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反思改进教案)【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本节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满清王朝经过与外国列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另外寻找一条民族救亡之路。维新变法在当时就成为中国一条最合适的挽救民族存亡之路。变法的失败又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明白:在中国不能再依靠腐朽的清王朝本身,必须寻找革命的道路,成立政党,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这一课是腐朽的清王朝的没落向新生的革命的中国的过渡。【学情分析】1、本课是八年级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2、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3、教师采用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业课外试题和课堂质疑、讨论和课外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4、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七年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这为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和保障。然而由于本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连皇帝都参与了变法,居然会失败,这一点学生有点不明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相关内容。2、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及其社会背景;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3、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自主掌握维新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2、引导学生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社会各派对变法的态度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3、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主要行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3、认识戊戌变法的爱国进步意义和思想启蒙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过程】导入:课件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痛哭失声,捶足顿胸,深受刺激的典型材料和时局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教师:在中国科举制中,举人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秀才,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位举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却拜了一位秀才为师,这位举人叫梁启超,这位秀才叫康有为。两位广东师徒在19世纪末共同上演了一出救国图存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探讨这段历史。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 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指导学生阅读)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提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进而启发学生认识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阶级基础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请同学们来介绍收集到的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资料)2、 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为变法做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起的什么事件?从而认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公车上书(放映“公车上书”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感知“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教师指出“公车上书”这一名称的由来。汉代地方举荐人才,由公家备车送往京城。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称呼进京应试的举人。由于这次签名上书的都是举人,故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没有成功。但“公车上书”是清朝史无前例的一次士人联合大请愿,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过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为了组织力量,为了给维新变法做舆论准备,维新派创办了报刊,成立了政治团体。(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展示维新派创办的刊物和建立的政治团体。让学生感知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派的组织宣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二、百日维新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师生互动,逐条分析变法的内容:(1)经济上:提倡办实业。是指建立经济实体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 奖励发明创造是指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目的就是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就是要改革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但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给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3)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鼓励倡导近代教育,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其作用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4)军事上:学习和利用近代军事技术,训练新式海陆军。加强国防,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维新派通过这四方面的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由此课看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放映“戊戌政变”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了解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原因、过程,知道“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然后展示谭嗣同图像和临刑前的豪言壮语。问:这些豪言壮语反应了谭嗣同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和高尚情操?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教师课件展示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讨论:“我看谭嗣同”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师生互动,讨论探究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教师: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有什么异同学生:教师归纳: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主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导致这一分歧又根源于阶级属性的差异。教师: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学生:教师归纳: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的统治权力。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虽然对旧制度作了不少的改革,但是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对官制进行改革,维护的仍然是封建统治。所以光绪帝不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而是一个封建帝王,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教师: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学生:教师归纳: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四、作业布置1、出示训练题,学生练习巩固2、课后思考: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五、板书设计第6课戊戌变法时局图 科举制:举人梁启超 秀才康有为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1、 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2、 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1)公车上书(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二、百日维新1、变法的时间2、变法的内容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1、性质2、历史意义教学反思1、本课导入时学生感到新颖,多媒体的辅助,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短剧的表演非常感兴趣,情景比较形象,学生印象深刻,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2、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学生必然是有诸多的感慨,此时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学生的这种感慨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合同制人员7人(第一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2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1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招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玉溪市中山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安徽滁州市明光市人民医院招聘工作人员2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南中豫杜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公房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兴城市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4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生儿肺炎讲解课件
- 3.4 商品质量品级评定与质量监督
- 一年级谁比谁多练习题(比较实用)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 1:10000地形图更新与建库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1
- 丹佛斯变频器modbus通讯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 GB∕T 21448-201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