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_第1页
腹部超声诊断_第2页
腹部超声诊断_第3页
腹部超声诊断_第4页
腹部超声诊断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部超声诊断,腹部检查前准备,仪器:病人准备:,1、仪器选择:黑白或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常用3.0MHz或3.5MHz;肥胖者:2.5MHz;儿童和消瘦者:5.0MHz。,2、病人的准备1)上腹部检查:检查前禁食禁饮8小时。常于上午禁早餐检查。目的(1)保证胆囊、胆管内充盈胆汁;(2)减少胃肠内容物和气体干扰。2)下腹部检查:膀胱充盈。,部位,1、实质性器官:肝、胰、脾、肾、前列腺等2、含液性器官:胆道系统(胆囊、胆管)、膀胱、输尿管等。3、胃肠道:效果较差。当出现较大肿块时,超声有重要诊断价值。4、其它:小器官,超声诊断的价值,1、了解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轮廓:2、了解器官的内部结构:3、器官功能及活动状态的判定:4、各种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重点!,占位性病变,包括囊肿、脓肿、血肿、积液、结石、异物良恶性肿瘤等。通常分为三类:(1)液性占位性病变:多呈无回声。如囊肿、脓肿、血肿等。(2)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可为高、中等、低回声。多见于各种良恶性肿瘤。(3)混合性占位性病变:内部回声不均质,既有实质性回声病变,又有无回声液性病灶。如畸胎瘤、实性肿瘤合并液化坏死。,占位性病灶的超声观察内容:1、位置:2、形态:3、大小:4、内部回声状况:5、边界边缘情况:6、与周围血管或器官的关系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肝脏胆系胰腺肾脏其它,正常肝脏声像图,1、形态、位置:多切面观察,与解剖一致。2、大小:斜径13.013.5cm。3、肝包膜:呈线状高回声,表面规则、光滑。4、内部结构:肝实质:呈均匀中等回声。肝内血管:依走行判定。PV5cm)常显混合性回声。4、后方回声:可有增强或无改变。5、CDFI:多数血管瘤不能检测到内部血流信号。,肝血管瘤,肝血管瘤,肝硬化,临床与病理,病理:为各种原因引起肝脏慢性损害。1、基本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继而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这些病理改变反复交错进行。2、以门脉性肝硬化最多见。3、最主要的病因是慢性肝炎、酒精中毒、毒物中毒等。,临床表现:1、多有反复发作的肝炎病史。2、肝功能代偿期:临床症状常与慢性肝炎相似。肝脏多有不同程序肿大。可见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脾大等。3、失代偿期:肝脏常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出现腹水,脾脏肿大,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等,肝功损害严重。,声像图表现,早期肝硬化多无特异性改变。中晚期肝硬化有明显声像表现。,声像图表现,1、外形:早期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晚期常有肝脏缩小,尾叶肿大。2、肝包膜:回声增强,表面不规则,凹凸不平,锯齿状。3、肝实质回声:增多、增强、增粗,极不均质。可见粗点状、粗网状、结节状高回声改变。,声像图表现,4、肝内管道:肝静脉:变细。门静脉:扩张。肝动脉:较正常人易显像。5、失代偿表现:常见有:(1)脾大,脾静脉扩张,门脉高压。(2)脐静脉重新开放。(3)腹水。,肝硬化、脾大,肝硬化、脐静脉,肝脓肿,根据病理改变、脓腔形成、脓腔吸引等不同病理时期,其声像图发生相应改变。结合病史分析,超声易诊断。脓肿形成之前:常是实性高回声改变。脓肿形成时:脓腔多呈不清晰无回声,可见实性脓块回声,可见液-液分层现象;周围壁呈高回声,较厚,厚薄不均,边界清或不清,内缘不规则。脓腔消失后:局部多呈高回声改变。合并明显纤维化,钙化时,可见其强回声乃至出现声影。,肝脓肿,肝脓肿置管引流,其它肝病,脂肪肝肝包虫病肝腺瘤转移性肝癌等,胆系疾病,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正常胆系声像图,1、胆囊:纵切面多是梨形,轮廓清晰。囊壁为光滑线状高回声,壁厚0.3cm。囊腔内为无回声区。大小:长径9cm,前后径3cm-3.5cm。,正常胆系声像图,2、胆管:肝内胆管:多不显示。肝外胆管:上段易清楚显示。内径:0.6cm,或门脉内径的1/3。,正常胆系,急性胆囊炎,病理,1、分为三类型:单纯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2、基本病理改变:胆囊肿大;囊壁明显增厚,充血水肿;胆汁混浊或呈脓性。,临床表现,1、病因:细菌感染、胆囊结石或胆囊管结石梗阻、胰液返流等。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最常见原因为胆囊颈结石梗阻。2、主要临床特征: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莫菲氏征(Murphysign)阳性:深吸气触痛;可扪及肿大的胆囊“包块”;血白细胞增高等。,声像图表现,典型急性胆囊炎:为化脓性胆囊炎声像。(1)胆囊肿大:横径增大。(2)囊壁增厚:多为“双边影”增厚。(3)囊腔改变:胆汁透声性差;胆汁内伴有云雾状。(4)超声莫菲氏征阳性。(5)常合并胆囊结石,特别是颈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理,1、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2、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多见。3、胆囊结石常与慢性胆囊炎并存,互为因果。,临床表现,1、约1/31/2的病人无自觉临床症状;2、典型症状:胆绞通。3、疼痛间歇有消化道症状,如厌油食、腹胀、呕吐等;4、查体:右上腹压痛,扪及肿大的胆囊。,声像图表现,1、胆囊结石的典型声像表现:(1)囊内点、团状强回声;(2)后方伴有声影: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3)随体位改变移动: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以上三点,是超声诊断可靠依据。,声像图表现,2、胆囊结石的非典型声像表现(1)胆囊充满结石:(2)无典型声影结石:(3)胆囊颈部结石:(4)泥沙样结石:(5)胆囊壁内结石:,临床价值,1、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大于95%以上,是诊断囊结石的最佳方法。2、可作为普查手段,检出无症状胆囊结石。,胆囊癌,病理,1、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多为腺癌,占7090%。2、癌肿形态各一,以浸润型硬性癌为多见,囊壁明显增厚或厚薄不均。乳头状癌较少见,可能从乳头状瘤或息肉恶变而来,肿瘤呈乳头状突起。3、70%80%的胆囊癌并存胆囊结石。,临床表现,1、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男女比为1:3;2、早期无特殊症状,临床诊断困难;3、7080%有慢性胆囊炎及结石病史;4、晚期症状为持续性右上腹隐痛等。,声像图表现,1、直接征象:基本表现: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及乳头状实性肿块。可分为五型:小结节型:12.5cm;蕈伞型;厚壁型;混合型;实块型:,胆囊癌,2、合并症:7080%合并胆囊结石。3、较早出现邻近实质的浸润,与肝脏之分界中断或消失。4、CDFI表现:肿块内斑点状彩色血流,为高速低阻动脉血流。,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小隆起性病变,是超声显示直径小于1.5cm的胆囊壁局部增厚或隆起的软组织病变的统称,包括:胆囊胆固醇息肉(又称胆囊胆固醇沉着症、胆囊胆固醇结晶)、胆囊腺瘤、胆囊炎性息肉、胆囊腺瘤样增生、胆囊小腺癌等。一般不无临床症状,超声应用之前很难诊断。可有慢性胆囊炎、结石等的症状。,声像图表现,单个或多个结节;多小于1cm;呈乳头状或圆形高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突向腔内;基底较宽,偶有蒂;表面多光滑。,胆囊腺瘤,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临床价值,1、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囊息肉样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2、超声是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其检出率及诊断率高。但各种病变之间的鉴别较难。3、乳头状腺瘤有恶变倾向,是癌前病变。4、凡大于1.0cm的结节,应高度警惕恶性的可能。,超声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黄疸的发生机制: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超声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定性定位定因,1、定性诊断,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依据:胆道系统扩张。1、肝内胆管扩张:2、肝外胆管扩张:3、胆囊增大:,2、定位诊断,根据胆道解剖及各段胆道扩张与不扩张来推断梗阻部位。,胆道梗阻部位的判定,3、定因诊断,90%以上的原因为:胆管结石,胰头部肿瘤(乏特氏壶腹癌、胰头癌)及胆管癌。,胆总管结石,胰腺疾病,正常胰腺声像图,1、形态:长轴切面多呈蝌蚪型。2、大小:综合,厚径标准:胰头2.5cm,体1cm。4、积水病因的声像特征: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的声像特征。5、在诊断轻度积水,应注意以下情况:在膀胱过度充盈、妊娠,以及服用利尿药、解痉药后,均可引起一定程度的集合系统分离,应注意鉴别诊断。,肾囊肿,肾囊肿声像特征与肝囊肿相似,典型囊肿声像:见前述。,多囊肾,(1)常累及双侧肾脏。(2)肾脏明显肿大,形态失常,边缘不规则。(3)肾实质内见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之间不相通,与肾积水鉴别。(4)非囊肿部位肾实质回声增强,几乎不能见到正常肾实质回声;肾窦明显变压变形乃至难以识别。超声应注意诊断及鉴别诊断,多囊肾后期常导致肾功能衰竭。,肾结石,临床与病理,1、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结石与感染、梗阻互为因果。2、结石位于肾盂肾盏内,常引起肾盂肾盏扩张。3、血尿及腰痛是肾结石的两大主要症状,常于活动时出现或加剧。合并感染时,血尿及脓尿同时存在。,声像图表现,1、肾积水表现:肾盂肾盏分离扩张。2、典型结石声像:位于扩张的肾盂肾盏内,呈点团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3、小于0.3cm的结石多无声影。,肾结石,肾肿瘤,概述:肾肿瘤90%为恶性。分类:肾实质肿瘤和肾盂肿瘤两大类。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肾细胞癌。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瘤(肾胚胎瘤)。肾实质最常见良性肿瘤是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癌,临床与病理,1、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2、血尿是先期主要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可出现腹部包块及疼痛。,声像图表现,1、肾轮廓形态改变:肿瘤较小时,肾轮廓无明显改变。肿瘤较大时,肾局限性肿大,肿瘤向表面突起,表面凹凸不平;肾形态失常,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2、肾实质内占位性病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以低回声肿块最常见。可为高回声、低回声、中等回声、不均质性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团块。3cm以下:多高回声;35cm:多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肿块;5cm以上:常为不均质或混合性肿块。,肾癌,3、肾窦常有受压变形、移位、中断等改变,少数可出积水。4、转移征象: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栓塞改变及肾门部淋巴结肿大等。5、CDFI:了解血流。,肾姆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Wilmstumor威尔姆氏瘤,临床与病理,1、儿童常见,75%于5岁前发病。占小儿恶性肿瘤的2025%。2、多为单侧性(90%)。肿瘤大小不等,从几厘米到占满腹腔,直径平均大小为12cm。肿瘤生长迅速,易转移(肺、肝)。3、最主要及最早的表现为腹部肿块(占90%),血尿少见(占1020%),60%有高血压。,声像图表现,1、肾脏形态:形态失常,明显肿大。肿瘤较大,有时可见不到正常肾脏声像,在该区仅见肿瘤声像。,2、肿块声像:1)肿瘤常较大,常大于5cm至整个腹腔。2)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3)内部回声:肿瘤多为不均质杂乱回声。4)大肿块后方常衰减明显。5)与周围组织常分界不清,肾实质破坏严重。肾窦常被挤压。,3、转移征象:肝转移(占1520%)肺转移(占65+%)肾门部淋巴结肿大等。,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病理,1、该肿瘤由血管、平滑肌、脂肪组织构成,其比例变化很大。恶变者很少。2、肿瘤多数较小,为23cm;大小差异常大,可大到20cm。大于4cm者可能合并出血。,临床表现,1、是最常见的肾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