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及验收规范 (征求意(征求意见见稿)稿) 2018 年 10 月 8 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 2017 年能源领域行 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 科技201752 号)的要求,由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 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编制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认真总结 了近年来经实践证明有效和成熟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工艺,以多种形 式征求了全国市政工程系统有关方面专家和单位的意见,经反复研 究,多次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 10 章和 3 个附录等,包括总则、术语、基础资料、 施工准备、冻结及相关设计、冻结施工、开挖与支护、监测与监控、 验收、安全与绿色施工等。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 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条 款内容的解释。在本规范执行工程中,如有新的建议或意见,请将 意见寄送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西路 241 号,邮政编码: 邮箱:cc5c ),以供今后修订时 参考。 本规范主编制、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 人: 主编单位: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中煤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能源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6 4 施工准备.7 4.1 一般规定.7 4.2 基础资料.8 4.3 现场准备.9 5 冻结及相关设计.10 5.1 一般规定 .10 5.2 冻结壁设计 .12 5.3 冻结孔设计 .16 5.4 初衬设计.18 5.5 预应力支架设计.18 5.6 防护门设计.19 5.7 保温设计.19 5.8 冷冻站设计.20 5.9 供电系统.25 6 冻结施工.27 6.1 一般规定.27 6.2 冻结孔施工.27 6.3 冻结管安装 .30 6.4 供液管安装.31 6.5 冷冻站安装.32 6.6 冷冻站运转.33 6.7 冻结壁检测与判定.34 6.8 冷冻站停冻与拆除.36 7 开挖与支护.37 7.1 一般规定.37 7.2 预应力支架及防护门安设.37 7.3 开挖准备及试挖.38 7.4 开挖.39 7.5 初衬施工.40 7.6 防水施工.42 7.7 永久结构施工.43 7.8 冻结孔充填与封堵.45 7.9 充填与融沉注浆.45 8 监测与监控.48 8.1 一般规定.48 8.2 监测内容 .48 8.3 监控要求.48 9 验 收.52 9.1 一般规定.52 9.2 初期支护验收.52 9.3 防水层验收.53 9.4 永久结构、成品验收.53 10 安全与绿色施工.54 10.1 安全.54 10.2 绿色施工.54 附录 A 钻孔施工原始记录表 .56 附录 B 钻孔打压原始记录表 .57 附录 C 冷冻站运转记录表 .58 本规范用词说明.59 引用标准名录.60 条 文 说 明.61 Contents 1 general rule. 1 2 terms .2 3 basic provisions . . 6 4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 .7 4.1 General rule . .7 4.2 basic data. .8 4.3 site preparation. .9 5 freezing and related design. 10 5.1 general rule .10 5.2 freezing wall design .12 5.3 freezing hole design .16 5.4 primary lining design .18 5.5 design of prestressed support. 18 5.6 protection door design. 19 5.7 insulation design. 19 5.8 freezing station design .20 5.9 power supply system. 25 6 freezing construction .27 6.1 general rule .27 6.2 freezing hole construction .27 6.3 freezing pipe installation. 30 6.4 installation of liquid supply pipe. 31 6.5 freezing station installation. 32 6.6 refrigerating station running .33 6.7 freezing wall det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34 6.8 freezing and dismantling of refrigerating station. 36 7 excavation and support .37 7.1 general rule .37 7.2 prestressed support and protective door. 37 7.3 excavation preparation and trial excavation. 38 7.4 excavation. 39 7.5 lining construction. 40 7.6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42 7.7 permanent structure construction .43 7.8 freezing hole filling and plugging .45 7.9 filling and thawing grouting .45 8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48 8.1 general rule .48 8.2 monitoring content .48 8.3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48 9 acceptance .52 9.1 general rule .52 9.2 initial support check .52 9.3 waterproof layer acceptance .53 9.4 permanent structure, finished product acceptance .53 10 safety and green construction. 54 10.1 safety .54 10.2 green construction .54 Appendix A borehole construction record .56 Appendix B drill down original record .57 Appendix C operation chart of refrigerating station .58 The specification specifies .59 Quotation standard list .60 Clause .61 1 总 则 1.0.1 为加强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管理,统一隧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及质量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安全,环境安全和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氯化钙盐溶液(简称盐水)为冷媒剂制冷系统的 水平及近水平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 1.0.3 隧道联络通道施工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应符合 本规范的规定。 1.0.4 隧道联络通道的施工应推广应用成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新材料。 1.0.5 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联络通道 contact passage 隧道之间设置的横向逃生通道。通道及泵站因其紧急疏散和汇集、排放区 间积水的双重功能而被相辅应用。本规范中的联络通道是通道和泵站的统称。 2.0.2 冻结法 ground freezing method 在施工地下构筑物之前,用人工冻结的方法,对构筑物周围含水地层进行 冻结,形成具有临时承载和隔水作用并满足工程施工安全需要的冻结壁,然后 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构筑物掘砌作业的一种施工方法。 2.0.3 清水系统 clean water system 冷却塔与清水泵、闸阀、管路组装在一起形成的清水循环。 2.0.4 盐水系统 saltwater system 盐水箱与盐水泵、闸阀、管路组装在一起形成的盐水循环。 2.0.5 制冷系统 refrigeration system 冷冻机与闸阀、管路组装在一起形成制冷系统。 2.0.6 冻土圆柱 frozen soil column 冻结器与周围含水地层发生热交换并使周围含水地层冻结所形成的近似圆 形的冻土柱。 2.0.7 冻结壁 frozen soil wall 用冻结技术在构筑物周围地层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连续冻结岩 土体。又称冻土帷幕或冻土墙。冻结壁由两两相交的冻土圆柱组成,相邻冻土 圆柱的交界面称冻结壁界面。 2.0.8 冻结壁厚度 frozen soil wall thickness 冻结壁壁面上任一点与另一壁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计冻结壁厚度系指在 拟建构筑物开挖面外侧冻结壁所要达到的最小厚度。有效冻结壁厚度为拟建构 筑物开挖面外侧冻结壁所达到的厚度。 2.0.9 冻结壁平均温度 average temperature of frozen soil wall 设计冻结壁冻结范围内温度分布的平均值。 2.0.10 冻结壁交圈时间 frozen soil wall closing time 从地层冻结开始至构筑物周围主要冻结器布置圈上所有相邻的冻结器所形 成的冻土圆柱按设计要求完全相交所需的时间。 2.0.11 冻结壁形成期 period of frozen soil wall formation 从地层冻结开始至冻结壁达到设计要求所需的时间。也称积极冻结期。 2.0.12 冻结壁维护期 maitainable period of frozen soil wall 冻结壁达到设计要求后,为了保证构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继续向冻结 器输送冷量,以维持冻结壁满足设计要求的一段时间。也称维护冻结期。 2.0.13 冻结孔 freeze hole 按设计要求布置在联络通道周围用于安装冻结器的钻孔,有水平孔、倾斜 孔之分。冻结孔一般沿围绕构筑物的环线布置,该环线称冻结孔布置圈。 2.0.14 冻结孔间距 a space between two adjacent freeze holes 相邻两冻结孔之间的距离。冻结孔不同深度处的冻结孔间距一般也是不同 的。相邻冻结孔孔口之间的距离称冻结孔开孔间距。实际施工完成的冻结孔间 距称冻结孔成孔间距。 2.0.15 冻结器 freezing apparatus 安设在冻结孔内,用以循环冷媒剂并与地层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冻结器由 冻结管和置于冻结管内的供液管等组成。 2.0.16 泄压孔 pressure release hole 用来观测和释放土层冻胀压力的孔。 2.0.17 测温孔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ole 布置在冻结壁及冻结降温区内、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不同时期地层温 度分布状况的钻孔。测温数据用来计算冻结壁扩展速度、冻结壁厚度和冻结壁 平均温度等冻结壁形成特性参数。 2.0.18 探孔 bore hole inspection 用以检查土体冻结效果的检验孔。 2.0.19 测斜 deviational measurement 检查冻结孔、测温孔、泄压孔在不同深度上的偏斜值和偏斜方位的工作。 2.0.20 测深 deepness measurement 检查冻结孔、测温孔、泄压孔的实际深度的工作。 2.0.21 冷冻站 refrigeration plant 在拟建联络通道附近集中安设制冷设备和设施的场所。冷冻站主要由制冷 剂(氟利昂等)循环系统、冷媒(盐水等)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及供电 系统构成。 2.0.22 自然解冻 of natural thawing 冻结法施工完成后,冻土在自然条件下缓慢解冻。 2.0.23 强制解冻 forced thawing 冻结法施工完成后,利用人工致热的方法将原冻结壁强制快速解冻。 2.0.24 空帮 Un-supported Section 联络通道掘进后未初次支护的通道。 2.0.25 孔口管 borehole orifice-pipe 联络通道正常钻孔前,在钻孔位置埋设一段带有法兰的钢管,是安装其它 装置的基础这段钢管即为孔口管。 2.0.26 孔口防喷装置 blowout prevent device 联络通道正常钻孔前,在孔口管上安装的用于防止钻进时泥水或砂喷涌的 控制装置。 2.0.27 融沉 thawing settlement 冻土融化时的下沉现象。包括与外荷载无关的融化沉降和与外荷载直接有 关的压密沉降。 2.0.28 冻胀 frost heave 人工冻结对地层土体产生的膨胀现象。 2.0.29 防护门 protective door 用于通道开挖过程中防止涌水、涌沙的安全门。 2.0.30 预应力支架 prestressed support 对隧道可施加预应力的一种被动支架,防止因冻胀、融沉对隧道产生 的变形。 2.0.31 透孔 thru hole 打透两条隧道,向开挖面对侧供盐水的孔。并用来检查隧道线间距、 里程及标高。 2.0.32 充填注浆 filling grouting 对土体与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的裂隙用浆液进行充填的方 法。 2.0.33 融沉注浆 thaw settlement grouting 对地层自然或强制解冻造成土体融沉的一种注浆控制方法。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1 盾构始发与接收冻结法施工应符合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 及施工安全措施等技术文件的规定。要求技术文件编制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 提出明确的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3.2 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具有适用的施工技术标准、健 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3.3 隧道联络通道冻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 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现场验收,按 有关规定复验,并应经监理单位确认。 3.3.2 施工材料、设备和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并应具有合格证明。(1 和 2 调整下顺序) 3.3.3 各工序质量控制应符合施工技术标准,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 查并形成记录。 3.3.4 质量合格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达到 100%,应为合格。 2 一般项目的质量达到 95%及以上,应为合格。 3 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验收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3.3.5 工程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档案,并应做好各种检测记录、隐蔽工程记 录、质量检查记录等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工程竣工时应做好施工总结, 竣工资料应真实、准确、齐全。 4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4.1 一般规定 4.1.1 冻结地层的勘察工作应根据工程规模,在前期隧道勘察资料的基础上 以及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等工作的基础上确定。 4.1.2 冻结地层的勘察应包括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勘探、取样、室内试验 以及冻结地层条件评价。 4.1.3 通过踏勘、调查、搜集资料及测绘,对冻结施工中的地质条件和地质 问题作出评价,对设计、施工、防治处理及环境保护方案提出建议。 4.1.4 勘探工作应充分结合工程特点、交通条件、机具设备等因素,防止对 地下管线、地下工程产生影响,必要时进行补勘。 4.1.5 进行钻探时,应有专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钻孔完工后应进行充填。 4.1.6 冻结施工前,应进一步查清联络通道处的详细地质资料,了解隧道施 工情况,同时应查清冻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建筑物分布, 提出施工中的保护措施。 4.1.7 建设单位组织完成设计交底,并进行图纸会审。 4.1.8 由隧道施工单位提供联络通道位置的实际施工里程和标高,由专业施 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测和复核。 4.1.9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并进行安全 技术交底。 4.1.10 冻结施工所需的设备、仪器、材料应到达施工现场,主要包括钻机设 备、冷冻设备、制冷剂、冻结管等。 4.1.11 应急预案已按程序上报并审批,应急物资准备齐全并摆放于施工现场。 4.1.12 施工场地具备路通、水通、电通“三通一平”条件。 4.2 基础资料 4.2.1 勘察资料 1 施工前应查明周边地面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包括周边地面及地下的建 (构)筑物结构、设备、管线特征及其特殊保护要求、与拟建联络通道的位置 关系等。 2 联络通道的勘察工作应在隧道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应做详勘并提供勘察 孔地质柱状图及相关描述,包括勘察孔全深范围内的土层分布图、土层名称、 层顶标高、层厚、取样点位置、土体参数等。 3 联络通道的勘察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1)勘察孔应位于联络通道结构外侧,与联络通道结构边缘的距离应 为 3m5m; 2) 每一个联络通道处应至少布置 2 个勘察孔,其中一个为取样孔, 必要时增加一个静探孔。 3)勘察孔深度应深入超过开挖深度至少 10m,以便了解联络通道结构 底部可能存在的不利地层情况。 4 应查明受联络通道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土分布,以及土体和冻土的强 度指标,并在勘察报告中说明。 5 勘察孔资料还应说明含水层及地下水活动特征。应包括含水层埋深、 厚度、渗透系数、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以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 系等。对于承压含水层,应详细分析其与联络通道结构或冻结钻孔的相对位置, 及其对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6 当联络通道附近含水层地下水活动频繁,应提供该含水层的地下水流 向、流速等资料,冻结方案也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7 应对联络通道附近的水源井、降水井进行调查,收集水源井、降水井 的用途、数量、方位、距离、深度,抽水层位,抽水时间,日抽水量以及抽水 影响半径等资料。 8 在联络通道附近透水砂层中,设计时应考虑周围降水对施工的影响。 4.2.2 冻土试验资料 1 冻土试验资料应包含土层的热物理特性指标。包括原始地温、结冰温 度、导热系数、比热、冻胀率和融沉率。 2 冻土试验资料应包含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指标。包括弹性模量、泊松 比、抗压强度、剪切强度、抗折强度、蠕变参数等。 3 人工冻土、热物理性、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宜通过冻土试验获取资料。 4.2.3 其他资料 1 联络通道结构施工图。 2 其他与联络通道冻结法设计,施工有关资料。包括拟建联络通道隧道区 间平面图、剖面图,冷冻站安装位置及交叉施工情况,出土方向和位置。联络 通道中心线与设计的实际偏差,附近工程施工的有关情况,隧道附近的交通及 场地条件,地区气象资料等。 4.3 现场准备 4.3.1 管理、施工人员准备到位。 4.3.2 施工设备、材料准备到位。 5 冻结及相关设计冻结及相关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地层冻结加固设计应确保钻孔施工、土方开挖和结构施工的安全, 并使周围环境和建(构)筑物不受损害。 5.1.2 联络通道开挖后,冻结壁作为临时承载结构,并应设立初期支护。 5.1.3 采用冻结法施工的联络通道,其二次衬砌结构应按承受全部外荷 载进行设计。 5.1.4 地层冻结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冻结壁设计 2 冻结孔、泄压孔、测温孔布置、冷排管、透孔设计 3 冻结制冷系统设计 4 对冻结壁的监测与保护要求 5 初期支护结构设计 6 应急防护门结构设计 7 隧道预应力支架设计 8 充填、融沉注浆工艺及要求 9 对周围环境和(构)筑物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析 10 注浆工艺要求等 5.1.5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设计中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1 工程特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1)联络通道结构顶部覆土厚度小于 6m,或大于 25m; 2) 两隧道轴线间距大于 20m,或小于 9m; 3)区间圆隧道直径大于 10m; 4)侧式泵站; 5)Z 型通道; 6)叠加通道; 7)江底、湖底等水体下通道。 2 水文地质条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1) 地下水流速大于 5m/d,有集中水流或地下水水位有明显波动; 2) 土层结冰温度低于2C 或有地下热源可能影响土体冻结; 3) 土层含水量低、过饱和土层可能影响土体冻结强度; 4)在含有承压水砂层中施工; 5)存在沼气、暗浜、古河道等不良地质条件或因前期施工遗留的不 利因素。 3 联络通道施工区域地面影响范围(影响半径为 1 倍中心埋深)竖 向投影区域内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 1)居民住宅、保护建筑、综合管廊及其他重要建(构)筑物或沉降 敏感区域等; 2)城市主干道、城市高架桥或地下通道; 3)给水、排水、供热、燃气、航油等压力总管或干管、市政排水总 管(合流总管)、110KV 及以上高压电缆、军缆、通信等重要管线; 4)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已运营或已建成的轨道交通设施或 大型越江隧道工程; 5)江河湖泊; 6)同步施工的其它地下工程。 4 其它影响因素 1)联络通道施工与盾构推进或铺轨等施工交叉作业; 2)土体中含有聚氨酯等隔热材料,且范围、分布难以确定; 3)用其他施工方法扰动过的地层; 4)在近 3 个月内进行过水泥系土体加固。 5.1.6 当冻结壁表面直接与大气接触或通过导热物体与大气产生热交换 时,应在冻结壁或导热物体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5.1.7 在冻结壁形成期间,冻结壁外 200m 区域内的透水砂层中不宜采取 降水措施。必须降水施工时,冻结设计应考虑降水产生的不利影响。 5.2 冻结壁设计 5.2.1 冻结壁类别及结构形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冻结壁的分类应符合表 5.2.1 的规定。冻结壁设计应根据冻结壁功 能要求、类别选择不同形式和安全性能的冻结壁。 表 5.2.1 冻结壁功能分类表 类别功能与要求说明 I 仅用于止水而无承载要求如岩石裂隙和混凝土界面缝隙止水 II 仅用于承载而无止水要求如不透水粘性土层的加固 III 既要求承载又要求止水如含水砂土层的加固与止水 5.2.2 冻结壁结构形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冻结壁宜按受压结构设计; 2 在含水砂性土层中应采用封闭的冻结壁结构形式; 3 冻结壁结构形式选择应有利于控制土层冻胀与融沉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 5.2.3 联络通道部分可采用直墙圆拱冻结壁,集水井、侧向泵站可采 用满堂加固或采用“V”字形冻结壁冻结加固; 5.2.4 开挖后冻结壁应设初期支护,冻结壁承载力设计应按承受全部荷载 计算。 5.2.5 冻结壁设计基础参数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 冻结壁的外荷载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冻结壁的荷载应包括土压力、水压力、水体压力、土方开挖影响 范围以内地表建(构)筑物荷载、地表超载及其它临时荷载。 2) 土压力和水压力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砂质粉土和碎石土宜 按水土分算的原则计算;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粘质粉土宜按水土合算 的原则计算。 3) 垂直土压力按计算点以上覆土重量及地面超载计算;侧向土压力 按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也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基底土反力按静力平衡计算。 侧向土压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为: (5.2.5) st PKP 式中: Ps为侧向土压力,MPa; Pt为计算点的垂直土压力,MPa; K为侧压力系数,一般取K=0.35-0.7。 2 冻结壁平均温度应根据冻结壁承受荷载大小(或开挖深度)、盐水 温度、冻结孔间距、冻结壁厚度、冻结管直径、冻结时间综合确定。冻结壁平 均温度可采用成冰公式法、面积法或数值分析法进行计算。联络通道冻结壁平 均温度可按表 5.2.5-1 选取。冻结壁与隧道管片交界面平均温度不应高于 5。 表 5.2.5-1 冻结壁平均温度设计参考值 3 盐水温度与盐水流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盐水温度与盐水流量应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冻结壁厚度和平均 温度达到设计值的需要; 2)最低盐水温度应根据设计的冻结壁厚度、平均温度、地层环境及 气候条件确定,宜按表 5.2.5-2 选取。设计冻结壁平均温度低且地温高时宜取 较低的盐水温度; 表 5.2.5-2 最低盐水温度设计参考值 冻结壁平均温度 Tp C6881010 最低盐水温度 TyC252626282830 3)积极冻结 7d 后盐水温度宜降至-18以下,积极冻结 15d 后盐水温 度应降至-24以下,开挖构筑时盐水温度应降至设计最低盐水温度以下。施 工初期支护后冻结盐水温度不宜高于-25,并确保冻结壁与隧道管片的交界 面不化冻。 4)开挖时,去、回路盐水温差不宜高于 2;在保证冻结壁平均温度 和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且实测判定冻结壁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盐水温度, 但不宜高于-25。 5)冻结孔单孔盐水流量应根据冻结管散热要求、去回路盐水温差和 开挖深度Hj (m) 30 冻结壁平均温度Tp ()6881010 冻结管直径确定,冻结管内盐水流动状态宜处于层流与紊流之间。 5.2.6 冻结壁厚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冻结壁厚度设计应根据联络通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埋藏 深度、结构、几何特征、和可能达到的冻结壁平均温度等综合条件确定。II 类 和 III 类冻结壁应按承载力要求设计冻结壁厚度。 2 冻结壁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冻结壁内力宜采用结构力学或数值计算方法计算; 2)冻结壁的力学计算模型可按均质线弹性体简化,其力学特性参数宜取 设计冻结壁平均温度下的冻土力学特性指标; 3)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时,数值计算应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对于隧道的 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弹性模量、泊松比、重度、未冻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重 度,冻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重度宜根据现场试验或者参考类似材料进行选 取。 3 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冻结壁的暴露时间不宜大于 24h。 4 冻结壁可只进行抗压、抗折和抗剪强度验算。冻结壁的强度验算可按 式 5.2.4 进行: KR (5.2.6) 式中: 冻结壁应力,MPa; R 冻土的强度指标,MPa; K 安全系数,III 类冻结壁强度检验安全系数宜按表 5.2.4 选取,II 类冻结壁 强度检验安全系数宜取 III 类冻结壁的 0.9 倍。 表 5.2.6 III 类冻结壁强度检验安全系数 项 目抗 压抗 折抗 剪 安全系数 3.03.02.0 5 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冻结壁设计时应验算冻结壁的变形,计算冻结壁 最大变形不应超过 30mm。 6 联络通道与管片交界处的冻结壁设计厚度不应小于 1.0m,且平均温 度不高于-5,其他部位的冻结壁设计厚度不应小于 1.4m。 5.2.7 冻结壁形成预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冻结壁有效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5.2.7-1)2 yjdpqr Ev tE 式中:Eyj设计冻结壁有效厚度,mm; vdp 冻结壁单侧平均扩展速度,mm/d; Eqr 冻土侵入开挖面以内厚度,mm; t 冻结时间,d。 冻结壁单侧平均扩展速度可按表 5.2.5 选取或采用测温数据计算。 表 5.2.7 单排孔冻结壁(或冻土圆柱)单侧扩展速度设计参考值 2 冻结壁交圈时间可按下式估算: 冻结时间t(d)0202130314041505160 粘土冻结壁单侧 平均扩展速度 vdp(mm/d) 34282824242222202018 沙土冻结壁单侧 平均扩展速度 vdp(mm/d) 50404035353030282825 (4.2.7-2) max 2 jq dp S t v 式中:tjq 预计冻结壁交圈时间,d; Smax冻结孔成孔控制间距,m; vdp 冻结壁单侧平均扩展速度,m/d。 3 在冻结壁形成期,预计冻结壁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值,同时预 计冻结壁平均温度不应高于设计要求值。 5.3 冻结孔设计 5.3.1 冻结孔布置原则 1 冻结孔的布置必须满足能够形成有效的冻结壁厚度和平均温度的设 计要求。 2 冻结孔布置参数应包括冻结孔孔位、冻结孔开孔间距、成孔间距、 冻结孔深度和冻结孔偏斜精度要求等。冻结壁形成参数应包括冻结壁交圈时间、 预计冻结壁扩展厚度和冻结壁平均温度等。 3 对于线间距小于 20 m 的联络通道,可采用从一侧布置冻结孔;对于 线间距大于 20 m 的联络通道,宜采用从隧道两侧布置冻结孔。 4 当单排冻结孔不能满足冻结壁设计要求时,可布置多排冻结孔。 5 冻结孔布置设计时宜布置不少于 2 个的透孔,(特殊情况可不打透 孔,但通道两侧预留门洞要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用于验证隧道管片预留门洞位 置、线间距长度和对侧冻结管与冷冻排管供冷,透孔的数量根据流量计算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确定。 5.3.2 冻结孔偏斜 1 冻结孔最大允许偏斜值即冻结孔成孔轨迹与设计轨迹之间的距离。 冻结孔偏斜精度应符合表 5.3.2-1 规定。 表 5.3.2-1 冻结孔偏斜精度要求表 冻结孔类型水平或倾斜冻结孔竖直冻结孔 冻结孔深度H(m) 10 10303060 40 40100 冻结孔最大偏斜值 (mm) 150 150350350600150250250400 2 冻结孔最大允许成孔间距指设计冻结壁厚度范围内冻结孔终孔位置 和相邻冻结孔的垂直距离。集水井位置开挖时冻结时间比通道正常段长 10 天 左右,冻结孔深度小于 10m 时允许终孔间距为 1400mm。单排冻结孔成孔控制间 距应符合表 5.3.2-2 规定。多排冻结孔密集布置时,内部冻结孔成孔的控制间 距可取边孔的 1.2 倍。 表 5.3.2-2 单排冻结孔成孔间距设计值 冻结孔类型水平或倾斜冻结孔竖直冻结孔 冻结孔深度H(m) 10 10303060 40 40100 最大允许终孔间距 (mm) 1100130013001600160020001200140014001800 5.4 初衬设计 5.4.1 初期支护应进行荷载力验算。初期支护应能承受 20%30%的冻结 壁承受的荷载。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初期支护宜按承受 50%冻结壁荷载设 计: 1 通道位置有砂土层; 2 通道长度大于 15m 或通道开挖时间需要 15d 以上; 3 通道开挖区附近 3m 内有特殊变形控制要求的重要建(构)筑物。 5.4.2 初期支护可采用钢筋格栅、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层组成的复合结构 形式,也可采用由喷射混凝土,型钢支架、木背板和砂浆充填层组成的结构形 式。 (2)集水井 喷射混 凝土 钢支架 木背板 充填层 (1)通道 喷射混 凝土 钢支架 木背板 充填层 5.5 预应力支架设计 5.5.1 预应力支架可采用多边形支撑或环形支撑。 5.5.2 在结构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预应力支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隧道内每个联络通道预留口应设 2 榀预应力支架,应分别安装在洞 口两侧附近。 2 每榀预应力支架应设不少于 7 个支撑点均匀地支撑隧道管片上,支 撑点与管片之间宜设置不小于 16mm 厚的钢垫板。每个支撑点提供的支撑力不 应小于 500kN; 3 预应力支架框架宜用型钢制作,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 规范GB 50017 的要求。预应力支架之间应有效连接,确保其稳定性; 5.6 防护门设计 5.6.1 防护门的承载能力应按安装位置处的水土压力设计。 5.6.2 防护门宜安装在通道预留洞口隧道钢管片上;若安装在混凝土管 片上,应采取措施固定牢靠且密封完好;防护门结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的规定; 5.6.3 在防护门上应安装排气管、注浆管及控制阀门,并配备注浆泵为防 护门内供水。防护门安装后应进行水密性试验或气密试验,在不停泵时试验水 压或气压应能保持在设计试压值; 5.6.4 在集水井位置有透水的砂性土层时,应设集水井井口防护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呼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方法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综合知识检测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4年短视频平台推广方案案例
- 科技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 互联网运营数据分析报告模板指导
- 2026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疾病综合治疗策略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科治疗方案设计与评估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常见病诊断筛查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截肢术后康复功能训练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
-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崔一民-北京大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 DL∕T 502.26-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26部分:亚铁的测定啉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TD/T 1065-2021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正式版)
- 信息组织与信息构建课件
-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可行性方案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质量控制计划QCP
- 七田真1000图记忆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