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线、视频线、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关系_第1页
音频线、视频线、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关系_第2页
音频线、视频线、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关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频线、视频线、屏蔽线与同轴电缆的关系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信号按频率分为音频(几十K以下)、视频(百兆以下)、和射频(就是无线电发射频率的简称),严格地讲,中波广播用的540K及以上频率都可称为射频,电视发射用的射频频率为50M以上。视频在生活中应用最多,影碟、电视、电脑显示器这些都要用,视频频率是从0到某一个值的范围,我们把它换为“带宽”,带宽与“分辨率”和“清晰度”相关,例如VCD机清晰度低,它的视频带宽只有5M;CRT显示器可以支持1280x1024的高清晰度(注意该清晰度与LCD显示器相比还差得远!),它的带宽可以达到上百兆。音响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线,一般要求是:不能受噪音信号干扰,传输尽量无衰减,传输过程对信号不能产生大的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也就是尽量保持信号不变形,这一点对彩色电视信号影响非常大,尤其是NTSC格式的彩色视频信号,少量的相位失真就会导致颜色异常!)。为此,传输不同的信号就要用到不同的信号线,下面分别从屏蔽线与同轴线说起。对音频信号而言,频率只有几十KHz,那么几米长的传输线都可以等效为长度为“零”,导线的分布参数、特征阻抗都可以忽略,最主要的性能要求是屏蔽电磁干扰,防止在线路上感应到电磁噪声。在一条芯线的外围,连续用细铜线缠绕或套上金属编织网作为屏蔽层(屏蔽层与信号设备的地线相连),这种信号线就是“屏蔽线”,如下图所示:屏蔽线并不要求芯线与屏蔽层是同轴关系,甚至圆的扁的都没关系,核心要点是芯线被屏蔽层完全“封闭”。市面上有些伪劣音频线并没有使用“屏蔽线”,其实就是两根线封装在一起,这种线对电磁干扰完全没有屏蔽作用,试验方法是:将信号输出设备(例如CD机)连接音频左或音频右的那一端悬空,接收信号的一端如功放机保持连接,这时音响功放机或电视机的AV输入口(注:AV输入口通常是一组三根线,一个视频和两个音频)的音频口由于插上这样一条悬空状态的线,就可能从该线引入了噪音,噪音明显的话,这条线就是伪劣产品。如果插上的是一条正规的信号线,并不会引入明显的噪音,就像没插时几乎无变化。上述试验强调要把CD机那一端音频输出口悬空,只保留电视机这一端然后听噪音,还要注意电视机AV接口上的视频线不要拔,虽然我们只用听噪音的办法来试验,但是如果视频信号没了大多电视会自动静音,什么都听不到了!上述试验中,为什么CD机上音频口插上后,不论是否播放影碟,电视里听到的噪音都很小(与CD端悬空状态对比)?这是因为CD机输出口的“内阻”也能抑制信号线上感应的噪音,如果CD机够好的话,音频线的真假,影响反而并不大!上面讲过,视频信号比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即带宽)要大很多,传输用的信号线长度在半米以上就可能对信号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症状一般是三种:图像清晰度下降变模糊(高频衰减引起);颜色异常(相位失真引起),噪点(干扰噪声引起),电磁干扰可以用屏蔽线的办法解决,但频率和相位失真就只能靠同轴电缆了。同轴电缆结构与上述屏蔽线有些相似,里面芯线,外围是金属编织网(可以双层或叠加铝箔等),这更强调了同心结构,芯线是圆的,直径为r,芯线外围是同心的绝缘层,绝缘层外紧紧包围屏蔽层,屏蔽层的内径也就是绝缘层的外径为R,R与r之比决定了该同轴线的阻抗,常见的同轴线分为75欧和50欧两种。有线电视一般用75欧,这是当年为了更好地与电视接收天线匹配;无线电台等一般用50欧,该型号同轴线最适合传输大功率射频信号。与屏蔽线相比,同轴电缆只要输入和输出两端都能与设备的阻抗能够匹配,就不会存在信号的反射以及反射引起的衰减和相位失真,频率衰减也可以做到足够小(频率衰减特性是同轴电缆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如果不计成本,同轴线代替普通屏蔽线传输音频信号也没有问题。反之,对于频率比音频高得多的视频和射频信号来说,用普通屏蔽线传输就会对信号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除非线的长度非常短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有了同轴线,但对于越来越高的清晰度要求,同轴线的高频性能也往往不够用,例如,前几年所有的CRT显示器和大多LCD显示器都配有VGA接口,这个VGA信号电缆里面用了三根同轴线分别传送红绿蓝信号,另外还有两根线传送行、场同步信号,这种VGA接口当工作在1920x1280的高分辨率时,图像清晰度与数字方式的DVI接口相比有明显差距,如果VGA电缆(主要是内部的3根同轴电缆)质量差的话,图像质量损失就更大了。上面提到的音频、视频信号都是“模拟信号”,也就是说信号电压是一种连续的波形信号,模拟信号是最简单、最原始、最通用的一种形式,它的弱点主要是抗干扰差和不适合计算机处理,所以目前广泛使用了数字信号传输。但数字信号传输时同样面临噪声干扰、衰减和失真这些问题,依然不能脱离屏蔽线、同轴线这些基本的传输线理论。当前数字系统内部互连,例如电脑主机与LCD显示器之间,更多的传输并不是使用同轴线而是双绞线,就是使用一对线的“差分”电压进行信号识别,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可以同时启用很多“对”而不限于一对。这种传输方式最适合传输数字信号,也就是信号电压就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