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1- 12- 25 作者简介 张敬淦(1928) ) , 男, 上海市人, 1948 年之江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毕业, 解放后长期在北京从事城市规划工 作,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顾问组顾问, 首都经贸大学房地产经 济系客座教授。 #迈向现代化的古都北京# 北京: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张敬淦 ( 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 北京 100045) 摘 要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妥善处理好古都与首都、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现代 化建设以及新建筑与传统旧建筑的三个关系。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 她的建设既要继承、 保护 灿烂的历史文化, 又要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接续上当代社会主义两个文 明空前伟大的建设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尽管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仍落后于经 济建设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塑造全国文化中心形象的六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全国文化中心形象 中图分类号 TU 984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310( 2002) 01 -0040 -03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是世界著 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要使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得以持续发展, 必须在努力保护的同时, 大力加强 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1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域要妥善处 理好三个关系 从历史形成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客观矛盾出 发,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 古都与首都的关系。 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 又是当代中国 的首都。作为文化古都, 就要保持原有的历史传统 风貌; 作为首都, 就必须进行体现首都功能、 反映时 代气息的必要的改造和建设。当前的问题是, 近年 来城内新建的大型高层公共建筑越来越多。尤其 是在应重点体现首都功能和首都风貌的像长安街 这样的重要部位, 与全国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功能 无关的大体量商厦、 银行、 写字间、 俱乐部等建筑建 得过多, 不但建筑性质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规 定, 某些建筑的高度和容积率也突破了规划的要 求, 这势必影响古都风貌的保护, 也不利于首都功 能的加强。这种趋势应该尽快制止。 同时, 危旧房改造速度很快, 改造的范围也越 来越大, 1990 年以来累计拆除危旧房屋 400 多万平 方米( m 2) , 对文物古迹已造成一定的损坏。危旧房 改造是一项德政, 应该积极进行; 但是由于改造范 围广、 数量大, 与文物古迹的矛盾较多, 因而需要慎 重对待, 宜在改造中适当放慢速度, 严把危旧房改 造与保护古都风貌相结合的关。北京城市总体规 划已经考虑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如何妥善处 理古都与首都的关系, 并提出了 10 条具体措施, 应 该坚决贯彻执行。 第二,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 要从整体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建立起从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保护区, 到整个北京市的 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除了上述的 10 条措施以外, 还应十分重视处理好与城市现代化的 关系。因为城市现代化不能不引起城市面貌、 城市 形象的变化。例如出现各种体型、 高度和外饰面的 高大新型建筑, 以及高架快速路、 立交、 过街天桥、 城 市雕塑、 各类城市标志和广告牌等现代城市设施。 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 的关系, 就要通过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和建筑创作, 既要寓现代化于传统风貌之中, 又要使新建部分与 2002 年3 月 第 16 卷第 1期总 47 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Mar. 2002 Vol. 16 No. 1 Sum No. 47 原有风貌融合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北京在这方面 的成功经验还是不少的, 说明只要坚持继承与创新 的统一, 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好的。 第三, 新建筑与传统旧建筑的关系。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 随着城市的发 展, 现代新建筑总是会越来越多。而历史文化名城 的文物古迹和古建筑众多, 由于新旧建筑的建筑外 形、 建筑风格相差悬殊, 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对历史 传统风貌的破坏。因此, 保护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 化名城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中, 新建筑与传统旧建筑 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 为了妥善解决新建筑与传统旧建筑的关系, 必 须加强城市设计, 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 新建筑与 其周围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对新建筑在不同地 区应有不同的要求。在核心地区、 重要干道和重点 传统风貌区, 要求应该严一些, 不但建筑高度要控 制, 在体量、 体形、 色调上也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在城市边缘地区或郊区, 要求可放宽一些。强 调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 并不否定在一定环境条件 下采用新旧建筑对比的手法。就像位于东郊住宅 群中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以简洁有力的形体、 大 片明快的墙面和现代建筑的语言, 突出了建筑的性 质和功能, 与邻近的住宅群形成对比。在这里没有 必要与住宅形式取得协调。所以强调建筑环境协 调, 不仅没有限制建筑师的创造性, 而是从更高的 水平上对建筑创作提出的要求。 2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全国文化 中心建设 北京有着3 000 多年的建城史和 800 多年的建 都史, 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而且是全国的文化 中心。北京城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文明宝库, 不 但有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 都城的规划设计也被 誉为世界城市设计史上一大杰作。北京灿烂的历 史文化, 不但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全人类的。 我们继承了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 就不但 有责任把它保护好, 还要把它建设好。当代北京的 建设发展, 反映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发展到了一 个崭新的阶段) ) 人民成了城市主人的社会主义 时代。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是以大量的历史遗 存、 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文化基础的; 加强全国文 化中心的建设, 既要继承、 保护灿烂的历史文化, 又 要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接 续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空前伟大的建 设篇章。 当前, 加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已十分紧迫。 50年来, 北京在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 成就。以 1997年与 1949 年相比, 高等院校由 13 所 增加到65 所, 在校生由15 000人增加到1915万人; 公共图书馆由 2 个增加到 23 个; 博物馆、 展览馆由 3座增加到 80 多座; 科研机构由 2 个增加到 425 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200 多人增加到 120万人; 医疗卫生机构由 61个增加到 6 500多个, 病床位由 3 000张增加到 67 900 张; 体育场地由 22 个( 1957 年) 增加到 4 580 多个; 影剧院由 45 座增加至 109 座; 出版的报刊由 480种增加到 2 100 多种。 1 北京 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在全国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上 起到了主导、 示范和推动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北京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 展, 调整了产业结构, 改革了经济体制, 大力发展了 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由 1980 年的 139亿元增加到 1997 年的 41 810 亿元, 增长了 12 倍。 2 在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肯定最近几年作出了 很大成绩, 但仍然显得落后于经济建设, 落后于形 势发展的需要。从 1990 年到 1997 年的 7 年中, 全 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从 135156亿元增加到 582108 亿 元, 增加了 466152 亿元。其中经济行业的增长明 显大大超过文化行业, 如: 电力、 煤气增加了 64184 亿元, 占 1415% ; 制造业增 长了 80159 亿元, 占 1810% ; 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增加了 101162 亿元, 占 22189; 而教育仅增长了 2615 亿元, 占 314%, 其 他文化产业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则更少 2 。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经济建设中就包含了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产业属 于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经济建设上去了, 文化建 设随之就发展起来。但是, 不能忽视文化建设对经 济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尤其不能低估/ 科教兴国0 战略的伟大意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老企业的 改造, 新产品的开发, 经济效益的提高, 国际市场竞 争力的增强, 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 经济科学管理 的加强, 以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 能源、 交通等 问题的解决, 无不要靠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要靠 教育这个立国之本, 要靠大大提高全民的文化素 质。说到底, 经济的发展要靠文化。 加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不仅仅是北京市的 事情, 也是关系到全国文化建设的大局。北京文化 建设的目标, 也不能仅仅着眼于北京市, 而应该面 向全国, 从全国一盘棋的文化发展全局需要出发, 41第 16卷第 1 期张敬淦: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充实和强化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 充分发挥对全国 文化建设的主导、 示范和推动作用, 以及对国际的 文化窗口和文化交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国 内形势下, 加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更是加强中 华民族内聚力的象征, 起着维系 13 亿全国各族人 民和台胞、 海外华侨、 外裔华人精神纽带的作用。 3 塑造全国文化中心形象 人们反映, 北京商厦、 写字楼鳞次栉比, 银行、 大饭店高耸入云, 商业贸易形象鲜明, 而文化氛围 相对淡薄, 城市缺乏文化感染力。这就提出了一个 要加强塑造全国文化中心城市的形象问题。 首先, 为了强化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 要在天 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等重要地区, 建造一批能代 表我国最高水平、 最新成就的对全国有指导意义的 宏伟壮丽的大型文化设施。其他重要地区如中关 村科技园区、 东郊商务中心区、 城市北中轴北端等 处, 也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能代表 21 世纪中 国首都现代化水平和象征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公 共建筑。 其次, 要普遍建设地区性文化设施和文化街 区。各个区( 县) 都要拥有一个文化科技中心, 新建 改建具有一定水平的地区性各类文化设施, 并逐步 形成各有特色的文化街区。 第三, 进一步积极开展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的 大型文化活动。最近几年来, 北京这方面的活动有 明显增加。如: 第二届科技文化节、 第二届全国少 数民族文艺会演、 / 2001 相约北京0国际艺术团体大 型会演、 歌剧之王多明戈独唱音乐会、 世界三大男 高音同台演唱会、 2001 年国际电影周、 第 21 届世界 大学生运动会、 国际旅游文化节、 第一届中国杂技 艺术节等。随着申办 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 为了 塑造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强化北京的文化氛围, 还 应在会前进一步组织各类大型文化活动。 第四, 大力整顿街区市容和城市文化环境, 整 建街道建筑小品, 在重要地段和适当地点, 建立富 有教育意义和高超艺术水平的个体或群体雕塑, 并 着力搞好城市绿化, 美化城市环境。 第五, 发展壮大现代文化产业。要尽快转变 / 文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0的旧观念, 充分发挥首都 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文化产业搞上去, 并加强对文化 市场的调控、 引导和管理,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 旅游 业、 信息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衍生产业的发展, 形 成大经济、 大文化互动共荣的发展新格局。 第六, 做好城市设计。不但要做好单体工程设 计, 而且要做好工程周围的空间环境设计以及城市 的整体艺术布局, 并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相 协调, 体现民族传统、 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 塑造当 代中国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独特风貌, 把历史文 化名城的形象美, 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统计局. 北京统计年鉴 1998 Z .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 2 北京市统计局. 欣欣向荣的北京 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4. Beij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Cultural City )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ZHANG Jing -gan (Beijing Institute of Urban Science Research,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The three relations between ancient capital city and current capital city,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cultural city and urban modernization, and new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old buildings, should be perfectly treat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historic cultural city.The constu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center is necessary 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古代科举考试题及答案
- 高庄电工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及答案册子
-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 2025试论合同义务转移的条款
- 放化疗医生考试题及答案
- 边缘区村落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 2025仓库租赁合同润康源
- 2025装载机租赁合同书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4-04-05-04 国家职业标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 (2025年版)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