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doc_第1页
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doc_第2页
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doc_第3页
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doc_第4页
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下)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四、推进素质教育(三)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现代化所以提升我们的教育品质,促进教育现代化,首先是要树立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这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而且是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不是以少数学生为本。而以每个学生的什么为本,是以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而不是以每个学生的考试为本,所以这个以人为本,它是有具体的内涵的。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且面向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然后要立德树人,要把人格养成,作为我们教育最核心的宗旨,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其实我们的教育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培养文化中国人,也就是说,既然是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学校,最后培养的人应该对中国的传统,对中国 的文化有认同有感情,要不然很难说是一个受过有教养的中国人。所以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位著名的教育家,就是中国的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提出过一个教育目标,一个同心圆,首先是做人,第二是做中国人,第三是做现代中国人。我觉得这个目标就把古今中外的概念很好地统一起来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优点就是它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培养君子,君子之交,正人君子,知书达礼,温文敦厚,这些东西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当中确实已经非常稀薄了。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我们今天在学生教育、家庭教育这个系统当中,教一个人做正人君子,诚实、正直不说谎话,好像已经不再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了,甚至很多学校让老师和学生跟着一起弄虚作假,迎接检查评估,是一种反教育。第二个方面就是要重视个性发展。因为很多年以来,我们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全面发展。今天我们要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树立人人成才的概念,就必须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要尊重个人的选择,鼓励个性发展,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观察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优势,帮助每一个人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我们今天强调个性发展,既跟培养创造性有关,也跟我们的以人为本的目标有关。而且要看到尊重个体差异是一个教育学的基础,因为人天生就是生而不同的,如果你家里有5个孩子的话,就会有体会。5个孩子各不相同,虽然是同一个父母,同一个家庭环境,但是他们的性格、情绪、特长各不相同,有的调皮捣蛋,有的老实敦厚,有的好动,有的好学,不一样,所以过去说,调皮捣蛋地去当兵,溜尖耍滑的以后去经商,好学的去上学,敦厚老实的留在家里养老,就做出一个安排。但是我们过去的教育评价,尤其是考试评价,只侧重人的两个能力,一个是人的语言的能力,所谓叫语文,一个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就是数学。而实际上人的能力,远远不止这两个能力。哈佛大学一个心里学的教授加德纳归纳出了8种不同的智能,叫做多元智能理论,比如说人迹关系的智能,比如说艺术的智能,比如说运动和空间的智能等等,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你数学不好,那你可能是一个艺术型的人才,你也可能是一个空间能力和自然探索的能力特别强的人,所以各有所长,教育就是要让每个人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能够做好的事。所以完整的学生发展观,不应该是智力至上的,除了认知的发展,包括道德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安全、艺术和审美都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所以它的背后就是我们整个教育范式的改变,从国家主义的目标,转化到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转化为培养人,培养公民。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价值,转移到能力本位,生活教育。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如何教转为如何学,是从教转为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所以这一整套教育范式的转变,是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一个宏观的转变,也是中国的教育改革要完成的一个转变,现在我们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也都在做,正在出现这种转变。 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抓手,就是评价制度,就是我们的评价一定要相应进行改革,如果评价是为考试的,那整个应试教育的导向就不可能改变。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教育部已经推出了一个中小学的绿色评价指标。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这五个方面,一个是品德发展的水平,一个是学业发展的水平,一个是身心发展的水平,一个是兴趣特长的养成,一个是学业负担的状况。这是要从几个方面考察一个中小学办学水平,不能只看它的学业成就。 上海也提出了一个中小学的绿色指标,一个全新的评价指标,包括学业水平,包括学习的动力,包括学业负担,包括师生关系,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生的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年度的进步指数等等,就是把一个静态的仅仅看考试成绩的评价,转化成一个多维度的丰富的评价。比如说关于身心健康指数,儿童的健康状况,具体评价三点,一个是近视率,一个是肥胖率,一个是龋齿率。这三项不达标一票否决,如果这种评价真正建立起来,就会对我们的办学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不是说只要考试合格了,就一俊遮百丑。在考试评价当中,现在正在进行的是高考改革, 2014年9月,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从2014年开始启动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2017年开始全面推进,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从2014年开始,主要是在上海市和浙江省两个地方进行试点,已经进行了两年,明年他们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就要参加高考了,所以会有一个重要的检验。那么这个一省一市试点的新高考的模式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叫“两依据一参考”,就是说,全国统一考试是考语数外三门,再加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从语数外之外的六七门当中选考3门,把这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的科目加到高考的成绩当中,形成一个总分,有人把它归纳为叫3+3的模式,第一个3就是通考科目,就是语数外,第二个3就是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选考的科目。 高考制度改革,实际上它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考试科目的改革,就是考哪几门,考几次,考什么内容,出题的方式等等。另外一个方面是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高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可以有多次选择,社会参与监督政府宏观管理的招生录取制度,但是现在,这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重心还是放在考试科目的改革上,在高校自主招生的录取制度改革上还是没有很大的推进。这就涉及到高考改革的一种难度,因为它有三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高校关注如何科学选拔人才,高中关注的是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是如何保障教育公平,这三种诉求是并不相同的,最后国务院就要综合这三种不同的需求和评价。那么政府最关注的还是社会公平和考试安全。所以没有把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五、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一)评价教育成效的四个维度这个教育治理的问题,也是在十八大以后中央非常强调的,但实际上,这也是这个社会管理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方面。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评价教育现代化,评价教育改革,应该有这么四个不同的维度。第一个是发展的纬度,发展绩效的维度,就是普及的程度多少,升学率,巩固率,毛入学率是反应教育发展的水平。第二个是教育公平的状况,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的保证程度,第三个是教育品质,就是说除了学业成就以外,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养成这些方面,有没有按照教育方针来办事。第四个是新的维度,就是政府治理,就是有没有按照社会现代化的需求,建立一种现代的治理。政府简政放权,公众参与等等这么一套制度。(二)新时期教育改革进程 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改革,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就是从体制改革起步的,所以从一开始,中国在八十年代的改革强调的就是体制改革,就是要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那么201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也对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这个概念,其实讲的已经很强烈了。在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地讲,就是要深入推进管、办、平分离,要通过管、办、平分离的政府改革,来完善政府的管理,来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来促进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将政府的放权改革作为核心。因为这就涉及到中国教育的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我把它归纳为三个点。第一个是教育公平的问题,第二个是应试教育的问题,第三个是教育行政化的问题。所以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要解决的就是教育去行政化的改革,改变过渡行政化这个弊端,教育部对此也已经提出了一些实施的意见,包括逐步地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克服行政化倾向,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等等。按照这种新的管理概念,政府对教育的治理,不是说什么都干,而是主要作为教育体系的构建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标准的制定者,教育质量的监管者,管、办、平分离的意思就是说,政府管理教育但并不是亲自去举办教育,办教育还是要交给教育家来办学,是这么一个概念,然后有第三方评价。(三)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案例与途径我们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从2008年开始,就进行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一个评奖,发现地方政府改革的一些先进的案例。从各地案例来看,有很多地方在放权改革上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像广东顺德区实行的放权改革是做得比较彻底,实行“大部制”和“简政强镇”的事权改革,也就是把区一级的很多教育权利下放到镇和街道一级,然后政府的编制很小,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民办教育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等等,就是形成了社会、社区、企业、家长、校友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一个开放型的教育治理体系。江苏的镇江和张家港都是通过简政放权来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简政放权首先是精简文件、严控会议活动、规范检查评价、减轻中小学校长的负担,就是把各种过多的文山会海、评估检查去掉一大批。然后实行自主管理学校的试点工作,在一批学校建立了试点校,对校长放权,试行副校级的干部由校长聘任等等,和各类评比检查试点校可以选择免检。上海以建立“教育督导立法”撬动管办评分离。也就是说把教育督导机构单独设置,过去我们的教育督导机构,都是设置在教育部门内部,是教育局的一个处室,那么现在要保证这个督导的独立真实,要把它独立出来。现在上海市是由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来担任这个督导委员会的主任,不是由教委主任来担任,这样可以“同级督政”。同时还有一个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机制。山东潍坊市是最早建立校长职级制的地方。通过简政放权的改革,扩大学校的自主权,然后实行校长职级制,建立一种新型的政校关系,也就是校长不再按照过去沿用科长、部长的级别来提供工资待遇,校长是一个专业岗位,建立了一个八级的工资的待遇。一级校长、二级校长,他跟行政级别是脱离的,这样能够调动校长更多地关注教育本身,而不是更多地跑组织部、人事局。上海浦东新区在建立的时候,就是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建立,所以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元治理的体系和结构,鼓励、支持培育了一批教育中介组织,因为有了这么一批中介组织,可以实行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因为管、办、平分离,所以可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实行第三方评价,很多地方,社会的中介组织没有培育出来,政府职能就转移不出去,政府只有事无巨细,自己亲力亲为,所以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也就是先要培育社会,先要有一批有资质的专业化的社会的中介组织,然后政府很多社会管理的职能就可以转移出去了。像浦东新区的话,民办学校的管理,就不是政府自己管,是委托一个民办教育协会来管,因为一个区民办学校包括农民工的学校几百所,政府、教育局有难以掌管,政府购买服务,付出管理费,将管理工作委托给民办教育协会,民办教育协会实施管理,政府进行抽查,抽查学校中介组织管理的是否有效。所以政府管理的角色就转变了,不是大事小事都是亲历亲为,包括教师培训都是这样的。在政府改革除了政府简政放权以外,我们今天还应该特别提出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就是所谓叫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说怎么来扩大教育供给来解放教育生产力,其实这是政府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现在北京,像天价的学区房,就是到了非常荒唐的程度。在金融街学区房最高一平米要达到40万元。另外一方面,由于国内严重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到国外读书,低龄留学,到国外去读私立高中的人数上升的速度非常之快,几年之内翻了好几番。那么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好的教育的渴求。大家都知道,当前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实,但是没办法,要么到国外去,要么到国际学校,北京的国际学校一年的学费20万,非常昂贵,无非就能够善待儿童,不用考试、升学率来压迫儿童,那为什么我们的公办学校做不到呢?与此同时,一方面人们对好的教育的需求非常强烈,同时全社会也有非常强烈的办学的热情,企业家里面,俞敏洪他也办了一个学,陈一丹也办了一个武汉学院,马云也办了一个湖畔大学,然后听说王石也想办一个大学。很多人都对教育,对好的教育有一个自己的理解,而且也希望来举办教育。但是我们现在的管理体系,办学的门槛是非常之高,民办的幼儿园、小学、职业学校都是门槛非常高。要多少亩地,多少万资金,多少名教师等等,所以使得普通人想要参与办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要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要政府转变观念,改变政府对办学权的这种垄断,放开管制。释放改革红利。解放教育生产力。这个是当前非常重要的政府改革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因为世界范围内,公办学校都有一个共性的毛病,就是因为是政府全额拨款,而且越来越有钱,然后就导致了公办学校的千篇一律、雷同化、平庸化,不思进取。美国采取了一种公办学校的体制改革,叫特许学校,就是把一些公办学校委托给一个教育家集团,或者社会组织来管理。公办性质不变,全额拨款不变,但是由另外一个行政来管理,有一定的自主权,现在美国已经有5000多个这种特许学校,就打破了公办学校比较沉闷、比较平庸、比较雷同的这种局面。英国也是如此,自由学校的概念也是打破了政府垄断,教师、家长、社会组织、企业可以开放办学,但是政府提供经费,公办性质不变,学校有更广泛的自主权,现在英国也有100多所自由学校,同时开放各类教育实验。教育实验里面最重要的一种就叫在家上学。也就是说,具备条件的这些孩子,不用到公办学校去上学了,在家里由家长,或者由家长聘请的教师进行教学。美国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在家上学的学生就达到了150万人,占在校学生数的2%左右,而且每年的增长率是20%,因为这些学生不用起早贪黑,而且是真正的个性化的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所以它的学习质量更高。但是在过去我们的管理当中,不到学校去,自己在家里上学,就是违法。这个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必须是由政府来办学,现在美国就通过修改立法,50个州都修改立法,让在家上学合法化,所以这就是增加了家长的选择性,可以按照与公办学校不同的面目来进行教学。台湾也在2014年通过了“实验教育三法”,包括学校型态的教育实验,非学校型态的教育实验,就是在家上学,包括公办学校,委托私人办学条例,即刚才讲到的委托管理的概念。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制度变革,改变公办学校千校一面,比较雷同,比较缺乏护理的局面,来促进教育家办学,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当前谈学校变革的另外一个重大的背景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像美国出现的Altschool,就是这种个性化的,实行个性化教学的微型学校,学校也就几十个人,不到一百个人,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的方案、学习的材料。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校教育对硬件的需求已经降到了很低,也不需要巨大的校园,校舍,运动场、游泳池,都可以通过社会共享来满足需求,包括图书馆,网上的资源是无限丰富的,而现在好的学校都是以个性化、小规模为特点的。包括美国的一个创新型的大学校,就在旧金山租用了一个公寓楼,也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校舍、校园,以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自己的教育资源。因为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可以共享,不需要你自己另搞一套。学校的学生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城市上课,以城市作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