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规范(JTG F71-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 5768-1999);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二、工程概况荣昌县广顺镇位于重庆市西部荣昌县城西7公里处,背靠螺罐山脉,南伴沱江支流濑溪河,地势开阔,依山傍水。全镇幅员面积39.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6万,城镇常住人口3.5万,成渝公路、成渝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广顺镇位于重庆市西部荣昌县城西7公里处,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止中,广顺街道具有东西对接、双向开发的战略区位优势。本项目路线全长6.97km,我项目部承接的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0+000-K6+697。标线要求采用热熔型涂料,做反光设计,涂料中撒玻璃珠。热熔型标线应满足交通部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a、 道路中心线采用黄色线,线宽15cm,实线段长4m,间隔6m;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采用黄色实现线。b、 行车道路边缘线,采用白色实线,线宽15cm。 三、资源配置1、项目经理部配置主要管理人员有序号名称数量姓名备注1项目经理1罗开胜2技术负责人1刘能玉3安全员1杨武平4施工员1叶强5质检工程师1王怡升6材料员1林伟2、机械设备配备热熔釜1台,热熔划线机1台,材料运输车2辆。四、施工进度计划计划于2014年10月23日开工,2014年10月30日完工,工期7天。五、施工准备1、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在项目总工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了图纸,熟悉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文件。向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做了培训交底,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2、材料准备:a、标线涂料: 标线热熔涂料采用徐州安亿交通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热熔标线涂料及底油,标线涂料在专门的车间加工生产,生产时严格按标准配合各种原材料,保证标线材料的各项指标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中的规定,所有材料均须经过业主及监理的验收同意后才能进场施工。c、材料保管: 原材料及成品经厂验收合格后运至工地,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标准的要求。仓库地面平整、干燥、通风,水泥、热熔涂料、玻璃珠堆放在离地面20 cm以上的架空板上以保证其不受潮。砂、石堆放在干净的室外水泥混凝土地面上并在雨天采用塑料雨布封盖以保证砂、石的含水量稳定。3、标线设备经过维修保养,运行正常,监理对原材料进行抽检。4、对机械设备、测量仪器、机具工具及各种试验仪器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调试、校核、标定、维修和保养。主要施工机械的易损零部件有适量储备。六、施工工艺1、标线工程施工方法a. 放线,在业主提供的工作面上,依据施工图纸,根据道路中心线,使用专用车载水线车进行水线敷设工作,同时对车的行进路线及水线位置进行清除障碍及污物,防止行驶车辆跳动影响水线质量。在工期等有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路面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标线施工,减少水线的断线和搭接以保证整体线形。对于互通立交的放线则结合施工图与工地实际,控制好斑马线和匝道出入口的角度、几何尺寸与整体效果的协调。b. 清扫,在放好水线的地方,依据规范要求清除标线附着面及其边缘外5cm范围的泥砂、灰尘等污物,以确保标线附着牢固。同时将划线车的行驶路线清扫干净以保证划线车能平稳匀速前进。c. 敷设底油,在清扫后的工作面上,敷设底油,底油的敷设范围要求适当超出标线边缘0.51cm,底油喷吐要均匀、适量。d. 烧料,涂料投入热熔釜中,烧至180220,并不断搅拌,使之充分熔化。烧料人员要时刻注意热熔釜上的温度表,同时要使用温度计进行测温,保证熔化涂料温度。在料温稳定在210五分钟以上并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投入施工。e. 标线敷设和面撒玻璃珠,底油经过10分钟左右完全干燥,进行标线敷设,同时划线车自行撒布玻璃珠,在实施这一工序时,要用钢卷尺对水线尺寸进行复合,涂料的敷设湿度应控制在190左右,同时利用线绳调整水线,使标线线型顺畅。在标线敷设时严格控制划线车平稳、匀速(按1km/h的速度)前进以保证标线厚度均匀、外观符合要求。施工时经常观测玻璃珠的撒布情况,确保每平米玻璃珠在标准0.360.4KG之间、涂料在4.25.0KG之间,保证反光均匀及标线的厚度。2、施工注意事项在雨天、雨后或露水导致路面不干燥时、风速过大、气温低于5等的天气不得进行底油及标线的施工。七、施工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1、施工质量管理1.1、加强质量宣传,树立质量观念加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全体职工中牢固树立起“创优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信念。1.2、建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1.2.1、按照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检仪器和人员,对施工各阶段的各项质量指标应做到及时检查、控制和评定,以达到所规定的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及其稳定性。1.2.2、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和检查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应对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控制把关,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纠正直至停工整顿。1.2.3、应完善施工准备、试验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检验措施,做到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检测、控制和管理。2、质量检验2.1、路面标线热熔涂料的质量要求 项目技术指标密度(g/cm3)1.82.3软化点(C)90125涂膜外观涂膜冷却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裂纹、脱落及表面无发粘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不粘胎干燥时间(min)3色度性能白色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涂膜颜色的色品坐标和反射比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范围黄色抗压强度(Mpa)12耐磨性(200转/1000g后减重mg)80(JM-100橡胶砂轮)耐水性在水中浸24小时无异常现象耐碱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24小时无异常现象玻璃珠含量(%)1825流动度(MM)3510 2.2、玻璃珠的质量要求 项目技术指标容器中玻璃珠状态应为无色松散球状颗粒之群体,清洁无杂质密度(g/cm3)2.42.6粒径850600m范围内外观无色透明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折射率1.5以上耐水性 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雾现象。中和所用的0.01mol/L盐酸应在10ml以下。2.3、反光路面涂料用下涂剂(底油)的质量要求 、颜色固体含量(%)涂布量(g/m2)干燥时间(min)无色透明或琥珀色液体3051502005 八、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1、安全生产1.1、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针,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做到随时检查督促,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禁违章作业。1.2、安全生产具体措施a、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运输车辆应鸣笛倒退,并有人指挥和查看车后。施工中,机械设备严禁非操作人员登机操作,并设置示警标志。b、交通安全。交通路口应设立标志,并有专人指挥。夜间施工,路口附近应设置警示灯或反光标志,专人管理灯光照明。c、施工机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和看管。电机、电线、电缆应尽量放置在无车辆和人员通行部位,确保用电安全。d、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e、所有施工机械、电力、燃料、动力等的操作部位,严禁吸烟和有任何明火。重要施工设备上应配备消防设施,确保防火安全。2、施工环境保护2.1、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使参建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的遵守环保规定。2.2、环境保护具体措施2.2.1、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各项制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防设施预防性检查与应急维修方案
- 一年级读书分享要求有哪些
- 冬季混凝土施工强度与保温关系分析
- 蓄水池水流调节装置选型方案
- 光伏电站建设进度监控系统
- 边缘区域可再生能源应用方案
- 三方田园协议合同范本
- 高效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厂的应用研究
- IP授权合作合同范本
- 《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集装箱运输完整版本
- 《气动电动执行器》课件
- 【MOOC】电路分析AⅡ-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鲁迅《伤逝》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课件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课件)
- 甲状腺消融手术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三年级上册PEP英语教学课件:含视频音频U3-第1课时-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