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原理教材的发展沿革_第1页
我国计算机原理教材的发展沿革_第2页
我国计算机原理教材的发展沿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计算机原理教材的发展沿革1我国最早的计算机原理教材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起源于1956年周总理主持制定的十二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当年,尚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抽调高年级学生和已毕业的大学生,举办了为期近一年的第一期计算机训练班,之后又先后举办了三期计算机训练班。计算机训练班最主要的课程是计算机原理,当时没有教材,只能在讲课时分批散发手刻油印讲义,后来在这些讲义的基础上,由夏培肃研究员主持编写了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讲义,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原创自编教材。我国高校最早的计算机专业的建立时间也可以追溯至1956年,大约在1958年前后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原理课,包括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在内的几所高校在开始时都没有教材或讲义。1958年,科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先后翻译出版了前苏联的几本计算机原理教材,成为正式出版的最早的中文计算机原理教材1。真正由中国人自己编写并正式出版的计算机原理教材,应该是196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字计算机原理和元件(上、下册)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上、下册)。前一本书的作者为祖冲霄,后一本书的作者为姚林。岁月如梭,事隔近五十年,前一本书的作者已经解密,他们是当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的苏东庄、胡铭曾、李学时三位教师,由于当时其他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用自己的真名署名,后来干脆署名祖冲霄,此事被后人笑谈为:中国较早的一本计算机的教科书是祖冲之的弟弟写的2。后一本书的署名作者为姚林,在书的序中编者写到,这本书是集体编写,分工执笔,&,1961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可见此书应该是西安交通大学若干老师集体创作的结晶,之所以署名姚林估计是选择了二进制1和0的谐音3,真实的作者是何人现在还不得而知。这两套书均是繁体字印刷,在祖冲霄数字计算机原理和元件下册数字计算机元件中还用不少篇幅介绍了电子管元件。2特殊年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19661976年间当时在校的工农兵学几乎没有合适的教材,根据当时的典型产品带教学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大多使用油印的自编教材或选用其他高校的油印教材。例如,北京工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五二专业)教师在参与738厂154小型工业过程控制机的 研制过程中,就编写了djs154计算机原理一书,在当时计算机教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成为有较大影响的一本教材,受到广泛好评和采用,若干高校还翻印过这部教材。1973年由南京有线电厂、南京大学和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合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一书面市。1975年由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第一册)面市。这两本书应该是这一期间正式出版的屈指可数的计算机原理教材的代表,在这两本书的扉页上都印刷的毛主席语录,时代痕迹非常明显。3统编教材时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缺乏适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教材成为各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材工作分工的规定,四机部(电子工业部前身)承担了全国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组织工作,从1977年底到1982年初,共编审出版教材159种,其中计算机原理的教材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天津大学许镇宇主编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上、下册)。在1977年于武汉召开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会议上,决定全国高校联合统编计算机专业教材,并邀请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主编计算机原理教材。1977年12月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教材工作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教材的编写大纲,此书的上、下册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著名的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计算机专业统编教材,在当年每一门专业课只有一至两本可供选择教材的情况下,此书在全国被众多学校使用。另一种稍晚于许镇宇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的统编教材是由重庆大学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于1980年和1981年先后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组成原理(上、下册)。该书上册讨论信息的表达、加工处理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控制,由吴中福主编;下册研究信息的存储、变换与传送,由童颁主编。在书的前言中作者特别提到本书是根据四机部主持召开的高等工科院校电子类专业教材会议精神和计算机专业组所讨论确定的编写大纲进行编写的,并先后在广州和重庆召开了两次由清华大学等十三所重点院校参加的审稿会审稿,可见当年对教材质量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教材虽然印数相当可观,但书上没有版权页,仅在封底上有几行字,写明了印数、书号、印刷厂等,还标有内部发行几个字。电子工业部于1982年先后成立了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八个教材编审委员会,并制定了19821985年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列入规划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共有217种选题,由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教材编审会计算机教材编审小组评选审定、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俸远祯、阎慧娟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一书就是其中之一。此书于1985年面市,这是继天津大学和重庆大学的统编教材之后,在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原理教材之一。4百花齐放时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1987年,电子部教育司受教育部委托,组织了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评估,评估中对数据结构和计算机原理两门课程进行了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之后,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计算机原理课程正式定位于专业基础课。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关计算机原理方面的教材开始逐渐增多,比较著名的有唐朔飞编写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198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白中英等编写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1988年,科学出版社)、王爱英编写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199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根据两校图书馆馆藏的计算机原理教材数量统计,可得到下列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