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摘要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水平及其特点审视这一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对联广告 人类的广告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商业的日渐发达,我国早期的商业广告活动在商朝便产生了。早期的商业广告形式以实物广告、叫卖广告和音响广告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和集市,坐商开始出现,商业文字广告便应运而生。商业文字广告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说明营业的内容和范畴。单纯的商业文字广告成为中国传统商业宣传的重要表现手段,被长期地传承和沿袭下来。明清(鸦片战争前,以下同)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 一、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兴盛的原因 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基于此,我们用现代广告的观念来审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考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文字广告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原形和鲜活的素材,是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土壤。 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以前各个朝代。明代中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商品化趋向进一步加强,一些原属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业项目,逐渐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的手工作坊,进而发展成集中产地。如,江南的松江、苏州、杭州逐渐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南京、福州等地是著名的造船业中心,景德镇是瓷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镇兴起,使得各地商人往来于镇和大城市之间从事商业活动。与此同时,海上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纺织、矿冶、造纸、陶瓷等大规模的手工工场。 清代的社会经济与明代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作物专业区,棉花、桑、茶、甘蔗、烟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工商业集中在江南及东南一带,包括长江流域及运河流域,形成了许多大的商业都市如北京、武昌、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除大城市外,市镇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四大聚”(京师、佛山、苏州、汉口)和“四大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商业也更加活跃,出现不少名商,其中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微商、宁绍商、闽粤商等著名的商帮继续活跃在城与市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 其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为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明朝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各国发展友好的经济文化往来,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刺激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繁荣,民间的海外贸易增多。外国的使臣、商人来华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新思想,使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和崇本抑末的思想受到冲击,社会上逐渐扭转对经商的看法,一些封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把农商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由重义轻利转变为义利并重。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逐步脱开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使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二、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文字广告的主要形式有:招牌广告、楹联广告、书籍广告等。招牌广告和商业楹联广告是其代表。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招牌首先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著名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全聚德”烤鸭店,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的意思。其次,在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的“内联陛鞋店”,由于该店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连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第三,在招牌内容上有的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传说“六必居”牌匾出自宰相严嵩之手。 楹联广告又称对联广告,也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一种商业文字广告形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对联广告的人,其后,文人儒士附和时尚,纷纷撰写商业对联。 明代杰出书画家唐伯虎曾为一家新开张的商号挥笔写下:“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趁酒兴为酒家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 清代对联广告更为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酒楼)、“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理发店)、“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药材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澡堂)等。 商业楹联在其自身高雅文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溶人了商业文化的内涵、商人的志向与经营理念,与传统招牌匾额一样,常常被视为信誉的象征,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从广告史上考察,我国的书籍广告始于宋朝,宋代的雕版书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因为北宋的书籍没有封面,所以书籍广告多刻在目录或序文后,内容是告诉读者书坊字号、刻书年月、地点,与现代书籍的版权页相似。南宋末年以后,我国书籍出现了封面,书籍广告的水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进步。 明清朝代,我国的雕版印刷业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由于社会对各种书籍需求量不断增大,书市生意兴隆,相互之间也展开了竞争。管地书商和印刷者为了扩大影响,利用书籍插图大做广告,以此来推销各类书籍。如明弘治年间(1498年)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厢记的底页上就刊印了广告:“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这篇广告文字,很有说服力,而且字句也很简练。 三、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首先,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7)0500782 内容提要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从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原因,发展的水平及其特点审视这一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发展。 关键词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对联广告 人类的广告活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商业的日渐发达,我国早期的商业广告活动在商朝便产生了。早期的商业广告形式以实物广告、叫卖广告和音响广告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和集市,坐商开始出现,商业文字广告便应运而生。商业文字广告就是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说明营业的内容和范畴。单纯的商业文字广告成为中国传统商业宣传的重要表现手段,被长期地传承和沿袭下来。明清(鸦片战争前,以下同)时期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 一、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兴盛的原因 广告的创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基于此,我们用现代广告的观念来审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考察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商业文字广告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原形和鲜活的素材,是商业文字广告发展的土壤。 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以前各个朝代。明代中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商品化趋向进一步加强,一些原属农民家庭副业的手工业项目,逐渐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的手工作坊,进而发展成集中产地。如,江南的松江、苏州、杭州逐渐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南京、福州等地是著名的造船业中心,景德镇是瓷业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镇兴起,使得各地商人往来于镇和大城市之间从事商业活动。与此同时,海上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在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纺织、矿冶、造纸、陶瓷等大规模的手工工场。 清代的社会经济与明代相比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形成了经济作物专业区,棉花、桑、茶、甘蔗、烟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工商业集中在江南及东南一带,包括长江流域及运河流域,形成了许多大的商业都市如北京、武昌、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除大城市外,市镇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四大聚”(京师、佛山、苏州、汉口)和“四大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商业也更加活跃,出现不少名商,其中以山西票商、扬州盐商和广东行商最为著名,此外,微商、宁绍商、闽粤商等著名的商帮继续活跃在城与市镇之间,他们不仅从事贩运活动,而且经营典当、钱庄等金融事业。 其次,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为商业文字广告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 明朝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各国发展友好的经济文化往来,特别是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刺激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繁荣,民间的海外贸易增多。外国的使臣、商人来华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新思想,使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和崇本抑末的思想受到冲击,社会上逐渐扭转对经商的看法,一些封建士大夫和官僚阶层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把农商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由重义轻利转变为义利并重。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逐步脱开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开始涉足广告领域,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使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而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民族风格和气派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二、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文字广告的主要形式有:招牌广告、楹联广告、书籍广告等。招牌广告和商业楹联广告是其代表。 招牌广告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字幌发展演化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招牌首先注重以儒家“以义取利”的思想为主导,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或街坊名字作为招牌的字号,而是赋予招牌文字以言简意赅的内容。如著名的北京同仁堂药店,取自“童叟无欺”的商业信条,“全聚德”烤鸭店,取其“全仁聚德,财源茂盛”的意思。其次,在含义上有的选用吉祥如意为主题,如开业于咸丰三年的“内联陛鞋店”,由于该店专做清朝宫廷的生意,用“内”字,指的是“大内”即宫廷的意思,“联陛”是指“连升三级”,取其吉利,投宫廷官宦之所好,以招揽生意。第三,在招牌内容上有的还采用与商店商品有关的历史故事为主题。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的北京“六必居”酱菜园,生产的酱菜驰名中外,传说“六必居”牌匾出自宰相严嵩之手。 楹联广告又称对联广告,也是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一种商业文字广告形式。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是第一个撰写对联广告的人,其后,文人儒士附和时尚,纷纷撰写商业对联。 明代杰出书画家唐伯虎曾为一家新开张的商号挥笔写下:“生意如春草,财源似水泉”。著名书法家祝枝山游西湖归来,进店饮酒,趁酒兴为酒家笔写下一副对联:“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罢喝罢。” 清代对联广告更为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形式。如:“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酒楼)、“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理发店)、“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过常山,去斩草寇;小红娘,坐荷车,头戴金银花,到熟地,接见槟榔”(药材庄)、“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澡堂)等。 商业楹联在其自身高雅文辞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溶人了商业文化的内涵、商人的志向与经营理念,与传统招牌匾额一样,常常被视为信誉的象征,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不可动摇的地位。 从广告史上考察,我国的书籍广告始于宋朝,宋代的雕版书中,一般都有“刊语”或“牌子”,因为北宋的书籍没有封面,所以书籍广告多刻在目录或序文后,内容是告诉读者书坊字号、刻书年月、地点,与现代书籍的版权页相似。南宋末年以后,我国书籍出现了封面,书籍广告的水平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进步。 明清朝代,我国的雕版印刷业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由于社会对各种书籍需求量不断增大,书市生意兴隆,相互之间也展开了竞争。管地书商和印刷者为了扩大影响,利用书籍插图大做广告,以此来推销各类书籍。如明弘治年间(1498年)的刊本奇妙全相西厢记的底页上就刊印了广告:“本坊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订编大字本,唱与图合,使寓于客邸,行于舟中,闲游坐客,得此一览始终,歌唱了然,爽人心意。”这篇广告文字,很有说服力,而且字句也很简练。 三、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首先,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特征。它不仅要求文字严谨,而且有一种行业的暗示作用,传递着一种商业理念。如“竹叶杯中,万里溪山闲送绿;杏花村里,一帘风月独飘香。”酒联中自然贴切地运用了两个专用词,即竹叶青酒和有名的酒乡杏花村。从艺术角度来欣赏,读酒联如同是在品味一首诗,鉴赏一幅画。 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塑造了中国商家以诚取信的风范,传统的商人常以儒商自居。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文人雅士以儒家传统的思想道德标准来衡量事物。经他们加工提炼的文字广告诠释了“似商非商总是商”的文字广告宣传模式,令人品之愈细,感之愈深,产生回味无穷的效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童叟无欺”的同仁堂到“以德取财”的全聚德,传递的都是以德立信的儒商广告理念。“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药材庄对联广告,更是药材经营者的崇高理想在对联中的体现。 其次,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字广告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易于接受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字广告是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一种形式,在文字广告的背后,往往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或令人回味的典故作为铺垫。清代北京“都一处烧麦馆”的招牌据说“都一处”3个字是出自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乾隆十七年除夕夜,亥时,有一主二仆来到酒店饮酒,客人环视四周,得知小酒店还没有字号,便起了个“都一处”的名字。一个月后。10多个太监给酒店送来了一块匾额,店主这才知道除夕夜来的是乾隆皇帝,从此“都一处”的招牌闻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行业资深工程师面试指南及热点预测题详解
- 法律知识培训中学生民法典主题班会动态模板
- 2022年采购主任中层岗位竞聘培训
- 傣家竹楼教学课件
- 动画教学课件制作
- 新解读《GB-T 36761-2018工业用乙二胺》
-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九峰实验学校八年级(下)3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28827.1-2022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1部分:通 用要求》
- 新解读《GB-T 6374-2018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尾柄和衬套配合尺寸》
- DB11-T1834-202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手工电弧焊焊接头基本形式与尺寸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开拓进取:零碳汽车的材料脱碳之路
- (完整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 M2激光模式测量
- 网吧企业章程范本
- 充电站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