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凯文.凯利失控书评副标题: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原作名:OutofControl:TheNewBiologyofMachines,SocialSystems,andtheEconomicWorld作者:美 凯文凯利译者: 东西文库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年:2010-12页数:707定价:8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513300711这本书我从一个喜欢哲学的小女生手上转过来,我们约在杭州的夜市,打招呼,拿书,递钱,微笑告别,半分钟不到。书的定价88元,小女生转给我40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本书在转手的一瞬间完成了一次增值。买一本原版,是对作者凯文凯利的致敬,但因为他不是中国人,我的英文又很菜,翻译后的中文版,阅读起来实在吃力,故这份致敬打了个折扣,对半。我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这本书,为了顺利的将它读完,我在Ipad、Iphone上都下载了它的繁体电子版(繁体版有插图)。我集中所有碎片时间来读它,甚至包括停车等红灯时的十余秒钟,我放弃了手头正在读的其他书,尽快将失控读完,我觉得它可以加强我的自有知识中,对未来的感知。尽管,我没有完全读懂它。 不过写这本书时,KK也没彻底搞明白自己的想法。相对科技想要什么中更为清晰的表达,失控则是他思考的多线程轨迹,是一份碎片的汇总,是KK将他自认为有联系的碎片集合起来的“汤”。通过接触这碗“汤”,进入他思维的序列,结合你原本的知识,你就会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这个认知未必是真理,却会让你的思考进一步的清晰。(一)多维度进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多次会联想到我之前的一份工作,因那份工作的关系,我与沃尔玛中国区的很多员工有过接触,它在国内已经拥有三百多家门店,遍布国内一百三十余个主要城市。某天,我与贵州区域的一名采购主管在贵阳的一家门店里,坐下来简单聊了聊,他佩戴着工牌,着衬衫,便裤,保守款的鞋子,他与其他区域的沃尔玛员工从外表上看,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在聊天的过程中,他身上散发着一股沃尔玛老员工的气息,带有几分自信和持重,低调而谦虚,这种做派让他与沃尔玛的高管之间有了某种联系,在这个中国最偏远和贫困的省份,我仿佛看到陈耀昌(沃尔玛前中国区CEO)的一部分坐在我的面前,甚至可能是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的一部分。窥斑见豹,他是一个有机体,沃尔玛亦是。每个小范围的管理单元如同一个人体器官,重复进行着信息与物质的交换,他们服从于企业的大局,但又独立于自主,他们身体中的个性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人类行为的共性又使得他们会屈从于管理制度下,执行企业需要的动作。做为超级有机体,企业不受具体外形的限制,细胞脱离人体会死亡,员工不会,员工可以离开,融入社会,然后再进入新的公司,带入在前公司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智慧。企业由无数个职位构成,职位与职位之间的关联,是虚拟的,职位本身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是企业各种行为动作中,用于流程控制的节点。符合职位基本要求的员工开始上岗,如同一个神经元连入网络,无数员工所汇聚成的企业,能力远超出一个人的力量,甚至,会超出某些国家。沃尔玛若是一个国家,在全球的排名会是在前23名,这种庞大而稳定的合作形式,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500年前,所有人类都被限制在一个个地域里组成共同体,企业,则逾越了地理的概念。他悬浮于地球的表层之上,由企业制度、组织结构、工作场地、通信往来、情感交流联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内部法则吻合大部分国家的现有法律,但又不同于法律,企业的内部文化来源于各个地域的习惯,但又融合成另外一种文明。由无数企业组成的商业社会,运作方式高度吻合于失控中所提到的生态系统。它独立于国家之外,任何人或组织都无法对它施以绝对的控制,它发起于人对价值交换的简单需求,但最终却加速了物质转化的效率和构建了人类之间不同于以往的共生关系。它创建了另一个维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血缘、地域、师承、结谊等传统形式相似,又比这些传统形式更具延展性。这一切,是人类的信息沟通被加速之后,因技术利益的需要,自发的突变而成。荷兰东印度公司人类第一家现代跨国公司组织,如同4亿年前的第一个复杂的多细胞生物“鱼”,它忽然出现在了1602年的地球上。在它近两百年间的寿命中,它快速的分裂、扩张、衰亡,它更具侵略性,也更激进,但正是它的出现,开创了商业文明的重要转折。五千年前,因为物质的丰盈,马匹的健硕,我们不再仅仅依靠血缘串联彼此的关系,设立尊卑,我们打破氏族的观念,或武力或威慑或招安,进化出主权国家的雏形。几千年来,无论极权或者民主,无论封建或者立宪,每个区域的朝代无论如何更替,疆域如何调整,国家这种组织形式一直保留至今日,氏族利益隐藏于国家背后。那么在未来,是否会有一天,国家利益会退却于人类的技术利益背后,以企业或其他类型的组织形态存在于未来。毕竟,在信息高速流转的今天,以地域明确界限,以文化的大一统为特征,名称叫国家的这种组织形式不免显得落后而笨拙。进化蕴藏于万事万物之间,人类的组织形式亦在其中。以往,我们总将商业文明置于国家文明之下,如同我们会将人类置于万物之上,认为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这就像一亿年前的恐龙,不会料想脚边跑动的哺乳动物,会成为比他们更加智慧的高级生物一样,我们又如何能那么确定我们自己正是生命形态进化的终点。既然人类都并非万物之首,何况国家,这种人类某个阶段的组织形式就更不会是最终结果。国家文明既然无法凌驾于商业文明之上,人类文明是否也不能简单的就把物质文明囊括于麾下。文明,几乎可以用来形容所有具备智慧,充满机巧,从简单的需求中进化而出的奇妙现象。多维度的进化是KK失控中的主要思想之一,想要理解整本书的要义,必须首先要明白“万物皆齐头并进,万事均在共同生长”。举个极端的例子:一只普通的杯子,源于容器,源于一种物理形态,在人类的手上创造出无数种外形,由各种材质组成,这种演进真的是人类主导了杯子嘛。你又何尝清楚,是否是杯子正利用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进化出了自身的文明?(二)进化的形式若只是揭示进化不仅存在于有机体中,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间,那么失控谈不上是一本好书,这一类思想从“斯宾塞”到“德日进”再到“盖亚假说”,已经绵延了数百年。斯宾塞在1851年出版的社会静力学中,就已经提出社会的类有机体性质,阐述了进化的概念,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则还要晚上8年。而老子,在公元前的上古时期,用四个字便概括了这类思想的基本形态,那就是“道法自然”。失控五十万字的第二部分,从第2章至第9章,KK开始从多个维度论述和理解生物进化的逻辑,以及和人造物之间的比较。以下序列是根据我的阅读心得所列,并不严谨,KK发散的思考如同织网,经纬纵横,各种交织,以分布式结构散布全书,选择任一章节阅读,都会触及到他对进化的核心理解“进化解释一切”。1.群体智慧(2-3章)蜂群和蚁群,个体所拥有的意识是有限的,所传递的信息是简单的,但结群之后涌现出的智慧则远超出个体的极限,这不是一个2+24的结果,而是一个2+2=苹果的超越。进化倾向于数量的增加,通过量变带来质变,众愚成智,智慧从群体中”涌现“。老祖宗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各自的专业判断,汇总编排后会胜过一个诸葛亮的全面思考。那么,我们在赋予机器简单的思考能力之后,当机器的数量膨胀至某个量级,它们是否也会涌现一种独立自主的群体智慧?2.多样性和共生关系(4-6章)任何生命个体从来就不是独生子女,人类出生后,大肠杠菌便一路相伴,帮助我们消化,从中获取营养,直到我们死亡,它们比我们的伴侣还要忠诚。不稳定的自然力量是多样性产生的根源,多样性又催发出内循环的生态系统,生物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生,适者生存,末者淘汰,共同成长,从而最终达成一种摇摇欲坠的平衡。这其实是另外一种数量上的扩张,进化趋向复杂性的动力充满野性,四处发散。那么,机器是否是另一种的多样性,我们与机器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共生的关系?3.自组织(7-9章)如果对物质施予以精确的控制,你可以获得1+1=2的结果,但如果你能催发出物质自组织的特性,那么你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惊喜。内循环是自组织最基本的形态(比如抽水马桶),配合多样性,便会使得系统自发的呈现趋向于复杂的特点。这种自发是进化赋予物质本身的力量,进化催生出了一系列自发的进化。混沌理论揭示了从简单到复杂之间的关系,进化所遵循的,不是我们常规的因果论,简单的因最终产生的,可能是无尽的复杂。进化这种不可测的特性,使得对人工进化的“控制”笼罩上一层浓雾,如何解开这个答案,是人类在未来获得技术飞跃必须要逾越的门槛。在第七章结束时,凯文?凯利引用了一段话来预言人与“控制”之间的终极关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出自道德经的这一段话,诠释了凯文?凯利对控制的理解:最智慧的控制方式必将体现于如何让人造物脱离控制(OutofControl),自主的循环进化。(三)对人工进化的探索似乎有力量在催动着人类向大自然致敬并学习它的生长逻辑,来创造新的事物,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激发自然进化的力量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我们曾一直以为工具是人类能力的衍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力量,KK却用无数事例来说明,人造物和人类一样,与我们共同身处在进化之中,他们创造的是另一个维度的文明。人类是他们的发现者和受益者,但并不是他们的神。KK在后期的技术想要什么中系统的回溯了技术的进化脉路,在失控中,这个思想同样贯穿全书。从第10章至第17章,KK用八个章节阐述了人造物的发展和意义,他认为是进化本身促成人类不断创造新的事物,为了迎来某个跳跃性的发展,我们需要改进我们与人造物相处的方式,这也就是KK所谓的“失控”(OutofControl)。1.物联网连接一切(10-12章)组建机器与机器间的生态系统,是赋予它们之间共生的关系。通过连接,让机器响应人的思维,则如同人类与机器的联姻。连接一切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也是完成物质向有机体转化的过程。碳、氢、氧、氮这些物质用了几十亿年,才进化出第一颗细胞,而赋予机器智能化,并使得它与人类相互呼应,就如同完成了一次进化的跳跃,也孕育出了更多的有机体,连接一切即是完成人工进化的第一步。为了干扰这种连接所可能带来的危险,加密技术充当协调的角色,这种隐蔽微小的力量,会对连接说“NO“,适当保护一部分的阴影。网络如阳,炙热若焚,加密是起到平衡作用的阴。2.虚拟实境与大千世界里的人工进化(13-15章)虚拟世界中的角色,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这些都是人类的模型,我们是在模仿自我,创造自我的拟像,塑造与自我相似的“形式”(培根认为人类的目的就是发现和认识形式)。凯文?凯利在字母所组成的形式总库中,完成失控这本书的形式组合,是遵循语言规则的引导,由碎片式的念想进化出段落,由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形成全书。人工进化,也就是要找到并遵循那个准确的“形式”。这个寻找的过程像是去猜测上帝存放人类秘密的保险箱密码,你可以将任务交给某种重复验证的程序,它会不断的试错,在纠错的同时引导自己尝试更佳策略。验证过程是脱离控制的,也相对冗长,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由此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但只要你给予足够时间,它就一定可以找出密码的存在形式。那么,当这个程序找到密码时,也就是它具备高等智慧之时,它会不会以此来要挟人类?3.交出控制的权力(16-17章)人类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如同作家与他笔下的人物,在赋予这个人物无数拟人化的细节后,人物会脱离作家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性格走向结局。在开放的宇宙中,大部分的人造物目前都处于人类的威权之下,但如果想要穷尽可能,那就需要将控制的权力交出。间接影响和指导那些我们赋予了生命的机器,让它们脱离我们的支配,自行产生一些有组织的变化,即是人工进化的未来。这样的目标类似于制造出可以自行适应路况的汽车,修筑能自行检查路况并进行自我修复的道路,架设能够监控车流并能自行改善拥堵的高速公路,我们将与人造物协同控制我们的世界,我们与人工生命会手牵手进入未来。传统意思上的生命泛指有机体,但是KK理解的生命,是一种与有机体的特征类似,却凌驾于有机体之上的存在形式,KK在17章中将它定义为“超生命”。生物学所指的生命只不过是“超生命”的一个物种,“超生命”通过碳基生物,从单个细胞进化至人类,成为一种更为灵活的物质形式,这种进化还会继续。KK敏锐的感觉到,“超生命”似乎是在通过人类之手,大幅度的改变我们身处的环境,大批量的制造硅基生命(芯片),创造进一步进化的条件,这种积累有可能会逾越进化之前的受限,酝酿着另一种突变。就在失控中文版面世的前夕,2010年5月,克雷格文特尔宣布,他率领的研究小组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生命细胞。我们无法确切的知道,40亿年前地球上第一颗细胞究竟是因什么而产生,但因为人造生命细胞的出现,代表着“超生命”已经可以突破之前的组织形式,进入一个崭新的“创世纪”。(四)进化之人工进化阅读进行到17章的结尾,520页,当关于进化的讨论从它的形态再到它无所不在,当你已经从阅读中明白,进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与“超生命”相配合,不仅进化出人类,还将继续引导我们向前。你不禁会在内心自问,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产生了进化?它会带我们去哪里?第18章,KK借德日进的一段话对进化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进化乃理论乎?体系乎?抑或假说乎?未及其万一也。概凡理论、假说、体系,皆须以进化为基本之原则,方可成其为真。进化乃普照世间之光明,指引万物之航标。是为进化。”关于进化,建立在达尔文主义基础之上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进化是随机的变异,大自然是进化的编辑,物尽天择,优胜劣汰,大自然主导了进化的方向。人类的出现是一个偶然,是无数随机之后,因几十亿年时间的累积,由渐变形成的一种质变。建立在拉马克主义基础之上的用进退废学说,则认为进化是一种有目的的演变,生物对环境的不断适应,创造出各种功能性的改变,最后产生了适应力最强的生物人类。当环境稳定时,进化变得相当缓慢甚至停滞,当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时,进化也会产生相应的突变,物质主导了进化的前进。进化究竟是一种无序的自发,还是一种有序的进发,对于KK来说,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在KK看来,我们现在对进化的理解,都是在描绘进化阶段性的形态,以及进化在深度广度上的局部运作方式。而进化本身,其实是一种有组织的变化的结构,在四十亿年的时间里,自然界中的进化经历了一系列的结构变化,正所谓,变则生变:系统自发复制遗传控制肉体可塑性弥母文化自我导向的进化为了便于更好的诠释概念,KK将引发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源,称为”超进化“,超进化推动着进化呈现所有可能的形态,探索着进化所有可能存在的空间,创造着进化所有可能继续前进的方法,揭示着进化所有可能加速的进程。P538页,KK用一句话结束他对进化的理解:”进化自身的工作就是通过创造所有可能的可能性借以栖身的空间,来创造所有可能的可能性“。如果你觉得这句绕口的话似乎有点耳熟,那么你可以看看这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进化会带我们去哪里?第18章的结尾,KK写到:”我深信,从长远来看,正是这未经实证的进化不管它从何而来,往哪里去在塑造着我们的未来。我毫不怀疑,揭示深度进化的内在本质之时,即是触动我们灵魂之日。“这句带有几分宗教情结的感叹,将KK对进化持有的积极态度展露无遗。从19章至22章,我个人理解为是KK对人工进化乐观的期待。1.人工进化的方向(19章)”要想让人工进化具有和自然进化同等的创造力,我们要么为其提供我们所无法提供的无限时间,要么借鉴自然进化更具创造力的因素来提升它。“通过对”后达尔文主义“的论述,KK认为人工进化同样是“超进化”所催生出的重要环节。人工进化更具开放性和可持续的创造力,它应该学习并挖掘生物进化中的某些特性,比如共生、定向变异、跳变、自组织,加快进化的频率,从而揭示进化的本质。2.人工进化的秩序与趋势(20-21章)生命创造我们,我们创造生命,进化经过几十亿年时间给予人类的创造力,是否是为了完成一种闭路的循环?P591页,KK问到:“是什么控制了系统的进化?生物体自身能够控制其进化吗?”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学术上的探索方向,不如理解为KK和考夫曼都在深度思量,人工进化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宇宙伦理。在20章第1节的结尾,考夫曼所设想的基因实验,在他看来已经违背了我们常规的伦理观,但通过计算机对生命的模拟,以及“圣塔菲研究院”的相关实验,KK认定,正是进化本身推动着我们更好的进化我们自己。在第21章,KK进一步论述,生命进化是宇宙中用来维持秩序和平衡的力量,宇宙中那种永远下行的趋势(可以理解为这种趋势制造了死亡),因为生命的涌动(这里的生命可以理解为一种保持活力的方法,也即是生),而获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生命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是抵御熵值放大的“外熵”(凯文?凯利自创的词汇),人工进化则是生命进展到某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这一章,KK总结了“超进化”的七个趋势,他认为这七个趋势同样是会伴随人工进化左右:不可逆性递增的复杂性递增的多样性递增的个体数量递增的专业性递增的相互依存关系递增的进化力3.人工进化的目的(22章)通过揭示过去,我们将可以预测未来。通过人工进化再造生命源头,也就是在预告人类将走向何方。在所有章节中本章的页数最多,KK用了一整章来论述与传统预测不同的是,人工进化的目的,不是猜测未来,而是揭示世界运行的规律,从而了解并改善未来。这是进化的目的,也是人工进化的目标,更是全人类的方向。本章最后的一段话,算是KK乐观情怀的展现:“有歌云:没人来当家。未来不可测。现在来听听唱片的背面:舵手是大家。而且我们能够学会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学习就意味着生存。”书评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年轻时对生命目标的感悟:延续自我,传递智慧,学习不息,奋斗不止。(五)总结知识是一个圆,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未知,当已知越大,所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这句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话,被KK实际运用在对全书的检索。23章,KK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他觉得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一旦揭示,就可能会补充我们理解世界的缺口。也是在本章,KK顺便乐观的估计了一下未来,他认为网络时代,当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这种信息的互动会提高思考的效率,也会诞生出更好的世界。另外,我们常规理解的人工智能,是类似于人类个体的思维,出现一个和人对世界认知相似的机器。而KK提到,人类正在创造的人工智能,或许并不以我们认知的方式在运作。举个例,微博中的转发,这种无组织的行为,每个人贡献的是一次关注,最后形成的可能就是一个浪潮,汹涌的信息浪潮又会反之影响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甚至推动社会的演变。群体智慧也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具体表现,我们自发的组成了一次以社会为单位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在如今越发的频繁。24章,九律,开篇第一句:“大自然从无创造了有”。这是对老子赤裸裸的致敬,也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失控是回归“无”,遵循九律的失控,便会从中涌现出控制“有”,这个控制与人类无关,上帝将从人类手中接过权柄,引领它的前行。(六)后记读完本书我花去两个星期时间,写完书评则用去三个星期,写作的过程很艰难,因为不仅要尽量理解其中所提到的各类生涩的技术知识,还要抽离对这些知识的简单复述,总结出我个人的认知。过程中我反复阅读某些章节,查阅大量资料,收益亦是颇丰。为了便于总结,我刻意忽略了某些观点和论据,也打乱了书中一些知识点的排布与秩序。这是一本容量很庞大的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我的书评只是触摸了一部分边角。在书评写到19章时,无意中看到另外一个人的读书笔记:正结失控笔记,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笔记,我可能没办法更好的理解最后的章节,在此对他表示感谢。在完成书评后,我又将书评与他的读书笔记逐章进行了核对,发现我的认知居然没有出现很离谱的偏离,很是欣慰。最后,感谢KK,他予以了我对世界一个崭新的认知。 凯文凯利凯文凯利 Kevin KellyKevin Kelly(1952),常被亲昵地称为“KK”,中文译名凯文凯利。凯文凯利是著名杂志连线(Wired)的创始主编。在连线之前,他是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编辑和出版人;这是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那句著名“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出自这本杂志。早在1984年时,他就发起了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那时“黑客”一词尚不像现在这样蕴含着贬义。他同时还为纽约时报、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杂志撰稿。凯文凯利也常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他犹如硅谷当中的一位“游侠”,当世界的目光过多地聚焦于某种具体应用、聚焦于路演和IPO、聚焦于科技公司市值的时候,他却一如既往地将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未来这位睿智的未来学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就预见了Web2.0时代的到来、预见了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在他出版于1994年的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一书中,凯文凯利提到了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概念;而这些在十多年前所提出的概念如今或者已经变成了现实,或者正在兴起甚至大热。1999年 的电影黑客帝国(Matrix)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凯文凯利对网络文化的观察和预言的一种隐喻。失控也是该片导演要求主要演员必读的三本书之一。 2006年,长尾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亚马逊网站上这样评价失控:“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作为克里斯安德森的前任,凯文凯利对安德森有着极大的影响。安德森就曾在他的个人博客中说过,KK所写的失控对他写作长尾一书有着重大影响,并且,这本书也或多或少地促成他担任连线主编一职。目录 基本资料 主要著作 失控 TED人物志- Kevin Kelly显示全部基本资料回目录Kevin Kelly每个人都来听他走在时代尖端的想法,并学习他非常平易近人的品德。曾任连线(Wired)杂志执行主编。连线创刊于 1993 年 1 月,为探讨数字革命的杂志。曾获1994年全美杂志奖,以及 1996年全美杂志奖设计类奖。19841990年,编辑并发行全球评论(Whole Earth Review)。曾参与“WELL”的早期活动。著有失控(Out of Control,)一书,探讨科技如何变成具有生物性、游离及其分散的性质。Kelly was born in Pennsylvania in 1952 and graduated from Westfield High School, Westfield, New Jersey in 1970. He dropped out of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after only one year.Kelly lives in Pacifica, California, a small coastal town just south of San Francisco. He is a devout Christian. He is married and has three children; Tywen, Ting and Kaileen主要著作回目录Bicycle Haiku (1995)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 (Addison Wesley 1994, Perseus Books, 1995)(online complete text and reviews)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 10 Radical Strategies for a Connected World (Penguin, 1999)Asia Grace (2002)Cool Tools (2003) - Tool reviews collected from his weblog of the same nameBad Dreams (2003)“Photographers section: Kevin Kelly,” pp. 106111, in Lloyd Kahn, editor 2004 Home Work (Shelter Publications, 2004)True Films (2006)失控回目录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定价:88.00出版时间:新星出版社,2010年12月本书于199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十多年来,它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重视,是鲜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畅销书,被评价为“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失控是作者KK带领大家做的一次有关科技、社会和经济的最前沿的漫游,它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而关于人类社会的过去与现在, KK在中文版自序中写道:“我们今天所知的,绝大多数是我们20年前就已知的,并且都在这本书中提及了”。这部人类未来的启示录,内容涉猎广泛,如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概念,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又和我们的现实及未来生活紧密相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不可不读的智慧佳作。相关评论:“该书第一版于1994年发行,但这是一本随着时间流逝而光芒弥增的书,他当时尽管未能预知博客、维基的出现,但是,很显然,凯文那时已经感知到这些东西的出现。”“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长尾理论作者安德森(Chris Anderson)TED人物志- Kevin Kelly回目录凯文科里 Kevin Kelly提及凯文科里,人们会说他是一位maverick,大概类似我们中国古代说的“侠客”吧。(记得周作人先生就曾写过一篇叫哀侠的文章)凯文中学毕业以后考进罗得岛大学,一年后退学,到东南亚游历,还学会了一种流行于老挝的乐器(ukulele)。他在游历的过程中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也对于技术这个东西发生兴趣。他不去专门研究某一技术,而是探究技术对于社会及人发展的意义。在1970年代,凯文参与编写了地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一书,希望能把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写进档案。他是连线杂志的编辑,也是该杂志创办人之一。他是“未来即今日”(Longnow Foundation)的董事会成员。他对于未来科技的预言深深的影响了许多人。长尾理论作者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亚马逊在线书店上给予凯文写的零控制(Out of Control)一书写的书评是这么说的:“该书第一版于1994年发行,但是,这是一本随着时间流逝而光芒弥增的书,他当时尽管未能预知博客、维基的出现,但是,很显然,凯文那时已经感知到这些东西的出现。“在2005年的TED讲演中( watch the video below),他演讲的题目是“科技想得到什么?”(what does technology want?) ,在18分钟的演讲里,凯文盛情演绎技术的演化(evolution)故事,试图证明技术是“第七王国”( the 7th kingdom) ,他最后两分钟的演讲更是把话题引向纵深,提出我们怎样看待科技的问题。这里引用其中两句:让我们设想一下,莫扎特生活的年代钢琴还没有发明出来,或凡高生活在油画颜料要高价才能买得到的年代。每一天,地球上有众多小孩出生,他们都有很好的天赋,可也许他们藉以表达自我的技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我们有义务去发明那些尚未被发明的东西。人类是被科技所定义的。科技促使进化迈向下一阶段,它是人类借以探索各种可能性的手段,也是创造的手段,it is actually a way of playing the game of playing all the games.凯文写过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其中包括:论述发表于纽约时报的评论Google Book工程的文章,发表于E探讨未来科技走向的文章,回顾互联网历史的我们即网络(We Are the Web),还有众多发表于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杂志报刊。凯文凯利自己说回目录连线是一本文化杂志,内容以科技文化为主,而不是一本科技杂志。 它能够在两年半之内,从默默无闻达到拥有 30 万个订户,完全因为它适时地 察觉到科技中成长出的新文化。这个新科技文化很奇怪,即使在 1991 年,我 们构思杂志的时候,还未能被大家看出来。杂志构想首先是罗塞托和简梅 特卡夫提出来的。当时他们俩正在阿姆斯特丹编一本很奇怪、但有趣的英语 电脑杂志电子文字(Electric Word)。杂志的知名度不高,不过我看了 杂志,并经常为它写评论,大力赞扬它,因为它以非常深远的眼光看电脑。 最后杂志因离原始宗旨的机器翻译和文字处理太远,而关门大吉。Kevin Kelly罗塞托和简随后来到加州,因为这里才是数字科技真正活跃的地方。他们知道我也努力于科技文化的培育,曾参与“WELL”、全球软件目录, 及个人通讯目录的信号(Signal)等的工作,而与我联络上。显然他们 对有关这个新文化的传播很感兴趣,于是便开始了连线。连线杂志 从文化角度谈科技,报道促使这场革命发生的远见之士、业界名人、一些大 家都看见,却不知道是谁做成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未来。这些内容被一种好像来自 2020 年世界的未来感所包裹,正好对了时代的味。这是一本很乐观的杂志:它认为未来是友善的,是一个我们向往的地方。 我们观察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美国副总统戈尔、国家信息基层建设和信 息高速公路等,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连线也蓄势待发。在我们报导 了大量有关因特网络的潮流后,很多杂志都模仿我们。倒不是哪一份特定杂 志在完全模仿,而是所有杂志现在都有一块仿连线的固定篇幅,来报道这些东西。 虽然对连线持乐观的态度,但这不表示我们的观点不带批判。我们指出未来会增加每个人的选择机会,虽然很多的机会是负面的或有害的,但 是正面的机会也同时会增加。面对未来最好的方法,便是乐观以待。主张未 来一片晦暗的人,无法对未来做很好的准备。从一开始,连线就被视为一种男性杂志,因为我们比较了解男性。 而身为编辑,我们知道写自己想读的东西是最好的做杂志的方法。广告商必 须知道他们要什么。我们希望有一群年轻的读者。年轻人的杂志有趣的是:通常不是站在这一边,就是站在另外一边。滚石(Rolling Stone)也是 非常男性的杂志,但不如连线。我们追求的基本读者是具有科技导向的, 而从读者分析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读者 85为男性,15为女性,大约和 1993 年的因特网络人口男女比例相似。我们每期都拓展内容。很奇怪,我们内容范围越来越宽广,而整体的文 化也朝连线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读者群扩展得非常快,因为主流文化变 成无灵性文化(nerd culture);或者应该说,无灵性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在达到男女平等,男性读者数与女性读者数相当以前,这里是不可能有文明 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一开始总是拓荒者先出现:牛仔、男性荷尔蒙、疯狂、 粗野。因特网络也是一样。在女性扮演更重要角色以前,因特网络不可能更 文明。在数字领域中,很多人仍然关心一个老问题:“有”还是“没有”。他 们认为,有人已经有了,或了解数字科技,但有人没有、也不了解,而两者 之间的鸿沟正在扩大。但是事实显示并非如此。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是“有” 和“还没有”之间的差异。凡是没有的人,也都将转为有,也就是迟早会认 识、了解这项新科技。问题是: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有?我们可以加快他们有 的脚步吗?事实上,数字科技的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超越过去所有科技,如 洗衣机、冷气、汽车、电话、电视等。电视可说是过去在全世界普及最快的 科技,而电话普及的速度却相当慢。艾伦凯(Alan Kay)说所谓科技,就是你我出生以后发明的新玩意儿。从某个角度来看,我同意杰伦拉尼尔说的,对老一辈而言,内容资料是固 定的;但对年轻一辈而言,内容资料则为互动。我们必须有点新东西,才能 够让他们感动、惊奇。内容资料对我们是新科技。Kevin Kelly杰伦问,如果我们对未来的乐观是错的,我们如何知道自己错了?首先,如果我们知道错了,我们已知道得太晚了。我们要往下走 10 年才会发现,其 实真正的选择比我们以为的要少。如果我想创造艺术,我可以选择创造艺术 的灵感比较少;如果我要思考一样东西,我可以思考的空间比较小。果真如 此的话,未来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谈了。有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认为未来因特网络会给社会变迁带来正面影响。我对这一点非常怀疑。因特网络一定会带来社会变迁,但不会是正面的。 在此同时,我对数字科技和数字科技带来的革命却抱持着相当乐观的看法, 因为网络化、电脑化、数字化等等都会增加选择机会。科技能够做的就是这 个,不过这是很大的工作。例如,今天剩下来的人,如果对艺术有兴趣的话, 可以选择画图画,雕刻,拍电影,从事各种层次的音乐创作。每次媒体自我 发明一次,人们便在不失去过去媒体形式的前提下,扩大了选择性。从这个 简单的层次来看,因特网和它所造出来的文字空间(literary space)将带 来一片新的艺术天地。同样的,因特网也将促使新的政治、社会结构出现, 而无损旧有结构的存在。我们谈的正是通信革命。通信革命令人振奋,因为通信正是文化的基础。 文化是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沟通过程。随着通信革命的进程,我们得 以扩大、增进文化与社会的基础。透过新通信机器里小芯片的改造,我们将 看到通信革命所带来的强有力的效果。有了因特网络以后,我们将开发出以 前想都不敢想的点子。科技塑造了我们的思考,就好像我们的思考塑造科技 一样。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再改造(re-engineering)并再设计(re-design)的空间,让我们有更多思考余地的时代。 因为万维网和因特网而重新创造出来的新思考、文字空间,至少会对我们产生一项影响,那就是:人们将不断地往这生态的、相对的、后现代的、 充满不确定性的新空间移动。就哲学层面来看,它创造了并进一步推动了, 过去 20 年来我们在文化中出现的那一类东西。把书这个原有的固定概念和后 现代空间中的概念来对比的话,可以看见后者的真理是组合起来的,而非固 有的,例如一个超文本的小说、作者的不确定性、处处互联的感觉、事物原 因的反作用、相对性教条等。道德确定性越来越难找到,大家也越来越难在 基本社会价值上获得共识。从社会层面而言,来日将是一个更艰难的局面。大家说凯文凯利回目录沉思者/道格卡尔斯顿Kevin Kelly凯利很有观察力。他不但看到事情的真相,而且更重要的,他找到别人 还没有想到、没有考虑到的事情。牛虻/约翰德沃夏克凯利陷入窠臼,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应该赶快爬出来,做些重要的 东西。那根本就是老调,每个人都看得出来。北美土狼/约翰佩里巴洛凯利和我在思想领域中极为接近,他随时可以准确地为我说完一句话, 而我也可以准确地为他说完他没说的话。凯文在我觉得“如果不是他,那么 就是我会想出来”的领域中,有很大的贡献,其实大部分是我们两人的想法。 他说电脑已经过时,是对的。以后发展已经无关电脑,而电脑反而在挡路了。 电脑到了使用者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时候,才是最宝贵的。先知/大卫邦内尔凯利认为个人电脑已经过时,因为它被连入网络。因此,重要的是如何 与他人通讯、连接和互相产生关联。我想要告诉凯文凯利一件事情,我们 替阿尔它(Altair)软件想到的第一个应用方法,便是和电话线路连接,创 造信息联结并将它当通信工具来用。也就是说,电脑用在通信上不是最近才 有的想法,从一开始便被纳入工作和计划中。个人电脑加速了这个趋势的进 行。说个人电脑已经过时、死亡,是很傻的说法。海盗/路易斯罗塞托Kevin Kelly凯文是圣人,好像 19 世纪中叶,爱尔兰小村庄中一个激进的教士。每个 人都到教堂来听他走在时代前沿的想法,并领略他那超乎常人的智慧。制作人/理查德沃尔曼从失控衍生出来的怀疑态度,正如同它所生出的主干,将不断地再 生、分裂、侵扰我们对进步与思考的基本思维。凯利能令人在不设防的情况 下,接受他的意见。电脑空间分析师/谢里特尔克凯文凯利结合了开放的心、学者的宽厚和对好主意的品位。他拥有赢 家的条件。出版人/简梅特卡夫凯文快要成活菩萨了。他是一个宗教涵养很深的人,而他的知识欲则是 无止境的。我非常佩服他苏格拉底式的探求与发展。以前我很讨厌他那一套, 一直想:这家伙是个总编辑、是个未来学家,那是他的事,可是我得做我的生意,他怎么老用那些问题打搅我?可是和凯文相处的时间越多,我越发了 解,他看事情的方式激发了我们所有人。布洛克曼说凯文凯利回目录凯文凯利相信电脑已经过时。“那是历史了,”他说,“计算机的计 算功能的变化对我们社会应该发生的影响,都已经发生了。电脑主要功能只 是让很多东西自动化,加速社会的运作,而社会运作到达一定速度以后,引 发了更大的变化。就是这么回事。”凯利非常兴奋,因为他相信我们正处在 通信革命的起步阶段,而通信正是文化的基础。失控凯利是连线杂志执行总编。根据纽约时报的看法,他是连线 的“大思想”家,擅长将新鲜而有深度的思考带入一个原本连篇累牍都只有 “态度”的杂志。有一群年轻创意者,在拉尼尔所谓的“荷尔蒙异变者专用 宿舍”共同工作。凯利给了他们很多成熟的影响。我从 80 年代初期,凯利在 编全球目录和全球评论时便认识他了。凯利想的与写的都是新机械生物学、经济学、社会系统等。他的著作失控成为 90 年代的经典作品,也是企业和科技界的宝典。失控描述了一 种新的环境,其中的经济和所有环绕经济的事务,展现出一种有机的、有生 命的特质。乍听起来,这似乎是对未来一种非常诗意的描述,但是在我们对 新经济和新创造出来的数字科技认识颇多后,便应该采取对企业及科学有益 处的新方法,并尝试了解这些新系统运作的方式。凯利指出,我们的未来生活将被“报酬渐增法则”(law ofincreasing returns)统辖。“那就是在新的经济系统下,好的观念将依然存在,”他说, “只是将以不同形态表现出来。我们将不再看见巨大、单一的垂直系统,因 为以后的世界是水平、扁平的,呈连环套式(nested),而非阶层式结构。 也就是说,不同的控制机制存在于各个群落中,而形成大同心圆的构造,而 不是像过去一般,层层上叠,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以后的环境界限模糊, 而且权力分散。机器人和其他大型系统必须分散,否则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中 是无法发挥功能的。新数字经济几乎每个钟头都在变,因此我们必须要非常 有弹性,有应变能力。不过,应变的成本与价格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分散控制。”1996 年 5 月,凯利送来一份电子邮件,宣布他自己在万维网上的主页将提供失控的互动版。他的网址别名非常有趣:绝对伏特加(absolutvodka)。 凯利说:“杂志广告不论多好,在网络上都没有用。绝对公司(Absolut Company)能够走在流行先端,了解到这一点,所以邀请各个公司的有远见之 士,而非专门做商标的视觉艺术家,在网络上创作一些疯狂的思考空间。以 上所有说法,都放在本公司总主页 absolutyopdkacom 地址上”。顺便提一句,凯利在万维网的网页名称为绝对凯利(Absolut Kelly)。 凯利是圣人。在我心中,时常想像他赤着脚走向大马士革,一路问东问西,而那些问题又质问问题本身。连线主编:科技是第七种生命形态回目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2月2日,58岁的连线创始执行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ey)即将赴京攀登长城;与此同时,他于1994年在美国出版的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也将由中信出版社引入中国。在很多人眼中,美国网络风潮的主角是比尔盖茨、杨致远、贝佐斯或今日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但其实在这一时代潮流中真正蛊惑人心的不是福布斯榜上的富豪们,而是幕后一批美国数字时代的传教士和鼓吹手。堪称“技术狂热分子失乐园”的连线编委会,正是其中经典之一。不过,与其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六章 实地研究设计
- 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礼仪培训课件
- 完形填空-夹叙夹议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听听洞里是什么动物互动游戏
- 大客户销售与管理010大客户市场营销
- 实验操作叙述型的分析与判断(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CN120204406A 抑制或检测外泌体miR3150a5p表达试剂的应用以及鼻咽癌转移治疗药物和预后制剂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
- 数据的分析-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汇编(北师大版)原卷版
- 老君炉药业产品培训知识课件
- 《宫腔镜手术技术》课件
- 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化路径探索
- GB 5009.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氟的测定
- 开学第一课-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课件-收心
- 酒店冷库进出管理制度
- 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字音专项练习模拟试题库
- 江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楼项目报告表
-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
- 《经济法基础》 (第2章)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 防呆培训课件
- BSL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