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ppt_第1页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ppt_第2页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ppt_第3页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ppt_第4页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部常见病CT表现,承德市中心医院高腾蛟,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C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装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OG-1表达阳性。,定义,概述,年龄:GIST多见于中年及老年40岁以前少见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0-60岁部位:约60%-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不足10%发生在食管、结肠及直肠,与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肿物与肠壁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直径小于2cm)常无症状,往往在癌症普查及其他手术时无意发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中上腹不适和腹部肿块(50-70%)以及便血(20-50%)小肠GIST可表现为疼痛、便血或肠梗阻。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检查方法X线钡剂造影,表现为胃肠壁粘膜下肿块,或外压性病变,可突向腔内或使胃肠腔变形,局部粘膜展平或消失。向腔外生长者,不能正确估计肿块的大小和形态,检查方法电子胃镜或肠镜,表现为粘膜下包块,表面多光滑,少数可坏死形成溃疡因肿瘤位于粘膜下,活检时可能难以取到肿瘤实质标本,所以难以做出定性诊断内镜超声可以协助定位诊断,难以做出定性诊断,CT表现,肿块呈多种形态大多境界清晰光整,即使巨大恶性肿瘤,对周围浸润也相对轻微,仅表现边缘模糊与正常胃肠壁分界清楚,不沿壁侵犯,壁柔软肿块以外生为主,不直接沿胃肠道壁浸润蔓延,邻近管壁无增厚,CT表现,肿块密度均匀/不均,内部出血、坏死变显著可与胃肠腔相通,形成液气平面肿块多富血供,肿瘤实质中等以上强化,钙化不常见可有肝、腹膜、肺等转移,但周围淋巴结转移罕见复发及转移灶与原发灶影像表现相似,11,胃间质瘤(腔外型),12,小肠间质瘤,13,小肠间质瘤,影像学上良恶性鉴别,良性:肿块直径多5.0cm密度均匀,与胃肠壁等密度均匀强化,很少有坏死边缘清晰光整,无分叶与邻近结构无粘连、侵润,影像学上良恶性鉴别,恶性:肿块直径多5.0cm以上边界不清或清,呈分叶容易/轻微侵犯邻近结构,远处转移密度明显不均,瘤内实体组织强化明显;较良性者强化明显中央可见大片状坏死区,可与胃肠腔相通形成液平面,确诊手段,GIST的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具有特征的免疫组化检查。CD11795%CD3470%SMA20-30%S10010%Desminrare,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据统计,在一般医院中占急腹症首位,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0-15%。,阑尾的位置,CT断面图像上,阑尾多位于盲肠后内侧,右腰大肌的前方。阑尾根部位于回盲瓣下方者为96%,阑尾根部在盲肠背侧者为91%,阑尾末端位于盲肠和升结肠周围者为62%。了解阑尾与回盲瓣、盲肠和回肠末端的位置关系,有助于阑尾的识别。,阑尾的位置,A正常位置B盆位C、D盲肠下位E盲肠外侧位F盲肠后位G回肠前位H回肠后位,正常阑尾外径标准,早期超声研究建议用断面直径为6mm来区分正常阑尾与阑尾炎。但MSCT的临床应用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测量是不可靠的。约45%-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所以正常阑尾炎外径6mm不适用于CT。因此,有人把阑尾外径7mm作为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标准之一,提出正常阑尾外径的上限应为10mm。,正常阑尾外径标准,正常阑尾壁厚度,平均厚度为(1.80.4)mm,多为1mm2mm,范围为1mm3mm,2mm3mm为可疑增厚,3mm为异常增厚。,阑尾肿大,阑尾外径增大(6mm):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径6mm约占90%-96%,10mm约占82%,范围在6mm-22mm之间。阑尾外径大小是确定阑尾炎是否存在的主要依据之一,通常把阑尾外径6mm作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外径越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大,坏疽、穿孔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正常阑尾外径变动范围很大(2mm-11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6mm,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阑尾外径6mm,即做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阑尾外径6mm的阑尾炎较少见,见于阑尾发育细小者和早期患者。当阑尾外径在6mm-10mm之间,如伴有阑尾周围炎,可确定诊断;如无阑尾周围炎时,可为正常阑尾也可为异常阑尾。,阑尾肿大,阑尾结石,与急性阑炎有密切关系,且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结石多位于阑尾近端,阑尾炎患者结石发生率约为43%-65%;右下腹痛的非阑尾炎患者发生率约为14%;而正常人只有0%-7.7%,结石平均大小约为(4.32.5)mm,阑尾结石和阑尾周围炎并存,高度提示阑尾炎;,阑尾结石,阑尾结石,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脓肿,早期脓肿-5岁,肠梗阻,是否有肠梗阻梗阻的部位梗阻的原因梗阻的程度,诊断肠梗阻要回答四个问题,影像学表现,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立位片可见高低不平的气液平面,液平面较短,肠腔内气柱较高。液平面相互间呈不连续的阶梯状排列,此征象为单纯性肠梗阻特征性表现。卧位片可见连续扩张的肠腔,此时能较清晰地观察扩张肠腔的程度及肠腔的粘膜结构,空肠的粘膜皱壁显示为横贯肠腔环状或弹簧状的粘膜皱襞,而回肠相对光滑且往往弯曲聚拢。,高位小肠不全梗阻,十二指肠梗阻:双泡征空肠梗阻:扩张肠腔可见环状皱襞,扩张的肠腔位于左中上腹部。立位片只见到较少量的液平面在中腹部范围,而以下未见到充气的肠曲或液平面。回肠中下段的梗阻:立位片上见到高低不等的液平面,骼嵴连线以下亦有液平面存在,透视下常见上下移动的液平面。卧位片可见连续性扩张的空回肠充满腹腔且呈大跨度排列。,影像学表现:梗阻部位的判断,患者女,42岁,反复腹痛10余天,呈阵发性加剧,右下腹触及一约3X4cm包块,,患者,男,81岁腹痛2天,伴呕吐1次,左腹股沟疝导致的肠梗阻,腹壁疝导致肠梗阻,肠扭转导致肠梗阻,肾上腺,肾上腺的解剖及功能,大体解剖:肾上腺左右各一,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低密度脂肪组织。,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右侧,左侧,肾上腺的正常CT表现,正常CT影像表现,形态倒Y字形、V字形、逗号状、线条形或人字形三角形由体部、内侧支、外侧支组成大小肢体厚度约5-7mm,体部较厚,但仍小于10mm,如大于10mm则肯定为异常,与同侧膈肌脚比较,比同侧膈肌脚细;面积小于150m密度软组织密度,类似肾脏;+C均一强化,不能辨别皮髓质,正常肾上腺CT表现,平扫,增强,肾上腺病变的分类,肿瘤性1.腺瘤(功能性、非功能性,约占51%)2.转移瘤(31%)3.皮质癌(4%)4.嗜铬细胞瘤(4%)5.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期常见)6.髓脂瘤(2%)以及淋巴瘤、脂肪瘤、神经节瘤等非肿瘤性病变肾上腺增生/萎缩、囊肿、血肿、结核等,肾上腺腺瘤,最常见的肾上腺肿瘤(51%),好发于40-50岁女性功能性腺瘤(cushing腺瘤、conn腺瘤)非功能性腺瘤病理:有包膜,表面光滑,切面黄色或褐色,质软。较大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及囊变,Cushing腺瘤,CT表现:多为单侧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直径24cm,偶可较大,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轻中度快速强化,迅速廓清;瘤体大者可有出血或坏死,密度不均。同侧肾上腺残部及对侧肾上腺变小。由于肿瘤自主分泌皮质醇,从而反馈性抑制垂体ACTH分泌,造成非肿瘤部位肾上腺萎缩。,cushing腺瘤,图a:平扫CT,左肾上腺较低密度椭圆形肿块图b:+C呈均匀强化;*左肾上腺其余部分及右侧肾上腺呈萎缩改变,Conn腺瘤,CT表现常为单侧,,肿块较小,多2cm以下,偶可达3cm,最大直径一般不超过5cm,由于富含脂质,常常近于水样密度;+C轻度强化,可出现薄纸样环状强化,为其特征性改变,病侧肾上腺无萎缩性改变。MRI反相位能证实肿块内富含脂质。CT检查密度接近于水,需与肾上腺囊肿鉴别,conn腺瘤,左侧肾上腺肿块,平扫呈水样低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无功能腺瘤,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转移瘤,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临床极少造成肾上腺功能改变(破坏90出现)双侧者占3050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肾上腺转移瘤CT,单侧或双侧圆形、分叶状肿块较小者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大者中心常发生出血、坏死,密度不均,较大的肿瘤边界可不清,累及周围结构,平扫90CT值大于20HU增强扫描:平扫均匀者呈均匀性强化,不均者强化不均,延迟扫描可见持续性强化,肾上腺转移瘤图a:左侧肾上腺肿块图b:三个月后复查,肿块明显增大,右肺癌合并双侧肾上腺转移,肾脏,肾正常影像表现,外形两极长圆形肾门区马蹄铁形边缘光滑/略分叶实质质地均匀(回声、密度、信号)肾窦脂肪肾盂肾盏不易分辨增强皮质期皮质车轮状强化实质期均匀强化肾盂充盈期不能分辨肾盂肾盏肾被膜不能显示肾筋膜薄层CT可显示,CT-平扫/增强皮质期实质期肾盂充盈期显示肾外形、密度、增强,平扫,增强皮质期,增强实质期,肾正常影像表现,结核Tuherculosis原发结核90%;血行播散皮质内小肉芽肿愈合结核结节融合坏死干酪化空洞纤维化肾萎缩肾自截影像显示空洞钙化(IVP优于CT)空洞大小不一可累及数段低密度边缘模糊造影剂可进入可见钙化鉴别非特异性脓肿,肾盂积脓,肾结核Tuberculosis,肾脏错构瘤,定义,肾错构瘤又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由异常增生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按照不同比例构成的,是一种良性肿瘤。错构瘤不仅仅可以发生在肾脏,还可以出现在脑、眼、心、肺、骨等部位。过去认为肾错构瘤是很少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重视,其检出率逐渐升高。,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多发于中年女性,是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平滑肌及畸形血管构成,肾错构瘤分为两种类型:1.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症者约80%患者属于该类型,肿瘤多单侧单发,瘤体不大。2.结节性硬化症伴发肾错构瘤者约占20%,肿瘤多为双侧,且多发,瘤体大小不等。,临床表现,1.绝大多数错构瘤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2.一些比较大的错构瘤,因为压迫十二指肠、胃等器官而出现消化道的不适症状。3.当较大体积的错构瘤突然破裂时,患者会出现腰腹疼痛和血尿等症状,严重的大出血患者可以在腹部触及到包块,甚至有休克症状。4.肾外表现:面部蝶形分布的皮脂腺瘤、癫痫、智力减退等。,影像表现,CT表现为肾实质内或突出肾脏外的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低密度灶和软组织密度区,前者为瘤内脂肪成分,后者为病变内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扫描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明显强化。,肾癌,肾细胞癌Renalcarcinoma常见发病年龄5060岁男:女=4:1症状15%-血尿60%腰痛50%包块高血压来自肾小管上皮透明细胞型(85%)颗粒细胞型(多微小囊型)无包膜(可有假包膜)多富血供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肾癌renalcarcinoma-新生物血供丰富易坏死,肾细胞癌Renalcarcinoma影像检出定性分期USCTMRIDSA肾占位多低回声/低or等密度/长T1长T2质地不均坏死区分叶状钙化恶征+C皮质期明显不均强化(60%)髓质晚期低增强RVIVC瘤(血)栓:腔内增强缺损CT正确性-诊断、分期:90%-RVIVC受累:7893%-相邻器官受侵犯:80%,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伴出血囊变,透明细胞癌伴出血囊变,附件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囊腺瘤属于上皮来源的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分为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2种,粘液性囊腺瘤较浆液性囊腺瘤略少。,粘液性囊腺瘤好发于2540岁左右的育龄期妇女,一般较大,为多房囊肿样,子囊多,且大小不等,子囊见密度差异可接近,也可很大,可近似水样密度,也可呈高密度,因囊液含黏蛋白,所以CT值较浆液性高。,囊壁光滑清楚,囊壁和分隔薄厚不均,但厚度不超过3mm,囊壁和间隔可出现钙化。若出现一些小囊簇拥在大囊的侧壁的征象,对诊断粘液性囊腺瘤有帮助。囊内见子囊是粘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囊肿破裂可引起腹膜或腹腔内广泛种植,产生大量粘液,形成腹腔粘液瘤。,囊腺瘤影像表现,CT:盆腔内较大肿块,巨大者可占据大部分盆腔。肿块呈水样密度,粘液性者密度略高。可为单房或多房状,如为多房,各房密度可有差异。壁和内隔多均匀一致,少数较厚或有小乳头状突起。增强扫描,壁和内隔发生强化。,MRI:境界清楚的肿块,大小不等,常为多房状。MRI能显示其内多发分隔,常见于粘液性囊腺瘤。壁和内隔均较薄,可见小乳头状突起。浆液性者表现为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粘液性者含黏蛋白T1表现为略高信号,T2仍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壁和内隔发生强化。,与浆液性囊腺瘤鉴别:好发于3040岁,大多为单囊,少数可多囊,但囊内间隔细、少,分房间密度相似。以单侧居多,约15%为双侧性。囊壁薄而光整,可有钙化,可见乳头状突起。约有30%于肿瘤间质和乳突见有钙盐沉积,呈同心圆排列,称砂粒体。也有文献认为两种囊腺瘤在CT上不能鉴别。,与交界性肿瘤和囊腺癌鉴别:交界性囊腺瘤介于良恶性之间,具有某种恶性特征,属于低度恶性。患者年龄偏大,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或绝经后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形态多样、不规则;囊壁厚度一致或薄厚不均,厚度大多超过3mm,囊内可见乳头状壁结节,或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如有以上征象应考虑有交界性囊腺瘤或恶性可能。若有临近组织器官浸润,腹水或转移是提示恶变的可靠指征。近年多数学者认为,无论卵巢上发现病灶否,只要存在腹膜浸润性种植可视为癌的可能性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膀胱肿瘤,膀胱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有多重组织类型,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约占膀胱肿瘤的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