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_第1页
高中地理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_第2页
高中地理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_第3页
高中地理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_第4页
高中地理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和解决办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影响和干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人类对自己家园,对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类历史的任何时候。一、温室效应问题1.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2.产生原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泄大量的CO2。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3.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海水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4.解决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推广使用绿色能源。5.全球变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许多环境问题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加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引发海水入侵;引发土壤盐碱化;海岸侵蚀加剧;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二、臭氧层空洞1.产生原理: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2.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3.措施: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4.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上升B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C山地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量增大,河流水位猛涨D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的分布区域发生明显改变三、酸雨(酸雨、酸雾、酸雪)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1.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2.主要原因: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3.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4.解决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5.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四、赤潮问题1.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水色不一定是红色)。联合国已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2.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丰富的营养物质;强烈的阳光;较高的水温;停滞的海水。3.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阻塞鳃腺,造成器官性损伤;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4.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五、沙尘暴1.概念: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大多在冷空气过境时出现,北方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2.形成原因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