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公开教学.ppt_第1页
肝硬化公开教学.ppt_第2页
肝硬化公开教学.ppt_第3页
肝硬化公开教学.ppt_第4页
肝硬化公开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硬化,病理教研组,教学目的,1、掌握肝硬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2、了解肝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肝脏:人体最大的腺体,呈红褐色,外表光滑,质软如唇,具有双重血液供应,除肝动脉外还有肝门静脉(收集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液)注入,平均重约1300g,女性略轻。,“三个改变”导致“两个改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三种病变反复交替进行,肝小叶结构及肝内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变形、变硬,肝硬化,肝硬化的概念,肝硬化的概念,各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结构、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脏变形、变硬,称为肝硬化。,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细胞索肝血窦,汇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正常肝组织结构肝小叶+汇管区,(高倍镜),小叶间V,肝血窦,中央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小叶间A,肝脏的血液循环,门静脉,小叶下静脉,胆小管,肝硬化的分类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乙肝和丙肝患者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病因;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是引起门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3、营养缺乏4、物质中毒,肝硬化形成的发病机制,正常肝小叶,假小叶,(一)光镜下:特征性病变是:假小叶形成假小叶可以出现下列改变:肝细胞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偏位、缺如、多个,可包绕汇管区。纤维间隔粗大,可见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假胆管、胆管增生。,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二)、肉眼观察早、中期:肝脏正常或稍大,质地稍硬;晚期:肝缩小,变硬,表面呈小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仿,1cm。,三、临床病理联系(一)门静脉高压症(二)肝功能不全,定义:门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所属支血管内静脉压力增高,称为门静脉高压症。,2、门脉高压症,小叶间V,肝血窦,中央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小叶间A,肝脏的血液循环及门脉高压的机理,门静脉,小叶下静脉,肝纤维组织增生使肝内血管受压、狭窄、闭塞,使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门脉高压征症状:,脾肿大可达脐部,1000克;及脾功亢进可引起贫血、出血倾向、易感染。胃肠道淤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腹水:漏出液。Cap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醛固酮、抗利尿激素侧支循环形成:a.食道下段静脉丛;b.直肠静脉丛;c.腹壁浅静脉丛,小结,肝功能不全,食管V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因)腹壁浅V曲张海蛇头现象直肠V曲张便血,直肠V曲张,返回,蛋白质合成障碍:白蛋白合成减少;白/球。出血倾向:凝血因子、血小板脾功能亢进。,(二)肝功能不全,胆色素代谢障碍:肝细胞性黄疽,激素灭活减弱:雌激素a.睾丸萎缩,男性乳腺发育b.蜘蛛痣,肝性脑病(肝昏迷):最严重的后果。门静脉血不经肝而绕道入右心,血中有毒物不经解毒入体循环,引起肝昏迷。,结局,1.肝昏迷死亡;2.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下段静脉丛破裂)失血性休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