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初体验_第1页
知识服务初体验_第2页
知识服务初体验_第3页
知识服务初体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服务初体验知识服务初体验 摘 要:作者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问图书馆员”的表单咨询提问问题,体验到了知识服务,并谈了感想。 关键词:知识服务;国家科学图书馆;表单咨询;体验 1 概述 1.1 我是个图书馆员,也是个读者或用户,2010年在写一篇学科馆员方面的文章时,因为我馆至今还是传统的手工管理,对于数字图书馆没有亲身体验,写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的条件一部分时感到力不从心,写了几稿都不满意。我曾经参加过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举办的培训班,老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在培训班上知道可以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网站问学科馆员。我就打开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站,点击了“问图书馆员”,提交了我的问题,很快得到了答案,所以对知识服务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想。 1.2 1999年中国科学院进入创新工程,建立了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实现了三个目标。一是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二是文献资源集团购买;三是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就是有了学科化服务体系。他们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现代化设备和网络平台,在网上实行推送服务。有“问图书馆员”,“问总馆咨询馆员”还有“表单咨询”拦目。这是他们开展的知识服务。 1.3 关于知识服务。目前图书馆界的研究已进入高潮。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自2007年以来,以“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为主题连续组织学术年会进行研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知识服务的初浅认识。 2 网上咨询 我打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站,点击“问图书馆员”屏幕上出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网上咨询台的页面。我选择了表单咨询,我按表单在问题标题框内填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什么条件”,按要求提交了。很快就发来了答案,回答如下: 根据目前国内外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经验,从软硬件2个层面来说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需要有学科背景并具有较专深的图情知识的学科馆员; 2.领导重视,从人财物等资源环境上给与投入与保障; 3.建有稳定的学科馆员工作与服务制度、规范和培训、考核办法; 4.配备充分的电脑、文献管理、分析工具等硬件等。 看到这个答案我有点失望,我想这只是给我一个参考,我的文章里肯定不能这样写,答案是老师的个人智慧,也叫做隐性知识,是老师对知识的总结,我的文章还是需要我多看参考资料,把资料的精髓吃透,用心揣摩用自己的语言一定能写的很完美,我仔细阅读了我找来的参考资料,终于写好了,这次很满意,又解决了一个问题,心里感觉很畅快,喜悦之意写在脸上,走路都觉得轻快了许多,我是这样写的: 3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需要的条件 学科馆员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图书馆的资源为基础开展起来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作为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各种数据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备、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建设、取得查新资质、建立图书馆联盟,学科馆员制度要有得以生存的环境,学科馆员制度很象演一台戏,需要剧院、乐队及工作人员、舞台、演员、观众等,网络就是剧院,网页就是舞台,学科馆员就是演员,各个加盟单位的员工就是观众,所以建立图书馆联盟是必须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作为龙头单位,下属有4个地区分馆以及分布在14个分院的101个研究所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学也有这个条件,下面有很多学院,学院里有很多系等也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如果不仅有本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多个系统的图书馆联盟再结联盟,以及国际馆际间、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联盟,形成数字资源与智力资源的高度共享,那就如虎添翼了。还要有服务系统做系统支持平台(如:网络参考咨询、跨库检索、集成期刊目录,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等)和信息工具,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有:随易通、e 划通、科技新闻聚合服务系统、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等。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有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软件硬件条件后,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科馆员队伍。还要求领导重视,还要建有一套完整的学科馆员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 有困难还是要找学科馆员,投稿问题是学科馆员很擅长的,邵敏说当读者需要向权威刊物投稿时,我们提供核心期刊目录、投稿指南、参考文献及论文写作格式等投稿导引信息,从而帮助读者选择文章发表途径、保证文章刊发质量。 4 我的感想 现在大家讨论的传统的信息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有用的显性知识的过程,仅仅提供物理形态的原始数据、文献和信息。给我发来的两篇文章显然是原始数据、文献和信息,我觉得还是有用的,还是有帮助的,也包含了学科馆员对显性知识的搜索、分析、筛选、传递,所以我觉得传统的信息服务也不能完全废弃,这就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同时也觉得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的难以界定的;知识服务强调对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进行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提炼出人们需要的知识并传递出去以解决用户问题的过程。注重于知识的交流。图书馆界强调知识服务的全方位与深层次,我觉得是对用户的小看,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远高于知识服务的人,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享受政府津贴的人呢?如果学科馆员通过对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搜索、组织、分析、重组,写一个综述发给我,把我的问题写的很完美的话,我觉得我都不敢使用,插入我的论文中,那算谁的成果?有没有知识产权问题呢?学科馆员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弄的很妥帖地为用户服务了,还要我们用户做什么研究呢?对知识服务的人要求太高,把知识服务说的那么好,这个问题就象没有全科大夫一样,如果有了那也肯定不精,或叫做样样通样样松,也不要把知识服务神话了。 5 结语 1)知识服务是定制化的服务,有用户提问才有机会回答,而且用户的问题是不可预知的,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预见性。当然我说的定制与用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定制不是一回事。 2)知识服务具有增值性,服务人员把隐藏在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通过搜索、提炼、对知识重新创造,不是简单的堆砌,所以有创新使知识含量高了,服务就得到了增值。 3)知识服务是大服务,网络打破了信息服务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图书馆借助网络扩大服务领域和范围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网上咨询台,不仅面对中科院的用户,社会用户也可以咨询也可以受益。 4)知识服务将检验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势力。 5)知识服务解决用户的问题是目的,提供信息服务是手段,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存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 范广兵,王燕海.新信息环境下专业图书馆联盟与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年会会议论文 2 邵敏. 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架构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08(2):1114 3 李玉花,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