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橘皮集:首次集訓心得】 黄执中2012-10-15 16:19:40|分类: 橘皮集 |字号订阅 早有構想,打算將辯論的訓練標準化,提供圈內教練,作為教學參考。 這套訓練,不能光靠紙上談兵,也不能只是歸納個人經驗後的土法煉鋼它必須經過實際的測試,接觸不同的學生,累積長期的觀察,然後詳細紀錄教學的步驟與訣竅,紀錄當時的反應與成效,紀錄修正的過程與迴響。因此,少爺準備投入一到兩年的時間,義務去指導一個高中社團。每週集訓一次,每次三小時。一切過程都詳細寫出心得,作為田野資料,最後編輯成冊。為什麼要這麼累?很簡單。因為我不做,沒人做。鍾岳熱情地表示,學校不用找,就回內湖吧。內湖高中,是我的母校。內中演辯社,是少爺接觸辯論的起點,更是轉捩點。俗語有云:但得一片橘皮吃,且莫忘了洞庭湖。飲水思源,專欄以此為名。時間:2012-10-14 人數:高一11位、高二4位 約定時間是下午1點,我於12點58分抵達,同學陸續在15分鐘後到齊對高中生而言,這樣的遲到不算嚴重。上課前,表明下次若無守時的自信,則與我相約,先訂好前後兩個時間:一個是他們集合的時間,另一個是我開始上課的時間。年輕人來日方長,老人家去日無多,煩請體諒。論點的模式 選一個辯題(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要同學分別就正反方提出論點,寫在黑板上。正方:1 因為死刑讓犯人痛苦。2 因為死刑有誤判的可能。3 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反方:1 因為死刑可避免再犯。2 因為死刑可永除後患。3 因為死刑促進社會正義。寫完後,先教同學理解論點的基本原則要指出一樣東西()的好壞時,我們往往無法直接評價,而必須透過這樣東西所造成的影響()來理解。因為,會造成(好的),所以是好的。因為,會造成(壞的),所以是壞的。直接評價的意思,就變成:是好的,因為就是!這種說法,只有當是上帝的時候才成立。最後,回頭檢查同學所提出的論點,調整修辭方式(如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可改寫成因為死刑違背國際趨勢;而永除後患,跟避免再犯是重複的),看看是否皆符合前述原則?駁論的基礎 首先強調:互丟論點,不是辯論。正方說,男人比較累,因為男人要當兵;反方說,女人比較累,因為女人要生小孩。正方又說,男人比較累,因為男人要養家;反方又說;女人比較累,因為女人要帶小孩。正方再說,男人比較累,因為男人要出差;反方又說;女人比較累,因為女人要防小三這個過程,叫各說各話,雙方吵上一整天,都不會有結果。辯論的關鍵,是駁論。意思是,你要去檢查對方的論點。因為,會造成,所以是好(壞)的。每個像這樣的論點,都有三種,也只有三種反駁的路徑:一、未必造成。二、沒有也有。三、不重要。對男人比較累,因為男人要當兵,三種路徑都能反駁。一、募兵制下,男人未必要當兵。二、除了男人,女人也會去當兵。三、台灣現在都在當爽兵,當兵沒什麼累的。對女人比較累,因為女人要生小孩,有兩種路徑能反駁。一、時代改變,女人未必一定要生小孩。二、除了女人,男人也會生小孩(不通)。三、生小孩的成就感很大,所以不嫌累。理解後,請同學回頭檢視前述死刑論點。一方面練習駁論,一方面藉此判斷該論點的品質。正方:1 因為死刑會造成犯人痛苦(三種都能反駁)。2 因為死刑有誤判的可能(有兩種反駁)。3 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僅一種反駁)。反方:1 因為死刑可避免再犯(有兩種反駁)。2 因為死刑可永除後患。3 因為死刑促進社會正義(無法判斷)。於是,便會發現反方的第三個論點,意涵上有點問題(促進社會正義一詞過於籠統)。駁論演練 重新選一道辯題,讓同學提出論點,寫在黑板上。然後每人分配一個論點,準備三分鐘,上台反駁,限時一分半。我站在教室最後排,聲音要讓我能聽清。反駁時,要求語句組織如下:一、重述對方的邏輯(對方說,會造成)。二、提出我方的質疑(但我方認為,未必造成;或除了,很多東西都會造成)。三、退一步,提出下一道質疑(況且,就算造成,其實也沒那麼重要)。至此,同學大多都能在短時間內組織出有效反駁。但說話細聲弱氣,重點強調的不明顯,表達也粗糙。或許之後要把語句要求訂的更清楚,好讓他們先有個標準可以模仿?論證與檢證 以小明的成績不好為例,透過帶討論的方式,讓同學感受要在辯論中證明一件事的困難。提出資料,說小明考試不及格,能證明小明的成績不好嗎?未必,因為可能全班都不及格。提出資料,說小明考全班倒數,能證明小明的成績不好嗎?未必,因為可能小明之前考很好,只有這次失常。或者,可能小明之前考的更糟,目前排名已經有進步。提出資料,說小明總是考全班倒數,能證明小明的成績不好嗎?未必,因為可能小明的班級是資優班,小明的表現是正常。提出資料,說小明總是考全校倒數,能證明小明的成績不好嗎?未必,因為可能小明有智能障礙,應該受的是特殊教育。提出資料,說小明一切正常,卻總是考全校倒數,能證明小明的成績不好嗎?未必,因為小明可能不愛唸書,如果只唸了幾小時,這樣的成績其實很優秀。這套功夫,是未必造成的進階技巧,但同學的基礎知識不足,反應太鈍。討論過程,只能達到給他們開開眼界的效果。故淺嘗輒止,打算等教了推定後再繼續。申論演練 要每位同學上台,定場,問好後,大聲說: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示範用重音與停頓的變化,表達同一句話中的不同重點。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強調前提)。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強調結論)。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強調轉折)。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強調推論)。語句毫無意義,為的是純粹於表達。至於同學們的表現,嗯,殘而不廢這練習顯然要持續做。下次集訓,要每個人準備一個死刑正方論點,含資料,上台申論並接受其他同學的交鋒。以三小時的內容而言,本次資訊量或許有點多?後續的驗收,將確定大家吸收了多少。會有多少同學持續參與?花多少心思準備?也是觀察重點。【橘皮集:第二次集訓心得】2012-10-22 18:37:50|分类: 橘皮集 |字号订阅 時間:2012-10-20人數:高一6位、高二3位 首先,完全沒有人遲到。其次,人數減少,但隨著練習的比重增加(每人申論2次、質詢1次,總共個別指導了27遍),在缺乏助教的情況下,這恐怕已近極限。辯論的推定 教辯論,先教有哪些情況會讓人無法辯論。除了上次談到的各說各話,辯論中還有一種僵局,就是訴諸無知。正方說:你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故上帝不存在。反方說:但你也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所以祂也有可能是存在的。正方說: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反方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正方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反方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正方說:既然人性本惡,世上為什麼會有善行發生?反方說:如果人性本善,那第一個惡人又是從哪來的呢?正方說:請回答我方提問,為什麼世間會有善的發生?反方說:再次請問對方辯友,善花如何開出惡果呢?第一個所謂惡的老師從哪來呢?正方說:我倒想請問,如果人性本惡,那是誰教導人要行善的?這第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我覺醒?反方說:第三次請問對方辯友,善花是怎麼結出惡果的?正方說:如果人性本惡,那我們還要教育幹什麼?行惡不過是順性而為,有什麼需要懲罰的呢?反方說:如果人性本善,都是陽光普照,雨水充足,那還要培育它幹什麼呢?讓它自生自滅好了。因為你不能證明我是錯的,所以我是對的因為你不能證明你是對的,所以你是錯的這種雙方互訴無知的過程,活活能掐死人。凡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辯論(如法庭或政策),都不能任人這樣搞。某些爭議,若真相未明,則人們就會先假設出一個答案,以維持社會運行在該假設被推翻前,我們暫時當它是真的,並以此當作行事的依據。這假設出來的答案,便稱為推定。刑法上,有無罪推定。意思是如果我們不知道你是不是小偷,那你就不是小偷。想推翻該推定的人,得負起舉證責任。民法上,有死亡推定。意思是當失蹤滿一定期限後,雖然我們不知道你是死是活,卻可以逕自宣告你已經死了。不同意這個結論的人,得負舉證責任。政策辯論中,有現況推定。意思是我們假設目前的生活一切圓滿,無須改變。提議改變的一方,得負舉證責任。知道什麼叫推定,知道誰的主張違反推定,知道誰該負舉證責任,就知道要怎麼解決辯論中的爭議。光教觀念,一定似懂非懂,實際運用,要用案例不斷解說。駁論演練 上週要同學各自準備一個死刑正方論點。輪流上台,申論完,讓台下提出質詢。一旦學會基本拆解,駁論立刻會比立論容易的多。本想讓大家藉著砲轟同學的機會,彼此培養一點競爭意識但顯然,我太低估了小朋友們溫良的品性。於是在和煦謙退的氣氛下,雖然反駁大致都合格,卻遠沒有我所期待的那種求勝感。對此,我改了個規定,開放高一同學在比賽後檢視評分單(為避免同屆比較個人成績,過去內湖的高一是不准看評分單的)。原則很清楚:要進步,得想贏。要想贏,就得要讓贏的人知道自己贏了多少?為什麼贏?然辯論表現,不等於社團地位。社團永遠是屬於認真參與者的社團,而非屬於勝利者的社團。駁論的調整 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所以死刑該廢除。台下反駁,還是照死刑未必會造成誤判,不是死刑也會誤判,與誤判不重要這三個方向。有點打偏了。仔細看:這個論點中,它的其實是死刑的誤判,才是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故反駁時,切點應該是:一、死刑的誤判,未必不可回復。二、其他刑罰的誤判,也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三、誤判是否可回復,不重要。實際比賽時,對方口中,往往是一長串的修辭鍊,聽的時候,要學著自己抓重點。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無法消除犯罪的原因,所以死刑該廢除。台下的人很遲疑,因為他聽不懂什麼叫消除犯罪的原因。這時得提醒他們:先確認,再反駁。私下練習,語句都是整理過的。但實際比賽中,將有大量出於有意或無意,使內容聽起來含糊不清、模擬兩可的說詞所以要先問清楚,歸納成雙方同意的格式後(框定),再反駁。您方所謂的消除犯罪原因,是指要教育犯人,好讓他改過自新嗎? 不是,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社會影響的,要是犯人死了,我們就無法知道是什麼因素導致了他的犯罪,這樣就算你殺了一個人,以後還是會有人繼續做壞事嗯,也就是您方所謂的消除犯罪原因,是指要消除社會上的犯罪原因,是吧?可以這麼說。好,那我們就從這個點進行討論。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沒有給犯人機會,所以死刑該廢除。台下反駁,問她:為什麼一定要給犯人機會?台上語塞,遲疑一陣答道:那為什麼一定不能給犯人機會?問的人也語塞,追問:因為他們也沒有給受害人機會啊?想繼續攻防,被我喊停了。的確,我們真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即便是重刑犯,就一定該或不該給他機會。而靠互相質疑、彼此為難來討論這個問題,一輩子也不會有結果。糾纏時,重點是:這個問題誰該負責解釋?若不儘快釐清舉證責任,前面教的推定就白學了。一、確認論點句,找出裡面的與。二、確認論點中的關鍵詞是什麼意思。學著聆聽,與對方達成共識。三、確認舉證責任的歸屬,並適時解釋給對手或裁判聽。每次練習,都會漸漸碰上新的難題。即時講解,立刻修正,慢慢會進步。練久了,腦袋想問題時會很乾淨、很清楚、很迅速。申論的基礎 同學的申論有兩大毛病:一是太簡單。幾句話講到結論後,接下來就不知道該講什麼了。大家好。我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要她多講一點時,也只能重複前面那幾句。嗯,由於人死了不能復生啊,所以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所以要廢除死刑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是啦,如果申論只講論點句,那當然只有這幾句。但學過反駁後,每個同學現在應該都能自行算出對方有哪些方式來拆這個論點。故講完論點句後,接著就是要補推論。補哪裡?當然是補自己所認為可能的交鋒點!大家好。我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雖然,自由刑被誤判後,也無法回復曾經失去的青春,但至少我們還可以提供金錢的補償,你還可以活著見到自己的家人,洗刷自己的名譽(為什麼不是,就沒有)政府萬一犯錯,能不能有機會回復,這點對人民而言非常重要,畢竟(為什麼很重要)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懂了嗎?知道怎麼拆論點,就一定知道怎麼講論點!第二種問題,是申論的太蕪雜,害別人一時整理不出妳的論點句。大 家好。死刑一旦把犯人殺了,對社會沒什麼貢獻,受害人的家屬也不會因此得到什麼好處。相反地,如果能透過教育,在監獄中好好理解犯人做壞事的原因,然後逐 漸避免其他人走上同樣的道路,不是更好嗎?畢竟世界上的壞人層出不窮,永遠都殺不完的,所以死刑只是一種消極手段,無法更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我申論到此結 束,謝謝大家。這種申論,對方聽來聽去,聽不出論點,質詢時只好亂問你卻覺得對方想栽贓,連忙也搶答,最後搞得場面一整個雞飛蛋打。您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犯無法對社會產生貢獻,對吧?嗯對。所以您方認為廢除死刑後,他們才可以在監獄中勞動,賠償受害人,對吧?不對!我方是希望在教育犯人的過程中,理解他們的心態,改善社會的問題,然後喔,所以您方之所以廢除死刑,是為了想藉由再教育,讓他們重新做人,回饋社會,對吧?不對!我方是希望找出他們犯罪的原因。畢竟人性本善,每個人做壞事多少都是受到環境的影響,不改變這種環境喔,所以您方之所以廢除死刑,是為了負起社會責任,對吧?不對!所謂說服力,是指大家都聽得懂我的論點,有機會反駁我的論點,但攻防後,卻無法反駁我的論點。敢被打,卻沒被打死,才能算你贏。相反地,如果大家是因為不確定我的論點,或聽不懂我的論點,以致無從反駁我的論點。則就算東躲西藏,避開了攻防,又哪兒談得上勝負呢?一、申論時,開頭一句話,就要明確說出論點句。二、說完後,接著一段話,補強該論點的交鋒點。三、推論完,才接下一個論點句。不帶任何花巧,這正是最基本的申論方式。先能熟,再生巧。申論演練 開使用不同的情緒,練習說: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試著拋開內容,以你的眼神、表情、手勢、態度去表達。這句話正經的說,是什麼感覺?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沈重的說,又是什麼感覺?蘋果之所以是蘋果,就是因為蘋果不是香蕉。理所當然的說,是什麼感覺?蘋果,如果不是蘋果難道它是香蕉嗎?嘲諷的說,又是什麼感覺?對啦,你說蘋果不是蘋果最好它是香蕉啦第二次練習,比上次進步。雖談不上入戲,至少說話不再有氣無力。依然有人因無意義的語句而笑場,這方面,我報以嚴肅的表情。能把這句無聊話講出味道以後你講什麼話都有小明。由於應邀參加劍橋的一個辯論講座,下兩週的課程得暫停。這段期間,高一同學也將對外參加聯合新生盃我不打算這麼快就灌論點,所以只要求他們整理好比賽錄音,之後上課檢討。【橘皮集:第三次集訓心得】2012-12-17 03:10:05|分类: 橘皮集 |字号订阅 時間:2012-12-15人數:高一3位、高二4位十月底,先是去了英國兩週。回來後,又經歷高中生段考、去思淵家吃飯、國民盃參賽、馬來西亞精辯整整耽誤兩個月,直到這週才繼續。又跟同學們聊到要如何為社團留資產所謂資產,不是獎盃名次這種沒兩年就會被大家忘光的東西,而是三件真正地鎮社之寶:一、是圈內各學長姐的名單。名單的關鍵,不是多,而是要有效。亦即裡頭資訊,每屆都要追蹤調整:學長姐上大學,在哪間?有什麼經歷?是什麼科系?當指導老師,是哪個學校什麼淵源?畢業後,還回不回辯論圈?社團以前,誰跟他(她)有交情?請了他(她),有什麼人要迴避?以金陵小朋友為例,她們記住我愛吃的薯片口味,代代相傳,可以記十年!留下的名單一大串,常常都是些假牌位,所以得時時刪剔更新,保持有效聯繫的,最多60個就夠了。以一高中社團,若能與近60位有在打比賽帶比賽評比賽辦比賽的學長姐有交情基本上想辦什麼活動都沒問題。二、是社團自身資料庫。出去打比賽,能錄的都要錄,沒有影片,起碼錄音。有了一份完整的紀錄後,則無論從橫向,檢討目前高一表現;或從縱向,比較歷屆高三程度;無論是個別,衡量自己兩年來的成長;或是整體,剪輯出畢業學長姐的回憶安內攘外,通通無往不利。科技進步,這資料以前還要燒成光碟,借來借去。現在超省心,設定瀏覽資格後,找個影像網站上傳便成。三、是鈴、碼表、錄音筆。鈴,不要那種只能敲出叮一短聲的,而是要那種可以按出叮一長聲的發條鈴因為比賽中正確地按鈴方式,其實是每聲鈴響持續一秒(現今的鈴聲普遍都太短促,常常沒能引起選手注意)。買一個,不要手賤去把發條玩壞,基本上可用十年。碼表,要挑數字大(容易看),體積大(不會掉),功能越少越好(便宜)。至於什麼耐摔抗震夜光防水時區鬧鈴萬年曆或精準到千分之一秒,通通沒必要。錄音筆,要買好的。存點錢,能買台小攝影機更好!帶兩年內湖,是想為台灣辯論傳下資產。寫半生網誌,是想為華文辯論傳下資產也希望內中代代學弟妹,能努力傳下屬於自己社團的資產。申論的設計 一場辯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維護己方一辯申論稿的成立。學習如何設計一篇申論,其實,就是在學習怎麼去對戰場做思考。上課時,拿學妹之前比賽的一篇稿子當案例。大家好,我方認為應該要廢除死刑。因 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裡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 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而死刑的誤判通 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5月5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 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 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 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 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我 方還認為政府廢除死刑,是因為要負社會責任。死刑犯的養成,或多或少和社會大眾有關係。也許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正常的價值觀,只教他用暴力解決事情。也 許他在鄰里間備受歧視,養成他灰色負面的價值觀。也許在學校裡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冷漠對待,讓他喪失上進學習的心,進而養成他偏頗的價值觀。等他長大 之後殺了人做錯事,我們卻不教育他,就直接殺了他!這樣沒負社會責任難道就是對的嗎?所 以我方要修改現有制度。我方制度如下: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可假釋。無期徒刑的部份,原則上必須服滿二十年才可假釋。假釋部份,須經專家輔導認證。在服刑期 間,利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使他能夠重新以一個完人回歸這個社會,對社會有一份貢獻。我的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要求同學仔細看完,再個別發表意見。注意,不是批評論點,而是談你聽完後的感覺太複雜?太平淡?太冗長?太簡短?太囉唆?太跳躍?哪些部分,覺得被說服?哪些部分,一聽就不對勁?感覺,是觀眾的主觀。主觀,意思是沒有對錯,所以也就沒有別人同意或不同意的問題。談感覺時,若有理由,最好,沒理由,也不要緊。重點是說,是要讓寫的人聽聽,這篇言論在別人心裡的反應。說完,各種感覺都有,聽眾結論相當不一致。這,就是問題!原則一:寫申論,切細段,一段一論點。這篇稿,最麻煩的就是中間那一大團,到底在講什麼,一眼看得出來嗎?因 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裡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 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而死刑的誤判通 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5月5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 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 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 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 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段落一拉長,寫的人,很容易會忘記自己原本想表達的重點。不必要的修辭與轉折,也會趁機偷跑進段落裡,讓語句無謂地肥大。切開後,肥大的部分變得清楚,才能進行分析。因 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裡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 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而 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五月五日,已退休法官薛 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 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還 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 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 而非無期徒刑。原則二:次判斷,有哪些,對方不反駁?以第一段為例。因 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裡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 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死刑無法回復,這,你覺得對方會反駁嗎?會需要去解釋什麼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嗎?如果不反駁,那這段,能不能一句話講完?相反地,無法回復是不是這麼重要?甚至,重要到死刑都可能會因此廢除的地步?這,你覺得對方會同意嗎?若可能不同意,為什麼反而沒多講?可改為: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所以死刑的誤判,是最不可能回復的。而對一個刑罰而言,能不能回復,非常重要,因為原則三:再判斷,有哪些,我方有證據?以第二段為例。而 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五月五日,已退休法官薛 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 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手上若有證據,一輪質詢,對方不得不同意這部分,是硬碰硬、拚內力,根本不用多廢話。你要真能舉證有法官承認了他在判案時的偏頗,那論點當然成立。關鍵是,你的證據有多強?為了上這堂課,還特地花時間挖出資料來源。我判他死刑但,廢死在搖擺薛爾毅退休法官聯合報2010-05-05我 做了幾十年法官,辦刑事審判的時間長,很正常,一定會碰到判死刑的案件。當然,我也在中學時期讀過歐陽修的瀧岡阡表,其中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 皆無恨也。做法官者,焉有不知之理?不過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 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上面這段,是資料原文(所以其實不是今年5月5日)。縱觀全篇,薛爾毅的立場的確是廢死,故沒有斷章取義的問題。對方要拿資料,也不怕。接著,再看資料的呈現手法。原則四:先結論,再背景,最後拋資料。先證據,再結論,聽眾容易漫無目的地聽著,等說到結論時,早忘了前面證據有多強。先結論,再證據,聽眾就會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理解接下來的證據。而資料的力量,來自資料背景。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知道薛爾毅他做了幾十年法官,辦刑事審判的時間長。其次,是他自己承認判死刑時,必須做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都鋪陳完後,最後拋出那句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才會顯得雷霆萬鈞!至於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云云,則因文意含糊,容應讓人產生其他聯想,反而該捨棄。可改為:大 家好。由於法官在判案時,常會有主觀上的偏差,以至死刑的誤判,更加難以避免。好比做了幾十年法官,有長期刑事審判經驗的退休法官薛爾毅,他就曾經公開表 示,雖然按道理,法官應該是在求其生而不得的時候,才能判下死刑,但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至於第三段,資料的引用完全錯誤。還 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 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 而非無期徒刑。法官不是神 也會誤判張娟芬作家聯合報2010-05-08這正是我在拙文殺戮的艱難裡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不是退休法官薛爾毅說的。原文,來自另一個作家的文章。要是拿去當證據,對方一借資料就穿幫。得整段刪掉。原則五:最後看,有哪些,非得靠自己?有些論點,涉及正反方的基本價值差異這部分既不可能有證據,也不可能有共識。我 方還認為政府廢除死刑,是因為要負社會責任。死刑犯的養成,或多或少和社會大眾有關係。也許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正常的價值觀,只教他用暴力解決事情。也 許他在鄰里間備受歧視,養成他灰色負面的價值觀。也許在學校裡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冷漠對待,讓他喪失上進學習的心,進而養成他偏頗的價值觀。等他長大 之後殺了人做錯事,我們卻不教育他,就直接殺了他!這樣沒負社會責任難道就是對的嗎?像這樣的論點,其實才是申論的核心(前面省下的時間,都要用在這裡),因為你得完全藉著單方面的陳述威力,來建立或改變聽眾觀點。而若認為光靠幾個假設,就能讓大家覺得社會應該要為死刑犯負責,並為其感到義憤填膺那,這個世界也未免太好混了吧!教到這裡,示範了一段劍宗會怎麼陳述社會責任,但所需能力超過小朋友目前的條件,且不提。原則六:提制度,有改變,才需要說明。所 以我方要修改現有制度。我方制度如下: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可假釋。無期徒刑的部份,原則上必須服滿20年才可假釋。假釋部份,須經專家輔導認證。在服刑期 間,利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使他能夠重新以一個完人回歸這個社會,對社會有一份貢獻。上面這段,只有一句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有意義。其他強調什麼有假釋、必須服滿20年才可假釋、須經專家輔導認證、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等等,皆為現狀(現狀假釋年限是25年,我猜學妹是筆誤,而非刻意改制度),都不用多廢話。改為:大家好。所以我方主張廢除死刑,由現況的無期徒刑代替。至此,回顧重點:一、寫申論,切細段,一段一論點。二、次判斷,有哪些,對方不反駁。三、再判斷,有哪些,我方有證據。四、先結論,再背景,最後拋資料。五、最後看,有哪些,非得靠自己。六、提制度,有改變,才需要說明。下次上課,是跟其他學校打完練習賽後,順便檢討長路漫漫啊。【橘皮集:第四次集訓心得】2012-12-30 19:51:00|分类: 橘皮集 |字号订阅 時間:2012-12-29人數:高一4位、高二3.5位與景美女中練習賽,賽後,用場上的論點當教材。且因第一次參與同學比賽,故刻意不做指示,想看看他們日常狀態下的各種應對。看完後,感想如下:一、不管練習或正式,之後,只要內中出去比賽,都要規規矩矩地穿制服!穿制服,很麻煩,我知道。但強制穿制服,久了,就成為一種紀律。紀律的目的,是要讓人習慣成為隊伍中的一部分上場的,不再是張三、李四或王五,而是內中的一辯、二辯或三辯。辯論推崇獨立思考,競賽強調團體榮耀,這,是一個辯論隊的內在辯證。二、做戲做全套,即使是練習賽,也要有主席、介紹、評分單。準備比賽,可以輕鬆,但打比賽,卻一定要認真。比賽氣氛越逼真,上場時,該有的壓力才會在,該有的反應才會快,該注意的修辭,才會有分寸,該醞釀的情緒,才會帶著一點點亢奮。要逼真,一是靠觀眾,但這咱們沒有。二是靠場地,但那教室不像。三,就是要靠一套正正經經的儀式來完成。否則,亂糟糟拼桌湊椅的教室,稀落落彼此社團的同學,各種種自家穿來的服裝,沒主席沒司儀沒介紹沒評分單這情況,你無從培養真正比賽的節奏感。三、有學妹因為遲到,沒趕上聽比賽,又怕責怪,所以待在教室外,不敢進來。下課見到,眼眶紅紅,可憐兮兮,應該是被社長罵了。我安慰她兩句,但不敢安慰太多,勸社長兩句,也不願勸得太過畢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社長要求社員,是應該的,若他扮了黑臉後(為什麼遲到!),學長卻來撿白臉(沒關係沒關係我不介意),則不僅是害社長背黑鍋,且以後,他就再沒威嚴管社團了。希望罵人與被罵的,都能理解少爺用心。架構的檢驗辯題是我國外籍勞工應不適用本國勞工之基本工資規範,正一申論大致如下:1 依據某某原則某某公約某某條款,外勞與本勞,應受到平等對待。2 目前外勞加班沒有加班費,也不敢申訴。3 僱主常藉故扣除食宿、雜支等費用,剝削外勞的實質所得。4 因此主張提高外勞基本工資,與本國脫鉤,幅度由專家開會決定。基本上,是打奇襲。一、看看聽完正一申論後,同學在紙上抄的重點是什麼?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之後再教),否則正一申論的重點,永遠只有三個需要性、需要性、和需要性!根屬?正方多半一筆帶過,剩下的,要等反方檢查。解決?其實就是辯題!除非奇襲,不然沒什麼好講。損益?廢話,跳過。因此,他們應該抄下:2 目前外勞加班沒有加班費,也不敢申訴(?)。3 僱主常藉故扣除食宿、雜支等費用,剝削外勞的實質所得(?)。後面括號,要填入對方的舉證。若沒有,首質問。需要性是否成立,有兩個檢查點,一是有無,二是程度。後者的重點,是要證明該現象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例如,有一個男生在捷運上被摸大腿,那是個別問題,政府不會(也不該)在意。而非要到有一定數量(或一定頻率)的男生被摸大腿後,才會成為政府設立男性夜間專屬車廂的需要性。以第一個需要性為例。2 目前外勞加班沒有加班費,也不敢申訴。針對有無的質疑:真的有這個情況嗎(這部分應該有資料,若沒有,那正方直接就走遠了)?只有外勞沒加班費嗎?還是本勞也沒有(這部分就未必有資料,若沒有,那正方也危險了)?針對程度的質疑:沒加班費的情況有多普遍(一兩家公司,還是都這樣)?加班時數多久(幾十分鐘,還是幾個小時)?加班做什麼(一般雜務,還是實質工作)?有多麼違反意願(反正下班沒事,還是敢怒而不敢言)?積欠多少加班費(每月差幾百,還是差幾千)?一連串檢查,是想確認需要性的存在。故逼問資料的同時,還要順帶說明這份資料為什麼必須提出、為什麼沒有這份資料,問題就有可能不存在,一方面加強對方的舉證壓力,一方面讓大家知道你不是有意找碴。需要性的攻擊是:首質每框定一個需要,立刻就要一份資料(不用全部框定,等你框定完,時間都過一半了),沒資料的,看是算推論(另外處理),或斷言(直接排除)。接著,反一盯準首質進度,就已到手的資料進行檢證,未到手的資料進行施壓(要對方別老是找半天,準備好,放手邊,我方下一輪質詢上去拿)。然後,進入根屬攻防。二、就正方所提出的需要性,要同學設想,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成因?有其他原因,就代表這個問題,還有其他解決方案。甚至,若其他原因才是主因,就代表其他方案,才是這個問題最有效的方案。例如小明功課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原创题)附答案详解
- 难点详解自考专业(小学教育)试卷附答案【综合卷】
- 难点解析河南省永城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甘肃-甘肃中医外科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四川-四川超声诊断(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黑龙江-黑龙江印刷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贵州-贵州护理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贵州-贵州城管监察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药剂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高清版)JTGT 3671-202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 场所安全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
- 刑事特情工作细则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院临床决策
- 政府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政策的成功案例分析
- 非煤矿山危险和有害因素之中毒和窒息
- 《口腔科学》课件
- 整车物流安全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