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铸造模补充设计规范1_第1页
冲压铸造模补充设计规范1_第2页
冲压铸造模补充设计规范1_第3页
冲压铸造模补充设计规范1_第4页
冲压铸造模补充设计规范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斜楔限程块安装方式优化 侧成型模回程氮气缸挡块周边结构改善 为方便现场组立装配自制斜楔,现要求:自制斜楔设计时必须要选择回程氮气弹簧挡块或者斜楔行程限位块中的一个作为最后组立部件,给出安装空间。限位块从底部安装,最后组立原因:在氮气弹簧自由状态下,斜楔只有2mm的自由空间,若斜楔滑块作为最后组立部件,在拆装的过程中会很容易损伤氮气弹簧。装配困难 四、关于拉延模工艺补充部分设计排气孔的规定对于拉延模工艺补充部分排气规定如下:可在工艺补充部分(例如轮罩处、大的异形冲孔处),可做随型降10-15mm的保丽龙逃料,再挖出几个个减轻孔,钳工加2mm盖板防尘;不能设计逃料的直接设计30的排气孔。优点:1、可以对模具减轻,2、减少型面和排气孔的加工时间,降低刀具损耗,3、排气效果不会受影响。此种结构可应用在前后门内外板,尾门内外板、侧围等板件上开孔30排气孔 五、拉延模中靠压料圈预成型模具的定位问题 对于行李箱等V型件,靠压边圈预成型的拉延模具,在预成型后板料的直线长度变短,定位板对其失去作用,板料脱离定位板在模具内自由窜动,造成拉延件不稳定,废品率高。现规定:1、对于此类V型件,拉延模两端定位板需要设计成弧形,保证流动过程中始终有定位。2、于有落料模的模具,在落料片上设计导正豁口,通过导正销保证拉延制件稳定。使用弧形导板 六、改善到底标记设计位置 对于侧整部位的到底标记,现规定:到底标记设计在凹模侧。侧整到底标记装在凸模上整形后板件上产生走料划痕整形后板件上无划痕产生侧整到底标记改装在凹模上七、插刀安装块背托的放置位置改善 对于斜楔插刀背托的设置规定如下:斜楔插刀背托要放在斜导板侧。原因:如图所示,插刀的平导板先导入,此时必须设计背托防侧向力;当斜导板开始工作时,其侧向力可由后部平导板消除。力量平衡侧向力 斜导板开始接触平导板开始接触 八、翻边整形刀块螺钉安装放向的选择为方便翻边整形模后期调试反弹整改,对翻边刀块的螺钉固定方向规定如下:螺钉的安装方向要和反弹量的方向一致。如果是侧壁反弹量较大,螺钉需要从侧边安装;如果是法兰边回弹大,螺钉按照Z向设计。法兰面反弹大侧壁反弹量大 九、翻转螺栓台改善为方便保丽龙制作,对所有凹进去的翻转螺纹面要求贴粗加工颜色,不要贴不贴量加工颜色。原因:保丽龙制作很困难,不好定位,影响效率。此类凹进去的翻转螺纹面贴粗加工颜色 十二、设计时将气路电路连线示意图给出为防止出现模具电路及气路过线孔未设计完全造成线路走不通,后期返工。现规定:在设计时将需要连接的电路和气路用样条曲线示意性做出,可以方便的检查出过线孔是否挖通,可避免后期整改。气路和电路需用曲线示意连接十三、统一自制定位板带销钉的优化方案 为了提高板件稳定性,保证质量,现统一规定:所有的拉延自制定位板必须要设计定位销。所有自制定位板上需要加销钉提高导向精度十四、关于统一斜楔驱动块防侧导板类型的设计模具所有防侧导板使用铜导板斜楔驱动块防侧导板使用铜导板 在模具调试和生产中经常发现模具防侧导板和斜楔驱动块防侧导板出现拉毛现象。为减小导板拉毛,现规定:所有防侧导板、斜楔驱动块防侧导板统一选用铜导板。十六、成形镶块定位暗键优化对于易反弹的翻边整形刀块,为防止后期加垫块造成定位键失效,现规定:此类镶块的定位键统一设计为25mm的标准件,与镶块的定位直面为15mm。25mm键加垫片后有效长度足够20mm键加垫片后有效长度不够原因:如果出现反弹整改需要加垫时(加垫一般至少加5mm),可能出现暗键定位面高度变小,起不到有效的定位作用,此时可能通过更改标准件或增加自制件替换原有暗键,造成原有标准件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 十七、非标凹模套外观样式优化为方便后期装配,要求将如下图所示的非标凹模套设计成方形结构,避免椭圆形结构。原因:方形结构加工方便,而且后期装配也方便,因为其四边都是直边,四个R角可以空开,方便现场研配。若设计成椭圆的形式,两端R角不能空开,要求加工精度较高,且后期装配很难。直面装配,四角圆弧可空开圆弧装配困难,不使用 十八、滑块侧导板导滑面处的强度改善设计自制斜楔侧时,若两端导板导滑面比较高,必须要考虑侧导板的侧向力,加强导滑面的强度。可以在侧导板导滑面处增加斜筋补强。斜楔侧导板后部需加强侧向力 二十、对于模具侧向力的补充规定:1、对与圧芯或托芯参与翻边、整形的模具,必须要考虑托料芯或压料芯的侧向力 2、对于所有模具,在消除模具整体侧向力后,还要考虑模具本体和各部件的强度是否能承受内部侧向力。要充分考虑模具本体的强度,强度弱的刀块后部加防侧导板。二十一、各种安装面不同深度对应常规使用的刀具直径及空间避让原则(括弧中的数据尽量不要采用)1、加工平台时深度刀具及直径0-170mm(190mm)35牛鼻刀100-200mm40插铣刀200-300mm63牛鼻刀300-450mm80牛鼻刀备注:上模外侧销安装面的加工与平台加工一样,只是刀具从侧面加工。2、加工侧壁时深度刀具及直径0-80mm(100mm)20立铣刀80-200mm40插铣刀35牛鼻刀200-400mm63插铣刀63牛鼻刀300-450mm80玉米铣3、安装面避让加工空间的确定原则加工平台时,当刀具从侧壁处下刀,避让空间刀具直径+铸造变形+中心设偏,其中铸造变形按5mm考虑,中心设偏按2mm 考虑,综合起来按10mm ,即避让空间刀具直径+10mm;加工平台时,当刀具可以从其他地方下刀,避让空间铸造变形+中心设偏(10mm),当安装面有螺销钉影响且深度在150mm以内时,可以使用5mm;加工侧壁时,避让空间刀具半径+铸造变形+中心设偏=刀具半径+10mm。二、关于加工避让空间的规定(不同类型实例说明)1、加工平台时,刀具从侧壁处下刀,加工面与侧壁的距离应大于刀具的直径+10mm,如下图示深度近200mm的安装面,用直径40mm的刀具,则避让空间应大于等于50mm。2、加工平台时,刀具可以从别处下刀,所有加工平面边缘距离干涉侧壁大于等于10mm。(尽量10-15mm或以上)如下图:3、加工平台时,刀具可以从别处下刀,安装面深度在150以下时,用直径35mm 的圆覆盖后(35刀具加工),如有螺销钉影响则刀具与毛坯后边间隙要求5mm以上,如没有螺销钉影响则要求10mm及以上。如下图:4、上模外侧销面藏于铸件里边时,外侧销面平面加工边缘距离周边侧壁要求15mm或以上。(另需留一边可以下刀的空间)如下图:5、加工侧壁时,加工面与侧壁的距离应大于刀具的半径+10mm,如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