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_第1页
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_第2页
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_第3页
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_第4页
宏观经济管理模型学与财务知识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可变价格下的总供求曲线一、总需求曲线的推导1.凯恩斯效应:货币余额的间接效应(教程145)2.凯恩斯总需求曲线的推导: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上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以IS/P曲线不变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为前提。如果IS/P和LM曲线移动了,AD曲线也将发生移动。当经济社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总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反之,AD曲线将向左移。,如图:,IS/P0,IS1/P0,LM/P0,Q,Q,AD,AD1,r,r,r1,r0,P0,Q0Q1,P0,r1,r0,r,r,IS/P0,AD,AD1,Q,Q,Q0Q1,LM1/P0,LM/P0,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向下刚性和向上伸缩性。货币工资向下刚性是指当劳动市场上的劳动量供大于求而存在非自愿失业时,货币工资不能灵活地向下调节从而劳动市场恢复均衡的状态。这时总供给曲线由正斜率的和垂直的两部分线段组成。,如图:,W完全刚性的AS曲线:,P,Q,W/P,L,AS,LD,LS,Q=F(L),P0,P1,P2,N0,N1,N2,W0,W1,AS,P,W0,LS,LD,W/P,Q,N0,N1,P0,P1,L,Q=F(L),第二节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一、货币工资向下刚性的ASAD模型:,二、货币工资完全刚性的ASAD模型:,P,Q,W/P,L,LD,LS,Q=F(L),AD0,AD1,AS,W,P0,P1,Q1,Q0=QF,L=LF,P,AS,AD0,AD1,Q,W,LD,LS,W/P,Q=F(L),L,L=LF,P0,P1,Q1,Q0=QF,三、货币工资有完全伸缩性的ASAD模型,新古典综合的ASAD模型:,A,B,C,D,E,LM(P0),LM(P1),AD,AS,W0,W1,LD,LS,Q=F(L),Q,W/P,P,L,L1=LF,Q0,Q1,P0,P1,r,Q,IS,ES,r0,r1,Q、r、P、N的决定,产品市场IS,储蓄函数:投资函数:均衡条件:,货币市场LM,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给函数:均衡条件:,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均衡条件:,劳动市场,第三节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一、投资陷阱:投资对利率完全没有弹性S(Q)=I,W/P,Q,Q,LM(P2),LM(P1),W1,W2,L,LD,LS,r,IS,AD,AS,P1,P2,Q=F(L),r1,r2,Q0,Q,L0,L,(W/P),P,r,I,Q,二、灵活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对利率有完全弹性,图例,P,Q,Q,W/P,L,Q0,Q,L0,L,LM(P2),LM(P1),P2,P1,LD,LS,Q=F(L),AD,AS,IS,r,r0,W1,W2,三、包括货币政策的刚性工资模型,图例:,W/P,Q,P,L,Q,W,AD(M0),AD(M1),LM=(M0/P0),LM=(M1/P1),AS,LD,LS,P1,P0,Q1,Q0,L0,L1,Q=F(L),r,r0,r1,第七章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所谓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影响国民经济,以使其达到理想状态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政策。财政政策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的财政政策两类。本章将分别介绍并进行综合论述。,第一节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与收入乘数目标:经济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乘数: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收入乘数没有考虑利率和价格变动的影响;而在ISLM模型和ADAS模型中,有利率和价格变动,它们将会影响到收入,使实际的收入乘数作用缩小。IS曲线的方程:,二、消除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增加政府开支GPAENI或Q消除失业2.减少政府税收NTDICAENI或Q消除失业;但税收乘数小于支出乘数,因此,在分别使用两种政策手法时,要消除同样的收入缺口,需要减少的税收数额大于增加的支出数额。三、消除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财政政策1.减少政府购买支出2.增加政府税收,第二节自动的财政政策,一、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衰退时,收入水平的下降会使税收数额自动减少;这与相机抉择减税的财政政策意图相吻合;它起着自动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高涨时,收入水平的上升会使税收数额自动增加;这与相机抉择增税的财政政策意图相吻合;它起着自动抑制经济膨胀的作用。,二、税收体系:税收分类按征收对象: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按货币价值:从价税、从量税;按纳税方式:直接税、间接税;按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进税、累退税、比例税;,三、自动的财政收支变化衰退少收多支赤字注入增加;膨胀少支多收盈余漏出增加;自动的财政政策有助于经济的稳定。,第三节综合的财政政策一、衰退与赤字实际赤字=自动的赤字+相机抉择的赤字经济衰退时期可根据实际赤字与自动的赤字的关系来判断相机抉择政策的性质;实际盈余=自动的盈余+相机抉择的盈余经济膨胀时期可根据实际盈余与自动盈余的关系来判断相机抉择政策的性质。二、年平衡预算与充分就业的预算三、财政赤字的弥补,第八章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第一节银行及其货币创造一、偿付能力与灵活性银行偿还其债务的能力即银行的偿付能力。银行同时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必须在失去偿付能力和获得利润之间作出选择。银行须备有足够数量的现金以便储户随时提取,即银行的灵活性。银行必须在增加灵活性从而因持有现金增加而增加机会成本,与失去灵活性从而增加风险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偿付能力和灵活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成本却是相同的,保持较高偿付能力和较高灵活性的机会成本都是因此而减少的收入。,二、法定准备金制度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保留的资金称为准备金或银行储备;银行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率或法定准备率rr。必要准备金=储蓄额法定准备率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方式:自己库存现金或存入中央银行;准备金又可分为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就是过度储备;过度储备=现有的总储备必要准备金800美元=1000美元1000美元20%当银行已有资金贷出时,过度储备是剩余资金即现有总储备减去必要准备金之后的余额。过度储备的大小决定着银行贷款的多少和规模。,三、银行业务与货币创造1.支票交易;2.贷款与货币创造;3.货币创造过程;,四、银行的货币乘数通常把一笔存款造成的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倍数称为银行货币乘数。以公式表示:BM=1/rr=1/20%=5;银行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漏出量的多少;该乘数中银行必要储备是唯一的漏出量;如果再考虑到其它一些漏出量,就可得到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的银行货币乘数。考虑到现金漏出量Cu的银行乘数:BM2=考虑到定期储蓄漏出量的银行乘数:BM3=,第二节货币政策一、现金的供给银行的货币乘数源于支票交易;M1为既定的货币总量;现金的增加使其对支票帐户的比例增加,即意味着支票帐户及支票交易的减少;也就意味着货币乘数从而货币供给数量的减少。二、法定准备率的控制其政策作用机制如下:rrER贷款BMMSrrER贷款BMMS三、贴现率100001000010%3/12=9750四、公开市场业务,五、货币政策的运用,萧条时期通货膨胀时期调整法定降低法定准备率商行扩大提高法定准备率商行收准备率放款、增加货币量、降低利缩放款、减少货币供应、率、促进企业投资,AD。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央行调降低贴现率促进商行向央提高贴现率减少商行向整贴现率行借款、增加向企业贷款、央行借款、迫使商行收缩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款、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从而AD。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央行的支票卖出政府债券央行得到买卖政府进入市场并被存入商行,于商行的支票即商行减少活债券业务是商行扩大放款、货币供应期存款,也就减少放款,量增加,利率下降,IAD。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提高AD,第九章综合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1.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利率与货币:要点(2)传导机制图表:教程(3)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扩张性:MSrIAEQ;紧缩性:有与上述相反的作用机制;,结果:实现经济扩张或收缩,消除失业或膨胀,并最终实现经济稳定。2.一些关键环节的数量测定在货币传导机制作用过程中,难以测定的环节有:v=r;MD=MS的时间;a=MDA/r;,3.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市场利息率=实际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息率=市场利息率-通货膨胀率使市场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发生偏离的基本原因,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二、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1.货币主义的传导机制要点:图表说明;与凯基本观点的区别;测定环节减少,不确定因素。2.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公式MSV=QP公式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t求导:,上述公式以增长率表示:MS%+V%=Q%+P%;在V稳定的条件下,MS的增加将导致PQ的变化,即MS%=Q%+P%;3.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与凯主义的区别;,第二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纯粹的财政政策纯粹的财政政策是指在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仅靠政府财政开支和税收变化的财政政策。1.赤字与货币供给量赤字弥补发行公债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不会使货币供给总量增加:A.,2.发行债券的挤出效应即:债券发行的结果是导致利息率上升和私人投资减少。3.我国的财政赤字及其弥补增加税收;增发M数量;发行公债;,银行,财政部,A,B,LM,IS1,IS2,Q,r,r1,r2,Q1,Q2,O,A,B,Q3,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传统看法是,发行公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有了财政赤字就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因此,财政赤字、公债发行、通货膨胀就如同三胞胎。而现代理论认为,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政府是向个人、企业或商业银行出售公债,将公债收入存入银行,就可以向税收一样使命。除了从公债出售到使用这一短暂期间外,公众手中的货币量并无变化,不致引发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政府是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公债,就会使赤字货币化,这等于中央银行创造了相应的货币,通过货币乘数就会成倍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赤字货币化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加上扩张的货币政策,有更大的膨胀性,它在刺激总需求AD的同时也提高了价格P,容易导致通货膨胀。例如,美国联邦储蓄银行持有的公债在19741983年间增加了800亿,虽然只占公众持有公债增量的十分之一,也会增加几千亿的货币供给量,这也正是当时美国经济滞胀局面难以消除的原因之一。,财政赤字货币化图示说明:,A.政府向中央银行出售公债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赤字货币化的结果:弥补赤字并消除挤出效应,政府,中央银行,增加AD,GP,GT,企业增加投资,居民增加消费,债券,支票簿,增加Q,商业银行,私人企业,贷款支票,债券,准备金,O,LM1,LM2,IS1,IS2,Q,Q1,Q2,Q3,r,r1,r2,A,C,三、赤字开支与通货膨胀,第三节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一、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由公式MS%+V%=NI%可知,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V对MS变动的反应。V为MS的增函数或不存在函数关系,MS变动对NI都有强有力的影响;V为MS的减函数时,MS的增加会被V的下降部分或全部抵消。,凯主义认为:V与MS成反比,传导机制:MSrMDAV反之,MSrMDAV所以,货币政策无效。货主义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稳定的,不随MS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货币政策有效。,二、货币流通速度与财政政策纯粹的财政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V对GP变动的反应。如果V随GP的增加而增加,财政政策就起作用;反之则不起作用。凯主义认为二者有关,财政政策有效。货主义认为二者无关,财政政策无效。,三、货币流通速度与LM曲线GP与MS的变动都会影响利率r的变化;进而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在这两种政策的传导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环节: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化的反应大小。r变化MDA变化大MD/r变化大V变化大,LM曲线平缓;反之,MS/r变化小,V变化小,LM曲线陡直。而这将决定两种政策的效应。,货与凯对财政政策的看法:货币主义:MDA/r小;GPr而MDA变动小;V不动GP政策作用小;凯恩斯主义:MDA/r大;GPr而MDA变动大;V变动GP政策作用大;,货币主义:r1r2;Q1Q2挤出Q2Q4凯主义:r1r3;Q1Q3挤出Q3Q4,货与凯对货币政策的看法:货主义:MDA/r小,LM陡峭,MS增加,LM移动幅度大,r降幅大,Q增加幅度大,所以MSQ;r1r2Q1Q2M政策作用大。凯主义则与之相反。,LM1,LM2,IS1,IS2,Q,r,O,B,C,A,Q1Q2,Q3Q4,r1,r2,r3,LM1,LM2,IS,LM1,LM2,A,B,C,Q,r,Q1Q3Q2,r1,r2,r3,第十章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一、国民收入在国际间的流动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这是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具体说明:(教程)假定英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借方(减方):国民收入流向国外;英镑换美元;本币供给外币需求;贷方(增方):国民收入流向国内;美元换英镑;本币需求外币供给;国际收支平衡项目内容有三类:1经常项目;2资本项目;3官方储备项目;前两项为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后一项则用来填补国际收支的差额,以ORT表示。,二、外汇市场的供求与汇率1.外汇与汇率(1)外汇: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它包括可兑换的货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各种有价证券。(2)汇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其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干单位的本币;本币/外币=汇率=8¥/1$=8;本币升值,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因此,外汇汇率的升降和本国货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例关系。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标出可兑换的若干单位的外币;外币/本币=汇率=2$/1=2$;本币升值,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汇率下降;因此外汇汇率的升降与本币的价值正相关。,(3)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包括本币在内的各种货币进行交易的场所,包括各种经营外汇交易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货币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该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外汇市场上本币与外币的往来如图所示:图101英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2.均衡汇率的形成过程(1)英镑的需求:图中乙由甲进口商品,应付甲货款,由美元换英镑,并由纽约银行代为转付,银行将在乙的存款项下拨款给甲商并通知英伦敦银行,结清乙对甲的债务关系。但需将美元换成英镑,显然,就乙而言,英镑的美元价格越高,乙进口甲的商品就越少,对英镑的需求也越少。反之,英镑的美元价格越低,则乙商进口越多,对英镑的需求越多。(2)英镑的供给:英丁进口美丙的货物,也应由银行转付丙现款。伦敦银行则通知纽约银行结清丁对丙的债务关系。但丁是由英镑换美元,显然,英镑的美元价格越高,1英镑换的美元越多,则丁越愿意多进口,英镑的供给就越多;反之,则英镑的供给越少。,美进口商乙,英出口商甲,纽约银行,伦敦银行,美出口商丙,英进口商丁,乙应付甲现款,$供给需求,美元换英镑,丁应付丙现款,英镑换美元供给$需求,(3)均衡汇率的决定:在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的情况下,汇率由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当市场汇率较高时,英国的进口大于出口,英镑的供给大于需求,则英镑的价格要下跌(美元价格要上升),使英国的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英镑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均衡,并形成均衡汇率;反之,当市场汇率较低时,英国的出口大于进口,英镑的需求大于供给,则英镑的价格要上升(美元的价格要下跌),英镑的供求又会趋于均衡,并形成均衡汇率。,如图102所示:,3.均衡汇率的变动凡汇率以外的因素引起的英镑供求数量的变动,都会引起英镑供求曲线的移动,从而使英镑的均衡汇率发生变动。,$/,S,D,美进口英出口,英进口美出口,P=,2,1.5,1,O,(亿),20,30,40,三、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1.浮动汇率在没有政府干涉的情况下,由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供求关系自由决定的汇率,即称为浮动汇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均衡汇率由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决定;另一方面,国际收支也会由于汇率的变动自动趋于均衡。,其自动均衡机制如下:当P高时,英进口出口,SDP出口增加,D增加;进口减少,S减少;结果收支平衡。当P低时,英进口出口,即资的流出流入,逆差增加。,金融资产的出口进口,资本的流入流出,顺差增加,ORT0,ORT0,XPMPORTO,ORTMDf,本币汇率ER(本币升值,外币贬值)QfQfQ则MDfMD,本币汇率ER(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又因为MDA为r的反比函数,故如果rrf,则MDAMDr,则MDAfMDMDf,本币汇率ER即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四、将EB曲线加入ISLM模型,图示:E点在EB右边,ORTXP,本币供大于求,EREB右下移;ER,EXIS右上移EX和IMMP;MP=XP,图示:E点在EB左侧,ORTO,XPMP,本币求大于供,ERE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