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杨万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红,花,说“木叶”,林庚,林庚(1910)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走近作者,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葛晓音,识词释义,1.词语认读,袅袅灼灼涔阳窸窣,褒寒砧言筌,(nio),(zhu),(cn),(xs),照浦亭皋万应锭迢远,(tio),(p),(go),(dng),(bo),(zhn),(qun),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2词语理解,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概括文章内容:,1、说明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形象。,、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说明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征。(有暗示性),、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问题引导下的在学习1、文章结构思路如何?(概括归纳),三、问题引导下的在学习1、文章结构思路如何?(概括归纳),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2、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细读、思考),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筛选词语),4、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空阔),树,木,满树的叶子,浓阴,水分很充足,浓绿,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叶,秋天,微黄,干燥,阅读4-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暗示性,“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暗示性,诗歌语言,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启发性感染性,看第五段,明“暗示性”,木叶的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干燥,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场合:,秋天叶落,情感:,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其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总结:树(叶)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浓阴饱满无飘零之意落叶繁密湿润飘零之意木叶落叶的因素木质的树干微黄干燥空阔疏朗落木无“绵密”之意空阔,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7、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阅读第三部分,“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得到启示,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学习本文之后,我们在读古诗时见到“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进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四、课堂训练与检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坚贞,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当堂训练与检测,比较“梅”不同的生长环境,分析三种“梅”的不同形象,赋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反“套板”练习,王安石,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人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冤怨恨思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酒,.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一是清新可爱的,还有一个是忧愁的,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里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注释呵谁,即“谁”。(1)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1)特点:繁茂、悦目、柔美、孤寂。,(2)三、四句通过柳树生长之地荒芜冷落,暗示人才生不逢时,只好终日寂寞。(意思正确即可),简析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月”的作用。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保洁公司住宅小区物业清洁聘用合同
- 2025版食堂外包服务项目合同
- 2025年度高性能金属制品采购及售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保安外包服务合同样本-临时性安保需求
- 2025年度环保节能打印机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外墙清洗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新能源产业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热点:退出策略与风险控制研究报告
- 2025版商标注册代理及品牌维权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墙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合同
-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量预测与城市交通流优化策略
-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三篇)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课件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 微观经济学-范里安varian中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