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民俗与旅游_第1页
第三讲民俗与旅游_第2页
第三讲民俗与旅游_第3页
第三讲民俗与旅游_第4页
第三讲民俗与旅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民俗与旅游,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能丰富旅游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一、民俗文化对旅游的作用,(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各民族的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塑绘画、民族工艺、节庆游乐、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建筑形式,乃至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均各有特色,是旅游文化的重要文化景观,也为开发我国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吸引性提供了前提。,(二)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旅游地的经济效益,旅游的经济性和旅游的文化性是密切相关的。,“旅游业是带有很强文化性的经济事业,也是带有很强经济性的文化事业。”于光远,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开业,l年半后又收回ll亿元的投资;接着以5.8亿元兴建世界之窗,1994年6月开业,又创辉煌。,深圳锦绣中华开业以来,到2001年,10年中三大景区共接待4400多万海内外游客,营业收入近28亿元人民币,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二、旅游对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一)旅游能促进民俗文化交流与传播,民俗文化旅游以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激发游人兴趣,通过游人的亲身投入,成为特写民族环境中的一员,从而达到旅游主体客体双向交流,满足旅游者休闲、探奇、求知等目的。,游人不仅要看,还要参与,要成为环境的一员,获得有别于惯常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参与性旅游取自民俗,取自生活,体验的是朴实无华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毫无矫揉造作。,星象,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应多方展示本国、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者直接在欣赏文化的表演和展示中增长知识;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本民族的导游之口向旅游者介绍这些文化现象的起源、功能和象征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伏羲,女娲,(二)旅游促进了旅游接待地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旅游的开发,每年数百万的旅客涌进民族地区,也带来其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科技信息,在民族地区造成一定的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无疑会对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带来有益的、或是有害的双向渗透。,有益的方面,会把现代文明带进民族地,打破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享、不可示人的封闭状态,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跨文化交流,开拓人们的眼界,增进市场经济意识,促使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变迁,提高民族地区文明的程度。,民族地区旅游开放,导致民俗文化涵化。即是“使文化移动”,“使文化适应”,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相互影响、采借,接受对方文化特质,从而使文化相似性不断增加。,(三)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而且要保护、修葺(修缮)和恢复原有的文化资源。,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仪礼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这些民俗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风雨图,三、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和庸俗化,在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过程中,过分地、夸大其词地宣传渲染会使旅游接待地纯朴的民俗文化失真、被亵渎、被歪曲;甚至为了迎合一部分客人,而着力渲染一些无聊的、下流的、色情的东西,会使民俗文化庸俗化。,(二)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由于旅游者的涌人,旅游接待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会因商品化而受到歪曲并失去价值。如一些民族歌舞,由于旅游者的需要而被搬上舞台,或被压缩、或被删除、或是活动的节奏加快,使其在很大的程度上丧失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三)腐朽生活方式的散播,传统道德观念的堕落,旅游者既带来了其民俗文化中进步的影响,也带来了腐朽落后的东西。西方社会中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或思想意识会与旅游者相伴而至,在旅游接待地广为传播,对接待地社会文化产生严重影响,造成腐朽思想泛滥而优良传统丧失。,对这些消极的影响,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和相应对策,努力减少或最大限度地限制这些不良影响,使民俗文化资源得以长期地使用和弘扬。,虎吃女魃,思考题:1、民俗具有那些特征及功能?2、请你谈谈你所生活的地区民俗事象以及其蕴涵的文化内涵(选一个或两个民俗事象谈)。,香严寺是中州四大名刹之一,她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刹。位于淅川县仓房镇内白崖山万山环抱之中,东与碧波万顷的丹江水库举目相望,西南与道教圣地武当山咫尺为邻,形成了深山藏古寺,碧水映客船的靓丽风景,寺院东龙山,西为虎山,龙虎相抱,横卧面山,整个地势就像一朵莲花,而寺院恰好就建在莲花之上。,据考证,香严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经过宋、元、明、清各有重修,鼎盛时期古建筑房屋达437间,院墙700余丈,素有“万顷香严”之称。,竹林通幽,香严寺正门,法师进阶,在历史上,香严寺是两朝国师的道场,一朝皇帝出家的寺院,这就更富于她神秘的色彩。1300年的厚重佛文化史,多少朝代的兴衰沧桑,让注视她的每一个眼神都惊叹和神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