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1页
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2页
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3页
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4页
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点产业调整及振兴规划,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特制订本实施意见。一、发展现状XX是农业大市,又是农产品加工弱市。历史上,XX仅有传统的加工作坊。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双轮推动下,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迎来了发展新阶段。到2016年底,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1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的有88家,初步形成医药化工、果茶加工、粮食加工、油脂加工、山野菜及蔬菜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竹木加工、皮革加工、生物能源加工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7亿多元,实现利税亿元。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丹江的福润禽业公司、农夫山泉丹江口分公司、丹澳医化公司,郧西的百科皂素公司,竹溪的龙王垭茶业公司和华驰医药化工公司,房县的神农本草和聚达食品公司,竹山的天新公司,郧县的清大康迪药业和渝川食品公司,XX金鼎纺织实业公司以及张湾的花2/17仙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加工企业的成长,不仅直接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加工原料的基地化生产和千家万户的种养,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达到400余万亩。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23个农产品和加工制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竹溪龙峰茶被评为“XX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有13家企业产品获“湖北省着名商标”;有42家企业、141个产品分获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近20家企业通过国家ISO9000以上质量体系认证;有5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国家GMP质量体系认证。LOCALHOST“武当道茶”、“武当山珍”、“神武山珍”、“武当柑桔”、“房燕”黑木耳、“神农本草”中药饮片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全市有18家企业、20个农产品加工制品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日本、德国、印度、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直接出口创汇2400多万美元。农产品加工园区从无到有,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9个,入园企业39家,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5亿多元。竹溪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已被列为国家工业园区目录,丹江口市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尽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是与兄弟地区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加工企业块头小、3/17实力弱。全市过亿元的企业仅7家,全省43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市仅占,全国893家,全省3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市至今仍为空白;二是农产品加工严重不足。2016年,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仅为37亿元,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与全省1,全国1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与发达地区31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三是系列开发相对滞后。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产品初加工领域,企业经营开发领域面窄;四是产品品牌知名度低。二、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着眼点,按照“一统三分”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目标根据XX山区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培植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到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农4/17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到45亿元,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2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产业链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三、发展重点茶叶加工发展基础我市被省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基地”,是湖北省重点茶叶产区。截止2016年底,全市茶园面积已达到46万亩,茶叶年产量1050余万公斤,产值达到10亿元。发展目标加强茶叶优良品种的选育,加快茶叶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茶叶加工水平,以名优茶、绿色有机茶为重点,加大茶食品、茶饮料等茶叶系列、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到2016年茶叶综合产值力争实现13亿元以上;到2016年,新发展茶园1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茶叶加工量万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通过整合现有茶叶品牌资源,着力打造武当有机道茶品牌,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武当道茶”5/17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到2020年,通过提高加工质量和名优茶比重,使茶叶生产增效30以上,通过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文化,形成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湖北武当道茶协会开展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城建设以及湖北龙王垭茶业公司、竹山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发展基础我市的温州蜜桔以其高糖、耐贮、品质优,多次在省部级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奖,产品远销俄罗斯、北京、内蒙等地。全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总产4亿公斤,是全省柑桔主产区之一。全市目前以柑桔分级、打蜡、包装为主的初加工生产线30余条,年加工能力4000万公斤;柑橘罐头、饮料加工还是空白,柑桔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发展目标加强柑桔优良品种的培育与原料基地建设,提高采后清洗、分级、杀菌、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和冷藏运输比例。积极发展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搞好产品系列开发,探索种植与农夫山泉丹江口公司6/17果汁加工相配套的柑桔品种。到2016年,力争实现系列产值6亿元;到2016年,全市柑桔稳定发展到60万亩,产量60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60,初加工生产线达到50台以上,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年柑桔出口1万吨,创汇1000万美元,柑桔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面积稳定在60万亩,优质果率达到60,产量9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做大做强“武当“柑桔品牌;把丹江库区优质宽皮柑桔产区建成全国主要的优质柑桔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重点项目着力建设好北缘柑桔试验站;重点支持柑桔主产区新建大中型柑桔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厂,配套建设产品保鲜库等基础设施,支持丹江口市和郧县建设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基地及深加工企业。蔬菜及山野菜加工发展基础我市独特的地理、气候、水质和土地环境,是发展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及山野菜的天然基地。具有XX特色的野生菜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有150余种,可采面积300多万亩,蕴藏量50万吨左右。2016年全市蔬菜及山野菜基地面积90万亩,种植面积150万亩,总产量150万吨,现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企业20余家,主要为泡7/17菜加工和山野菜加工,年加工能力万余吨。除渝川食品外,加工企业大多为小型加工厂和加工作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目标加快发展蔬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推行净菜上市;改进传统蔬菜加工制品的生产工艺,增加花色品种;大力开发山野菜资源,提高冻干蔬菜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力争2016年实现蔬菜加工产值3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到2016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培植蔬菜加工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全市蔬菜清洗、分级、预冷、泡制、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实现保鲜、加工产值2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40以上,实现加工增值6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2020年,蔬菜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重点项目重点培植以XX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习大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设备和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重点打造武当山珍和“武当红”泡菜等为主具有XX特色的优势品牌。中药材加工发展基础我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品质地道上乘,适种山场辽阔,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8/17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现有中药材品种达1300多种,其中,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我市中药材品种达800多种。全市现有中药材基地面积80余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20余家,2016年加工产值亿元。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武当山地中药材资源及地道药材品牌优势,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对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在我市建立绿色有机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扩大我市中药材在省内外医药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中药材产品深度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到2016年,加工产值力争达到15亿元,综合产值力争达到20亿元;到2016年,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培育优质药材品牌34个,系列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20年,通过药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将XX建成中国中药材生产加工重点基地。重点项目分别在6个县市各建设1000亩GAP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清大康迪制药、武当生物制药、竹山天新医化、竹溪华驰医化、百科皂素、丹澳医化、开泰激素等现有中药材加工及医药化工企业,拓宽加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不断盘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250多个中药材加工批号资源,扩大加工规模。9/17食用菌加工发展基础我市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适宜的气候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房县燕耳”品牌在国际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16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5000余吨,规模以上食用菌加工企业8家,主要为香菇、木耳分级出口,2016年综合产值达到2亿多元,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房县香菇、木耳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其中“房县木耳”获国家工商局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目标更新烘干、分级、包装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深加工,重点开发膨化鲜菇、食用菌佐料以及即食食用菌多糖、富含植物维生素食品、保健品,促进转化增值;加大食用菌储藏、保鲜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含量。2016年力争实现食用菌加工产值3亿元以上;到2016年鲜菇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干菇产量达到400万公斤,黑木耳产量达到300万公斤,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能力达到3000万美元;到2020年食用菌生产加工综合系列产值达到2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重点项目建设以房县为中心的香菇、木耳栽培基地和以市郊为中心的鲜品即食类食用菌基地。组建食用菌10/17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支持以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公司等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企业,在初加工的基础上开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把“房县燕耳”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薯类加工发展基础我市具有种植红薯和马铃薯的历史传统,红薯被誉为郧阳三大宝之一,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为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和省确定为南方马铃薯基地和板块基地,其中,竹溪、竹山、房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基地县。2016年全市红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2万亩和26万亩。发展目标薯类加工以休闲旅游食品为主要方向,红薯加工重点发展两大类产品,即粉条和果脯薯条等;马铃薯加工重点发展三大类食品,即鲜炸薯条/复合薯片类、粉类、精淀粉/预糊化淀粉类。同时开发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延伸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通过发展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建立和完善薯类深加工体系。2016年薯类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到2016年,薯类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20年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重点项目建立市级“两薯”组培繁育中心;在郧11/17县和竹溪县分别建立万亩有机红薯和万亩有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两薯主产区高标准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支持郧县恋家淀粉制品厂等加工企业加快发展,以及其它现有企业改造重组盘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在丹江口市、郧县、竹溪县等兴建23家薯类深加工企业。桑蚕加工发展基础桑蚕产业不仅是生态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性产业。XX市蚕桑种植历史悠久,后来由于市场原因一直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为加快桑蚕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东桑西移”规划,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发展200个桑蚕基地县,并出台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我市的郧县、郧西县被列为“东桑西移”项目县。这些为XX市发展桑蚕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到2016年,XX市已经形成10万余亩的产业基地,新引进了江郧丝绸等深加工企业。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蚕种30万张,年蚕茧产量达到3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2020年,蚕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蚕种50万张,蚕茧产量达到6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形成“种桑养蚕缫丝丝织品加工”较完整产业链,做大茧丝产业。重点项目重点抓好蚕茧的烘烤加工和缫丝加工,12/17扶持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绿合作社开展桑蚕技术、销售、加工服务一体化。支持湖北中绫丝绸和江郧丝绸有限公司开展蚕丝绸深加工,在郧县、郧西建设蚕茧烘烤站4座,依托现有企业和新招商引资企业进行丝绸、丝织品、成衣等蚕丝下游产品的开发。畜禽产品加工发展基础畜禽业是我市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点产业,经过多年驯化,培育出的地方良种郧阳黑猪、秦巴黄牛、马头山羊、竹山大鸡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马头山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其生产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2016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市级以上重点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7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企业丹江口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具备年加工3000万只肉鸡的加工能力。发展目标肉类加工逐步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加工产品,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发展传统风味肉制品。力争2016年实现畜禽加工产值10亿元,畜牧业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16年,猪肉、禽肉、牛羊肉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6万吨、4万吨,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养殖产值达60亿元,加工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13/17重点项目以丹江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省内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基地,培植已具备加工基础与规模的XX伊兰清真实业、房县天森食品为龙头的猪牛羊禽肉制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建设牛羊产品加工厂和猪肉加工项目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等。水产品加工发展基础我市有亚洲第一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以及其他近500座各类水库,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经济型鱼类60余种,水域总面积138万亩,可养殖水面50万亩,已养殖水面万亩,2016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万多吨,实现总产值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给我市发展渔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养殖水面将由原来的50余万亩增加到80余万亩;库区水质优良,水产品种质优,产品享誉国内外。发展目标依托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等优势水产品基地,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能力;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模拟食品、保健制品等;大力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力争2016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亿元,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16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1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值达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14/17到15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把丹江口库区XX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重点项目建设丹江口水库优质商品鱼基地,重点打造“丹江鲌鱼”品牌,提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丹江鲌鱼”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在丹江口市城区、均县镇和郧县各建设一处商品鱼冷冻冷藏加工厂,扶持以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水产为主的加工企业,支持其盘大做强。食品饮料加工重点支持丹江口农夫山泉公司饮料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房县矿泉水黄酒、梨花村酒业、丹江口源头酒、灵山源魔芋酒、张湾花仙子魔芋制品有限公司、郧西鸿大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及魔芋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到2016年末,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2016年达到30亿元,2020年达到50亿元。四、政策措施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把培植龙头加工企业,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用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对国办发200262号文件制定的加大财政投入的政策、给予金融支持的政策、实行税收支持的政策及其它配套措15/17施,有关部门要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兑现到位,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受益;对财税XX1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的通知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相关措施。市级财政从2016年起统,筹安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深加工扩大规模与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新产品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投入等。各级财政将可用资金和机动财力,更多地用于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涉农扶持资金,集中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龙头企业。在税费征收上,凡有幅度的,一律按下限征收;凡应返还的,足额返还。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要合理安排。积极探索入股分红、民间借贷等灵活多样的社会融资方式,缓解加工企业资金困难。积极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及展示、展销、出口洽谈活动,扩大农产品营销和出口创汇。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向加工业的前端延伸,抓好原料生产。按照建设布局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要求,全市着重抓好十类加工原料生产板块基地建设即以竹溪、竹山、16/17房县为重点的茶叶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郧县为重点的柑桔生产板块基地;以城郊和高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