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CE 欧洲经济委员会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汽车标准法规中文译本汽车标准法规中文译本) REGULATION No.94 企业秘密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请勿外传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 FRONTAL COLLISION 编制编制: 会签会签: 审核审核: 批准批准: 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I页 E/ECE/324 ) E/ECE/ TRANS/505 ) Rev.1/Add.93/Amend.2 1998 年 9 月 18 日 联合国协议 关于轮式车辆安装及或用在轮式车辆上的装备及零部件 采用统一的技术法规以及满足这些法规的认证 相互认可的条件 (*) (第 2 版,包括 1995 年 10 月 16 日开始生效的修正本) 附录 93:94 号法规 修正本 2 01 系列修正1998 年 8 月 12 日生效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 (*) 协议的原名: 有关采用机动车辆装备及零部件认证以及认证相互认可的统一条件的协议, 于 1958 年 3 月 20 日在日内瓦通过。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II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9 4 号法规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 目 次 法规 1 适用范围 (1) 2 定义 (1) 3 认证申请 (3) 4 认证 (4) 5 技术要求 (5) 6 配有气囊车辆使用说明 (8) 7 车型的更改及认证扩展 (10) 8 生产一致性 (10) 9 生产不一致性的处罚 (11) 10 正式停产 (11) 11 过渡规定 (11) 12 认证试验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及地址 (11) 附录 附录 1 依据 94 号法规对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方面车型的认证批准、认证扩展、认证拒绝、 认证撤销或正式停产的通知书 (12) 附录 2 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14) 附录 3 试验程序 (15) 附录 4 性能指标的确定 (20) 附录 5 人体模型的布置和安装以及约束系统的调整 (23)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III页 附录 6 汽车乘坐位置“H”点以及实际靠背角的确定程序 (26) 附件 1 三维“H”点装置描述 (32) 附件 2 三维坐标系 (35) 附件 3 有关座椅位置的基准数据 (36) 附录 7 台车试验程序 (37) 附件 等效曲线V=f (t)曲线公差带 (39) 附录 8 测试试验中的测试技术:仪器 (40) 附录 9 可变形壁障的定义 (46) 附录 10 人体模型小腿及足部的确认程序 (55)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1页 94 号法规 1 适用范围 1.1 本法规适用于 M1(1)动力驱动车辆,其总允许质量不超过 2.5 t;质量超过 2.5 t 车辆可按制造厂要求进行认 证。 1.2 本法规适用于制造厂要求的关于正面碰撞时前排外侧座椅乘员保护方面的认证。 2 定义 就本法规而言: 2.1 “保护系统”指用来约束乘员并有助于保证满足下面第 5 条要求的内部配件和装置。 2.2 “保护系统的型式”指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差异的保护装置: 制造工艺; 几何尺寸; 构成材料。 2.3 “车辆宽度”指同车辆中间纵切面相平行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该两平面紧贴车辆,但不包含后视镜、 示宽灯、轮胎压力指示器、转向指示灯、位置指示灯、活动挡泥板以及轮胎同地面接触点上面轮胎胎壁 的偏斜部分; 2.4 “重叠度”指车辆宽度占壁障表面的百分率。 2.5 “可变形壁障表面”指在固定障碍物前安置的可压馈部分。 2.6 “车辆类型”指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差异的动力驱动车辆: 2.6.1 对本法规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的车辆长度和宽度; 2.6.2 对本法规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的,通过驾驶员座椅“R”点的横向平面前方的车辆部分的结 构、尺寸、轮廓和材料; (1) 同关于车辆结构统一规定(R.E.3)中附录 7 内的定义(文件TRANS/SCI/WP29/78/amend.3) ,即,载客汽车, 汽车座位除驾驶员座椅外不超过八个。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2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2.6.3 对本法规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的乘员舱的外形和内部尺寸以及保护系统的型式; 2.6.4 发动机的布置(前置,后置或中置)和排列方向(横向或纵向) ; 2.6.5 对本法规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的整备车辆质量; 2.6.6 对本法规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不良影响的,由制造厂提供的选装设备或装置。 2.7 “乘员舱”指容纳乘员的空间,由顶盖、地板、侧围、车门、玻璃窗和前围、后围或后座椅靠背支撑板 围成; 2.8 “R点”指制造厂为每个座椅规定的,与车辆结构有关的基准点,见附录 6; 2.9 “H点”指按附录 6 描述的程序,由认证试验部门确定的每个座椅的基准点。 2.10 “车辆整备质量”指处于运行状态的车辆质量,没有驾驶员、乘客和货物,但加满燃料、冷却液、润滑 油,并带有随车工具和备胎(如果这些由车辆制造厂作为标准准备提供的话) ; 2.11 “安全气囊”指在动力车辆内安装的安全带和约束系统的辅助设备,即在严重影响车辆的撞击事件发生 时,自动释放一个活动结构,通过其内所含有气体的压力来限制车辆乘员身体某一或某几个部位同乘客 舱内部的接触; 2.12 “乘员安全气囊”指在正面碰撞时,用来保护除驾驶员以外其他乘客的安全气囊组件; 2.13 “儿童约束”指一系列部件,可能包括组合吊带或安全扣,调整装置,附属装置,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 辅助座椅和/或保护面,这些部件能够被连接到车辆上。它的作用是车辆在碰撞或突然减速情况下,通过 限制儿童身体移动来减少儿童的伤害。 2.14 “后向饰件”指面向与车辆正常行驶方向相反方向的饰件。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3页 3 认证申请 3.1 关于正面碰撞前排座乘员保护方面车型的认证申请,应由制造厂和其正式指定的代表人提出。 3.2 申请时应附有下列文件一式三份,以及有关详细资料: 3.2.1 对该车型的结构、尺寸、外形及构成材料方面的详细说明; 3.2.2 表示该车型正、侧、后视图的照片或简图及图纸,以及车辆前部结构的设备详图; 3.2.3 车辆整备质量的详细资料; 3.2.4 乘员舱的外形及内部尺寸; 3.2.5 车辆内部装备及车内保护系统的描述。 3.3 认证申请者应提交所有已获得的试验数据和结果,这些数据和结果应有足够的置信度以证明满足本法规 的要求。 3.4 应向进行认证试验部门提供一辆要认证车型的样品。 3.4.1 若提供的样品未装备认证车型的所有零部件时,认证申请者应证明未装备的零部件对本法规要求的试验 结果没有不良影响,则该样品可以用来作为试验样品。 3.4.2 认证申请者有责任证明第 3.4.1 条的申请同服从本法规的要求是不抵触的。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4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4 认证 4.1 按照本法规提交认证的车型,如果满足下面第 5 条的要求,则应批准该车型的认证。 4.1.1 按下面第 10 条指定的技术检验部门验证是否满足所要求的条件。 4.1.2 在确定样品与本法规要求的符合性时,若有疑问,认证部门应对制造厂所提供的数据或者试验结果加以 考虑,以确认检验部门所做的认证试验是否有效,并将情况加以记录。 4.2 对与每一种认证的批准型式,应授予一个认证号。它的前两位数字表示在作出该认证时所包括的对本法 规最新主要技术修改的修改系列号(目前 01 相对应 01 系列修改) 。 同一协议缔约方不可以将相同的认证 号分配给另一车型。 4.3 按本法规对某一车型作出的认证批准或认证拒绝,均应以通知书形式通知该协议有关各方。通知书的格 式应与本法规附录 1 的型式相符。 申请认证用的照片或简图及图纸尺寸均不超过 A4 (210 mm297 mm) , 或叠成 A4 幅面。 4.4 在获得本法规车型认证批准的每一辆车上,在方便的位置可加上一醒目的认证标志,一个国际认证标志 构成如下: 4.4.1 在一个圆圈中间加一大写字母“E” ,字母后标上颁发认证国家的区域号(1) 4.4.2 在第 4.4.1 条中规定的圆圈右边,标上本法规号,一大写字母“R” ,一短划线和认证号。 (1) 1德国;2法国;3意大利;4荷兰;5瑞典;6比利时;7匈牙利;8捷克共和国;9西班牙;10 南斯拉夫;11英国;12澳大利亚;13卢森堡;14瑞士;15(空闲)16挪威;17荷兰;18丹麦; 19罗马尼亚;20波兰;21葡萄牙;22俄罗斯;23希腊;24爱尔兰;25克罗地亚;26斯洛文尼亚; 27斯洛伐克;28白俄罗斯;29爱沙尼亚;30(空闲)31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3236(空闲) ; 37土耳其;3839(空闲) ;40前马其顿南斯拉夫共和国。随后的代号将按批准承认关于对轮式车辆安装 及/或用在轮式车辆上的装备及零部件采用统一的技术法规以及满足这些法规的认证相互认可条件的协议的时间 顺序指定给有关国家,所指定的代号将由联合国秘书长通知各协议国。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5页 4.5 某一车型如果符合几个法规的要求,同时该车型已获得该国家依本法规批准的认证,则第 4.4.1 条所述的 认证标志无需重复,只需在这个标志右方纵向逐行列出其它各项已获得认证批准的法规号和认证号。 4.6 认证标志应清晰、易认、耐久。 4.7 认证标志应由制造厂印在车辆规格标志牌附近或直接印在该牌上。 4.8 本法规附录 2 给出了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每个座椅的“H”点应按照附录 6 所规定的程序确定。 5.1.2 如果前排乘坐位置的保护系统包含安全带,那么该安全带总成应符合第 16 号法规的要求。 5.1.3 安放人体模型且保护系统包括安全带的乘坐位置,应装有符合第 14 号法规要求的固定点。 5.2 技术要求 按照附录 3 规定的方法所进行的车辆试验,如果同时满足下列第 5.2.1 至第 5.2.6 条所规定的所有要求, 则认为合格。 5.2.1 按照附录 8 在前排外侧座位的人体模型上所记录的性能指标应满足下列条件: 5.2.1.1 头部性能指标(HPC)应小于或等于 1 000,并且头部合成加速度超过 80 g的时间不超过 3 ms,后者应 累加计算,不包括头部回弹运动过程;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6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5.2.1.2 颈部损伤指标(NIC)不应超过图 1 及图 2 所示的值 (1) ; 图 1 颈部拉力指标 图 2 颈部剪切指标 (1) 至 1998 年 10 月 1 日之前,所获得的颈部数值将不会用于指标认证,获得的结果在试验报告中记录并由认证权 威部门收集。这个日期以后,本法规所描述的数值将作为认证指标,除非或直至有另外可选数值被采用。 颈部轴向拉伸力(kN) 颈后部剪切力(kN) 拉伸负荷作用时间/ms 剪切负荷作用时间/ms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7页 5.2.1.3 颈部绕 y 轴最大弯矩不应超过 57 Nm (1) ; 5.2.1.4 胸部压缩指标( THCC)不应超过 50 mm; 5.2.1.5 胸部伤害指标(V*C)不应超过 1.0 m/s; 5.2.1.6 股骨性能指标(FFC)不应超过图 3 所示的作用力时间性能指标; 图 3 股骨部作用力指标 5.2.1.7 小腿压力指标( TCFC)不应超过 8 kN; 5.2.1.8 在每根胫骨两端( T1) (顶端和底端)所测的胫骨指数不应超过 1.3; 5.2.1.9 膝关节滑移距离不应超过 15 mm。 5.2.2 在转向盘轴中心位置测得的转向盘位移, 向上垂直方向不应超过 80 mm, 向后水平方向不应超过 100 mm。 (1) 至 1998 年 10 月 1 日之前,所获得的颈部数值将不会用于指标认证,试验所获结果将在试验报告中记录,并由 认证权威部门收集。这个日期以后,在本法规描述的数值将作为认证指标,除非或直至有另外可选数值被采用。 轴向股骨作用力(kN) 力作用时间/ms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8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5.2.3 在试验过程中,车门不得开启; 5.2.4 在试验过程中,前门的锁止系统不得发生锁止; 5.2.5 碰撞试验后,除了支撑人体模型质量所需工具外,不使用工具应能: 5.2.5.1 对于每排座位,若有门,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若没有门,应能移动座椅或改变座椅靠背位置,使得所 有乘员撤离;但,这仅仅适用于有固定结构顶盖的车型; 5.2.5.2 将人体模型从约束系统中解脱;如果发生了锁止,通过在松脱装置中心上施加不超过 60 N 的压力,该约 束系统应能被打开; 5.2.5.3 不需调整座椅即可从车内移出人体模型。 5.2.6 对于液体燃料驱动的车辆,在碰撞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燃油从燃油供给装置中泄露的情况; 5.2.7 碰撞试验后,若燃油供给系统存在燃油连续泄露情况,那么,泄露速度不得超过 30 g/min;如果来自燃 油供给系统的液体与来自其它系统的液体相混合,且不同的液体不容易被分离和辨认,那么在评定连续 泄 漏时,收集到的所有液体都应计入。 6 配有气囊车辆的使用说明 6.1 车辆上应标有指示该车配有座椅气囊的信息。 6.1.1 对于装有为驾驶员侧气囊组件的车辆,应在方向盘边缘内侧标上“AIRBA G”字迹的信息,该标记应容 易看到并能长期保留。 6.1.2 对于用于保护除驾驶员外的前排座乘员而配置了气囊的车辆,该信息应由下面 6.2 条所规定的警告标签 构成。 6.2 一辆配有一个或多个乘员气囊的车辆,应在配置气囊组件上采用坐在座椅上的后向儿童约束图样来标出 危险信号。 本技术要求不适用无刚性顶棚车型。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9页 6.2.1 至少,该信息应包括一个下面指示的像形标签。 外径:50 mm 6.2.2 警告标签应能长期保留,并且标签应置在一个使人易于看到的地方,使他知道,注意安装后向儿童约束。 避免在车门关闭时该警告不能被看到,应有一个永久参考标志能被始终看到。 本要求不适用于装有气囊自动失效装置的座椅,当车内装有后面儿童约束时,该装置可以切断气囊系统, 使其失效。 6.2.3 该标签参考标志的详细信息应包含在车辆所有者使用手册中;至少,在用欧洲经济委员会官方语言书写 的下文中应包括: (该文旁应附有用车辆注册国的语言书写的相应文本) , “极具危险!若前面装有安全气囊请不要使用后向儿童约束! ” 该文本旁应附有车上安置的像形图。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10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7 车辆的认证更改及认证扩展 7.1 影响结构、座椅数量、内饰、装备或者可能影响车辆前部能量吸收能力的车辆操纵件或机械部件位置的 任何更改都应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认证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7.1.1 认为所做的更改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车辆仍然能满足本法规的要求; 7.1.2 按照更改的特征,要求检验部门进行下列之一的试验: 7.1.2.1 当发生任何影响车辆结构基本型式的更改或车辆质量增加超过 8%,根据认证部门的判断,认为会对试 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的,需要重复附录 3 所规定的试验; 7.1.2.2 若更改仅涉及内部装备,质量相差不超过 8%,且车辆上最初提供的前排座位数保持不变,则只需进行 下列之一的试验: 7.1.2.2.1 附录 7 所规定的简化试验, 7.1.2.2.2 针对所作更改,由检验部门确定的部分试验。 7.2 对于更改的认证无论是认证批准还是认证拒绝,均应按第 4.3 条规定的程序通知有关各方。 7.3 签发认证扩展的批准书的认证部门应为此扩展授予一个系列号,并通知使用本法规 1958 协议的其他各 方,通知书的格式应与本法规附录 1 的形式相符。 8 生产一致性 生产程序一致性应遵照该法规附录 2(E/ECE/324- E/ECE/ TRANS/505/Rev.2)的规定,满足下列需要: 8.1 每一辆通过本法规认证的车辆,在影响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部件方面均应符合经认证批准的车型。 8.2 认证持有者应确保对于每一类车型至少应进行了测量方面的试验; 8.3 认证部门可以随时核查每个生产单元的生产一致性的控制方法,检查的频率一般为每两年一次。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11页 9 生产不一致性的处罚 9.1 如果不符合上述 8.1 条所提的要求,或者所选车辆不能通过上述 8.2 条规定的检查,则可以撤消已按本法 规对车型的认证批准。 9.2 如果采用本法规的一方撤消其先前批准的认证,应立即以通知书形式通知该协议有关其它各方,通知书 的格式应与本法规附录 1 相符。 10 正式停产 如果认证持有者完全停止了一种已按本法规认证的车型的生产,他应通知批准认证的认证部门。根据收 到的有关通知,认证部门应以通知书格式通知采用本法规的 1958 协议的有关各方,通知书的格式应与本 法规附录 1 相符。 11 过渡规定 11.1 从01系列修正本生效日期起, 未采用本法规的缔约方应拒绝签发01系列修正本的本法规 ECE认证批准。 11.2 从 1998 年 10 月 1 日起, 采用本法规的缔约各方应能对那些符合 01 系列修正本的本法规要求的车型进行 ECE 认证批准。 11.3 从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 采用本法规的缔约各方可以拒绝那些不能满足 01 系列修正本的本法规要求的最 初国家注册(最初服务进入) 。 12 认证试验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和地址 采用本法规的缔约方,应该将试验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及地址通知给联合国秘书处。该试验部门 负责进行认证试验,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授予认证并授理在其他国家发行的认证批准、认证扩展、认证拒 绝或认证撤销的书面通知。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12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附录 1 (最大规格:A4(210 mm297 mm) 通知书 签发机构:行政管理部门名称 (1) 按照 94 号法规,对某一车型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给予 (2) : 认证批准 认证扩展 认证拒绝 认证撤销 正式停产 的通知 认证号: 扩展号: 1 该动力车驱动车辆的名称及商标. 2 车辆类型. 3 制造厂的名称及地址. 4 制造厂代理人的名称及地址. . 5 关于该车型的结构、尺寸、外形及制造材料的主要描述. 5.1 该车型上安装的保护系统的描述. . 5.2 那些可能影响试验的内部布置或配件的描述. (1) 已经授予认证批准、认证扩展、认证拒绝、认证撤销的国家代号(见本法规中的认证规定) 。 (2) 划去不适用部分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13页 6 发动机布置:前置/后置/中置(1) 7 驱动方式 :前轮驱动:后轮驱动(1) 8 提交试验车辆质量:. 前轴:. 后轴:. 总质量:. 9 提交认证的车辆. 10 执行认证试验的检验部门. . 11 检验部门签发的报告日期. 12 检验部门签发的报告编号. 13 认证批准/拒绝/扩展/撤销(1) 14 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15 所在地. 16 日期. 17 签署. 18 存放在认证管理部门文件清单作为附件列在本通知书后,以备查询. (能够确认该车型及本认证书所提到的车辆可能改变的照片或简图及图纸) (1) 划去不适用部分。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14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附录 2 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A型 (见本法规第 4.4 条) 贴在车辆上的上述标志表明该车型在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方面已经在荷兰 (E4) 94 号法规通过认证, 认证号为 011424。 该认证号表示该认证是按照 94 号法规 01 系列修正版本的要求批准的。 B 型 (见本法规第 4.5 条) 贴在车辆上的上述认证标志表明该车型的认证是在荷兰(E4)按照 94 号法规和 11 号 (1)法规批准的,认证号 的前两位数字表示在各自认证签发时,94 号法规包含了 01 系列修正版本,而 11 号法规包含了 02 系列修正版本。 (1) 后一数字仅作为示例给出。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15页 附录 3 试验程序 1 设施及车辆准备 1.1 试验场地 试验场地应足够大,以容纳跑道,壁障和试验必需的技术设施,在壁障前至少 5 m 的跑道应水平、平坦 和光滑。 1.2 壁障 壁障前表面由可变形的结构构成,如本法规的附录 9 所述。可变形结构的前表面与试验车辆行驶方向垂 直,误差可在1内。壁障质量应保证不低于 7104 kg,其前表面应铅垂,误差在1范围内,壁障 应固定在地里,或者,应使用辅助定位装置将壁障固定在地面上,以限制其位移。 1.3 壁障的方位 壁障的方位应使车辆与壁障的最初接触发生在转向柱一侧,当要选择用左手驾驶还是右手驾驶车辆进行 试验时,应按试验执行部门所确定的采用最不利于试验的驾驶车辆进行。 1.3.1 相对壁障的车辆调整 车辆应覆盖壁障表面的 40%,误差为20 mm。 1.4 车辆状况 1.4.1 一般要求 试验车辆应能反映出该系列产品的特征,应包括正常安装的所有装备,并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一些零 部件可以被等质量代替,但要求这种替换不会对第 6 条的测量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 1.4.2 车辆质量 1.4.2.1 提交试验的车辆质量应是整备质量; 1.4.2.2 燃油箱应注入 90%制造厂规定的燃油箱容量的水,允许误差为1%。 1.4.2.3 所有其它系统(制动系、冷却系等)应排空,排出液体质量应予补偿。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16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1.4.2.4 若车载测量装置的质量超过允许值 25 kg, 可以通过减少一些对下述第 6 条测量结果无明显影响的附件来 进行补偿。 1.4.2.5 测量装置的质量对各轮轴基准负荷的改变不应超过 5%,各轮轴的改变量不应超过 20 kg。 1.4.2.6 上述第 1.4.2.1 条规定的车辆质量应在试验报告中标明。 1.4.3 乘员舱的调整 1.4.3.1 转向盘位置 若转向盘可调,则应调节到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位置;如果制造厂没有规定,则应调节到可调范围的中间 位置。在加速过程结束时,转向盘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处于制造厂规定的车辆直线行驶时的位置。 1.4.3.2 车窗玻璃 车辆上的活动玻璃应处于关闭位置。为便于试验测量,经制造厂同意,可以放下活动车窗玻璃,只要此 时操作手柄的位置相当于车窗玻璃关闭时所处的位置即可。 1.4.3.3 变速杆 变速杆应处于空档位置。 1.4.3.4 踏板 踏板应处于正常的放松位置。若踏板可调整,则应将其设置在它的中间位置,除非制造厂对其设计位置 另作规定。 1.4.3.5 车门 车门应关闭但不锁止。 1.4.3.6 活动车顶 如果安装有活动车顶或可拆式车顶,它应处于应有位置并关闭。为便于试验测量,经制造厂同意,可以 打开。 1.4.3.7 遮阳板 遮阳板应处于收起位置。 1.4.3.8 后视镜 内后视镜应处于正常的使用位置。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法规号:94 第17页 1.4.3.9 扶手 若前后座椅扶手可移动,则应处于放下位置,除非受到车内人体模型的限制。 1.4.3.10 头枕 高度可调节的头枕应处于最高位置。 1.4.3.11 座椅 前排座椅位置 对于纵向可调节的座椅,应使其“H”点(按照附录 6 规定的程序确定)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或者最接 近于中间位置的锁止位置,并处于制造厂规定的高度位置(假如高度可单独调节) 。对于长条座椅,应以 驾驶员位置的“H”点为基准。 1.4.3.12 前排座椅靠背位置 如果可调,座椅靠背应调节到使人体模型躯干倾角尽量接近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角度,若制造厂没有 规定,则应调节到从铅垂面向后倾斜 25角的位置。 1.4.3.13 后排座椅 如果可调,后排座椅或后排长条座椅应处于最后位置。 2 人体模型 2.1 前排座椅 2.1.1 按照附录 8 的规定,在每个前排外侧座椅上,安放一个符合混合 III 型 (1)技术要求且满足相应调整要求 的人体模型,脚踝角度为 45。人体模型的脚踝按照附录 10 程序确定。 2.1.2 试验时,使用制造厂设置的约束系统。 (1) 符合美国 50成年男子主要尺寸的混合 III 型人体模型的技术要求和详细图纸,以及为本试验的调整规范,都 由联合国秘书长保存,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秘书处咨询,其地址为:palais des Na tions, Genva, Swizerland. 企业秘密 请勿外传JAC 江淮汽车乘用车研究院车身设计部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源于:联合国 1995年 3月 20日协议 法规号:94 第18页 第 1 版 1999 年 1月 标题:正面碰撞保护 3 车辆的驱动和路线 3.1 车辆或者靠自身动力驱动或者由任何其它驱动设备驱动 3.2 在碰撞瞬间,车辆应不再承受任何附加转向或驱动装置的作用。 3.3 行车路线应满足第 1.2 条及第 1.3.1 条的要求。 4 试验速度 在碰撞瞬间,车辆速度应为 56+1km/h,当然,如果试验在更高的碰撞速度下进行并且车辆满足要求,也 认为试验合格。 5 对于前排座椅人体模型的测量 5.1 为确定性能指标必需的所有测量,均应采用符合附录 8 要求的测量系统。 5.2 不同的参数应通过具备下列 CFC(通道的频率等级)的独立数据通道来记录。 5.2.1 对人体模型头部的测量 重心处的加速度(a)由加速度的三维分量计算得出。加速度分量测量时,CF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市2025东南大学管理和其他专技岗位招聘36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浮市2025广东云浮市镇(街)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专项招聘6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北唐山市玉田县人才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鸿荣轻工有限公司招聘150人(鸿星尔克)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船机司机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2025年宣城市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南方航空乘务招聘(西安站)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平阴)产业园有限公司招聘4人(劳务外包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济南市莱芜高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模块“语序不当”知识点
- 《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解读与培训
- 2024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本部面向系统内公开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加弹机操作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doc
- 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 铁板神数详细取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