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构成设计,.,构成,构成是一个造型的概念,是一门视觉艺术。他是由视觉与直觉相互联系起来的一种感官语言,并以几何形的变化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构成的概念:将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设计者本人的主观感情,组成新的造型,表达新的意念,这就是构成。二:构成的分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构成。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面我们讲一下构成中的第一部分,平面构成,.,课程要求,平面构成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的基础知识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平面构成的范围很广从绘画到实用美术的各个领域,几乎都是在平面中构成的,而平面构成在三大构成中是最基本的即使是立体构成也离不开平面构成。这是因为,立体构成的最终效果,总是要借助平面图形来展示的;立体构成的表面处理,也涉及到平面构成。因此平面构成是最基本的造型活动。,.,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通过这门课的教学,应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元素,构成规律,骨骼及比例、对称、平衡、对比、和谐、节奏、韵律等形式美的法则,并在领悟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作到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能把这些知识能运用于实际的设计中,并能运用到其他设计领域。,.,发展历史,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的发端是在19世纪。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曾经把色彩还原为纯色组合塞尚“所有形体都由柱体、圆体、方体、椎体等四五个基本形体构成”的理论。将艺术的发展推向与自然物象摹写相平行的新的和谐关系之中。1919年德国魏玛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时期构成被纳入设计教育中,在“想象与技术相结合”的宗旨下,更加增强了理性主义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日本构成在日本教育中得到了更加普遍的发展,80年代至今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构成设计课可以说平面构成就是在上述构成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从艺术的角度上看,构成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就没和艺术分离过。,.,下面我们看一下毕加索的“公牛系列”可以说这幅作品就是站在艺术的立场采用“平面构成”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从接近于客观圆形服从于艺术家情感逻辑的抽象精神结构。这一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审美价值直接依赖于作品构成的全过程。,.,1945年12月至1946年1月完成的公牛作品画家分解性的将公牛通过10个步骤完成,一步一步的是画面的主体造型丛具象走向抽象。下面我们对他进行一下分析大家就能清楚地看出了:在牛的第三稿中毕加索已经对公牛的形象做出了合乎艺术要求的变形处理,仍然没有过于明显的脱离客观对象的原型特征。其中,画家的着眼点放到了以较大量度的深色块和变化丰富的白线条的对比构成之中,使公牛固有的健壮美在分割状态下得到加强;在牛的第六稿中,在保持公牛体量感的基础上用艺术的精神性摸去了形象的准确性,作品开始向抽象方向转化.尽管如此,画家没有一步到底,再者抽象的转化中,为了保留系列整体上的渐次性,牛身上的黑色块没有太多的消除.但牛原先外形部分的特征却被艺术家思想的利刃所剔除,这样为下一步的”演变”埋下伏笔;牛的第八稿在变形的基础上将艺术美的精神特性向较复杂的线性结构作了进一步的扩张,作品的美感又粗壮变为单纯.但为了保持内在的张力,显得构成全然采用”封闭”结构形式,牛腿和牛角的意味也造成了一种新的视觉平衡;牛的最后一稿真正走进了艺术家的自由王国,作品在画家笔下从根本上超越了客观原型,以最简练的抽象手法表现出了最深刻的艺术意味,就此,作品美感的基点建立到了富于完善的精神结构中.,.,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各种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第二章点的构成形式,按几何学解释,点是抽象的无形的,他没有大小和面积之分,所以点在画面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但是对于造型设计来说,点如果是无形的就无法显示,所以必须是可见的.这样点作为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视觉表现方面,就具有了视觉要素:大小,面积,形状和位置.,1.点越小,点的感觉越强;点越大,就越趋向于面的感觉.至于点的面积多大为好,要根据画面整体的大小和其他要素的比较来决定.点是没有厚度的,只是线的起点或终点.2.点的形状是不定的,在人的印象中,点是圆的,其实不然,他可以是任何形状的.3.点的构成中具有集中和吸引视线的功能.点的连续性会产生线的感觉;点的综合会产生面的感觉;点的大小会产生不同的深度感;点的密集状能形成另一种现象.,.,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点的构成作品,.,点的构成作品,.,第三章线的构成形式,有一句话是两点成一线。把点连接起来就成为线。也可以理解成为:点的移动轨迹就是线,还可以说面和面的交界处形成了线。平面于平面相交成直线,面与曲面相交成曲线。从几何学的角度讲,线是没有粗细的,只有长度和方向。但是,在构成中,线除了具有长度和方向外,还有粗细、宽窄之分。现在东方绘画中运用广泛,并有很强的表现力。,.,线的表现力,现在造型中的地位很重要,不同的线表示不同的意义:1粗线有力(在建筑当中表现粗旷的时候用线的就要粗壮有力),细线锐利(南方的就恰恰相反小桥流水就很细腻)。线的粗细还可以产生远近关系,这样他就具有了很强的方向性。2垂线有庄重、上升、正直、有秩序感;3水平线有精致、安宁、开阔、稳定之感;4斜线有运动、速度、发射、不稳定之感;5曲线有自由流动、柔美、圆满之感。,.,线是点移动的轨迹(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5)立体化的线,.,(6)不规则的线,.,线的构成作品,.,第四章面的构成形式,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徒手的面,.,(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面的构成作品,.,平面构成图例,点、线、面组合构成作品利用点、线、面构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是,使画面传达出情感、心理的视觉效果,同时作品也呈现出合理性、协调性、统一性。,.,表达感觉的作品:,利用烦乱的线来表现辣,利用大面积的面和少量涩涩粗线组合来构成苦的感觉。,.,利用点、线、面组合成运动感、方向感的构成来表达声音和速度,.,表达情感作品:利用圆形和曲线的组合来表现和谐幸福。,.,利用点、线、面倾斜、错位、断裂、不稳定感来表现不安定性。,.,点线面综合构成,.,点线面综合构成,.,点线面综合构成,.,.,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要素和构成法则,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就是形象的点、线、面。在画面上,视觉元素必须具有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因素,才能被体现出来。一、形状:直形象的点、线、面的外貌。二、大小:大小是相对的,只有在比较的时候才回区分出大小三、色彩四、肌理,.,基本形与空间的正负关系,一、基本形概念:指在平面设计中借以表达设计意图的设计元素。它是表达构成意图的主要手段,是构成设计的基本单位,二、基本形与空间的正负关系在平面设计中,一般习惯上把形象称之为“图”,把背景称之为底。如果形象是黑色的,而背景是白色的,那么就会产生一种黑色占据了空间的感觉,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形象;反过来,如果“图”是白色,而“底”是黑色的,则称之为“负”形象。如果把基本形放到一定的空间中去,并且继续使用黑白俩色进行搭配时,就会出现四种情况,a白色白背景,又称之为消失b白形黑背景,负形象被正的空间所包围,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通常称之为“负”形象c黑形白背景,正的形象占据了负的空间,给人一种实体感,通常称之为“正”形象d黑形黑背景,给人的感觉和第一种一样,也称为消失,.,基本形与空间的正负关系,1分离两个基本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2相遇两个基本形边缘相接触,但不发生交叠。3重叠一个基本形与另一个基本形相重合,产生前后感。4透叠一个基本形与另一个基本形重合时,重合部分产生色彩变化。5联合一个基本形与另一个基本形重合,联合成为另一个大的基本形。6减缺一个可见的基本形重叠在另一个不可见的基本形上。7差叠一个基本形重叠在另一个基本形上,只有重叠部分的形出现。8重合两个基本形完全重叠,如同一个完整的基本形,.,单形的构成,.,两种以上形象组合后产生8种形式,.,第六章平面构成的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的基本格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2.重复构成形式的元素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多元重复,.,多元重复,.,多元重复,.,相同形象方向上的变化,基本形重复,重复构成,.,重复骨格中黑白灰色彩的编排,重复构成,.,多个几何图形的重复构成,注意黑白灰整体组织画面,重复构成,.,具象装饰图形的重复构成,制作认真细致。,.,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具象图形的近似构成,.,好的构思使画面具有装饰画的美感,.,民间线描选用使画面增强趣味性和动态美,.,.,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的大小、方向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状的渐变,.,形状的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形状的渐变,.,5.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点式发射构成形态线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线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旋转式发射格,.,.,.,.,.,.,.,.,6.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特异构成,.,特异构成,.,.,.,.,.,.,.,.,7.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而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而形成的空间(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矛盾空间,.,矛盾空间,.,8.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盐与水色法,叶脉法,.,水墨法滴色法,吹色法,.,蜡色法,拓印法,.,木纹法,拓印法,.,干笔法,压印法,.,叶脉法,撕贴法,.,撕贴法,.,.,.,准备工具,白卡纸毛笔中号一只,描线笔一只(小号)黑色墨汁或黑色水粉颜料钩线笔(针管笔0.2/0.3/0.4)(鸭嘴笔)小刀、橡皮尺子、圆规,.,作业题目,作业为设计题,将教材中重点内容所涉及到的构成选12个综合运用,采用点、线、面组成黑白灰效果,给人某种心灵感受。四季的不同(四小张装裱在一张上,每张一种组合形式)2.在2020cm方型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总成电气化转型节奏与零部件投资优先级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运动内衣市场需求增长驱动因素报告
- 2025-2030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页岩气开采技术环境效益评估与能源结构调整报告
- 2025年风电技术创新在风电场风能利用效率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2025年放射科学影像识别与报告撰写能力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体育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链绿色发展报告
- 2025年咖啡师职业技能测试卷:咖啡师行业市场调研与分析案例试题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专业题库- 医疗卫生资源与大学生的接触途径研究
- 网络安全课件下载
- “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 铜仁市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模块化炼化设备的设计与集成
-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HY/T 0404-2024潮流能、波浪能发电装置海试过程控制规范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手术前术前准备未执行的应急预案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