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读书专题:《菊与刀》读后感_第1页
2000读书专题:《菊与刀》读后感_第2页
2000读书专题:《菊与刀》读后感_第3页
2000读书专题:《菊与刀》读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菊与刀读后感 如果问你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不好。但这是为什么?就因为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中国?这种片面的结论是不对的,虽然有不足,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高明之处。我们要拿一种更为审慎的方法来研究日本,研究日本人。最近总是看到各种关于日本的文章,不论内容如何,都是在“夸赞”日本,称赞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虽然是个小小的岛国,但他们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可以影响很多人。日本民族的某些精神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而菊与刀这本书就又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了解日本很好的途径。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她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民族,以便为美国制定对日政策和判断对日本的整个局势的发展。它的一切论述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揭示一个未知民族的灵魂深处的世界。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作者正是从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入手,通过明治维新以来天皇与武士关系的变化来解剖日本统治思想的演进。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将近60年,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文献。提起日本,我们很难不用一串充满矛盾的文字来形容他们,就如本尼迪克特所说的“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如同题目所写,菊是日本的国花,而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我看来,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自闭。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刀,是冷兵器中最早被使用的暴力工具,在热兵器时代还继续崇拜由刀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这说明日本在精神力量方面是怎样的原教旨。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由此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何如此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居民。日本不同于西方文化,它的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这也许就是日本从来没有为他的罪行进行忏悔和道歉的理由。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日本否认一些事情也是情有可原。对一个民族来说,灵魂是很重要的,只有接近灵魂,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民族。在全书将要结束的部分,她讲到一位叫杉本的日本夫人。这位夫人在东京教会学习英语时体会到了自由种植花草时的喜悦之情。在日本,那些为参加展览的盆栽菊花,每朵花瓣均经过栽培者细心修整,用看不见的金属线圈维系,以保持形状。在她的笔下,杉本夫人最后摘掉了那些金属线圈。那些恢复自然的盆栽菊花满心喜悦。本尼迪克特强调,要解放一朵朵被看不见的线圈捆绑的菊花,日本人要负责擦掉自己“刀上的锈”。而这刀“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今天日本盆栽的菊花,栽培时大多依旧缠绕着那些线圈,可见一个民族要改变审美是很难的。通过阅读菊与刀这部名著,我对于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贯穿于日本人意识最深层的耻辱文化是日本人永远活在别人的眼中,永远按照别人眼中的模型去塑造自己的行为,不要期望日本会成为和平的使者,历史的发展与延续只决定了他仍只能是那个二战时的那个日本。反省历史不为什么,已经死去的人们不会在那几句真诚的道歉中复活,而是希望日本自身能够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对自身一贯持之的价值好好地看一下是对还是错。我们中国人应该做什么呢?我们的历史远比日本要悠久丰富,但是我们却最终熏陶出了羊一样的军队。我们在近代开始成型的文化中几乎全是菊,几乎没有刀。中华民族在秦时那种尚武精神到了近现代近乎磨灭,我们的军队和百姓全成了温驯的羊。现在我不知道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