能源需要那么多,首先要干什么?干水电。”他还说:“现在全国平均水电上网电价0.26元;火电0.36元;风电发改委确定了四个,大体上是0.55元;发改委给的太阳能标杆电价是1.09元,实际上是亏损电价,核电也得0.50元一度。就是说在这些电价当中水电是最便宜的。”由此可以看出,水电是廉价的、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他还指出,从2010年2020年每年至少要有1000万kW水电装机投产,才能兑现我国政府向世界节能减排40%45%的承诺。,截至2013年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7119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烧2.35亿吨标煤,折算减排二氧化碳等温室有害气体近6亿吨,水电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作用十分显著。,水电是廉价、清洁、可再生能源,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0MW,保证出力5800MW,平均年发电量882.0亿kWh。三峡电站地处我国中部,向华中、华东及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落围以内(参见图1)。三峡电站的500kV交直流输电线路共有15回,其中,二回为500kV直流线路向华东送电,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华北电网联成跨区的大电力系统,是电网中调频调峰的骨干电站,还将促进全国电网的形成。三峡电站正处于西电东送的中间环节,可起到电压支撑作用,为大规模西电东送创造有利条件。,三峡电站日平均最小下泄流量可达6000m3/s左右,使得下游的葛洲坝电站枯水时的来水流量增加近一倍,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048-1198MW,发电量有所增加。三峡电站具有调峰作用,也使葛洲坝电站起到相应的调峰作用,改善了葛洲坝电站供电质量。三峡电站年发电量882.0亿kWh,按电价0.26元kWh计,每年毛收入即达229亿元;三峡电站还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所发电能可替代燃煤4000-4500万t,每年可少排放1亿多t的二氧化碳、200万t二氧化硫、1万t一氧化碳、数10万t的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灰尘、废渣,将减轻环境污染和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3航运效益改善了上下游航道,使长江真正成为黄金水道,为打造整个长江经济带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正常高蓄水位175m,最大抬高水位113m,宜昌至重庆660km川江在葛洲坝水电站蓄水后仍有109处暗礁、险滩(原有139处)及37处单行控制航道(原有46处)全部被淹没,万吨级船队全年160天由武汉可直达重庆,航运效益提高35%37%,年单向货运量由原来不足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三峡水库在枯水季下泄流量提高到约6000m3/s(原为3000多m3/s),平均加深下游航道1m水深,昔日浅滩碍航的情况也不复存在了。,长江三峡西大门瞿塘峡(8km)夔门,巴东三峡巫峡(45km),西陵峡(66km),西陵峡-灯影峡,灯影峡出口处,南岸马牙山上,有四块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众的奇石。郭沫若先生有“玄奘师徒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的题咏。,青滩古镇龙泉茶馆,上滩拉纤,崆岭滩放滩,青滩放船,船闸一闸首,滚装船翻坝上岸,长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黄金水道,109处暗礁、险滩(原有139处)及37处单行控制航道(原有46处)全部被淹没,船舶从重庆到宜昌往返一趟时间(含过闸时间)平均减少68-74小时。,航运效益提高35%37%,船舶每千吨公里的平均油耗约下降70%,十年加翻坝转运,货运总量达7.6亿t。,年单向货运量提高到5000万吨,据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局三峡工程十年运行总结资料统计:从2003年双线五级船闸开始运行,截至2013年年底,十年间,三峡船闸累计通过船舶57万艘次,旅客1001万人次,过闸货物6.4亿t,加上翻坝转运,通过三峡枢纽断面的货运总量达7.6亿t,是三峡水库蓄水前葛洲坝船闸22年货运总量的3.6倍。三峡工程建成有利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的潜力,有利于我国经济由沿海向内地、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逐步发展的宏伟战略的实施。,4南水北调调水及其它效益三峡水库库容393亿m,不仅是长江中下游的水塔,而且给京、津、冀、豫等北方缺水地区人民带来希望。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一期95亿m3、二期135亿m3。远量规划修江汉运河从三峡水库引水,年引水量可增至230亿m3。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达95亿m3)于2014年建成向京、津、冀、豫等缺水地区通水;东线一期工程已建成通水(年供水89.37亿m3)。此外三峡水库还可为中下游补水(三峡工程正式启动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显示出巨大的枯水期补水效益。据统计,2008年2013年,三峡水库已累计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达928.5亿m3,使中下游沿岸地区冬春季节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2011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大面积旱灾,三峡水库紧急向中下游补水54亿m3,相当于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一年用水量,有效改善了中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为缓解特大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丹江口大坝加高模拟图,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京水段通水,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中线包括从起点陶岔渠首闸至终点北京团城湖的总干渠全长1277公里,天津干渠155公里,输水工程以明渠自流为主。,多年平均调水量一期95亿m3、二期135亿m3。,丹江口水库的大坝经过加高加厚,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至170米,相应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新增库容116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利用其较大的兴利库容对抵御咸潮入侵效果显著。2014年1月,长江流域降水较同期均值偏少七成,2月长江下游水位持续偏低,造成上海长江口遭遇20多年不遇的最长时间咸潮入侵,直接影响到20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为应对长江口咸潮入侵,三峡水库加大了向长江中下游的补水力度,从1月到3月初,累计向下游补水73.86亿m,显著改善了长江口咸潮入侵的情势,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三峡工程巨大的社会公益效能。此外,三峡水库还提供水库鱼类增殖放流等条件,对保障中下游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及改善水质、发展库区经济效益显著。三峡水库蓄水后,据旅游部门透露,三峡水库中新辟旅游景点70多个,可吸引大批海内外游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四、枢纽建筑物布置,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挡水、泄水建筑物)、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枢组布置见图4-1。,图4-1三峡水利枢纽平面布置图,1挡水及泄水建筑物,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181m。大坝轴线总长度为2309.5m(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至升船机左侧非溢流坝段),轴线方向为NE43.5。从左岸至右岸布置为:(1)左非坝段长370.89m,共分为18个坝段,除8#、9#坝段长分别为23.07m、12.82m及左非连接坝段15m外,其余每坝段长20m,最大坝高99m。大坝上游面铅直,下游坝坡1:0.65,在左非7#9#坝段间布置升船机上闸首(前缘长62m)和临时船闸坝段(3个坝段,中间24m,两边为19m),非溢流坝段剖面参见图4-2;(2)左厂坝段,前缘长581.6m(每坝段长38.3m,钢管坝段25m,实体坝段13.3m;其中左厂14#实体坝段20.3m),厂房坝段剖面参见图4-3;(3)左导墙坝段长32m;(4)泄水建筑物为大坝泄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泄水设施为深孔(23个7m9m)和表孔(22个8m18m)、底孔(进口高程:两边各3孔共6孔为57m、中间16孔为56m,短管进出口尺寸均为8.4m16m、6m8.5m)。泄洪坝段前缘长483m,有23个坝段,每坝段长21m,最大坝高181m,最大底宽126.73m(均在泄1#、泄2#坝段),见图4-4;,三峡大坝平面布置图(单位:m),大坝共有11个坝段:左非18个坝段(一般长20m)、右非7个坝段(长同左非坝段);左厂15个坝段(含14个机组坝段和左安坝段,一般长38.3m)、右厂13个坝段(含12个机组坝段和右安坝段,长同左厂);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设23个深孔和22个表孔(坝段长21m);大坝设7个排沙孔(左岸3个、右岸4个)、3个排漂孔(左岸1个、右岸2个)。此外,通航建筑物临时船闸改为2个冲沙闸。,370.89m,581.6m,483m,502.0m,140m,216,68,62,62,坝顶实体宽度为1522.6m,坝体上游面铅直,下游坝面坡比一般为10.65。,图4-2右非1号坝段剖面图(单位:cm),坝顶宽度40.5m,其中实体部分宽度16m,上游拦污栅坝顶和下游公路桥面宽度24.5m;上游坝面为铅直,下游坝面坡度为10.72,折坡点高程162.78m,折坡处以圆弧连接,圆弧半径12m;左厂114号坝段建基面左高右低,从高程90.0020.00m,左厂16号坝段坝踵部位高程90.00m建基面设有齿槽(高程85.00m)。,图4-3厂房坝段典型剖面图(单位:cm),(5)纵向围堰坝段:位于泄洪坝段右侧,总长68m,纵1-32m,纵2-36m;(6)右厂房坝段总长502.0m(每坝段长38.3m,同左厂,钢管坝段25m,实体坝段13.3m;其中右厂26#实体坝段17.4m),分为12个坝段。右厂房左端右厂排沙坝段布置1个排沙孔。在20#、21#厂坝段间布置有右安坝段,布置2个排沙孔,同左厂坝段。右非1#坝段布置一个排沙孔;(7)右岸非溢流坝段长140m,分为7个坝段,每坝段长20m,结构型式同左非。(左岸设3个排沙孔,左非181个,左安坝段2个,临时船闸改为冲沙闸,1个排漂孔;右岸4个排沙孔,2个排漂孔)。,左导墙坝段介于左厂坝段和泄洪坝段之间,坝段长度32m,底宽度118m;左导墙顺水流方向长度210m,顶宽度16m,顶部设1012m(宽高)的排漂孔泄槽,泄槽两边侧墙厚均为3m。泄槽起点高程80.782m接140的斜坡,挑流鼻坎高程77.455m。,左导墙断面(单位:cm),左导墙坝段剖面,左导墙坝段及左导墙,1上纵堰外段;2上纵堰内段3坝身段;4下纵段混凝土纵向围堰,右岸纵向围堰坝身段及右岸纵向围堰右岸纵向围堰坝身段(以下简称右纵坝段)左邻泄洪23号坝段,右接右厂排坝段。右纵坝段长度68m:右纵1号坝段长32m,坝体上游面铅直,下游坝面坡比10.72,下游起坡点高程122.50m。中部设有泄洪排漂孔,孔口尺寸1012m(宽高),进口高程133.00m。右纵2号坝段长36m,为实体坝段,在高程91.00m以上设横缝均分为两个长度18m的坝段。纵向围堰位于导流明渠左侧,轴线总长1191.47m,其平面布置为上纵段、坝身段、下纵段三段(长505.4m)。,上纵段围堰断面(单位:cm),下纵段围堰断面(单位:cm),图4-4三峡水利枢泄水坝段剖面图,下游水位:EL.83.10m-校核洪水位(流量Q=102500m3/s)EL.76.40m-设计洪水位(流量Q=69800m3/s)EL.73.80m(P=1,流量Q=56700m3/s)EL.62.0m(最低尾水位),上游水位:校核洪水位(万年一遇10)180.4m;正常蓄水位175m;设计洪水位(千年一遇)175m;百年一遇洪水位171m;消落库水位m;防洪限制水位145m.m。,防洪限制水位145m,校核尾水位.m,设计尾水位.m,最低尾水位.m,2电站建筑物(图4-5图4-7),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左岸厂房总长度643.7m,分14个厂坝段,每个坝段长38.3m。每个厂坝段又分为2个坝段:钢管坝段,长25m;实体坝段,长13.3m。(其中左厂14#坝段的实体坝段长20.3m)在左厂7#、8#坝段间,布置左安坝段,长38.3m,平分为2个坝段,各布置一个排沙孔,进口底高程75m,左非18#设一个排沙孔。右岸厂房总长度584.2m,分为12个坝段。右厂房左端右厂排沙坝段布置1个排沙孔。在20#、21#厂坝段间布置有右安坝段,布置2个排沙孔,同左厂坝段。右非1#坝段下部布置一个排沙孔。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进水口底高程108m,引水管道内径12.4m。电站尾水渠底高程29.9m至50m,渠长110m,左岸电站尾水渠宽580-310m,右岸电站尾水渠宽556-350m。,三峡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游,左岸厂房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左岸厂房总长度643.7m,分14个厂坝段,每个坝段长38.3m。每个厂坝段又分为2个坝段:钢管坝段,长25m;实体坝段,长13.3m。,图4-5电站横剖面布置示意图,三峡左岸电站,图4-6厂房坝段及坝后厂房剖面,175m,m,m,.,1,装机高程.,.,.,9.2,.,.,m,m,m,.m,m,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进水口底高程108m;引水管道为钢衬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包m混凝土,采用限裂设计,内径12.4m,流速,流量。,下游水位:EL.83.10m-校核洪水位(流量Q=102500m3/s)EL.76.40m-设计洪水位(流量Q=69800m3/s)EL.73.80m(P=1,流量Q=56700m3/s)EL.62.0m(最低尾水位),图4-7坝后式厂房典型横剖面图,转子外径.;重。,转子,电站厂房内的设备和装置可以划分为五大系统,即过流系统、发配电系统、电气测量控制系统、机械测量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这五大系统既有独立的功能,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转子转速n与定子电流的频率f有着严格不变的关系,即n=60f/p(或f=np/60;p为转子磁极对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3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双线五级船闸位于临江最高峰坛子岭左侧,为双线连续五级船闸,船闸轴线与大坝轴线延长线的交角为672520,闸室有效尺寸280m34m5m(长宽坎上水深)。船闸主体段长度1621m,上游引航道长2113m,其在临时船闸坝段右侧布置长2720m的隔流堤;下游引航道长2708m,右侧布置有与升船机共用的隔流堤长3550m。(船闸线路总长6442m),世界大型船闸对比,2003年,升船机位于五级船闸右侧,靠左岸电站厂房,距永久船闸约1000m。升船机轴线与大坝轴线交角为80,主体段(包括上、下闸首,塔柱及柱顶机房)长243.5m。为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全平衡型式,升船机最大过船吨位3000t级,最大提升高度113m,其船厢有效尺寸120183.5m(长宽水深),船厢带水总重约15500t。按初步设计中主要通过客轮计算,升船机的设计单向年通过能力350万t(若考虑通过货轮,则升船机的通过能力远大于此)。上游引航道与永久船闸共用,下闸首至下游引航道口门长4500m,其中距下游口门段长约1800m与五级船闸航道共用。,世界大型升船机对比,2014年,下游引航道,双线五级船闸,上游引航道,垂直升船机,三峡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其中,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坛子岭左侧,升船机布置在坛子岭右侧、左非8号坝段左侧。,坛子岭,双线五级船闸最大单向货运量为5000万t/年,可通过万吨大型船队。船闸主体段全长1621m,两侧边坡高度达170m,船闸设计总水头最高达113m,船闸单级的最大工作水头为45.2m,单级平均水头为22.6m。,双线五级船闸,坝型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185m,坝顶总长1890m,坝顶宽20.0m,最大坝高104m。,4茅坪溪防护坝,地下电站,5,装机容量:6700MW。,引水系统纵断面,引水系统不设调压室,尾水系统采用新型的变顶高型式。,地下电站主厂房分层开挖剖面图,主厂房洞室最大开挖跨度32.6m,最大开挖高度87.5m。,工程实际进展整体竣工验收:2014年6月,国务院成立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委员会,将对三峡工程进行整体竣工验收,验收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担任。,至2014年底,收官之作三峡升船机工程顺利建成,标志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已如期完成。工程阶段性验收和评估结论通过审定,批准增建的三峡枢纽地下电站也于2012年上半年建成。三峡工程已进行了6年试验性蓄水。监测表明,各项指标均在设计或预测范围之内,库区地质总体安全稳定,水质总体良好,三峡工程质量、功能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检验,2015年9月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如期顺利完成。从此,三峡工程进入全面发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运行的新时期。,三峡工程混凝土高强度施工主要是选择了将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相结合的一楼-一带-一机、以塔带机为主的浇筑方案,形成从拌合楼出机口到浇筑仓面一条龙连续生产、流水线作业的一整套施工工艺,塔(顶)带机工作原理见图4-8。,图4-8塔带机工作原理示意图,以塔带机为主的施工方案:三峡二期布置塔带机4台、顶带机2台(泄21号、泄14号、泄7号、泄1号坝段各布置一台塔带机,左厂12号和左厂8号各布置一台顶带机),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