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讲评:“第三”与“第九”【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56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一等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演出没有出任何差错,大家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审题立意】材料事件不算复杂,却耐人寻味,“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这个反常的现象,折射出文化观、价值观的差异。对这种现象如何评价?并没有固定的结论,可以思考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可以思考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从意大利队的角度:享受奋斗的过程做最好的自己努力过就是最好知足常乐(注意小前提)看淡得失乐观待失败从中国队的角度:绝非悲观者/哭泣又有何错(肯定中国队的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成为自己的冠军/与自己竞争别让“第一”迷了眼(通过分析中国人的求胜心理,比赛要争第一,考试要争第一,进而反思中国人的“第一”情结、功利心态)从两者综合的角度: “欢笑”与“流泪”都应赞赏【存在问题】一、议论文1对材料的理解不够透彻。论述“知足常乐”的学生很多,但没有看懂材料中表现出来的“知足”,应该是建立在对待竞争(名次)的态度上、应该是建立在尽力的基础上来讨论的。于是单纯举一些陶渊明悠然自得的例子、苏东坡遭遇贬谪后豁达的例子、海伦凯乐身残志不残而知足的例子等等,与材料结合不紧密。材料中表现出来的“知足”,只是整段材料的大前提,但材料还隐含了一个小前提,即对“成败”“得失”的知足,学生往往只关注大前提,把小前提放在一边,来论述“知足”的意义、作用。(得分通常在42-48之间)2论述过程中单纯引例却不加分析的学生很多,没有明白议论文更加重要的是自己的说理而不是单纯引例。(得分通常在45以下)3观点来自于表象,或断章取义,或扩大化,有偏题的嫌疑。(得分通常在45以下,大多数不及格)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换个角度看问题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且行且珍惜单纯评论成与败论中国人的心理扭曲论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批评中国的教育体制二、记叙文1多数学生写自己上台表演或比赛的经历,如弹古筝、作演讲、参加运动会等,没得“第一”之后的感受,将材料中的对象换成了自己,就事论事,有点扩写材料的味道。(得分通常在42-50之间)2狭隘地理解材料中的“知足”内涵,使主题偏离了材料。或者记叙爷爷奶奶甘于平淡、自己满足于父母关爱、农民工满足在城市生活之类的事,审题停留在表象上,这样的作文文笔构思再好,也上不了三类(49-56),通常在(42-45)之间给分。如,写母爱的很多,先写自己拥有母爱而不知珍惜,最后明白自己拥有亲人的爱,就应该知足。再如,写一次旅游经历,因为一个景点关门没去成而失落,最后又说看到晚霞中的夕阳很美而又变得满足。3记叙文为细节而细节,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但不能突出人物形象,与主旨关系不大。如,写自己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写了大段心理失落的过程,最后父母给予他鼓励,只要尽力就好,可是这个主题仅在最后用一句话带过,有点头重脚轻了。(45以下给分)4套作现象严重。喜欢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或者看到的人和事,胡乱扣了一顶材料的帽子,搬到考试作文中来。其实,所写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主旨根本不搭边。(42以下给分)【友情提醒】高分作文必定有亮点。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开头,一段生动的描写,一句意味深长的结尾,也可以是别致的标题,美观的书写。比如议论文,像这样一段开头:“欲望如同无底的深渊,你得到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人们沉浸在欲望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其实,他们只要一伸手,抓住知足的藤蔓向上爬,便可得到解脱”,就让人眼前一亮。有细节有波澜有文采的记叙文往往比较出彩。【范文欣赏】冬日枣树(记叙文,63分)高三(4) 曹心玥如今已步入高三,天天为学习争分夺秒的我们即使难得放假回家,也总深埋于作业之中。为了寻得一丝心中闲逸,决定出去走走。乡下的空气总有几分城市没有的闲逸的气息。阳光的酒调得很淡,浅浅地斟在路边每一朵杯形的小花里,抬头忽见不远处的一株冬枣树。这株冬枣树算是我家的吧,小时候到朋友家玩随手带回来的种子。好几个春秋未见,如今已亭亭玉立,这树差不多有我人高,小小的身躯上方承载着无数的枝桠,每片树叶都在奋力汲取阳光,蓝天下的每一片绿意都想与太阳争锋,发了狂似的生长。“囡囡,外面冷,到里面去坐着,别又在考试时感冒发烧!”母亲看见我闲逛,立刻把我“拎”了进去。进屋了,我向母亲询问枣树之事,母亲也只是抱怨说那匹“白眼狼”,养了这么多年,长出的枣子又酸又涩难以入口。树是长高了,却很少结果子。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刚刚在我眼中美好的亭亭玉立的少女形象轰然倒塌。放松了一会儿,我又转身上楼去思念我的“211”、“985”。空气中回荡着奋笔疾书的声响,突然间,我放慢了笔速,缓缓地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发呆。“这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高考时没考好考不上重点大怎么办?”一拨又一拨的担忧向我袭来。突然间瞥见了阳光下那一株满脸写着“我不长枣子又怎样”姿态的枣子树,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枣树从不担心它的果实,长得好又怎样?被人赞美几句后在它身旁吃得一脸甜蜜又指指点点?长得好也罢,不好也罢;结果也罢,不结果也罢。枣树依旧每天奋力生长,以一副欲与阳光一争高下之态自得其乐。看着那棵说傻不傻,却又傻得可爱的枣树,我心中的郁闷一点一点地如蚕丝一般被抽去。重新回过神来,听着嗒嗒的钟声,我决定做一棵枣树。用我最大的力气去汲取阳光,不再去在乎结果还是不结果,以一张“那又怎样”的脸去迎接剩下无几的高三时光。不计收获,只为耕耘(议论文,63分)高三(1) 施晓亭人们何时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即使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却依旧会因为有那一个更好的存在而感到伤心,但你可曾想过,即使你超过了别人,别人也依旧会超越你,你就这样落入人生的泥淖,越是挣扎,越是难以脱身。因此,我们应该看淡名利,学学意大利的学生,即使未曾获奖,却依旧能为自己精彩的表演而欢呼。我们曾被太多次的要求要取得最好。就这样,我们在最好之中麻木,仿佛世界上不是最好就是一文不值的最差。果真如此吗?当中国队获得第三名时,他们想到的不是欢呼,而是未能取得最好的失落。反观意大利队,即使未能获奖,却依旧能沉浸在狂欢的喜悦中。是啊,我们已经被那“最好”的虚名束缚得太久,太紧了。我们或许早已失去了对于何为真正的快乐的判断。我们就如同困笼中的狮子,早已失去了在草原上奔驰的野性。我们就像一株松柏,被束缚在小小一花盆,再也无法长大。是时候打破那一个花盆,撑开那一个笼子,抛却那早已变得畸形的对“最好”的“执著”,在草原上驰骋,在峭壁上成长,拾起那早已丢弃的满足之心,让世人领略何为少年之风采。“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世界。”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如是说道。是啊,是我们选择了世界,我们可以选择快乐,即使只是因为一些简单之事,但大可不必为没能取得最好而懊恼。依我之见,只要尽力,即为最好。意大利队或许就是这样想的吧,因为他们已然尽力,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当我们怀一颗简单之心,抽去那缠绕在我们周围的名利,我们就会发现,世界竟真的如此简单,快乐亦是如此容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满足现状,放弃追求,放弃向更高峰的攀登。我们只是不应该太过在意别人的成绩,而使自己陷入悲伤之境地。其实,我们的对手不必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以自己为对手,与自己竞争,或许能多一些快乐,少一丝痛苦,因为,我们能够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快乐,为自己付出的努力而感到喜悦。怀一份满足,多一点快乐;多一些简单,少一些痛苦。君须记,没有更好的对手,只有更好的自己。如此,才能常怀欢乐。中国人的肩(议论文,62分)高三(7) 黄钰潇每个中国人的身上,似乎都担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责任,这份责任激励着他们对一切都要求最好,并为之奋进,拼搏,流泪。如同一个民族的内驱力。面对合唱比赛的第三名次,一等奖的殊荣,中国学生们的痛苦与意大利队的狂欢对比鲜明。为什么他人为自己的没有差错,表现出色便已雀跃狂欢,中国的孩子们却愁容难展呢?如今的现代社会下,开放教育下,孩子们真的会将名誉看得如此之重吗?可以想见,能够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性的比赛,这些孩子们定是经过重重努力与筛选的。他们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期望,面对并不尽己意的结果,他们的眼泪,更多的是对那份期望被辜负的不甘,为没有更好的不甘。他们重荣誉,更重那份荣誉后的嘱托与信任,那是一份责任。中国人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之深是可见一斑的。儒学教育的几千年濡染,使一份兴邦安国,天下己任的责任意识或隐或现,或深或浅地根植入了中国人的心性中。孩子们从小诵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字句。范文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年不息,每个中国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肩上,并非空无一物的。罗素曾这么评价百年前的中国人:“中国人考虑问题,不是以几年几十年计的,而是以几百年计的。”当时社会动荡,民族危亡,有识的中国人都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挽救被西方冲击的,封建思想拖累的国家。因为面对西方思潮的涌入,审视自身的不足,吸收他人的优点与经验,为了民族的未来与子孙后代,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实践与哲思,才会让罗素认为,那些中国人的肩上承着将来百年的重量。今人回望那个内忧外患时代中挺身而起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确实如此。签署了马关、辛丑等一系列条约的李中堂,是个想要挽救中华“千年未有之奇局”的老人啊。内外形势下签署卖国条约,临死前床前还守着要他签约的俄国人,弥留之际内心的辛酸苦楚,细细想来都是每个人能体会到的泣血之痛。中国人的肩膀自千年前仲尼倡儒起,就开始觉醒并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了。这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内驱力,绝非荣誉与泪水那么简单。找准生命的衡量线(议论文,68分)高三(12) 姚雨菁如果说盖茨比式的得到是一种悲剧的话。那卡夫卡的不懈追求算不算一种幸运?标准不同,注定了生命的结局因人而异。较高标准的自我定位是人在追求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状况,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因此而带来的心理落差常常能将人击碎。生活中听闻太多“伤仲永”的故事,其实这许多“仲永”并非后天努力不够,而是自从家人和老师亲朋对他们期望太高,拔苗助长所致。常闻“欲速则不达”,殊不知,过高亦不达。过高的标准在前期或许给人以助力,而却因为太高,每一步微小的前进在天壤之间并无差别,信心瓦解,努力随之崩溃。这中间许多,并非因天资或能力不够,而是主观心理的落差。让他们尽弃前功,庸碌一生。“眼高手低”不可取,而“眼低”更不可行。人生一世若无所追求,生命的目标线若总在现今位置甚至下方,那自满便更是生命的悲剧,不进反退。这样的人,连被人慨叹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态度,终是决定了历史的遗忘。如果说过高的定位起初源于自信,那究其败因则是落差导致的自卑。而标准过低者,许是自卑,或是不思进取而产生了厌倦,其根本是败于满足。不过,不论是为第三名而悲痛的中国队还是为第九名而狂欢的意大利队,都只是介于两种定位之间,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为自己提出的最合理的目标和想象的最切实的可能,而运气或是状态等种种客观因素导致的结果虽不如意却合情理,哭泣与欢庆都是比照现实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清洗算法在智能传感器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对比报告
- 麦克风录制课件声音
- 考研小白如何买资料(3篇)
- 燃气安全培训试题与及答案解析
- 2026届高考作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练习+话题佳句素材积累+课件+
- 毛衫缩毛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吉安安全培训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放疗科护理试卷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学护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食品安全老坛酸菜题库及答案解析
- 07FJ02 防空地下室建筑构造
- 部编语文三(上)全册生字笔顺动画为孩子收藏
- 工程伦理 课件第8、9章 工程、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
-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新版GMP教程第五章设备课件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