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伴我行之一——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课稿.ppt_第1页
《纲要》伴我行之一——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课稿.ppt_第2页
《纲要》伴我行之一——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课稿.ppt_第3页
《纲要》伴我行之一——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课稿.ppt_第4页
《纲要》伴我行之一——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课稿.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纲要的基本结构和指导思想,湖南省教科院基教所周丛笑,湖南省新纲要培训讲座,一、纲要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内容描述从结构来看,纲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框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总则,第一条:制定纲要的原因、目的;,第二条: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第三条: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第四条:幼儿园教育的特点;,第五条: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与儿童相处的原则,作者:美盖瑞。兰爵斯高淑贞译我并非全知所以我无需强求如此我需要被爱所以我将对无邪的孩子开放自己我希望更接纳自己童真的部分所以我将以惊奇与敬畏之心接受孩子们来启发我的世界,对于复杂难解的幼年我所知如此有限所以我将允许儿童来教导我在奋斗挣扎中我能学的最多也被影响最深所以我愿在儿童奋斗挣扎时与其同行有时我需要安全的庇护所以我也愿提供这样的处所给儿童我喜欢原本的我被完全接纳所以我将努力去欣赏每个孩子原本的面貌,我会犯错这只是宣告我是人无法避免犯错所以我将容忍孩子的人性面我用情感内敛的方式来应对现实世界所以我要放弃这种僵硬的模式尝试用孩子的经验来进入他们的世界我常扮演一个权威者的角色向别人提供答案所以我必须努力保护儿童免于这种个人需要当我觉得安全时能经历更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与儿童互动中我要尽量保持一致性,只有我自己能决定未来的一生该如何过所以我不尝试去指导一个孩子的生命我的大部分知识乃从经验中学习而来所以我愿意鼓励儿童去经验生活里的希望及意志乃由自我而产生所以我将肯定及巩固孩子的个性及意志我无法驱走孩子所受的伤害忧惧挫折失望所以我将安抚这些打击与风暴当我无助时我感到害怕所以我将以善良亲和温柔之心轻触无助儿童的内在世界,个别教育的策略,关注活动目标的基础性与层次性关注活动资源的开放性与可选择性关注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递进性关注活动评价的多维性与激励性,关注活动组织的多样性与递进性,重视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重视教师设问的多样性重视援助指导的多样性重视活动组织的递进性,教育内容与要求,领域,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1、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2、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所谓活动目标,是指幼儿通过活动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应尽可能用可以观察的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根据活动目标的要求设计活动过程,同时也便于对活动的效果加以衡量和评价。例如,“激发对科学的兴趣”这一目标表述方式就不够行为化,而如果是“激发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或“喜欢探索有关冰的现象”,就可以通过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加以衡量。当然,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有些目标或要求的实现是隐性的,如有的仅仅是一种体验,而不能表现为一种外在的行为,有的是种长期的、缓慢的、累积性的变化,很难在一次活动中就能表现出来。因此,也不能绝对要求所有的目标,要求都是一种行为目标。,活动目标的设计,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包括三大方面和若干具体内容。一次教学活动,只是实现目标的漫长过程中的一步,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不必也不可能把总目标的所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而应该在全面贯彻总目标的前提下,设计针对活动内容特点的目标。因为具体活动内容的不同,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例如,观察动、植物的活动,更适合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爱护小生命的行为等;而观察科学现象的话动,则更适合培养幼儿观察现象和变化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等;在科技制作活动中,则是重点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我们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应有针对性,突出该活动内容的特色。,活动目标的设计,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活动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因为幼儿的发展在不同年龄层次上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而且即使在同一年龄层次,不同地区或班级的幼儿、同一班级的不同幼儿也因其文化背景、教育基础、个人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幼儿所能达到的行为层次,并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发展观察能力”是对每个年龄阶段都适用的目标,但这样的目标就不够具体,缺乏层次性。例如,“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能够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就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如果是“能够系统、完整地观察事物的特征”或“能够注意到观察对象的细微特征”等,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了。,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我们在要求活动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的同时,还要看到教育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育过程又是千变万化的,教师预先设计的目标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要求,而应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以适应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教师不可能为每个幼儿设计一个目标,但教师应有这样的考虑,即对待不同的幼儿,应以不同的目标要求他。在设计目标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差异,使目标的表述更加灵活。例如要求幼儿“能够用自己的方法给叶子分类”,就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无论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可以适用。我们也要认识到,活动目标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框架,而是可以随着活动的开展而变动和调整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但不能成为对活动的束缚。这是活动目标设计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制定目标的策略,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围绕学习内容,全面化解三维目标(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学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幼儿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直接依据,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愿意每天喝牛奶或豆奶。2、了解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生长。3、认识多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本活动的第1条目标则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提出了要求,由于科学合理的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良好的饮食行为也必须从小养成,所以第1条目标要求虽然较高(要求每天喝牛奶),但却是合理的,而一旦幼儿愿意喝(牛奶)、喜欢喝,每天喝也就不难了。第2、3条目标对幼儿的认知提出了较为恰当的要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今天,你喝牛奶了吗?(中班)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乳类食品:牛奶、酸奶、豆奶等。2让幼儿懂得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3培养幼儿喝牛奶的良好习惯。上述的表述虽然意思与前面相近,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目标1提出认识“各种”乳类食品,在实践中有可能较难实现,因为受到地区、风俗习惯的制约,一般难以收集到所有种类的乳类食品,譬如马奶、羊奶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目标;其二,3条目标中第1条为发展目标,而第2、3条目标却是教育目标,表述方式没能统一;其三,目标2“喝牛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表述过于笼统,没有能够以通俗的语言揭示牛奶(或其他乳制品)的特殊营养价值。,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牙齿为什么会有龋洞(大班)活动目标:1了解同伴中有哪些人有龋齿,为什么会有。2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坚持每天刷牙。3知道龋齿会很疼,尽量不患龋齿。,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这一表述存在问题为:第1条所表达的意思不应作为目标提出,哪些人患有龋齿只是一种现象,每个人患龋齿的原因也无法一下理清,只能作大致的分析;小班就已学习刷牙,故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是巩固而非新学;龋齿初期患者并不一定有疼痛感,我们应预防龋齿,但无法保证不患龋齿。因此,应对第1、2、3条目标进行修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例举与分析,活动名称:牙齿为什么会有龋洞(大班)活动目标:1、愿意每天早晚自己刷牙。2巩固刷牙的正确方法。3、初步了解龋齿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无论城乡,幼儿龋齿的发生率都居高不下,让大班幼儿了解龋齿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是必要的也是适宜的;大班幼儿应该掌握了刷牙的正确方法,但仍需要成人的随时提醒,而幼儿是否愿意每天早晚刷牙则是教育的难点,上述三条目标应该说是很有针对性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表述,行为目标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指向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表述一般有如下句式:“知道”,“理解”,“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区分”,“把配对”,“对进行分类”,等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表述,表现性目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譬如,大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欣赏诗歌微笑,讨论愿为别人做什么(让别人高兴)。”中班营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参观农贸市场,说说喜欢吃的菜。”表现性目标对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它不同于行为目标,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表述,生成性目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儿童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因而产生对结果的新的设计,“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但生成性目标在实践中是较难确定的,因为有时无论教师还是幼儿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组织与实施(要点),(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根本原则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组织与实施中各方面的原则、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一日生活、衔接问题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教育评价(要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幼儿园教育评价实施的原则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幼儿发展评价的原则,送给宝宝的100句好话,1、好可爱!2、好极了!3、好主意!4、好多了!5、真好啊!6、做得好!7、非常好!8、恭喜你!9、了不起!10、很突出!11、很不错!12、太好了!13、太棒了!14、太奇妙了!15、真是杰作!16、那就是了!17、那就对了!18、多美妙啊!19、我好爱你!20、继续保持!21、你做到了!22、你做对了!23、你很能干!24、进步真快!25、做得漂亮!,26、做得好极了!27、极佳的表现!28、就是那样做!29、继续试试看!30、真令人惊讶!31、真令人感激!32、真的谢谢你!33、这正适合你!34、你办得到的!35、你学得真快!36、你帮得很对!37、你真是可爱!38、你走对路了!39、你还记得呢!40、你记性真好!41、那实在太好了!42、继续加油努力!43、我真以你为荣!44、我很喜欢那样!45、你真是好帮手!46、你做得很顺手嘛!47、你可以办到的!48、你以前做到了!49、你快要做到了!50、你想出办法了!,51、你真懂事不少!52、你已经有把握了!53、你做得漂亮极了!54、你真让我开心!55、你今天比以前好!56、你每天都有进步!57、你几乎像个大师!58、你真是让我感动!59、你想出好办法了!60、哇!看你的了!61、好!(竖起大拇指)!62、我们都做得很好!63、进步很顺利嘛!64、对了,就是这样做!65、你下次会做得更好!66、你今天做得好认真!67、你真是我的小王子!68、你今天做了不少事!69、你真学到了不少东西!70、你没有任何差错嘛!71、你正尽力地做好它!72、你一定练习很久了!73、你真的在不断进步!74、真是个聪明的孩子!75、真高兴你如此表现!,76、再试一试就做到了!77、我就知道你能做到!78、我很感激你的帮忙!79、真的让我感到快活!80、这正是我说的好事!81、今天做得比平常好!82、这才是我的好孩子!83、那(这)件事你做得很好!84、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85、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86、你今天确实做得很好!87、你正进入很好的状况!88、你比我们更有办法!89、你已经有很好的开始!90、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91、你真像美丽的小甜甜!92、那(这)真是一件温馨的事!93、这是做得最好的一次!94、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95、继续做你会越来越进步!96、现在你可以一路顺风!97、我真高兴有你这样的孩子!98、我不会忘记你做得那(这)样好!99、我为你今天所做的感到骄傲!100、看到你做得那样认真,我觉得欣慰,有你真好!,二、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一)终身教育的理念新基础教育观“21世纪的基础教育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基础教育再不能仅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算术,还应当教导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以及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幼儿教育质量观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索?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还是变得自卑、消极、自我中心?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畏缩、感情冷漠?这些都必须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融入终身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追求幼儿健康的、真实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在纲要的全文中,是纲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二)“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人字在教育中越来越大了。”(孙云晓,2001年7月)随着儿童权利公约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的权利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载文指出,过去对儿童的支持“侧重于提供机会,而较少注意质量和可持续性”,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利着眼的方针”,二者的区别首推:前者中“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中“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意大利瑞吉欧的幼教工作者认为“儿童的权利应该被认识,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的需要。”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儿童去做”,而不是“给儿童做”。在我国,“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明确地写在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旗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纲要的一个突出特征。具体表现在:它将规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纲要字里行间都旗帜鲜明地高扬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在关注幼儿的同时,纲要也表现出对教师、对家长、对教育中所有人的因素的尊重和关注。因为只有“当社会能够保证家长享有参与学校生活的权利,能够保障教师享有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权利时,儿童才能最好地享受自己的权利。”,(三)面向世界的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