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07.3-2007 无公害苦丁茶 第3部分 栽培技术_第1页
DB33 T 407.3-2007 无公害苦丁茶 第3部分 栽培技术_第2页
DB33 T 407.3-2007 无公害苦丁茶 第3部分 栽培技术_第3页
DB33 T 407.3-2007 无公害苦丁茶 第3部分 栽培技术_第4页
DB33 T 407.3-2007 无公害苦丁茶 第3部分 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2007 代替 T 2003 无公害苦丁茶 第 3 部分 : 栽培技术 u : 007布 2007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07 I 前 言 407 2007无公害苦丁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部分:种子; 第部分:苗木繁育; 第部分:栽培技术; 第部分:加工技术; 第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 407 2007的第 3部分。 本部分代替 丁茶 第 4 部分:栽植培育,本与 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大叶冬青的拉丁学名; 在定义部分,增加树冠、冠幅和枝下高的条目; 在“要求”中 ,增加苦丁茶园选址要远离污染源的规定; 生态公益林栽培部分,增加有关幼林抚育内容; 将原有苦丁茶园的定型修剪,改为矮干型修剪方式,并加上轻修剪; 增加苦丁茶园的中干型修剪和生态公益林的高干型修剪方式及整枝内容。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新昌县苦丁茶研究所、新昌县林业局、新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宏彬、吕世新、王伟妃、何晓锋、梁源新。 本部分于 200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07 1 无公害苦丁茶 第 3 部分 : 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苦丁茶栽植 造林的适生条件、园地选择、开垦整地、栽植及培育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大叶冬青( 丁茶园和生态公益林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285 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一 ) 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二 ) 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三 ) 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四 ) 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五 ) 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六 ) 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七 ) 3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 目的的林木。 生态公益林 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林、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带状整地 局部整地的一种方式。因破土呈带状故名。 块状整地 局部整地的一种,垦翻的穴面呈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 全面整地 把造林地土壤全部耕(垦)翻的整地方法。 树冠 2007 2 树木的全部分枝、叶子之总称。 冠型 树冠冠 幅和树冠长度等级,如有窄冠型和宽冠型、长冠型和短冠型等不同冠型。 枝下高 树木最下第一级侧枝以下主杆部分的高度。 4 要求 适生条件 气候条件:苦丁茶对气候条件要求没有茶树严格,抗寒力比茶树强。一般种茶地区均可种植,常年最低温度不低于 立地条件:从房前屋后的富有机质的土壤,到平地冲积土和高山贫瘠的红黄壤均能生长。对土壤 的要求也较低,在 间,苦丁茶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率 70% 80%。 该树种幼苗期需要一定庇荫, 2 年生以 后,对光照要求渐高,以采茶为目的的经济林,栽植在阳坡最佳。 栽植园地的选择与规划 园地选择:苦丁茶园要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微酸性。坡地朝向,最宜东面和东南面,缓坡地朝向不限;园地要远离省道、国道、工矿区、垃圾场及其它严重的污染源。公益林造林,其土地条件可略低于苦丁茶园。 园地规划:以产茶为目的的茶园建设,要求进行园地规划。按照地形、地貌、坡度等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要合理设置机耕道或采集便道。在山坡建园,要整理好排灌系统,开挖引 水工程。 开垦整地 15以下的缓坡地,可全面整地,深度 50上。 坡度 15 25之间,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应在 上。或每隔一定间距进行带状整地,带宽 1m 度 30上。 苦丁茶园栽植 苗木 选用一年生 I 级苗或二年生苗,并应符合本标准第 2 部分的要求。 栽植密度 宽行密株即单条植,株行距 150 40 167 40 167 33亩约 1100 株 1200 株。阔狭行即双条植,( 200+67) 33行 200行 67距 33亩 1500 株左右。 栽植季节 春季栽植,时间 2 月 3 月,系主要栽植季节。 秋冬栽植,时间 11 月 12 月上旬,较适宜于 2 年生以上大苗。苗木栽植应避开冰冻天或刮风天气。 基肥 每株施栏肥 泥灰 1 苗木栽前修剪 剪去幼嫩叶、衰老病虫叶、机械损伤叶;留下中上部健壮全叶,其数量约占总叶量的三分之一。以采茶为目的 的茶园,苗高超过 50,定杆高度 2530 栽植要求 将苗根打泥浆并沾上少量钙镁磷肥,栽植时置苗木于植穴之中,一手持苗,一手填入细土。当填 2007 3 土一半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分层复土,并向苗杆方向压实。复土至根径略上处。浇足定根水,最后复松土,用稻草或松枝等覆盖和庇荫。 栽后管理 浇水 栽后 3 天内,每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以后视天气而定,适时适量浇水。 培土保荫 栽植后如根颈部位露出,需及时培土;遮荫物被风刮掉,要及 时重新盖上。 园地培育 土壤管理 保持水土,防止梯地倒塌,水沟淤塞。 中耕松土 分浅耕和深耕。浅耕于生长季节进行,深度 1015耕于秋季之后,深度 2030合施基肥。 除草 及时铲除杂草,可用除草剂,但注意不得洒在苗木上。幼林苗木周围杂草需手工拔除。 铺草 高温、干旱和冰冻季节到来之前,在树苗行间铺草,每 顷 1 吨左右 ,可增进地力。 追肥 常用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一 般用泡制的土杂肥、豆饼、菜饼等,作基肥,在秋冬季节施用。无机肥主要作追肥,生长季节用。新种茶园,当新根发生,新芽萌发时,应施稀薄水肥 1 次。 苦丁茶园定型修剪 矮干型修剪 实行分批、分次、分层、轮回方法进行定型修剪。当植株高度超过 50一次在离地面高度 250进剪,剪去上部主杆。第二次是当主枝茎粗达到 上,枝条已木质化时,可于离分枝 15 18进剪,剪去上部枝条,以后各次修剪依次类推。保留根部萌条。苦丁茶园当植株形成有 3层 4 层骨架 枝,树冠面宽度超过 60,用平剪剪平树冠面。修剪季节,以冬季为宜。 中杆型修剪 植株高度超过 150,第一次在离地面高度 120130,剪去顶端主杆。第二次当上部枝茎粗达到 上时,可于离分枝 2030进剪,剪去以上部分。以后各次修剪类推。保留根部萌条。当树冠面宽超过 80,用平剪剪平树冠面。定型树冠的纵剖面呈正梯形,高度控制在 15080留行(带)间空隙 3050剪季节以树木休眠期为宜。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开展中耕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加强肥培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清除病虫源等有效措施,开展优化防治,做到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积极保护天敌和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农药使用要求:按 285 1989、 2000、 2000、 2000、 1993、 1997、 2000、 2002 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在间隔期内不得采摘鲜叶。 5 生态公益林栽培 造林地选择 生态公益林造林地选择条件与苦丁茶园基本相同,略可降低,对坡向要求不严。 开垦整地 带状整地 2007 4 坡度 15 25之间,可每隔一定距离整成带状,带宽 1 度 30上。 块状整地 坡度 25以上,进行块状整地。该整地方法又分为小块状和大块状。 呈正方形;大块状整地每穴开垦面积 1m 呈长方形。块状间距视栽植密度而定。 局部整地的面积,应不超过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造林密度 带状造林,株行距 250100 顷 266 株。小块状造林,株行距 150150顷 296 株;大块状造林,株行距 200200 顷 167 株。 幼林抚育 每年松土除草 1 次 2 次,施肥 1 次。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的生态公益林,松土除草范围应逐年扩大,并适当留养其他乔灌木。 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