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Philosophy,2011年10月12日,目录,1.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2.亚里士多德哲学,2.1自然哲学,2.2形而上学,PlatoandAristotle(PlatoholdsacopyofhisTimeausandAristotleholdsacopyofhisEthics)TheheadofPlatoisclosetothepresumedSelfPortraitofLeonardodaVinci.,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前384322,“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黑格尔,一、亚里士多德生平与著作,学园(Academy)的努斯(nous)“读书人之屋”;求知是人的本性。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AmicusPlato,sedmagisamicaveritas.)41岁出任马其顿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吕克昂讲学,史称漫步学派或逍遥学派海德格尔:“他出生,思想,去世”。,亚里士多德名言,Withregardtoexcellence,itisnotenoughtoknow,butwemusttrytohaveanduseit.说到德性,仅仅知道它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具备之,应用之。Allmenbynaturedesireknowledge.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Manisbynatureapoliticalanimal.人生来是一种政治动物。Thebasisofdemocraticstateisliberty.民主国家的基础是自由。Lawisorder,andgoodlawisgoodorder.法律即秩序,好的法律即好的秩序。,Whatisafriend?Asinglesouldwellingintwobodies.什么是朋友?寓于两个肉体中的一个灵魂。Afriendis,asitwere,asecondself.Cicero朋友如同第二个我。西塞罗Weshouldbehavetoourfriendsaswewouldwishourfriendtobehavetous.我们希望朋友怎样对待自己,就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朋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第欧根尼.拉尔修的书目列举150种书目,400卷;还有人认为有1000卷现存46种,另加残篇,涉及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各类自然科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哲学被安德罗尼柯整理编定,希腊文标准本:1830-1870德国柏林研究院的亚里士多德著作集(AristotelesOpera)简称I.Bekker本英文标准本:TheCompleteWorksofAristotle,TheRevisedOxfordTranslation,EditedbyJonathanBarne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中文全集本: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文选集: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2000伦理学卷,1999政治学卷,1999研究文献: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简明的介绍:伯内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罗斯: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1997OxfordClarendonAristotleSeriesVasilisPolitis,RoutledgePhilosophyGuideBooktoAristotleandtheMetaphysics,Routledge,2004,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1、自然哲学2、形而上学,1.自然哲学(物理学),1.1本原所谓本原(arkhe),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一物之基础应是本原,亦称“载体”(hupokeimenon直译为“躺在下面的东西”)。载体只是生成的基础,不是生成的东西。生成物之所以为生成物,它之所以是此物而不是彼物,关键在其形式。可见,形式亦应是本原。,“万事万物就都是由于载体和形式而生成的。”事物的本原应是两个,一为载体,一为形式。但是,形式有一个具有和短缺的对立问题,短缺就是不具有形式或具有另一种形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本原也可以说是三个,即载体、形式和短缺。,1.2四因说,以往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将以往关于“原因”的理论归结为四种原因(四因说)将这四种原因又归结为形式与质料这两种原因最后通过潜能与现实这一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所谓“原因”(aitia)不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从纵的方面看,原因可分为本因、偶因和自发因三类;从横的方面看,可分为先因和后因、普遍因和特殊因、固有因和偶有因、实现因和潜能因、远因和近因五种。,四因:“质料”(hule),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在形式,即eidos,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或“是所是的什么”(totieneinai)二是指外在形式,即形状(morphe),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等。动力因之所以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动静,离开了动因,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事物分为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前一类包括动物及其部分、植物、单纯物(指水、火、土、气等元素)。后一类范围很广,包括一切技艺产品。区分两类事物的依据,就是看它的动力因在内部还是在外部。,“所为因”,即“所为的那东西”,常意译为“目的因”。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其所为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意图才运用技术创制出某种东西。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其实也是有所为的,只不过不如技术产品那样明显罢了。无论自然物还是技术物,都要追求“好”的结果。,以房子为例。一座房子,砖石是它的质料因,建筑师是它的动力因,居住是它的目的因,而房子之为房子的那个式样和一般原理,则是它的形式因。在这四种原因中,质料因和形式因是最基本的,因为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统一到形式因中去。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任何一个个别事物,都可以分为质料与形式两个方面。质料构成了事物存在的物质载体形式则规定了事物存在的样式,并因此成为事物生成的动力和目的。二者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任何质料都要以特定的形式存在;也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任何形式都以质料为物质基础。它们二者的结合就生成了具体、个别的事物,这就是第一实体。,质料与形式的转化,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相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它们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了。例如砖瓦对于房屋是质料,对于泥土则是形式。高一层次的东西是形式,低一层次的则是质料,整个链条就是从质料到形式不断发展的系列。这个系列,也是潜能向实现转化的过程。,潜能与实现,“潜能”(dunamis)或“潜在”,词源含义是“能”,即能力、力量。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它是动变的一种本原,但是这本原在他物之中,即使在某种情况下在自身中,也是作为自身中的他物。“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的变化的本原”。,“实现”(energeia,通常译为“现实”,直译为“在活动中”)是事物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与潜能相对,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与它关系密切的另一个概念是“现实”(entelekheia,直译为“在目的中”,通常意译为“完全现实性”,或音译为“隐德莱希”)。这两个概念都对应于潜能,因而他有时混用。但严格讲来,二者是有区别的:“实现”重在活动的过程,“现实”则重在完成的结果。,质料与形式的关系亦即潜能与实现的关系质料以潜能状态存在着,形式则是实现。质料一旦获得了自己的形式,它就实现出来,成了现实的存在。所以,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1.3四因说的哲学意义,一方面,他批判了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认为他们只重质料而忽略形式,不仅不能说明事物存在和生成的根据或原因,也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因为事物的本质是形式而不是质料。另一方面,他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把理念和事物相分离,形式和质料相脱离,否定了质料的作用和个别事物的实在性。,2.形而上学,2.1Metaphysics的来源公元前一世纪时,安德罗尼柯着手整理亚里士多德的手稿时,在整理完了关于自然哲学的手稿即物理学(Phusike)之后,整理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当时他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名字,于是只好称之为“tamatataphusika”,即“物理学之后诸卷”,后人为了简便,去掉了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了。,以“形而上学”翻译metaphysics第一次出现在1884年的日文哲学词典,日本学者借用了理学的概念。朱熹:“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周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911年出版的汉语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形而上学是就考究形而上之对象(即实在)对于考究形而下之对象(即现象)言”。,1906年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翻译成日语时,形而上学有了与辩证法的思维方式相反对的含义。1912年恩格斯的文章翻译成汉语,在1933年沈志远的新哲学词典和艾思奇1939年的研究提纲中,形而上学基本上是这样使用的。,metaphysicsontology,“存在”(toon)一词是希腊语中系词“是”(einai)的中性现在分词,自从巴门尼德把它作为真理的对象加以研究以来,变成了一个众说纷纭、含义广泛的最高哲学范畴,甚至演变出一门长期支配西方哲学走向的学问本体论(ontology,即关于存在的学说)。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就是这样的本体论。,“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2.2存在论(ontology),“存在”“是”本身不可定义,只可说明,即我们说不出它是什么,只能说它怎样是。区分了两种意义的“存在”或“是”:“由于偶性的存在”和“由于自身的存在”。“由于偶性的存在”指某种属性偶然而不是必然地属于某一事物,例如,“这个有教养的人在造屋”。“由于自身的存在”则指的是在本性上属于主体自身的东西。,十范畴,哲学不研究前一种存在,但要研究后一种存在。在范畴篇中,列举并分别讨论了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地、何时、所处、所有动作、承受。它们囊括了事物由于自身的所有存在方式。,1、“实体”:他是一个人,这描述的是他“是什么”。2、“数量”:他有2米高,100公斤重。3、“性质”: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4、“关系”:他比一般人都要高。5、“地点”:他生活在北京。6、“时间”:他昨天出国了。7、“状态”:他住在旅馆里。8、“动作”:他买了一本书。9、“所有”:他拥有这本书。10、“承受”:他深受这本书的影响。,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第一哲学不可能也不应该研究所有的这些存在。对存在某一方面或部分的研究,是其他知识的事情(如数学就是研究存在的数量关系),但对存在自身进行研究,即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则是其他学科无能为力的。“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实体,“作为存在的存在”(onheon),是亚里士多德所特有的表达句式“作为X的X”中的一种,起强调作用,类似于柏拉图的习惯句式“X自身”“作为X的X”“X自身”物自身所谓“作为存在的存在”,指存在本身而不是存在的表现或部分。这个本原,作为“存在”其他意义的依据和支撑者,作为存在背后的那个存在本身,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实体”。,2.3实体论,“实体”一词的希腊语原文是ousia,与toon一样源出于einai,系阴性现在分词。ousia除有“实体”(英语substance)之意外,还有“本质”(英语essence)之意。作为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性范畴,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论述很多,主要集中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第五、七、十二卷中,由于角度不同,观点的差异也很大。,2.3.1范畴篇,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通过制定判断实体的五条标准,区分出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从而提出了他最初的实体学说。这五条标准是:(1)“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主体”,是从逻辑上讲的,指不充当宾词,而是主词;“不依存主体”,是从哲学上讲的,指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2)“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这个”(todeti)指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亦即个体。实体的这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是单一的个体。(3)“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意思是说,性质、关系等范畴有对立面,如好与坏、上与下等,但没有什么能和实体对立。,(4)“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这不是说不同类别的实体之间无程度差别,而是说同一类实体的各个个体间无程度差别。(5)“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这是实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他范畴则不具有。如某个人,他可以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善有时恶,但却始终是同一个人。,依据上述标准,则存在着两类实体。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因为它最符合这五条标准。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是第二实体,因为一方面,它们基本上符合上述标准,可视为实体,但另一方面,其实体性却不如个别事物。愈个别的东西实体性愈大,愈普遍的东西实体性愈小。,哲学意义,这种感性实体论在哲学上也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根本对立的。柏拉图将作为普遍性共相的理念看作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外并且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的客观实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普遍性的形式不可能与事物分离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分离”问题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是针锋相对的。,2.3.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对“实体”概念的规定,区分出四种实体:(1)水、火、土、气等单纯物体及其由之构成的复合物(2)事物存在的原因(如灵魂之于动物);(3)构成事物的起规定和标志作用的内在部分(如构成体的面以及数目等);(4)事物的何以是,即本质。,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实体的双重含义:“或者是最终的主体、载体,它永不对他物作述说;或者是某一独立的、单个的存在,这就是个别事物的形状和形式”。首先,在这里没有了“第一”或“第二”的等级排列,取消了个别事物的至尊地位。其次,实体家族的成员变动了,排除了属、种概念,增添的都是事物内部的根本性因素,如元素、本质、形式等。,最后,判断实体的标准也有变化,一方面只保留了范畴篇五条标准中的一、二两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分别用不同的标准来指征不同的实体:用第一条标准衡量“主体”或“载体”(hupokeimenon),用第二条标准规定形状和形式。,形而上学第七、八、九卷,亚里士多德重申了实体是存在的首要意义的观点,借以说明探讨实体的重要性。所有范畴和事物都由于实体而存在,因为“实体在一切意义上都是最初的,不论在原理上,在认识上,还是在时间上”。,实体是什么?,首要的和唯一的问题,就是考虑实体是什么。关于实体是什么的问题,前人有不同的回答。概括而言,至少有四种:是其所是、普遍、种、载体。于是,亚里士多德便分别来考察这四种东西是否是实体。,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经过以解剖法和排除法为特征的细致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得出了事物的形式才是第一实体的结论。在第八卷中,他又进一步讨论了质料和形式在事物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二者的层次问题。,从逻辑分析的角度看,质料和形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层次,质料有与事物最近的质料和远离该事物、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质料,形式也有与质料结合的事物形式和最高的、无质料的纯形式。不过就认识事物而言,关键是要寻求该事物最近的质料和特有的形式,而这种质料和形式恰恰是同一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存在方式的不同,一个是潜能的,一个是实现的。,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质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绘画教育活动方案
- 美容宣传活动方案
- 福州古城活动方案
- 礼仪之星评比活动方案
- 电子印章活动方案
- 电台秋游活动方案
- 端午彩蛋活动方案
- 电厂提质增效活动方案
- 电玩时代活动方案
- 端午diy活动方案
- 弱电维护保养合同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 YY/T 0471.3-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3部分:阻水性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复习课的应用》精品课件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腧穴定位法课件
- 社会体育导论PTPPT课件讲义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