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增分题目组合练5.docx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增分题目组合练5.docx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增分题目组合练5.docx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增分题目组合练5.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分题目组合练(五)集训超重点,提分无障碍一、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_,_”两句,表达了诗人宁可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2)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_,_。”(3)刘禹锡陋室铭中“_,_”两句点明主旨,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答案(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解析易错字:溘、斯、惟、馨。二、语言文字运用2.(2019天津)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你还在我身旁。答:_答案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渴望精心选择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表现真挚亲情再现日常生活细节,亲切感人层层铺垫、结尾点题、单句成节,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感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细节,比如字数限制等。本题要求说明你还在我身旁这首诗的获奖理由。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书写布局等角度分析。“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到“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达内心的渴望;“饭菜的香”“卷子签好名字”“帮我把书包背上”,精心选择日常生活中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亲切感人;结尾“你还在我身旁”单独成行,与上文的层层铺垫形成呼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诗句的摆放来看,错落有致,形成视觉美感。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2017年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2017年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 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答:_答案关键信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改变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关键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出来。如文段指出时间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其内容则围绕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展开,可筛选概括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基本改变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作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语言表达要简洁流畅。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影响花期的环境条件中,气象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_,而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均会影响开花。喜欢赏花的公众常根据花期安排出游时间,_。花期预报是以温度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但导致花期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影响。因此,_,需要有较为长期的物候资料。答:_答案开花要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需要花期预报服务对花期的预测有一定难度(或:要准确预测花期)解析根据“而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均会影响开花”可知,处谈开花需要的条件。根据“花期预报是以温度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推断,处应谈花期预报。根据“但导致花期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影响”可知,处谈论花期预报的难度。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2017年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沟洫志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B.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C.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D.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答案A解析B项,强调“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只要就”关系错,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D项,“不是而是”关系错误,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通过聚焦村民生活质量来保护古村落的建议。B.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沟洫志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C.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D.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答案B解析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B.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C.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D.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他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答案C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审题立意立意指导审题:材料的第一句点出了言说的对象车,文章必须围绕车来展开。脱离车空谈真情、哲理都属于偏离题意。第二句规定了对象的范围,不同种类、形态的车都可以,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各种车,只要有车之实际效用皆可,但必须从实在的车来写,不宜仅把车作为喻体,无限地虚化。若是一篇文章中能写出车的变化或是比较不同的车,文章就会丰富充实。第三句话由两个分句组成,形似一副对联。总体来看,车来车往,强调的是运动,是变化,自然引出时代发展,时代发展又必然与观念的变迁有某种互动。再从人情与哲理两个层面深挖车的内涵与外延,结构工稳。材料中,“观念的变迁”与“人生的哲理”层面提升了思维含量。“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考生可从共享单车的普及观照环保观念的变迁等。人生哲理比较抽象,但可联想比附:车是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