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_第1页
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_第2页
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_第3页
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_第4页
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九江端午节习俗你知多少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名称由来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说纪念屈原的,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他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东吴地区(今江浙)则认为端午节是为了迎接当时被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8她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当然其他的传说还很多,如感有兴趣可以自行查阅了解,此处不详述。九江端午习俗关于九江的端午节习俗,如今除了吃粽子,其他方面已是淡然无存,查阅相关地方志资料,介绍的也不是很详细,本人就小时候的一些端午记忆写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也恳请各位给予指导在九江地区(主要指市区与九江县),快到端午节时(始于初一,止于初五中午,一般以初四为重),女儿女婿会在这段时间里用箩筐担着粽子、咸蛋、油馓子、发粑等礼品去拜见岳父母,俗称“担端午”,岳父母则留女儿女婿在家吃饭,有些地方习俗规定,若是新女婿,岳母得以新衣一套回赠女婿,那些只订婚还未结婚的准女婿则整担整担地往未婚妻家、媒人家挑送粽子等礼物,俗称“送节”,以前用担子挑,后来逐渐变成用提篮提,如今则变成用塑料袋提或直接送钱。礼物也由粽子等传统食物,变成如今的烟酒或钞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8端午节除了女儿女婿孝敬岳父母,在古时候还有私塾学生或学习木匠、铁匠、漆匠等徒弟向恩师敬送粽子、发粑等,以示敬意。那些恩师则以所备之纸扇回赠,有礼相送者,每人一把。因此端午节在九江也被称为“敬师日”。门插艾条菖蒲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在初五前把节日的材料准备好,这样一来初五当天就不用那么繁忙了。初五一大早,人们就会在大门两侧插上艾条,然后把菖蒲悬挂在艾条上,取义“香艾为帜招吉庆,菖蒲作剑斩妖魔”。传说艾条是张天师驱妖的钢叉,而菖蒲则传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剑阁木马驿附近的冷家窝受伤,多亏一孤老妇搭救,每日寻草药为他治伤,伤愈临行时,张献忠说“我若得了势,定要将这些害人的财主们斩尽杀绝”老妇问他“你怎么能把穷人和财主分得开呢”张献忠说“到时你老人家可在门上挂片菖蒲叶,便不受扰害。”端午节前夕,张献忠率领起义军攻克剑门关后,传令全军“凡门上挂有菖蒲叶者,不得扰害”。听说张献忠又来了,老妇人便记起当初的吩咐,叫穷苦人家都在门上挂起菖蒲叶,只有恶狠的财主没人给他们说。义军一来,就把他们杀了不少。从此,端午节挂菖蒲,便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8如今有些地方没有艾条和菖蒲,或者说现在的房子都是砖混结构的,有艾条菖蒲也插不进,所以现在插艾条和菖蒲的不多,但菜市场还是有的卖。端午饮食习俗端午当天,九江的习俗是早餐流行吃粽子、发粑、盐茶鸡蛋、咸蛋、油馓子等,正餐设在中午,合家同饮雄黄酒,并以此喷涂室内各处,有的还投雄黄于水井中,小孩子不能喝酒则在额头上抹雄黄,俗信可辟邪消灾,旧时,附近的寺僧常在节前挨户散发“端阳符”,农家多以新麦作酬,别称散“麦符”,俗信麦符能驱魔,今能按其传统的不多见了。九江的端午粽子与外地可不一样,我们粽子是长锥体,不是三角体,也不是圆柱体,九江粽子是用箬叶包裹,以前都会把箬叶用开水稍微煮下,现在有的人直接用新鲜的箬叶包粽子,然后用苎麻的外皮纤维弄的绳子捆绑,如果没有苎麻纤维,一般流行用棕树的叶子撕成细条,现在人直接用绳线绑好。粽子里面包裹的一般是糯米加盐、香油搅拌,后来也有在里面参杂红豆、红枣、腊肉等。除了自吃外,亲友邻里互相赠送,如今在九江,会包粽子的除了农村或城里一些年纪大的人,年轻人由于不会动手,则直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8在超市购买。端午当天在九江除了吃粽子外,早上还流行吃盐茶鸡蛋,做法一般是把鸡蛋放入茶叶、八角茴香等水里煮,待鸡蛋内凝固后,再用锅炒等工具敲破蛋壳,以便味料进入蛋体。端午节除了盐茶鸡蛋外,还有腌制的咸蛋,咸蛋里有鸡蛋、鸭蛋、鹅蛋等等。那些咸蛋越是蛋黄冒油的,越好吃。说到咸蛋,我不得不说“挂香包”的习俗,旧时各地小孩,以五色线编织香包挂于胸前。香包是以各种色布缝成桃子、金锁、小猴、青蛙等形状的小袋,外编用各色丝线绣成,内装香料,也有包以独瓣圆大蒜,浓香四溢,光鲜美观。不过在我小时候时,香包演变成“蛋笼”,形状为网状,里面放咸蛋,有的把咸蛋染成红色,然后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沸油馓子”的传说在端午当天还有一种美食,在九江被称为“馓子”、“油馓子”,本来馓子是馓子,其成份是糯米等,如今不知道在九江怎么把麻花叫成馓子了,因此在九江话中的“馓子”其实就是麻花。其成份是面粉加苏打、糖精(以前没什么糖),做成麻花状后,放在油里炸成金黄色。如今,油馓子很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8有人亲自做了,一般在市场上买。做馓子的原因,主要是端午时节天气转热,像粽子之类的吃食放不长,因此油馓子就成了端午节做客人的理想物品。九江一带端午节做油馓子的习俗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但在江浙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它与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系。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王江泾忽然间飘过来一阵悠悠的香气,不绝如缕,令人馋涎欲滴,于是乾隆就上岸,信步走进了河边的一座尼姑庵。却原来香气来自斋房,几个师姑正在忙着做油馓子。这油馓子色泽奶黄,形似蝴蝶结,很是惹人喜爱。不过更加令乾隆龙心大悦的是这里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师姑,乾隆就像被吸铁石吸住了一般,两人相谈甚欢。离别时师姑以油馓子相赠,乾隆皇帝还和师姑约定,打道回府时,顺便带师姑到京城。为了便于找到这个地方,两人相约以馓子香味寻美人。师姑因为太过高兴而把约定告诉了师妹,师妹又传给了别人,等到乾隆皇帝再次经过时,正是阴历端午节,只见岸边一片香气连着一片香气,原先庵里的小吃油馓子,如今已经进入了附近的寻常百姓家,他哪里找得到美丽师姑的住处。乾隆心里明白,这一定是师姑把两人相约的秘密透露了出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沸油馓子。皇帝的龙船远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8了,可是端午节沸油馓子却成了这一带的习俗从此传了下来。说的是凡在端午节沸了油馓子,可以保一年太平,还能给全家带来好运。“发粑”等美食介绍完馓子后,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九江端午的“发粑”,九江的发粑其实就是北方的馒头,形状和南方的肉包子一样,但里面没有馅,发粑做好后,一般会用染色剂,九江称为“记红”的东西,在发粑正上面点一点红色。以前做发粑的大多用农民自己种的麦粉,由于当时磨麦粉的加工机器问题,导致一些麦麸进入麦粉,所以当时做的发粑偏黄色,如今大家改用市场上的面粉,所以今天的发粑颜色也是白色的,而且形状也改成北方馒头一样。除了上面介绍的食物,端午这天,家家户户会宰鸡鸭鹅或杀猪、买鱼等,以犒劳平日的辛苦,改善一下伙食。当天还要吃大蒜,俗谓吃过大蒜,遇雨或洗澡时,水不会渗入肚脐。有“端午不吃蒜,要被鬼来钻”之谣。在端午当天,各地以蛇、蝎、蜈蚣、蜘蛛、蚊虫为“五毒”。俗传五毒这时生长最快,故民间则于此日,在屋角及阴暗处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杀病菌,驱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8气。并扫集灰尘垃圾于室外,点火焚烧,以净其实。有的地方,在当日多行“驱蚁虫娘”之俗,老年妇女用火把照各墙角落,口念“蚊虫娘,送你到东洋,到东洋,吃得胖,回来过重阳”或“蚊虫娘,不要在家叮婆娘,快到田里吃稻粮”等语,然后送火把出郊,谓“驱蚊虫娘,今不复存在了范文查查网。端午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