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04105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学生经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能根据数据的变化对事件作出尽可能正确的预测与推断,具有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通过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把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并能根据统计图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对事件作出尽可能正确的预测与推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比赛场景。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大赛吗? 生:了解。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机器人大赛的精彩视频,想看吗? 生:想看! 师:那做好准备,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的世界吧。 师:同学们,精彩吗? 生:精彩! 师:每年去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很多,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统计参赛队伍的支数呢? 生1:我认为可以用统计表来统计参赛队伍的支数。 师:真聪明,课前我已收集了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并制作成了统计表,课件出示统计表。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统计? 生2:我认为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参赛队伍的支数。 2.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老师也把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制作成了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1: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生:3:我知道了2007年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最少,2012年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最多。 3.提示课题。 师:如果我把这幅条形统计图变一变,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一看,变.变.再变.你还认识这幅统计图吗? 生:不认识。 师:数学上把这种统计图(手指折线统计图)称为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张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组长用关键词记录你们的发现。 (1)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的点。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小组代表汇报 师:师:你们小组的成员都一双“火眼金睛”呀!观察得太仔细了!掌声在哪里? 同学们:折线统计图上有些什么呢? 生:我发现了折线统计图中有点。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点,这些点表示什么呢?(课件闪烁折线统计图中的点) 生1:2006年那个点表示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有426支,2007年那个点表示394支,2008年那个点表示468支,2009年那个点表示454支,2010年那个点表示489支,2011年那个点表示499支,2012年那个点表示519支。 生2:这些点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师:你们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准确地说出它所反映的信息吗? 生:能。 师:第一个点表示? 生:表示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有426支。 师:第二个点呢? 生:表示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有394支。 你可以选一个点来告诉大家吗?这个点告诉我们的信息是什么呢? 谁再来选一个点 师:同学们,这个折线统计图上所有的点都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数量的多少。师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2)认识折线统计图中的线段。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除了点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中还有线。 师:你的发现太了不起了! 学生鼓掌。 师:这些线段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指着折线统计图) 生:有些线段是向上斜的,有些线段是向下斜的。 板书:线:斜。 师:当线段这样斜的时候,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手势比划下降的情况) 生: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在减少。 师:如果这样斜得更多呢? 生: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就减少得越多。 师:当线段这样斜的时候,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手势比划上升的情况) 生: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在增加。 师:如果这样更斜呢? 生: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就增加得越多。 师:你知道哪一年较上一年参赛队伍支数增加得最多吗? 生:2007-2008年 师: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 生:1:这条线段最长 生2:这条线段最陡 师:你知道哪一年较上一年参赛队伍支数减少得最多吗? 孩子们,你们真会观察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有的线是那样斜的,有的线是这样斜的,这些起伏的线表示什么呢?(课件或手势指不同的折线) 生2: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板书:线: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不简单,能从观察比较中,找到统计图的隐藏的小秘密点、线,真棒!那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1: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除了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看出什么? 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再抽生完整说 生2: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再和同方同学说一说。 (3)感知这几年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整体变化情况。 教师:同学们,回头看一看这幅折线统计图,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支数整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生:虽然有下降的,但从整体上看是上升的。 师:你们是通过什么看出上升的趋势的? 生:通过线看出来的。 师:我们顺着这条折线比划比划,体会体会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趋势。 学生比划。 学生比划完后,师:别动别动、你们的手和刚才比,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生:上升了 师:那我们从总体上看这个参赛队伍支数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生:上升了 师:我们刚才是顺着什么比划的呢? 生:线 (4)预测。 师:是的,正是通过折线的变化,来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的。也正是数量的增减变化,能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预测一些信息。 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来猜想一下,2013年会有多少支队伍来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生1:550支队伍来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生2:600支队伍来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师:播放视频 师: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喜欢科技发明,参加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队伍越来越多了。 (5)比较异同。 师:刚才,通过咱们的努力,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图片: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线段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实践运用。 (1)感知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教师:我们已经对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想想,生活中的哪些情况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表示? 生:人一生的身高,018岁体重,人一生牙齿的颗数,股票线,销量统计,心电图,唱歌时拍的节奏. 师:我们用手势来比划比划,0岁,1岁,十岁,18岁,25岁35岁,师:35岁还长吗?吴老师现在的身高和20岁时一样,他是怎么比的? 生:平着比的 师:我们用水平的线段表示两个数量相等,板书:平: 学生继续比划50岁,70岁师:一般人到老年的时候,身高比原来略低一点 (2)下列各题用哪种统计图来统计比较合适? 清华小学2018年春各年级人数情况。 2017年巴南区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来说一说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生:统计清华小学校2018年春各年级人数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师:孩子,你真会思考,很聪明,课前,老师也统计了我们清华小学的人数,并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我们只统计数量的时候呀,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二题:统计2017年巴南区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师:说说理由 生:不仅要统计1-12月的平均气温,还要比较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师引导:我们不但要统计数量的多少,还要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课前啦,老师也进行了统计,看一看,这是我们巴南区2017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描述不同事物,可以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可以制成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根据统计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3.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了解了它的特点和作用。那这么美的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试一试、画一画? 拿出学习任务单,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先画一画,再和同桌说说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生绘制折线统计图,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学生作品 师:怎么绘制的?第一步做什么呢? 生:第一步:描点;师板书。 师:第一个点怎么确定它的位置的? 生说 大屏展示:就是找到横轴上的2006年和纵轴上426的交点。 第二个点呢? 第二个点找到横轴上2007年和纵轴上394的交点,描出来 其它点是不是也是用这样的方法描的 师:第二步呢? 生:连线师:怎么连啊,2006年那根线连哪个点,2007年连,2008年 生:按顺序连生:从左往右连 师:也就是顺次连线 生2:就是从左往右顺次连线。连线时,要用上直尺,把线段画直,2005连到2006,2006连到2007 师:最后,还要做什么? 生:标数据, 师:最后别忘了标上数据 大家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同学们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解答下面的问题吧 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岁?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 陈东()岁到()岁长得最快?长了()厘米? 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1: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6岁。 生2: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111厘米。 生3:陈东0岁到1岁长得最快,长了24厘米。 师:同学们不仅能制作折线统计图,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了不起! 2.教科书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2题。 第一问: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集体汇报。 第二问: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解答在练习本上,投影展示 师: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织造布创新-洞察及研究
- 多媒体考古呈现-洞察及研究
-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方案
- 外墙瓷砖拆除合同(标准版)
- 电子商务分析工具协议
- 团队目标的合理化协议
- 送车位合同(标准版)
- 议事会合同(标准版)
- 劳动合同签订风险防范指南
- 房地产开发流程及合同管理规范
- 2024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GB/T 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
- GB/T 12236-2008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 公共营养师三级模拟题
- GA/T 928-2011法庭科学线形痕迹的检验规范
- 《应用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 鲫鱼解剖试验课件
- 社交网络分析
- (全科医学导论)4-全科医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课件
- 烧结原料工技师实操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