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查阅有关袁世凯的资料,通过“孙中山该不该让位给袁世凯”的辩论,学会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前后的反专制斗争,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能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难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12年的某天,一位80多岁的盐商,从外地特地来南京,想看一眼刚就职的大总统,但门卫不让进。老人再三央求,门卫只好向大总统报告。出乎意料,总统却说:“请他进来。”这位老人刚进门,就要给总统叩头。总统连忙把他扶起来,说:“使不得!使不得!”然后请老人坐下,和他亲切地交谈,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要为全国人民服务。”老人问:“总统若离职呢?”“总统离职后,又回到人民的队伍中去,和老百姓一样。”交谈后,总统叫卫队长用车把老人送到旅馆。老人高兴极了,笑着对人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今天让我们了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和他为“民主”做的努力。【新课探究】一、中华民国的建立1.史料链接材料一材料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2.总结归纳(1)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了。应革命形势需要,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3.问题探究:归纳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条件。答案提示:(1)武昌起义,各省独立,清王朝统治崩溃,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2)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清帝退位(1)图片链接(2)具体解读: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为实现其野心,软硬兼施逼迫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图片链接 (2)具体解读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3)图片展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史料研读材料一材料二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第五十条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2.问题探究(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二、五条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项?体现了哪一原则?答案提示:民权主义;民主自由原则。(2)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第十六条和四十九至五十一条的内容。答案提示:十六条: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四十九至五十一条:司法独立。(3)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限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不同: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君主就是法,谁反抗谁就是违法。可见封建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1.评价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答案提示:同意。因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推翻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结果看,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经济上:解放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但从其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的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2)帝国主义的破坏。(3)对袁世凯认识不清,再加上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经验教训:(1)在旧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2)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3)作为革命政党的同盟会,组织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既无严密的组织,也无统一的纪律。因此,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保证。【课堂小结】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未停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