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国家标准:QC T 494-1999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_第1页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QC T 494-1999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_第2页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QC T 494-1999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_第3页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QC T 494-1999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_第4页
汽车行业国家标准:QC T 494-1999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4941999 QC/T 4941999 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 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 代替 JB 423086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用汽车的整体式、非驱动前轴的刚度试验。 1 术语定义1 术语定义 11 11 前轴:指在前轴本体上装有转向节、主销、轮毂、横拉杆等外部部件 的前轴,如图 2。 12 12 试验载荷:试验时,汽车前轴承受的载荷,以 P 表示。 13 13 基准载荷:满载状态下的汽车前轴轮胎反力或许用轴荷,以W表示。 14 14 载荷倍数:试验载荷(P)除以基准载荷(W)所得的值,以n表示。 2 试验项目2 试验项目 21 21 垂直方向载荷试验 承受图 1 所示 Z 载荷时的汽车前轴刚度试验。 22 22 纵向载荷试验 承受图 1 所示X1(制动载荷)或X2(和路台碰撞时的载荷)载荷的汽车前 轴刚度试验。 23 23 横向载荷试验 承受图 1 所示Y1或Y2载荷的汽车前轴刚度试验。 3 试伴3 试伴 如图 2 所示, 以装上转向节, 主销的前轴为主体, 并装上转向节臂、 横拉杆、 轮毂等零部件。 4 试验方法4 试验方法 41 41 垂直载荷试验 411 411 前轴的支承方法 4111 4111 前轴支承如图 3,通过相当干轮胎的夹具 A 和相当于底盘弹簧的夹 具 B、B,分别支承在轮距处及弹簧座上。 4112 4112 支承部只承受垂直方向载荷,前轴绕纵向水平轴转动的约束,在 C 处(滚柱)、B 处(铰链)是自由的,支承应尽可能和汽车实际状态相近。 412 412 试验载荷及承载点 4121 4121 垂直方向载荷试验,载荷倍数n2.55.5。 413 413 试验步骤 4131 4131 加n0.1 的予加载荷,以此状态作为测量基准(零点)。 4132 4132 n0.20.5 的间隔加试验载荷;减载时,象加载那样减到予加 载荷。 4133 4133 用 0.01mm 为单位测量前轴的变形量及前轮外倾相应的变化。 414 414 在弹性区内测量,可以只做加载试验,不做减载试验。 42 42 纵向载荷试验 421 421 前轴的支承方法 4211 4211 前轴的支承如图 4,通过相当于底盘弹簧的夹具 B、B支承在 弹簧座上。 4212 4212 支承处只承受纵向载荷,前轴绕垂直轴转动的约束,在 B 处是 自由的。 422 422 试验载荷及承载点 4221 4221 当纵向载荷是制动载荷时,取n1.0,其它情况 n 可自定。 4223 4223 承受制动载荷试验的承载点是夹具A上的轮胎静力半径处的E点; 上路台载荷试验的承载点为转向节轴上相当于轮距的D点。 423 423 试验步骤 4231 4231 加n0.05 的予加载荷,以此状态作为测量基准。 4232 4232 以n0.10.2 的间隔加试验载荷;减载时,象加载那样减到 予加载荷。 4233 4233 用 0.01mm 为单位测量前轴变形量和转角变化量。 图中: D:承受路台载荷X2的承载点 E:承受制动载荷X1的承载点 注:其它符号同图 3。 43 43 横向载荷试验 431 431 前轴的支承方法 4311 4311 前轴的支承如图 5、通过相当于底盘弹簧的夹具 B、B支承在弹 簧座上。 4312 4312 在靠近载荷承载点一侧的支承处,只受横向载荷、绕纵向水平 轴转动的约束是自由的。 432 432 试验载荷及承载点 4321 4321 横向载荷试验,载荷倍数n1.0。 433 433 试验步骤 4331 4331 加n0.05 的予加载荷、以此状态作为测量基准(零点)。 4332 4332 以n0.10.2 的间隔加试验载荷;减载时,象加载那样减到予 加载荷。 4333 4333 用 0.01mm 为单位测量前轴的变形量和前轮外倾相应的变化量。 5 记录表格 5 记录表格 按附录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