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_第1页
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_第2页
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_第3页
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_第4页
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栗树种植栽培技术 摘要:板栗树在白河县种植历史悠久,是白河县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近年来,板栗生产不断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促进了全县林业经济的长效发展。生产中,科学种植,合理管理,是实现板栗增产增收增效的基础。 关键词:板栗:种植技术;增产增效 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广,产量高。板栗树喜光,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寿命长,一般可达300年以上。板栗树对土壤条件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其忌积水,忌土壤粘重,既喜潮湿土壤,但又怕雨涝。适宜在年平均气温为10.521.8范围,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种植。忌在土壤盐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低湿易涝处种植。另外,板栗树对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 1 种植技术 2.1 选择园地。首?x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势偏高或平缓,地下水位较低,灌排水能力良好,光照充足的沙质壤土种植。尽量避免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低湿易涝,光照不足的盐碱土壤种植。 2.2 品种选择。要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等方面的情况,科学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选则优良品种为主栽品种。优选树势健壮,长势良好、产量稳定,病虫害少的苗木。在运输移栽过程中,要避免伤其根部,确保树苗成活率及长势健壮,为后期栗果优质稳产奠定基础。 2.3 种植管理。要加强移栽后的日常管理,促进苗木良好生长。合理密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方法,以每亩3040株为宜。栽后在3年内,实行全园深翻,利于根系生长,促进根部发育。适时中耕除草,既能减少草害,又能避免杂草争抢养分和水分,提高土壤透风透气性,降低水渍水涝的发生。除草深度1030cm,树干附近除草深度不宜过深,以免不慎伤到根部,影响苗木生长的同时,还会引发多种病害的发生。 2.4 施肥。适时适量的施肥,满足苗木生长过程中对各类养分的需求,是促其良好生长发育的前提要素。每年春季3月上旬至4月上旬板栗树处于发芽期,是各类养分的需求高峰期,此阶段及时施肥补肥.能够提高开花坐果率,促进产量。4月中下旬(发芽)至6月下旬(栗雄花脱落)是板栗需肥的最大效益期.此阶段需肥量占全年需肥量的70%。此期适时施肥,能够增产50%80%。秋季采收后,要及时补追充分腐熟腐透的有机肥,或补施硫酸钾型缓控释复合肥。否则易造成后期脱肥,影响树木生长。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量。板栗对钙、镁、锰、铁、硼等微量元素反应敏感,微量元素缺少时易发生多种病害,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微肥。可采用叶面喷施0.3%0.5%硼砂,0.1%的磷酸二氢钾,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叶面施肥后如下雨,雨停后要进行补喷。施肥喷肥要均匀,避免漏喷。 2.5 整形。一般在冬季进行整形修剪,多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疏除交叉枝,过密枝,使树冠疏散,提高透气透光性,利于树体生长。整形时要及早抹芽疏枝,及时摘心,促进树冠的形成。修剪宜轻,选留主枝、副主枝的同时,适当多留辅养枝,促发分枝。冬季适当短剪主干延长枝和各主枝延长枝,促使分枝。侧枝要上下交错,避免重叠。及时疏除衰弱枝、病虫枝及部分强旺的顶生枝,提高通风光照能力。 3 防治疫病及栗实象鼻虫 3.1 疫病。板栗疫病也称为溃疡病、干枯病,是危害板栗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生长期均可发病受害。病害发生后,轻则影响苗木成活率、结果量降低。病害严重时,可导致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给农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3.1.1 发病规律及症状。板栗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树干或枝条的树皮。病菌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暖时萌发活跃,造成危害。病菌借助风雨、昆虫、鸟类等进行传播,具有多次再侵染的特点。6月是该病害的发病盛期,至10月逐渐减缓停止侵染。 3.1.2 发病条件及发病症状。板栗疫病多发生在土壤瘠薄,养分不足或失衡,光照不足,排水不良,根系浅,树势弱,虫害多,机械或鸟兽伤多,日灼、冻伤等情况下。成年树较幼树发病率高。发病初期,树皮上生有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的水渍状病斑。发展后扩展肿大,内部组织湿腐,并散发出酒糟味。后期病部干缩且凹陷,树皮纵向开裂。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橙黄色的分生孢子。病树内皮和木质部之间生有黄褐色、扁平、扇形的菌丝层,为该病害的重要特征。 3.1.3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苗木品种,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自身抗病性,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及时施肥,促其健壮,尽量减少各类伤口,可用抗菌剂涂施伤口。及时清除病株病枝,减少病源。 3.2 栗实象鼻虫 栗实象鼻虫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率为25%40%。老熟幼虫在土壤内越冬,害虫以啃食嫩枝、栗苞为生。尤以幼虫蛀食果实为重,使果内充满虫粪,失去食用价值。防治虫害宜早不宜迟,及时捣毁越冬幼虫,减少虫源。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出土期,可用5%辛硫磷粉剂,或80%敌敌畏800倍液等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