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第1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第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第3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第4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推 荐 书成 果 名 称 校企互动合作,培养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成 果 完 成 人 姚文兵、徐晓媛、王欣然、钟文英、王旻余伯阳、许娟、樊陈琳、花春阳、胡春蕾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中国药科大学 推 荐 等 级 建 议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江苏省教育厅 推 荐 时 间 2009 年 3 月 31 日成 果 科 类 医学-10 代 码 序 号 编 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制一、 成 果 简 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 奖时 间获 奖种 类获 奖等 级奖金数额(元)授 奖部 门2008年国家生物医药创业人才培养试验区国家级质量工程50万教育部2007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国家级质量工程60万教育部 2006年优秀基地国家级教育部2009年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1万教育厅2006年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姚文兵)国家精品课程10万教育部2007年姚文兵国家教学名师2万教育部2008年药学生物基础课程群(姚文兵)国家级教学团队30万教育部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02年1月完成:2009年2月主题词校企合作;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研究;实践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中国药科大学以“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试点,重点推进校企互动合作培养长学制“333”型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搭建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成果孵化基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解决了校企合作动力和校企实质性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方案的两个关键问题,建立了“创业导向、企业参与、滚动分流、综合评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选拔评价机制。毕业生获得化学、生物学、医药学三个学科基础和科学研究实践经历、企业实践经历、国际交流实践经历的三种经历,具有生物医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产业研发能力和创业能力三种能力特质。成果做到4年学校的本硕教育与2年企业研发的研究生学位课题相衔接,实现了校企互动,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培养的一贯性,填补了国内同类成果的空白。解决教学问题:1、解决如何将学校与企业在科技项目合作的优势转化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优势,深层次解决人才培养环节的企业合作动力问题,企业身份从被动接受的配角到积极参与的主角。2、解决以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环节只停留于参观和接受实习生等表面合作,难以深入实质开展的问题。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方法一:学校构筑集教学、研发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型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将高层次人才培养融入到企业研发以及人力资源培养各环节。学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参与企业核心研发项目,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毕业后又以“具有生物医药企业工作经历和研发背景”特质成为企业青睐的业务骨干。通过联合培养学生搭建起的校企合作桥梁,企业获得校内一流专家的科研支持。校企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转化科技成果,创造经济价值。通过优秀人才培养成果的辐射效应和互惠互利的优势,天士力等多家大型医药企业主动要求合作办学。方法二:学校将日本以“工业实验室”为主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模式引入我国生物医药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建立实质性高层次“长学制” 校企互动合作体系。学校建立以医药产业为基础,连接教学、学习、科研的合作模式,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割裂的培养阶段,实行“核心课程组与自由选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大胆探索校企互动合作高层次“长学制”联合办学机制,建立由“认知教育、实践训练、联合培养、企业创业”四个阶段构成的“六年校企合作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第六学年认识企业:学生到医药企业参观,进行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聘请企业家讲座和制药企业认知见习企业实训:学生到企业创业实训,为期3个月校企联合培养选拔:学企双选,企业面试进入企业,以企业研发项目为学位论文选题半研半工,完成学位论文和答辩后进入企业创业方法三:建立了“创业导向、企业参与、滚动分流、综合评价”的选拔评价机制,将企业评价、实践训练成绩、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引入创新创业人才选拔工作。方法四:创建“药苑论坛”,建立全国药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3成果的创新点(1)建立并实践了“六年不断线”的校企深层次互动合作体系,与19家企业共建合作办学关系,企业参与人才选拔、教学、实训带教、研究生培养、支持学生创业的全过程,填补了国内同类成果空白。毕业生具备“能力强、素质高、爱创新、能创业”特质和“产学研”教育背景成为企业竞相聘请的人才。(2)解决了校企合作的机制问题,开辟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重点实践了校企联合培养“六年本硕一贯制”生物医药高级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有87名联合培养研究生;克服了本科教学中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止步于一般性参观、指导实习生的局限,使企业愿意出人、出资、出项目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愿意从事应用型课题研究并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创业,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3)提出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的“333”教育模式,学校为学生夯实化学、生物学、医药学学科“三个基础”,提供科学研究经历、企业实训经历和国际交流经历的“三种实践经历”,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产业研发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三种能力”。发起主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并形成每年举办一次的制度。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成果应用:2002年以来,中国药科大学积极推进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层次合作,以“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教学改革试验田,不断在全校19个本科专业中总结推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在2003年随机对311名毕业生的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调查问卷显示,2.9%的学生择业时首先自主创业,在2008年对创业教育试点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的调查中80%的同学希望毕业后在条件具备的时候进行创业。毕业生中涌现出孙晓泉、夏鸣等优秀典型。截止2008年底,学校共建立44个校外实践基地,19个生命基地校企联合办学点,合作企业共接纳187名“基地”学生完成创业实践训练,每年接受300到400名应届毕业生实习,校企联合培养了87名硕士研究生,涉及药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艺改造、临床应用、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首批21名联合培养学生已经毕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质。学校建立了一支由校内专家、企业老总、教授级高工、具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等构成的一流“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聘请先声药业任晋生董事长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先声药物研究院殷晓进总经理、金陵制药厂汤卫国厂长、江苏千红生化王耀芳总经理等一批富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企业老总担任基地校外导师。据统计,近五年,共有272人次的企业老总和工程师指导基地学生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实训。在集教学、研发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型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平台上,学校和合作办学企业共同进行产业合作取得突出成果。在2008年国家科技部“创新药物重大专项”启动后,联合办学企业积极和学校合作申报,共同获得新药研发大平台1项,科技成果孵化基地1个,与先声药业等企业共同合作的临床前项目5项,累计经费2亿元,排名医药院校第一位。中国药科大学研制的一类新药“加替沙星”转让南京圣和药业,创造产值1亿元。“长春瑞滨”为江苏恒瑞年新增产值亿元。“英太青”为先声药业增加年产值1.3亿元。推广情况(1)2009年团中央要求全国各高校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江苏省提出“在企业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帮助广大高校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中国药科大学在7年前率先在校企深层次合作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和管理经验已向全国医药院校推广,并可为全国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高校借鉴。第二军医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院校到校参观学习校企互动合作模式。(2)2008年中国药科大学发起并举办了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6所学校师生参加的首届大学生“药苑论坛”,打造了一个集中展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交流平台,并内化成制度每年举办一届,交流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果和经验。(3)2008年在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召开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上,姚文兵副校长应邀做了题为校企紧密结合,培养生物医药创业型人才的大会报告,介绍校企互动合作“长学制”联合办学方案,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和浓厚兴趣。(4)江苏教育电视台、中国医药报、中国健康报对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机会亲历企业管理、研发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都提供了模式借鉴和示范。实际效果(1)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以其“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等特点,未毕业即收到了不少大型医药企业抛来的“发展为企业骨干力量”的橄榄枝。很多企业慕名来到我校洽谈合作办学。天津天士力集团在录用2名“校企联合培养”毕业生后,当年即与我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首次签订13名联合培养学生。(2)2006年,我校创业教育试点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在全国36个基地年检中排名第6,被评为“优秀”。2008年,我校凭借生物医药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扎实基础,以“生物医药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区”为项目成功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50万元立项资助。二、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一完成人姓名姚文兵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6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83年7月高校教龄19专业技术职 称教授现 任 党政 职 务副校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育研究与管理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国家教学名师奖 2007年;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2006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2008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负责人 2007年;全国药学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2007年;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金实施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2年;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1998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0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省二类优秀课程负责人 2004年;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优秀创建项目负责人 2002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主要贡献成立基地管委会,担任负责人,管委会由职能部门、院部领导和企业家组成,负责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及管理制度。本人负责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培养总体建设方案以及“六年不断线”校企互动合作体系的方案设计,实施计划制订,方案执行。代表学校多次参加国家生命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并作经验交流报告。本人担任了基地的药学生物化学基础主讲教师,率先开展研究型教学工作,取得突出成果,该课程获得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所带领的“药学生物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承担了基地班大部分生命科学类主干课程,该团队获得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的生物医药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区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立项资助。与先声药业共同合作开发一类新药“恩度”临床前项目,获得2008年国家“创新药物重大专项”5000万经费支持。作为校内导师指导4名与金陵药业、双鹭药业等公司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已有1人毕业。指导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中1项成果参加国际iGEM大赛铜奖。 本人签名: 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2)完成人姓 名徐晓媛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4年4月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96年7月高校教龄12年专业技术职 称副研究员现 任 党政 职 务处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育研究与管理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5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主 要贡献 本人分管基地管委会办公室工作,定期召开管委会,讨论基地建设工作。负责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申报工作,参与六年制校企联合培养总体建设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制订,协调、调动校内外多种资源来建设基地。已洽谈建立了44家企业为校外实践基地,19家企业为合作办学单位。负责制订中国药科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滚动分流工作暂行规定、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创业实践训练和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每年负责与企业和其他职能部门协调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选拔、培养等工作,主持基地滚动分流面试选拔,参加企业实训成果答辩会。本人发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活动,并在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第一届。发表多篇教改论文,接受国内多家媒体采访,及时宣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向全国同类专业辐射。作为教务处长,接待第二军医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等多家兄弟院校到校学习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经验。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圣约瑟夫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洽谈建立3种本科生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 本人签名: 2009年3月28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第(3)完成人姓名王欣然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2月最后学历大学参加工作时间2001年7月高校教龄8年专业技术职 称助理研究员现 任 党政 职 务副科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育研究与管理电子信箱Wxr_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主 要贡献本人负责基地管委会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滚动分流、联合培养等组织工作,实施了“创业导向、企业参与、滚动分流、综合评价”的选拔评价机制,第一学年结束时,基地按照“厚基础、重能力、爱创新、能创业”的标准进行首轮滚动分流,从全校各专业中选拔12名优秀学生滚动进入基地;第四学年上学期进行第二轮分流,按照企业宣讲、自由申报、综合排名、企业面试的程序做好组织工作,确定校企联合培养对象。制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细则,专门对科技创新、发表论文、创业活动等创新创业项目给予较高加分。制订推免、滚动分流的程序和标准,与普通专业相比,推免降低学习成绩所占比重(占50%),提高综合素质所占比例(占20%),尤其突出企业创业实训环节评分的重要性(占30%),经审核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贡献的学生可直升。负责与19家合作办学企业的日常联络和沟通工作,落实每年实训计划,参加实训答辩会,总结成果,在药学教育上发表校企合作办学 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论文。为学生聘请企业家到校做报告,开办“企业家论坛”活动,协助处长做好“药苑论坛”组织工作。负责“生物医药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网页管理。 本人签名: 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4)完成人姓 名钟文英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年5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90年7月高校教龄19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 任 党政 职 务副处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育管理分析化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江苏省精品课程 2008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 2006年主 要贡献本人每年负责跟踪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情况,参加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企业的开题和中期检查,应邀担任联合培养研究生答辩小组成员。及时与企业沟通学生联合培养阶段的选题、工作进度和论文质量。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企业进行论文指导。与中科合臣等多家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参与基地日常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安排,负责组织每年一年级学生滚动分流笔试和联合培养研究生面试工作。作为校内导师,与中科合臣等企业联合培养4名研究生,已有2名学生顺利毕业,其中郭嘉华同学进入天士力集团工作,获得企业好评。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和开放性实验多项。组织基地多项教学改革工作,推进基地主干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组织23本双语实验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人签名: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5)完成人姓 名王旻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2月最后学历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1975年1月高校教龄25年专业技术职称教授现 任 党政 职 务院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联系电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生物制药的教学与科研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一类优秀课程 1998年吴阶平-保罗杨森医药学研究三等奖 199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7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8年江苏省经贸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7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7年主 要贡献本人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所在学院院长,基地管委会委员,直接参与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六年制校企联合培养总体建设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制订。积极联络江苏千红、百奥、安惠、秋之友、上海美迪西等生物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办学关系。与组织生命科学基地专业课计划制订和教学改革,培育多个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师资。生物制药工艺学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生物工程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同时将基地优秀办学经验在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中推广,2个专业均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6年,常州千红生化药业与学院共同注资600万元,合作建立生物制药工程中心作为基地创新创业平台,该中心可独立完成生物技术药物的上游研发及下游产业化,并承担着每届10名左右学生的实训任务。每年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三个月企业实训的指导教师安排、学生管理和答辩工作。与先声、百奥等公司共同指导2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主办国际会议,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和全球各大制药公司任职的校友为学生做讲座。 本人签名: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6)完成人姓 名余伯阳性 别男出生年月1959年3月最后学历博士参 加 工作 时 间1977年8月高校教龄24专业技术职 称教授现 任 党政 职 务研究生部部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中药研究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01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者(麦冬专题负人)2002年 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3年 入选国家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005年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科学技术一等奖(部级)2008年 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主要贡献主要从事的研究有中药复方的质量标准与体内过程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中药资源化学、中药新药开发等。对麦冬等中药的系统研究所得成果经国家级鉴定具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结果被中国药典委员会采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先后承担国家863、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30多篇;主编或编著学术论著和教材11部,获得或申报发明专利15项。负责协调六年制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衔接以及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担任多门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协助圣和、天士力等多家企业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团队2个并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与先声药业共同负责“中国药科大学先声研究生创新基金”的管理和分配。参加第一届“大学生药苑论坛”,为学生做报告,担任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点评嘉宾。与多家企业建立良好关系,举办多场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校讲课。本人签名: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7)完成人姓 名许娟性 别女出生年月1982年10月最后学历本科参 加 工作 时 间2004年7月高校教龄4.5年专业技术职 称助教现 任 党政 职 务无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学和学生管理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无主要贡献本人担任多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的辅导员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秘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实施具体工作。监督学生有效学习,协助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同时在沟通学生与学校之间起桥梁作用,上传下达学校的各项方针指令。密切配合教务处,做好每年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企业实训和校企联合培养选拔的工作。负责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集中管理工作,申请学位。负责毕业生质量跟踪。 本人签名: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8)完成人姓 名樊陈琳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8年2月最后学历研究生参 加 工作 时 间2003年7月高校教龄6年专业技术职 称助理研究员现 任 党政 职 务无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教育管理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无主要贡献本人参与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具体制定实施工作,具体组织生命基地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制定,基地共创建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制药工艺学等国家精品课程5门,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省级精品课程8门。参与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本人签名:2009年3月28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9)完成人姓 名花春阳性 别女出生年月1967年2月最后学历本科参 加 工作 时 间1991年 7月高校教龄18年专业技术职 称助理研究员现 任 党政 职 务科长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教务处联系电话025-现从事工作及专长实践教学管理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南京市童家巷24号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无主要贡献 本人负责中国药科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遴选申报的组织工作以及该项目实施期间的过程管理工作,制订中国药科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课题申报程序、评审程序、中期检查及结题验收程序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开展了校级项目110个,共有557人次参加。其中有28个项目被评审为省级项目,70个被评为国家级项目;有4个项目参加首届大学生创新论坛的成果展示,其中基地班05级学生郭小可、06级学生桂彬在创新论坛上进行了学术交流汇报。负责校内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鼓励教师在正常实验教学时间之外开展科研性及教学型开放实验项目,08年开展了343个项目,1213人次参加。同时参与校内各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