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莁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二、 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肇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民族的界限,使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漫长的发展进程。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进去。莂全球化存在的客观性,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衿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空前的新高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能量的释放必然冲破国家、民族的界限,导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全球化的动力本源。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全球化发展规模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聿全球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大调整。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有制形式的转变,突出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大投资和大购并的活动中。跨国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上市的股份公司。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资本的扬弃,使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不仅生产社会化,资本也社会化了,这是资本主义向新的生产形态过渡的一个过渡点。由此可以理解,跨国公司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膇全球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经济基础的大变革,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大调整。主要是上层建筑中的经济制度,如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律规范、经济管理体制等都要并且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螃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生产关系的大调整,必然促使上层建筑的大调整。这一系列的“必然”,决定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由进程。薁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家、地域的界限,而使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漫长的发展进程。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客观的进程。不管人们喜欢它还是厌恶它、欢迎它还是反对它,它都不可逆转地发展着,而且已经汇成巨大潮流。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都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进去。芆经济全球化存在的客观性,发展的必然性,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三、四、 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形成新格局罿然而,当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平衡的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处于不同的地位,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取得极大的进展,但是,发达国家处于一种绝对的优势和支配地位。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动力离不开资本的扩张性和利润最大化。一些西方学者在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时,总是以资本主义发展和建立初期为出发点。如果他们的设定成立,那么经济全球化也可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是资本主义扩张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实际上,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多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占据支配地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实行的一体化。发达国家决定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性质、方向、进程及主要游戏规则。这主要表现为:在全球贸易发展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在服务贸易中,工业化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资本的流动中,发达国家仍然是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在跨国投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薇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一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最稀缺的资源得以自由流入,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最大优势具有廉价劳动力得以发挥。资本和技术的流动会改善有关国家经济资源的结构,因而会带来经济的繁荣。此外,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获益,其他国家的游戏规则对其国内的制度建设也会产生影响,促使本国人民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但是,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支配地位相对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则处于一种被动的依附地位。这种依附地位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依靠发达国家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来调节和刺激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仍然是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技术、人才、外援以及外资的流向和性质等都受发达国家所左右。发展中国家是以所谓的“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的分工体系的。这种比较优势说到底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包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产和获取外汇只能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最低层,而长期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虽然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增长,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趋于狭窄,加上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发展中国家内部产业严重失衡,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程度也日渐加深。因此,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来说,还很难说它们已在事实上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益。五、六、 莆经济全球化对社会的影响薅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2) 螁资本流动的冲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引进外资,同时又避免本国资金的外流,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资金供给。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资本的过度流入也会造成对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一旦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大规模撤出,就会对受资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3)(4) 蚀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它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当今世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比重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会因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受损失。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占领,又使得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困难。(5)(6) 蒆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全球化是在以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经贸制度下展开的,在加入这一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力不强,干预经济的能力有限,其主权很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发生重大金融或经济波动或危机的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援助时往往被迫接受其提出的苛刻条件,甚至要付出损害国家主权的代价。螂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经并将对南北经济关系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而也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依附地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甚微,除了一些所谓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外,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则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外,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大大增加,世界经济中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比较大的货币金融危机,而且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仅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连续发生了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巴西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的阿根廷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蒃从现实看,尽管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可能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必须看到,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会和利益不是均等的,而是扩大了各方面的两极分化,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发表的人类发展年度报告指出,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在平均收入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174个国家中的前15名与后15名的收入差距从60倍扩大到74倍,而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差距只有30倍;有80个不发达国家的收入甚至比十年前减少了。此外,200名最富有者的资产超过占世界总人口41%的人的收入总和。在过去4年里,这200名富翁的财产增加了两倍,达1万亿美元以上。相反,每日收入少于1美元的穷人仍维持在13亿左右。荿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由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但发达国家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南北经济的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形成了“地球村经济”。因此,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加剧,将反过来会严重制约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贫富悬殊、贸易战、金融投机和国际犯罪等,将使21世纪面临全球性冲突的危险。鉴于此,发达国家不应只在口头上承认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而应采取具体行动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应当研究并制定新的国际机制和有关规则,以减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改革现行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减少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帮助它们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加强反对国际犯罪的国际合作,建立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蒆参考文献膃1 王逸舟.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袀2 冯芸,吴部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膈3郑必坚.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崛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薆4何建春,胡南.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全球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0 5樊纲.全球化中的不平等问题J.新华文摘,1999.(7):51-54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 , .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