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Energy-Storage-March-2013-Tongji-University.ppt_第1页
Presentation---Energy-Storage-March-2013-Tongji-University.ppt_第2页
Presentation---Energy-Storage-March-2013-Tongji-University.ppt_第3页
Presentation---Energy-Storage-March-2013-Tongji-University.ppt_第4页
Presentation---Energy-Storage-March-2013-Tongji-University.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济大学27March2013,EnergyStorage:Challenges初步搭建了热管理平台,储热/储电示范系统,热管理平台,UoL-IPE储能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进展,储热材料和储热换热单元研发平台建设建成了储热材料配方研发平台建成储热换热单元性能测试平台,UoL-IPE储能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进展,EnergyStorage:Challenges*Useoflowgradewasteheat(e.g.300oC)andwasteheatdoesnotcost,一个例子:深冷储能技术与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比较,深冷储能在有工业余热时效率可以很高,ElectricalEnergyStorage:AnExampleofImprovement,Lietal.(2010)InternationalJournalofEnergyResearch,一个例子:深冷储能技术与调峰发电技术及CO2集捕捉集成,ElectricalEnergyStorage:AnExampleofImprovement,一个例子:深冷储能技术与调峰发电技术及CO2集捕捉集成,储能调峰发电技术的发电效率可达60%左右在现有的调峰电站基础上集成本系统后,不改变燃料消耗,系统的调峰能力可增加约一倍对新建的调峰电站,集成本技术后,同样的调峰容量要求下,系统的装机容量可减少约50%在捕捉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电能存贮与再利用的效率仍然可达到约65%这种技术的投资约为每千瓦500美元,ElectricalEnergyStorage:AnExampleofImprovement,HowtoStoreEnergy?,能源以多种形式和能级存在,储能不只是储电!其他形式能量存储的发展如何?,HowtoStoreEnergy?,储热-除了建筑等低温应用,太阳能热发电及核电调峰等应用情景宽广,ThermalEnergyStorage,储热材料研究现状与挑战,储热材料研究集中在低温范围,已获商业化应用的包括BASF、PCMProducts、PCMEnergy、TEAP和EPS等公司的产品;近年来中高温材料研究增多;储热材料亟待解决的问题:低温材料-低导热系数、低储热密度、封装和高价格;中高温材料低导热系数、腐蚀问题、化学稳定性和高价格等。,SharmaA.etal.(2011)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Chenetal(2009)ProgressinNaturalScience美国DOE(2011)ARPAThermalEnergyStorageWorkshop.;欧盟EERA(2011)EnergyStorageReport.,储热系统在能量分级存储和利用上实际实施的尚少;缺乏动态热管理系统;储热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储热换热单元的界面热阻机理、跨尺度强化换热机理、放大问题;能量转换与分配单元的非线性、动态性能控制与热管理问题。,SharmaA.etal.(2011)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美国DOE(2011)ARPAThermalEnergyStorageWorkshop欧盟EERA(2011)EnergyStorageReport,储热过程研究现状与挑战,ThermalEnergyStorage,储能不仅仅是储电储能技术繁多,没有一种是通用的,现在这样,未来还是这样储能技术的赢家是由技术本身和市场决定储能的技术性挑战在于解决以下问题:增加各类技术的使用范围;降低成本;增加成熟度;增加效率;提高寿命;增加安全性储能的技术性挑战包括:储能材料;储能单元;过程放大;储能过程;储能系统;应用集成;储能过程和(应用)系统集成非常重要储能与节能减排相关,储能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工业过程的集成可能是某些技术未来的出路热占全球能源预算90%,储热与储电一样重要,也具诸多技术性挑战,ConcludingRemarks,致谢,Over10otherindustrialsp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