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零件装配.ppt_第1页
PROE--零件装配.ppt_第2页
PROE--零件装配.ppt_第3页
PROE--零件装配.ppt_第4页
PROE--零件装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装配零件,在Pro/E中,零件装配就是将多个元件按照相对位置关系组装成一个完整零件模型的操作。此为转笔刀的装配示意图,启动Pro/E后,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对话框,选中“组件”单选按钮,并保持默认子类型“设计”不变,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装配文件的名称,并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的选中状态,单击“确定”按钮,1,8.1.1装配概述,零件装配是在组件模式下完成的,可通过以下方法进入装配环境。,此时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中“mmns_asm_design”模板(公制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进入装配环境,2,此为组件设计模式(即装配环境)的操作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模型树和工作区组成,“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选择“插入”“元件”“装配”菜单,或者单击右侧工具栏中的“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将弹出“打开”对话框,选取组件元件后,可将其导入。导入第一个要装配的元件后,窗口下方将出现“元件放置”操控面板,用来为元件指定放置约束,以确定其位置。接下来逐个导入其他元件,并添加约束进行装配即可,8.1.2装配约束类型,Pro/E是通过添加约束条件来确定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完成零件装配的。系统提供的装配约束类型包括匹配、对齐、插入、坐标系、相切等,1匹配,“匹配”约束用来定位两个相同类型的参照(平面、曲面或基准平面),使彼此相对,该约束包括“重合”、“定向”和“偏距”三种偏移类型。,重合:两个参照以面对面方式重合在一起,定向:使两个参照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偏距:两个参照以面对面方式相对,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右侧的文本框中可输入偏移值(即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2对齐,“对齐”约束用于使两个参照(可以是点、平面、曲面、基准平面或轴)朝向相同,从而可以实现共面、平行或重合。,共面对齐,两个轴参照对齐重合在一起,3插入,“插入”约束用于将一个旋转曲面插入另一个旋转曲面中,并使两者的中心轴重合,4坐标系,使用“坐标系”约束可将元件的坐标系与组件的坐标系对齐(原点、X轴、Y轴和Z轴完全重合),以此将元件放置到组件中,5相切,使用“相切”约束可以让两个曲面(或基准平面)在某点处相切,6线上点,使用“线上点”约束可以将一个点(顶点或基准点)对齐到某条线(边线、轴线或基准曲线)上或者线的延长线上,7曲面上的点,使用“曲面上的点”约束可以将一个点(顶点或基准点)对齐到某个曲面(实体表面、曲面特征或基准平面)上,8曲面上的边,使用“曲面上的边”约束可以将一条边对齐到某个曲面(实体表面、曲面特征或基准平面)上,9固定,“固定”约束用来将元件固定在当前位置,无需选取参照。此类元件多是被移动或被封装的元件。,10缺省,“缺省”约束指系统自动将元件的缺省坐标系与组件的缺省坐标系对齐,无需选取坐标系参照。当装配第一个元件时,通常使用此约束。,11自动,“自动”约束指系统根据所选的参照类型自动指定一种约束来放置元件,8.1.3移动元件,如果使用放置约束无法准确地定位元件,并且当元件的放置状态不是“完全约束”时,可以打开“元件放置”操控面板的“移动”上滑面板,利用系统提供的移动约束调整元件在装配环境中的位置和角度,1运动类型,定向模式:用来对元件进行定向。在工作区中单击,鼠标指针变为,按住鼠标中键进行拖动,即可对元件进行定向,平移:在视图平面内或沿着所选参照平移元件。在工作区中单击鼠标并移动,元件跟随鼠标指针一起移动,再次单击鼠标可将元件固定到当前位置,旋转:在视图平面中或者绕所选参照旋转元件。在工作区中单击鼠标并移动,元件会围绕单击位置或参照进行旋转,再次单击鼠标,可将元件固定,调整:相当于一个临时约束,通过选取参照进行匹配或对齐,以调整元件。使用“在视图平面中相对”方式,需要在元件上选取一个曲面,元件将自动进行调整,使所选曲面平行于视图平面,2参照方式,“在视图平面中相对”单选按钮:选中该单选按钮,表示相对于视图平面移动或旋转元件,此为系统默认选项,“运动参照”单选按钮:选中该单选按钮,表示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移动或旋转元件,需要选取参照,3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当使用“平移”或“旋转”运动类型调整元件时,在“移动”上滑面板的下方可以设置平移或旋转运动的增量值,并可查看元件的相对位置,课堂练习装配淋浴喷头,淋浴喷头模型由三个元件装配而成,启动Pro/E,选择“文件”“新建”菜单,打开“新建”对话框,选中“组件”单选按钮,保持默认子类型“设计”不变,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asm_pt”,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复选框的选中状态,单击“确定”按钮,1,在弹出的“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中“mmns_asm_design”模板(公制模板),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装配环境,2,单击右侧工具栏中的“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配书素材中“chapter8”文件夹下的“pt01.prt”文件,并将其打开,3,在“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将放置约束类型设置为“缺省”,并单击“应用”按钮,完成第一个元件的装配,4,再次单击右侧工具栏中的“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导入配书素材中“chapter8”文件夹下的“pt02.prt”文件,并在“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将约束类型设置为“匹配”,5,依次单击组件上的曲面A和元件上的曲面B,完成“匹配”约束,曲面A,曲面B,6,单击“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的“放置”标签,打开“放置”上滑面板,单击“新建约束”标签,添加一个新的约束,并将约束类型设置成“插入”,7,依次单击组件上的曲面C和元件上的曲面D,完成“插入”约束,然后单击“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的“应用”按钮,完成第二个元件的装配,8,曲面C,曲面D,再次单击右侧工具栏中的“将元件添加到组件”按钮,导入配书素材中“chapter8”文件夹下的“pt03.prt”文件,并在“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将约束类型设置为“匹配”,9,曲面E,曲面F,依次单击组件上的曲面E和元件上的曲面F,完成“匹配”约束,10,单击“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的“放置”标签,打开“放置”上滑面板,单击“新建约束”标签,添加一个新的约束,并将约束类型设置成“对齐”,11,依次单击组件上的“A_58”轴和元件上的“A_54”轴(注意打开基准轴显示开关),完成“对齐”约束,然后单击“元件放置”操控面板中的“应用”按钮,完成所有元件的装配,12,8.2创建分解视图,分解视图又称为爆炸图,是将装配好的零件模型重新分解开而得到的视图,该视图可以展示模型的装配关系和内部结构,8.2.1自动分解视图,自动分解视图是指系统根据模型所用到的装配约束自动产生的分解视图。此视图的创建方法非常简单,打开模型装配文件后,选择“视图”“分解”“分解视图”菜单,系统将自动生成分解视图,8.2.2调整分解位置,选择“视图”“分解”“编辑位置”菜单,将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利用该对话框可按照指定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参照移动各元件,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并选取平移参照,1,通过单击和移动鼠标调整元件的位置,2,选择“视图”“分解”“偏距线”“创建”菜单,将打开“图元选取”菜单栏,从“轴”(选取一对轴来放置偏距线)、“曲面法向”(选取曲面来放置偏距线)和“边/曲线”(选取边或曲线来放置偏距线)中选取一种图元类型,1,8.2.3添加偏距线,偏距线用来标示分解视图中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装配关系更加清晰。,选取相应参照,即可添加偏距线(这里分别单击这两个轴的下端和上端可放置偏距线),2,课堂练习创建转笔刀的,分解视图,转笔刀的分解视图效果,启动Proe/E,打开配书素材中“chapter8”文件夹下的转笔刀模型文件“asm_zbd.asm”,1,选择“视图”“分解”“分解视图”菜单,此时系统自动生成分解视图,2,选择“视图”“分解”“编辑位置”菜单,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3,选取外壳上的此边作为平移参照,4,单击内槽,然后向左移动鼠标,内槽会随鼠标指针一起移动,在合适位置单击可将内槽固定,5,用同样的方法向右调整刀片的位置,6,单击“运动参照”收集器中的“选取”按钮,再次激活参照收集器,7,选取外壳上的此边作为平移参照,8,单击内槽,然后向下移动鼠标,在合适位置处单击,将内槽固定,9,用同样的方法向上调整螺丝的位置。并单击“分解位置”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对分解视图的位置调整,10,选择“视图”“分解”“偏距线”“创建”菜单,弹出“图元选取”菜单栏,保持系统默认选中的“轴”菜单不变,11,依次单击外壳中“A_1”轴的前端和内槽中“A_2”轴的前端,放置一条偏距线,12,再依次单击内槽中“A_21”轴的上端和刀片中“A_6”轴的下端,在两者之间放置一条偏距线,13,最后依次单击螺丝中“A_2”轴的下端和刀片中“A_6”轴的上端,在两者之间放置一条偏距线,然后在“图元选取”菜单栏下选择“退出”菜单,完成偏距线的添加,14,单击系统工具栏中的“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