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玄武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25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宁为百夫长, 。 (杨炯从军行)(2)举杯邀明月, 。 (李白月下独酌)(3)等闲识得东风面, 。 (朱熹春日)(4)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 ,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鱼我所欲也) (7)战争的纷扰让百姓流离失所,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写下“ , ”,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战事的紧张让将士严阵以待,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就反映了这样的情形。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逞bin( ) 中流d( )柱 拮据( ) 恃才放旷(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内容。(3分)勤学善问 进学之道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父亲和母亲神色张皇,说话的声音很轻,我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B.“李京京,”程老师声音发颤地说:“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C.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捕鸟、看瓜、刺猹闰土告诉了我许多稀奇的事情。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庄子名周,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有名篇逍遥游等。B.莫泊桑是俄国作家,与都德、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等。C.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主要描写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D.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原来胆小懦弱,后在好友海伦的帮助下变得坚强,才有了反抗精神。6.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4分)材料一 2016年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十时,国家公祭仪式开始。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全市主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举行了多个悼念活动,如“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材料二 每年公祭日,日本政府和民众的态度也会受到关注,因为他们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问题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下面是一些日本网友的留言:30万遗骨在哪呢?对中国捏造的历史不感兴趣。美国人就不像中韩这么记仇。(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2分) _ (2)请你针对“材料二”中的日本网友留言,写一则留言阐明自己的看法。(2分) _ 二(41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78题。(4分)伊州歌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送邢昂处士南游范仲淹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东南赖有林君复,万里清风去不孤。注释 荡子:指丈夫。崆峒:山名。林君复:北宋著名隐逸诗人。7.伊州歌中千言万语的临别赠言化成三个字“ ”;送邢昂处士南游中“ ” 二字道出作者对友人南游并不担忧。(2分) 8.两首诗都借“清风”带来的感受抒情,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1分) 余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有学就者,有十分中得六七者,有仅得二三者,亦有竟失传者。余都问其方略,集而存之。虽不甚省记亦载某家某味以志景行。自觉好学之心,理宜如是。虽死法不足以限生厨,名手作书,亦多出入,未可专求之于故纸。然能率由旧章,终无大谬,临时治具,亦易指名。或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子能必天下之口,皆子之口乎?”曰:“吾虽不能强天下之口与吾同嗜,而姑且推己及物。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吾何憾哉?”(选自袁枚随园食单序,有删改)注灶觚(g):这里指厨房。死法:指旧法陈规。生厨:指厨师的灵活技巧。指名:有章可循,做出名堂。9.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学就者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B.余都问其方略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理宜如是 是鱼之乐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D.未可专求之于故纸 故君子有不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用“/”给文中划波浪线句划出两处停顿。(2分)虽 不 甚 省 记 亦 载 某 家 某 味 以 志 景 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四十年来,颇集众美。 (2)则食饮虽微,而吾于忠恕之道,则已尽矣。 12.袁枚的“好学之心”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8题。(26分)【材料一:名著节选】当夜武松巴不得天明。早起来洗漱罢,施恩早来请去家里吃早饭。 武松吃了茶饭罢,施恩便道:“后槽有马,备来骑去。”武松道:“我又不脚小,骑那马怎地?只要依我一件事。”施恩道:“哥哥但说不妨,小弟如何敢道不依。”武松道:“我和你出得城去,只要还我无三不过望。”施恩道:“兄长,如何无三不过望?小弟不省其意。”武松笑道:“我说与你,你要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店便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这个唤做无三不过望。” 施恩听了,想道:“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店吃三碗时,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里。恐哥哥醉了,如何使得?”武松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只大虫?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xu折回,旋转),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节选自水浒传,有删改)【材料二:剧本呈现】(盖叫天本)施忠 是呀,发配到此,也就无罪了。本官念你景阳冈打虎,与民除害,杀死西门庆,替兄报仇,将你宽恕。倘若生事,定要加罪于你。退堂!(四站堂军、施忠同下。武松起立,向外行走。)施恩 壮士!武松 我与公子素不相认,为何这般恩待于我?施恩此处不是讲话之所,转至花园。(武松、施恩同走圆场。家院自下场门迎上。)施恩请坐。武松请问公子尊姓大名?施恩在下施恩。方才大堂之上,乃是家父。(武松感到突然。)武松原来是施公子,失礼了。施恩岂敢!闻听壮士在景阳冈拳打猛虎,与民除害;又替兄报仇,在狮子楼杀了西门庆,令人钦佩。(武松因施恩提潘金莲与西门庆事,微带愧色。)武松惭愧呀!(施恩自悔失言。)施恩大丈夫所为!啊,壮士,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武松有何金言,公子请讲。施恩我有意与壮士结为金兰之好,不知意下如何?武松且慢,俺武松乃一介武夫,怎好高攀?施恩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武松高攀不上。施恩兄长不必推辞。武松从命了。施恩你我各叙年庚。武松在下二十八岁。施恩小弟二十四岁,你是大哥。来来来,看香案伺候。(牌子。家院摆香案。武松解去罪裙。)施恩大哥请来上香。武松你我一同上香。请。(武松、施恩同跪下。)武松将身跪在地埃尘施恩弟兄结拜叩神灵武松要学那桃园三结义施恩莫学孙庞斗智人(武松、施恩同拜,同起立。)武松贤弟引我去见伯母。施恩少时再去。酒宴摆下!(小吹打。武松、施恩同入座。家院斟酒,下。)武松、施恩(同白)请。(武松、施恩同饮酒。施恩左臂疼痛,停杯不饮。)施恩唉!武松贤弟因何停杯不饮,莫非有心事?施恩无有甚么心事,请来饮酒。(施恩举杯,未饮放下。)施恩唉!武松啊,贤弟,我看你定有心事,与我说明,我与你分忧解愁。施恩无有甚么,大哥请酒。(施恩举杯看膀。)施恩唉!(武松起疑。)武松哦呵,明白了。施恩明白甚么?武松你乃宦门公子,与我武松结拜,想是玷辱于你,是也不是?俺便去也!(武松起立离席。施恩离席拉武松。)施恩啊,大哥,不必错疑,小弟实有心事在怀。武松有心事,就该与我说明。【材料三:戏曲人生】演武松,不要着意雕琢的去端英雄架子、亮身段,心里没有英雄的影儿,架子再端也白搭,懂了英雄的性情,体会了英雄思想,平时行动坐卧都“别离这个”,到了台上一亮相,自然就像个英雄。即使在无身段中,也会自然流露出合乎英雄气质的身段来。 (节选自盖叫天粉墨春秋,有删改)盖叫天找医生把骨接上。“我不能让艺术白白糟蹋掉。人活着要吃饭,可是,难道只为吃饭而活着?我一定要挣扎起来,我要演戏。”他的信念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他开始寻找恢复健康的办法。两年后,他又登上了上海大舞台,观众听说盖叫天演出了,都争先恐后地来看他,场子里挤得满满的。台上武松显得更威武了,他追到狮子楼上,西门庆吓得魂不附体,跳窗逃走。武松一个纵身从三丈高台上跳下来。观众看到这里,轰雷一样叫起“好”来,大家不仅为这场戏演得好,更为这位艺术家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以生命来卫护和灌溉艺术的精神而鼓掌。 (节选自盖叫天粉墨春秋,有删改)盖叫天对艺术更有深刻的体会。他说学戏必需经过一番“默”的功夫。学会了唱、念、做,不算数;还得坐下来叫自己“魂灵出窍”,就是自己分身出去,把一出戏默默地做一遍、唱一遍;同时自己细细观察,有什么缺点该怎样改。然后站起身来再做,再唱,再念。那时定会发觉刚才思想上修整很好的东西又跑了,做起来同想的完全走了样。那就得再练,再下苦功,再“默”,再做。如此反复做去,一出戏才算真正学会了,拿稳了。(节选自傅雷家书1962年4月1日,有删改)【材料四:读画说戏】画家龚思全以自己对故事人物的深刻理解,绘制了“武松打店”这幅画(右图)。画作说的是:武松替兄报仇,刺配孟州,途经十字坡。孙二娘深夜剪径,麻倒公差;武松早有察觉,黑暗中机智反击。张青赶来,夫妻俩拜识打虎英雄。 画作紧扣武松打店的最初一刻,表现他秉烛持刀、搜索黑店的机敏神态;烛影摇红,寒光闪烁,映照出行者武松的侠义气质。13.下列关于武松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武松夜走蜈蚣岭时,在坟庵砍杀恶道飞天蜈蚣王道人,放走被掳来的妇人。A. 武松醉打孔亮后巧遇宋江,在他的帮助下扮成行者模样投奔二龙山。B. 武松大闹飞云浦,杀死想除掉自己的两个公人和蒋门神的两个徒弟。C. 武松遭到张团练等人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连夜越城而走。14.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题目。(8分)(1)品析“当夜武松巴不得天明”中加点词的妙处。(2分) (2)选文有两处写武松的“笑”,如何理解这里的“笑”? (3)选文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结合选段分析对刻画武松形象的作用。(3分) 15.阅读材料二,完成题目。(7分)(1)材料二对原著的很多内容做了改编,分条说说二者有哪些不同。(4分) (2) 剧作者在材料二中写施恩连叹三声“唉”,有什么用意?(3分) 16.阅读材料三,下列对盖叫天出色表演武松理由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 盖叫天认为演好武松,必须懂得武松的性情,体会他的思想。B. 盖叫天认为表演要肯下苦功夫,能够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C. 面对人生的挫折,盖叫天不屈不挠,敢用生命来表现艺术。D. 盖叫天认为只要着意雕琢武松的步法与身段,就能演好英雄。17.武松是妇孺皆知的 “好汉”,结合上面几则材料,分析武松被称为“英雄好汉”的原因。(4分) 18. 右图题为“武松打虎”,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请仿照材料四画线部分为它补写一段话,概括画面反映的故事。(3分)画作说的是: 。画作着意于武松打虎的最初一刻:人物二目所注,两耳所察,双手紧握的哨棒所向,使打虎英雄神采逼人。 三(54分)19.按要求修改学生随笔初三来了。(4分)不知不觉中,秋风吹走了暑气,也吹走了还仍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暑假初三来了。初三来了,我们有了各种想法。课堂上再不能像听故事一样听老师讲课了,而是要埋头于各种习题,忙碌于记录老师的每一句话;课间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放肆地追逐打闹了,必须沉浸在作业的世界中 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11点多还没睡。每天不足七小时左右的睡眠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我们还得迎着晨曦,揉着惺忪的睡眼,踏上去往学校的“征程” 平常和蔼可亲的老师似乎变得严肃苛刻了,长青于路边的小草也好像渐渐枯黄。一切都变得黯淡了下来,一种压抑的气氛茏罩在身旁。(1)第段中有个句子用词啰嗦,请写出修改建议。(1分) (2) 第段开头一句的“想法”不能统领这一段,可将之改为: 。(1分)(3) 第段画线句有语病,可将“ ”删去。(1分)(4) 第段中有个错别字“ ”,应改为 。(1分)20.“交接”意为“移交和接替”。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交接,把心爱的东西转送朋友,把自己的工作移交别人,把接力棒传给队友请以“交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50分)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5分)1(10分)(1)胜作一书生。(2)对影成三人。(3)万紫千红总是春。(4)天时不如地利。(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舍生而取义者也。(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每空1分,倒、错、漏一字即不得分。若用行楷书写,字迹不清不给分)2(4分)辩 砥 ji kung3(3分)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1分;抄写正确,1分;端正美观,1分。4(2分)D5(2分)C(A.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B.不是都德是契诃夫;D.简爱本就具有反抗精神,海伦则是逆来顺受的典型。)6(4分)(1)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全城默哀一分钟并举行多个悼念活动。(时间“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和地点“南京”都答到1分,事件“默哀一分钟”和“举行多个悼念活动”都答到1分)(2分)(2)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30万死难者都是真实存在的,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为了表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是为了追忆和缅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答到“历史是真实存在的”1分,“尊重历史,追忆缅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要答到1点1分)(2分) 二、(41分)(一)(4分)7.(2分) 数附书 不孤8.(2分)第一首,用乐景衬哀思,表达了女子对远征丈夫的苦苦思念。第二首,友人远行南游,清风给人带来慰藉,也暗示友人自由、孤高的志趣。(二)(11分)9.(2分) C10.(2分)虽 不 甚 省 记/ 亦 载 某 家 某 味/ 以 志 景 行11.(4分)(1)(2分)四十年来,广泛搜集(搜集很多)各家的烹饪技法。(颇、美)(2)(2分)饮食之事虽然小,但对于忠诚宽容之道,我也尽力而为。(虽、尽)12(3分)让家厨虚心学艺,自己汇集保存;不拘泥书本技巧,有选择地采纳旧法;尽力推广饮食之道。(每点1分,意近即可)译文我每次在别人家饱尝美味佳肴后,都会让家厨前往他家厨房拜师学艺。四十年来,广泛搜集各家的烹饪技法。其中有些内容一学就完全掌握,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六七,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二三,也有完全失传的。我都逐一探讨其烹饪之法,汇集保存。虽然有些烹饪之法,不一定记录得很清楚,但也记下出自某家某菜,以此表达个人的仰慕之情。虚心学习,理应如此。当然,旧法陈规束缚不了厨师的灵活技巧,即使名家之作,也未必一定完全正确,所以不能只专注于在旧书堆中寻找方法。但是能够按照有关书本的知识去实践,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过错。在临时备办酒席时,也容易有章可循,做出名堂。有人说:“人心各异,犹如相貌各不相同,您怎能肯定众人的口味和您一样呢?”我的回答是:“我虽然不能强求众人之口与我一致,并不妨碍把我想法对外推广。饮食之事虽然小,但对于忠诚宽容之道,我也尽力而为。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3) (26分)13.(2分)B (武松血溅鸳鸯楼后,逃跑路上巧遇孙二娘、张青,被扮作行者)14.(8分)(1)(2分)“巴不得”表现武松迫不及待去找蒋门神;表现了武松嫉恶如仇的性格。(2)(3分)武松两次“笑”,分别是因为施恩不解其意,看透施恩的想法明白他怀疑自己的酒量和本领。写笑,表现了武松的自信、得意和英雄豪气。(写出武松两次笑的原因2分,写出笑的作用1分)(3)(3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武松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和蒋门神的反应来表现其武艺高强。15.(7分)(1)(4分)剧本中写武松退堂之后即与施恩相见,感谢恩情;而原著中武松并不知原委,在施恩仆人送了几日饭菜后,武松逼问之后才明白是施恩救下自己,免吃杀威棒。剧本中写施恩仰慕武松,说起武松“替兄报仇,在狮子楼杀了西门庆,令人钦佩”一事;原著中施恩未说此话。剧本中写施恩先与武松结为兄弟再告知有心事;原著中写的是施恩与武松说明蒋门神夺取快活林之后才与武松结为弟兄。剧本中写武松见施恩停杯不饮又叹气,追问原委;原著中是施恩直接向武松言明有事相求,请他帮助报仇。原著中还写了施恩原本准备让武松休养半年三五月再让他帮忙。原著中写武松为显自己无需休养,现在即有气力,轻轻掷起堂前四百斤的石墩等等。(要写出不同之处,答出一点给2分,意近即可)(2)(3分)情节上设置悬念,让人心生疑惑,激起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武松生疑言明与之分忧(或产生误会)做铺垫;施恩不直言心事,衬托出武松的直率豪爽。(一点1分)16.(2分)D17.(4分)(1)武松得知施恩的快活林被夺走,恨不得立即帮忙恩人夺回来(或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可见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知恩图报;(2)看施恩有心事,便直言与其分忧解愁,可见他直率豪爽;(3)景阳冈赤手空拳打虎,可见他勇猛(武艺高强)。(结合材料2分,分析出英雄的两点特点即得2分)18.(3分)武松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冈下豪饮,醉后乘夜赶路。忽窜出大虎,武松挥动哨棒,棒折失利,拳脚肉搏,从而打出神威,踢出英名。(情节要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2分;语言表达1分)三(54分)19.(4分)(1)(1分)删去“还”或者“仍”;(2)(1分)变化;(3)(1分)“不足”或“左右”;(4)(1分)茏笼。20.(50分)作文参考中考阅卷标准(程序: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切题37分;基本切题30分(最高不超过37分);不切题23分(最高不超过30分)。初三期中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5分)1(10分)(1)胜作一书生。(2)对影成三人。(3)万紫千红总是春。(4)天时不如地利。(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6)舍生而取义者也。(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第一空望月有感中任意一联均可: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每空1分,倒、错、漏一字即不得分。若用行楷书写,字迹不清不给分)2(4分)辩 砥 ji kung3(3分)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1分;抄写正确,1分;端正美观,1分。4(2分)D5(2分)C(A.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B.不是都德是契诃夫;D.简爱本就具有反抗精神,海伦则是逆来顺受的典型。)6(4分)(1)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南京全城默哀一分钟并举行多个悼念活动。(时间“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和地点“南京”都答到1分,事件“默哀一分钟”和“举行多个悼念活动”都答到1分)(2分)(2)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30万死难者都是真实存在的,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是为了表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是为了追忆和缅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答到“历史是真实存在的”1分,“尊重历史,追忆缅怀,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要答到1点1分)(2分)补充答案(1)国家公祭日1分,举办多个悼念活动1分。如果指具体公祭活动则不给分,如写国家公祭日默哀一分钟只给1分,(2) 有观点(要明确、正确),必答“历史的真实存在”(反驳不是捏造,不是假的),或者不是仇恨,是尊重历史。只有一点即可,紧扣网友留言。 二、(41分)(一)(4分)7.(2分) 数附书 “殷勤嘱”也算对。 不孤 8.(2分)第一首,用乐景衬哀思,表达了女子对远征丈夫的苦苦思念。第二首,友人远行南游,清风给人带来慰藉,也暗示友人自由、孤高的志趣。补充答案:“清风”只答到“思念”即可(只写情感),第二首答到安慰、慰藉、美好的祝愿、愉悦、对高洁志趣的赞美,给一分。(二)(11分)9.(2分) C10.(2分)虽 不 甚 省 记/ 亦 载 某 家 某 味/ 以 志 景 行11、 11.(4分)(1)(2分)四十年来,广泛搜集(搜集很多)各家的烹饪技法。(颇、美)(1)美:美味的做法、技艺、技法,或美味、美食也可以。颇:广泛、很多、多(2) (2)(2分)饮食之事虽然小,但对于忠诚宽容之道,我也尽力而为。(虽、尽)微翻译为小,忠恕之道可以不用翻译,尽翻译为尽力、竭尽全力正确,翻译为“足够、用尽、用完”不对。12(3分)让家厨虚心学艺,自己汇集保存;不拘泥书本技巧,有选择地采纳旧法;尽力推广饮食之道。(每点1分,意近即可)围绕“坚持、虚心、活用不拘泥、勤奋”四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即可。译文我每次在别人家饱尝美味佳肴后,都会让家厨前往他家厨房拜师学艺。四十年来,广泛搜集各家的烹饪技法。其中有些内容一学就完全掌握,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六七,有的只掌握了十分之二三,也有完全失传的。我都逐一探讨其烹饪之法,汇集保存。虽然有些烹饪之法,不一定记录得很清楚,但也记下出自某家某菜,以此表达个人的仰慕之情。虚心学习,理应如此。当然,旧法陈规束缚不了厨师的灵活技巧,即使名家之作,也未必一定完全正确,所以不能只专注于在旧书堆中寻找方法。但是能够按照有关书本的知识去实践,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过错。在临时备办酒席时,也容易有章可循,做出名堂。有人说:“人心各异,犹如相貌各不相同,您怎能肯定众人的口味和您一样呢?”我的回答是:“我虽然不能强求众人之口与我一致,并不妨碍把我想法对外推广。饮食之事虽然小,但对于忠诚宽容之道,我也尽力而为。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4) (26分)13.(2分)B (武松血溅鸳鸯楼后,逃跑路上巧遇孙二娘、张青,被扮作行者)14.(8分)(1)(2分)“巴不得”表现武松迫不及待去找蒋门神;表现了武松嫉恶如仇的性格。补充答案:“巴不得”答到急切、急迫、迫不及待即可。性格说到侠肝义胆、急公好义、好打抱不平、仗义都可以。(2)(3分)武松两次“笑”,分别是因为施恩不解其意,看透施恩的想法明白他怀疑自己的酒量和本领。写笑,表现了武松的自信、得意和英雄豪气。(写出武松两次笑的原因2分,写出笑的作用1分)笑的原因第二条如果回答“多虑”也可以。(3)(3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武松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和蒋门神的反应来表现其武艺高强。动作描写、侧面描写、衬托都可以。手法1分、分析1分、表现武松性格特点(刚气勇猛、豪气干云等)1分。15.(7分)15、 (1)(4分)剧本中写武松退堂之后即与施恩相见,感谢恩情;而原著中武松并不知原委,在施恩仆人送了几日饭菜后,武松逼问之后才明白是施恩救下自己,免吃杀威棒。剧本中写施恩仰慕武松,说起武松“替兄报仇,在狮子楼杀了西门庆,令人钦佩”一事;原著中施恩未说此话。剧本中写施恩先与武松结为兄弟再告知有心事;原著中写的是施恩与武松说明蒋门神夺取快活林之后才与武松结为弟兄。剧本中写武松见施恩停杯不饮又叹气,追问原委;原著中是施恩直接向武松言明有事相求,请他帮助报仇。原著中还写了施恩原本准备让武松休养半年三五月再让他帮忙。原著中写武松为显自己无需休养,现在即有气力,轻轻掷起堂前四百斤的石墩等等。(要写出不同之处,答出一点给2分,意近即可)补充:一定要从内容上(2)答到标准答案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3分。能围绕施恩的心理活动回答给两分,如因为膀子疼而感到痛苦,因有心事而忧愁、心事重重等。(2)(3分)情节上设置悬念,让人心生疑惑,激起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武松生疑言明与之分忧(或产生误会)做铺垫;施恩不直言心事,衬托出武松的直率豪爽。(一点1分)16.(2分)D17.(4分)(1)武松得知施恩的快活林被夺走,恨不得立即帮忙恩人夺回来(或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可见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知恩图报;(2)看施恩有心事,便直言与其分忧解愁,可见他直率豪爽;(3)景阳冈赤手空拳打虎,可见他勇猛(武艺高强)。(结合材料2分,分析出英雄的两点特点即得2分)18.(3分)武松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冈下豪饮,醉后乘夜赶路。忽窜出大虎,武松挥动哨棒,棒折失利,拳脚肉搏,从而打出神威,踢出英名。(情节要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2分;语言表达1分)补充答案:“景阳冈喝酒”给1分,“哨棒”给1分,“徒手打死老虎”得1分。三(54分)18、 19.(4分)(1)(1分)删去“还”或者“仍”;(2)(1分)变化;(3)(1分)“不足”或“左右”;(4)(1分)茏笼。只要写出“笼”即可。20.(50分)作文参考中考阅卷标准(程序: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切题37分;基本切题30分(最高不超过37分);不切题23分(最高不超过30分)。样卷: 1.交接 在环绕北海的非市区地带,经常有暖温带的水果出售。我在难得闲逸的晴朗假日来到这里,漫步于缤纷的小街巷中,感受着广西与越南交界处的慢节奏生活。 我在一家堆积着菠萝蜜的杂货店门口驻足。是极其晴朗的艳阳天,连天上的云都飘得很慢。一般店主都会在这样的天气里格外用力地叫卖这家店却不同。水果摆放地杂乱,似乎也很久没有人去打理过,看得出主人并不是很在乎生意。门前一老一少对立而坐,红木桌上散落有致地摆放着一些喝茶用的普通器具,通透光滑,在日光下闪着金属才有的光芒。在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年的老人用很严肃的语气宣布着什么,只穿着一件背心的黝黑色皮肤男孩全神贯注地听着。他们所用的是南粤的方言,我很难听懂他们在交流什么。但看得出来大致是要将某种茶饮方面的手艺展示给男孩。确切来说,我不知道这是否仅仅是展示了。我要了个菠萝蜜,在店前边嗑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老人首先用遒劲有力的双手拨开金属茶壶,将磨砂质感的几个小杯聚拢在一起。然后他将手错综复杂摆位,把他们更替位置这一切都来得奇快。老人的那双手有力而精准,让人眼花缭乱。紧接着他变幻手势,将杯口扣于桌面,再翻腾于半空。男孩聚精会神,尽力记住每个细节。老人提起茶壶,苍白的指骨凸显出来,褶皱的灰黄皮肤紧贴着茶壶,似乎它们原本就是一体。青绿色的茶水,循着自然坠落的轨迹向下奔涌。男孩瞪大了眼睛,双拳紧握置于桌上,那好像便是重中之重了:老人的双手丝毫不颤抖,茶丝毫不溅出杯口一滴,动作稳准快,一壶茶正好倒满四个茶杯,不多不剩,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男孩惊呼起来,拍着桌子连声叫好。老人面露欣喜骄傲之色,示意让男孩试试。于是他就真的动起手来,稚嫩生疏,但他仍不懈努力着,尽管有时洒了一桌子的茶,它们沾湿他的背心。老人有时垂目,告诉男孩他不再展示了。于是男孩更卖力地模仿老人的手法。南粤的茶饮文化素来闻名,近来饮食文化为大众所爱,而茶道却近乎失传,这是我后来才得知的了。那天,明明南方只有常年绿的阔叶林,我却似乎目睹了一场新旧叶的更替。 46分,文章写茶艺的传承,倒数第三段点题,视为完全切题。选材新颖,语言老练。2.交接 透过薄薄的玻璃,窗子上有个人影,小小的身躯映着太阳,使本就通红的纸更深了。瞧,奶奶又剪了一个小人! 奶奶可喜欢剪纸了,我每次回老家总能看到自家的窗户上有小人,不用猜就知道是奶奶剪的。又一次回到家,看见奶奶坐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下,聚精会神的在剪纸,头上的白发似乎又多了,望着奶奶的小人出了神。 “来,奶奶教你剪纸。”奶奶一脸慈祥地轻声呼唤着我,可我却低着头看手机,不吭声。奶奶脸上的笑没了,也不再叫我。我一直不明白,奶奶为什么教我剪纸,我对这个不感兴趣,只知道沉浸在手机里。过了好几天,都是奶奶一个人,不知怎的,看着奶奶独自一人,心里不知被什么堵住了,透不过气。我走向奶奶,对奶奶说,“奶奶,你叫我剪纸好不好?”奶奶听了这话,高兴的不得了。“把纸对折,再对折,然后用”奶奶讲的可起劲儿了,我也很快学会了。我也知道奶奶让我学剪纸是为了交接剪纸,并传承下去,剪纸剪掉旧霉运,迎来新气象。 奶奶握着我的手说,“我现在把剪刀交给你,也把剪纸这门手艺交给你了,希望你能接替好我好好把剪纸剪下去,即使剪破了,剪错了也不气馁,重新再来没关系,只要以后别忘了就行。” 奶奶教会了我剪纸,也把剪纸交接给了我。我从剪纸看到了奶奶,剪下的小人活灵活现,奶奶对剪纸的喜爱超越了一切。“哎哟,孙女回来了,来,给奶奶看看。” 阳光,大树,木椅,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只是树下的人老了,桌上的剪纸多了,交接给我的,我会一辈子珍藏珍藏。奶奶把她剪纸的手艺传承给我,选材独特,语言干净,用笔集中,立意高。45分。3.交接坚持努力,相信自己,才会创造奇迹。我伫立窗前,低头看着操场上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接力赛,看着他们挥洒的汗水,默契的配合,完成了那根棒子一次又一次完美的交接。我的思绪也被他们的脚步带向远方。当时我是一个青涩的少年,说话少,读书不好,成绩不好。总之,我什么都不引人注目。但是,在这个朗读交接的公开课上,老师还是选择了我。我们的任务就是朗读一篇很长的文章。老师把它分成了很多份,叫了10个同学交接读。交接的时候一定要完美衔接,联系上一个同学所读出来的情感往下读,连起立也要在前一个同学刚坐下来的时候,达到完美交接。我朗读是出了名的不好,没感情,接过稿子时我的手狠狠地颤抖了两下。我到了家,拿出稿子放在桌上,桌上的一株小盆栽里的太阳花轻轻地晃了晃,似乎在讽刺我。我拿过稿子,轻描淡写地读了两遍。“要是我读的不好,老师一定会叫别人来读的吧!”我想。第二天老师就说要试演一遍,其他同学读得都非常好,完成了交接,但到我接替前一个人读的时候却出了岔子:我慢悠悠地站了起来,读得声音极小,也极为不熟,勉强读完之后,我便心虚地坐了下来,但是果然一坐下来,我就对上了老师的目光。老师用相信的目光看着我,说:“今天先停一下。”随后用目光示意我跟她来。“我让你读是坚信你能行!”老师充满信任地对我说,“你要相信自己,打破、突破平时的你,完成同学们的接替啊!你的潜力很大,要发挥出来,创造奇迹,我很相信你可以完成交替,只要你努力!”老师对我的信任我无法抗拒。是啊,我要相信自己。我回到家,坐在桌上,一遍又一遍地读,把自己换成诗篇中的那个人,一时间感同身受,那朵小太阳花依旧晃晃,像是在给我鼓励,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稿子,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华丽的演出必须要辛勤和努力的汗水来浇灌。我仿佛不知疲倦,在脑海里假想前一个同学的动作,假装正在公开课上,我一遍又一遍地演,直到公开课那天。公开课上,因为熟练我看好前一个同学,在他坐下的一瞬间站了起来,大声、有感情地延续了前一个同学,也向他们展示我辛勤的成果,读完后掌声雷动,老师也用惊喜、赞许的目光望着我。终于不辜负老师的希望,完成了交接,这可是我长期努力的成果啊,那朵太阳花大放光芒,自此,我就变得自信了,相信自己。这次交接很成功,我表演得很好,学会和同学配合了。通过这次成功的交接,生活告诉我一个道理:“坚持努力,相信自己,才会创造奇迹,取得成功。”44分,写公开课上完成朗诵的“交接”,学会与同学配合,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中间有抑笔,情节有波澜。4交接 以前我认为交接就是,把自己未完成的事交给别人继续完成。结果怎样,都只与接手的那个人有关。小学时,老师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求我在两个星期后展示结果。开始我当然十分重视,每一个细节都仔细研究,但才过了一个星期,因为某些原因,老师要求我把未完成的任务交给另一个同学。我十分不服气,为什么辛苦完成了一半的工作最后要交给别人。带着抱怨,我不再那么认真,而是随意地完成我的最后一部分任务。接手的同学,因为我最后的懈怠,不得不重新修改,导致整个工作的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看着最后的结果,我感觉失落落的。后来,我上了初中,经过许多事,我似乎有些明白交接了。不久前,老师给了我一项任务,并明确告诉我要和另一位同学合作。在完成自己的一部分后交接给他。我虽然不会再像小学时那样懈怠,但还是有些苦恼。闲聊时,我向妈妈吐苦水。妈妈听后,笑了笑说:“那又怎样?这项工作中始终有你的心血。”说完,转身走开,留下我一个人思考。想了半天,我明白了妈妈的话,就算要交接给别人又怎样?里面有我的心血,我就要认真对待。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自己的这份工作。交接后,我也时不时地叮嘱接手的同学,督促他认真完成,并帮助他完成剩余的工作。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质量很高。看着老师赞许的目光,我对交接有了更深的了解。交接,交接的不只是一份工作,一个任务,更是一份责任,只要经过我的手,我就要认真对待,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任务交接,小学懈怠导致任务完成质量差。初中同样需要交接,方能完成任务,准备不用心做,妈妈教导自己认真完成,质量高,最后写感悟。扣题,事件清楚,有感受,行文简洁清晰。42分5.交接之味 交接,人生中不知有多少次交接。也许是交的那一位,也许是接的那一位,但交接一定是精神的传递。 交接是一种鼓励,在杨红樱的男生日记中,主人公有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是他父亲给他的,而这本书却又是爷爷给爸爸的。书的封底有这对孩子长大了,对未来的鼓励话语,这也将成孩子成长的动力。在学校中多少次接力比赛也是,在一个个满头大汗的孩子们奔跑中,一次又一次交接棒中,每一次接触后,都会回头去鼓励下一位,交接一次鼓励一次。一个小小的礼物,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交接是一种谦让,这个谦让,不是古代贪官污吏躲谦避让的谦让,而是有能力者胜任的谦让。当有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时,能够做到处变不惊退位让贤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也就是交接的味道与魅力所在了。宋江在水浒传中坐第一把交椅。不止一次说过,若能入我梁山,我愿将这一位置让出,多么让人感激肺腑之话。这便是交接中的谦让,在卢俊义杀了史又恭,宋江坚持要让位贤者,却在众好汉的阻挠下才得以罢休。在这社会上多少,有那么一些人能像宋江一样,将交接之味传递下去。 交接是一种信任。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临死前嘱托照顾的刘襌,若他不能胜任,诸葛亮可夺位。诸葛亮感激涕零,在余生中新报蜀国。无数次亲自带兵出征,最后死在阵营中,临死还出了一计逼退兵。在这数年中,从来没有觊觎过皇位,这便是交接带来的信任了。古今中外,真有大权大势之人,交接上位之后,无一不是对后辈的肯定与信任,比赛中也是一样,蓝球中一个科比老去,还会有千个,百个科比出现,那将是永垂不朽的,黑曼巴精神传递下去。 交接是一种传递,或许是一种传承传承的精神文化,传承了我中华,用水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 议论文,交接一定是精神传递。分论点:交接是一种鼓励,交接是一种谦让交接是一种信任。结论:精神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传承。分论点尚可,结论与前文联系不大。事例选取不合理,前文也未做重点阐述。39分。减去标题2分。6.交接 “耶!”大家都欢呼雀跃,“太好了。”原来是在校运会上,我们赢了接力比赛,你们真棒,老师也表扬我们,大家都很开心。校运会将至,我们参加接力的同学也开始训练,“预备,跑”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排头同学立刻飞奔了出去。将手中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接过接力棒,也开始跑起来“怎么交接的,你?”老师的批评传来。原来在上一位同学交棒给我时,我一时失误没有接住,接力棒掉到地上,咕咚咕咚,滚了几圈,似乎在嘲笑我没有接好棒。比赛前的另几次训练,我虽然交接棒没有出问题,却还是十分紧张。在朋友们的安慰下也放松了许多。比赛终于来了,在检录处,我还是十分紧张,担心自己的交接棒。“叮”随着开始的声音,第一位同学迅速向前跑,并顺利地将交接棒交给下一个同学。第二位同学也稳稳地接过棒跑了起来下一个就是我了,我看着慢慢跑近的同学,他伸出了手臂,手握在接力棒的下端,我生怕自己会掉棒。“来了,”我在心中默默的说道。当同学跑到我面前时,奇迹般的,我不再紧张了,我伸出手臂,稳稳地接住了棒,将它紧紧地握在手心,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划过静谧的夜空,我成功接棒了。“近了,近了。”我一点一点接近下一位同学,我也将手臂伸出来,举着棒交给下一位同学,在移交完成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如释重负。“六班第一名!”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开心,我们赢了这次比赛,而我也发现交接并不可怕。只要敢于面对,多加努力便会成功。运动会交接棒,平时训练老师严格要求,比赛中获得第一,感悟交接不可怕,勇于面对,多加努力便会成功。扣题尚可,事件过程中围绕交接棒展开。结尾感悟,与前文的衔接稍欠缺。38分。7.交接生活中,人人都不可能独当一面,总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刻。还记得新入初中那一会,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把我们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组长,由组长管理整个小组。不知道为什么,老师竟然选我当组长。这样一来,老师布置的作业自然主要是由我完成。我也并没有什么不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爱婴医院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库
- vi设计自考试题及答案
- 电动伸缩门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售后一体化合同
- 跨国并购重组中的文化差异及员工培训保密协议
- 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心理调适合同
- 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聘用合同签订与科研项目管理
- 环保技术成果保密协议供应商承诺书模板
- 专业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 专业素养类面试题及答案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 车用驱动电机原理与控制基础PPT课件(20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