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与《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1. 标准性质的变化:从原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GB/Z)升级为国家推荐性标准(GB/T),意味着该标准从自愿性向推荐性转变,对行业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2. 适用范围的扩展:新标准不仅涵盖了电动道路车辆,还可能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类电动汽车,包括但不限于轿车、客车、货车等,反映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3. 技术内容的更新: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新标准在电池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如提高了能量密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增强了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要求等,以适应现代电动汽车对高性能、长续航能力的需求。

  4. 环保要求的加强:新标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电池回收利用、有害物质限制等方面的规定,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5. 测试方法的标准化: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新标准可能对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关键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6. 术语和定义的修订:随着技术进步,一些专业术语可能有所变化或新增,新标准对其进行了统一和明确,便于行业内的沟通与理解。

  7. 参考国际标准:考虑到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融合趋势,新标准可能参考或采纳了更多的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提升了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这些变动旨在促进我国电动汽车锌空气电池技术的规范化、高效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障用户安全和环境友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2-04 颁布
  • 2015-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汽车行业电子电器标准:GB 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_第1页
汽车行业电子电器标准:GB 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_第2页
汽车行业电子电器标准:GB 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_第3页
汽车行业电子电器标准:GB 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汽车行业电子电器标准:GB T 18333.2-2015 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 43.080T47人 民 共 和国 国 家 标 准GB/T18333。-2015代替GB/z 18333.2z O01华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z i n c a i r b a t t e r i e s f o r e Ie c t r i c r o a d v e h i c l e2015-02-04发布15-0g 01实施 串 暂獬 罕猾 誓篷 鹫皆垦发 布:言叠:7GB/T18333.2-2015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Fl3 术语和定义 。14 符号 25 要求 26 试验方法 37 检验规则 98 标志、 包装 、 运输 、 贮存 10次GB/T 18333.22015目 刂 舀本标准按照GB/T1.1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Z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与GB/Z18333.2-20o 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修改了试验对象与对应的试验项 目,单体电池重点考核安全性,蓄电池模块 电性能及安全性考核;增加了r 5检测容量 ,r 3检 测功率特性,高、 低温放电容量、 荷电保持与更换负极与电解液后电池的重复性;增加了单体电池安全性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10和6.2.10);增加了蓄电池模块、 外观、 极性、 外形尺寸质量、 倾倒性、 放电性能、 安全性、 耐振性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和6.3);修改了空气正极工作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9和6.2.9)。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泓元伟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大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春、 雷洪钧、 秦学、 马洪斌、 孟祥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Z18333.2-2001。GB/T 18333.2-2015电动汽车用锌空气电池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锌空气 电池(以下简称电池)的术语和定义 、 符号 、 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 包装 、 运输 、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机械更换式作为能量补充方式的电动车用锌空气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 日期 的版本适用宁本文仵 。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7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 :盐雾(IEC6006211:1981,IDT)GB/T2900。狃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EIEC60050(482):2003,IDTGB/T19596 电动汽车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2900。狃和GB/T195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锌空气 电池 z i n c a i r b a t t e r y以空气 中的氧为正极活性物质,金属锌为负极活性物质,碱性溶液为电解液,将化学能转变成 电能的装置 。3.2机械更换式锌空气 电池 m e c h a n i c a 【s w i t c h i n g z i n c a i r b a t t e r y用机械方式更换锌 电极及 电解液完成能量补充过程的锌空气电池 。3.3单体 电池 c e 11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基本单元装置,包括 电极 、 隔膜 、 电解质 、 外壳和端子,并具有可多次能量补充过程设计 。3.4电池模块 m o d u 1e将一个 以上单体电池按照串连、 并连或串、 并方式组合,并只有一对正负极输出端子,并作为电源使用 的组合体 。该组合体允许附带电子控制系统 。3.5茗 页 月 巨 率 辜 詈 r a t e d c a p a c i t y企业提供的,室温下电池以r 5(A)电流放 电,达到终止 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 ),以下简称额定容量 。GB/T18333.2-20154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C55小时率额定容量,单位为安时(A;C5静置7天后的5小时率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 );r 55小时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5/5,单位为安(A);r 3一-3小时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3/3,单位为安(A);QT电池理论所需供风量,单位为立方米单体电池个数;R电池的标称 内阻,5 要求5.1 单体电池5.1.1 外观按照6.2.标识清 晰、正确 。5.1.2 极性按照6.2.5.1.3 外形尺按6.2.3检5.1.4 倾倒性按照6.2.4检 验,5.1.5 放电性能按照6.2.5检验,以5放电,放值不得少于额定容量的65%。%;以I3放 电,放电容量平均5.1.6 低温特性按照6.2.6检 验,电池在承受规定条件下的试验时,电池放 电容量不得低于初始额定容量 的60%,且端子 、 外观完好 。5.1.7 高温特性按照6.2.7检 验,电池在承受规定条件下的试验时,电池放 电容量不得低于初始额定容量 的80%,且端子、 外观完好 。5.1.8 荷电保持能力按照6.2.8检验,测量到的电池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2均值不得少于标GB/T 18333.2-20155.1.9 空气正极工作寿命按照6.2.9检验,在承受规定条件的试验时,空气正极工作 的寿命应不少于300次循环 。5.1.10 安全性及可靠性5.1.10.1 按6.2.10.1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 不漏液 。5.1.10.2 按6.2.10.2进行跌落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5.1.10.3 按6.2.10.3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 5.1.10.4 按6.2.10.4进行过放 电试验时,应不爆炸 、 不起火 、 不漏液 。5.1.10.5 按6.2.10.5进行盐雾试验 时,应不爆 炸、 不起火;连接 片每1c m 2范围,连接 片锈蚀斑点2m m 2,且不多于2处。5.2 电池模块5.2.1 夕 卜 列 殂 冖按照6.3.1检验,电池外观应光洁、 完整,无碰伤变形 、 无锈蚀斑迹 、 无裂纹 、 无碱液,且标志、 标识清晰、 正确 。5.2.2 极性标识按照6.3.2检验,电池端子极性标识应正确 。5.2.3 外形尺寸及质量按照6.3.3检验时,电池外形尺寸、 质量应符合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条件 。5.2.4 倾倒性按照6.3.4检验,电池不得出现漏液现象 。5.2.5 放电性能按照6.3.5检验,以r 5放电,放电容量不得少于标称容量的90%;以r 3放电,放电容量不得少于额定容量的60%。5.2.6 安全性及可靠性5.2.6.1 按6.3.6.1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5.2.6.2 按6.3.6.2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5.2.6.3 按6.3.6.3进行跌落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5.2.6.4 按6.3.6.4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5.2.6.5 按6.3.6.5进行过放 电试验时,应不爆炸、 不起火 、 不漏液 。5.2.6.6 按照6.3.6.6检验时,产品应能具各必要 的耐振动性 。在承受规定条件下 的试验时,其放 电电压应无异常,且无机械损伤,无漏液,不产生起火 、 爆炸现象 。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如下的环境条件下进行:3GB/T 18333.2-2015o 试验温度252;b ) 相对湿度:25% 85%; 大气压力:86k Pa 1o 6k Pa ; 供气量:试验中为锌空气电池提供的供气量应大于理论所需供气量的4倍,或满足厂家提出供气量要求。锌空气电池理论所需供气量见式(1):QT=047103r 5饣 式中:QT锌空气电池理论所需供气量,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 3/; 单体电池数 目。6.1.2 检测仪器、 仪表、 器检测仪器 、 仪表 、6.1.3 被试样品的准试验应在锌电极制好24h 以上 。在 浸泡好的所有电池壳体 内换注新 电状态 。块的试验样品,为满荷电6.2 单体电池试验6.2.1 夕 卜 另 见目测检查 。6.2.2 极性用 电压表检查被试 电池的端电压,是否与端子极性标识一致 。6.2.3 外形尺寸及质垦6.2.3.1 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测量单体 电池的外形尺寸。6.2.3.2 用通用或专用衡器称量单体电池的质量 。4见表1。表1 检测仪器 、 仪表 、 器具的精度试验前所有电池壳 内应GB/T18333.2-20156.2.4 倾倒性 将被测单体 电池产品由高度方 向(Y向),沿水平方向(X向)倾倒90,持续时间30s ,目测检查 。6,2.5 放电性能试验在252的条件下:o 单体 电池以r 6放电,终止电压为0.8V,测量其放 电时间,计算放 电容量C5,更换负极和 电解液,重复测试3次,计算放 电容量平均值; Fb ) 单体 电池以3放电,终止 电压为0.8V放电时间,计算放 电容量C3,更换负极和电解液,重复测试3次,计算6.2.6 低温试验将被试单体电池电,终止电压0.6V,测量其放电时间,6.2.7 高温试将 被压为0.8V,测量其放 电时6.2.8 荷在规际容量C5并按式(2)讠 (2)式中:HC5一电C5电池6.2.9 空气正极工作空气正极工作寿命试验 单体 电池更换锌 电极和b ) 搁置z O m i n ; 将被试单体电池样品以r 5(A)恒流放 电到终止电压0.7V;o 重复步骤a ) c )为一个 循 环,循环300次或发现有 明显 的 电解 液滴漏(即空气 阴极3030m m 2面积 内,多于两处渗出电解液; 累计循环次数 。6.2.10 安全性及可靠性试验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有主动保护线路,应除去 。6.2.10.1 短路试验单体 电池按6.1.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电池单体在252试验环境条件下搁置30m i n ,用一个适当的导体(电阻5m ),直接将 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强制短路50s 。观察1h 。为一 2环境试验箱讷12h ;容量,并目测 电池外观和两极端子 。后的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 )。单位为安时(A;GB/T 18333.220156.2.10.2 跌落试验单体 电池按6.1.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电池单体在252条件下搁置30m i n ,单体电池端子向下,从l 。5m 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观察1h 。6.2.10.3 加热试验单体电池按6.1.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加热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o 将单体电池放人温度箱,温度箱 按照5/m i n 的速率升温至130=2。并 倮持此温度30m h 后停止加热;b ) 观察1h 。6.2.10.4 过放电试验单体 电池按6.1.3机械更换满荷 电后,过放 电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D 单体电池以23(A)电流放电直至单体电池电压0V后,继续以2r 3(A)强制放电30m i n ;b ) 观察1h 。6.2.10.5 盐雾试验单体 电池按6.1.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盐雾试验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按照GB/T 9023.1708中,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连续雾化24h 。6.3 电池模块试验测试用 电池模块样品满足如下条件:总电压不低于单体电池 电压的5倍;电池模块额定容量不低于单体 电池额定容量 。6.3.1 外观6.3.1.1 外观检测目测检查被试 电池模块表面是否平整 、 干燥 、 有无外伤等 。6.3.1.2 标志检测目测检查被电池模块标志是否齐全 、 清晰、 正确 。6.3.2 极性标识用 电压表检测被试 电池模块 的端电压,是否与端子极性标识一致。6.3.3 外形尺寸及质量6.3.3.1 外形尺寸检测用量具测量电池模块 的外形尺寸。6.3.3.2 质曼检测用衡器称量电池模块 的质量 。6GB/T18333.2-20156.3.4 倾倒性 将被试 电池模块产晶由高度方向(Y向),沿水平方 向(X向)倾倒90,持续时间30s ,目测检查 。6.3.5 放电性能试验在252的条件下:o 饣个 电池单体 串连组成 的满电状态 的模块以r 5放电,终止电压为0.8计算放 电容量C5;测试3次,计算放 电容量平均值; r 个 电池单体 串连组成的满 电状态的模块以r 3放电,终止 电压为m o .8计算其放 电容量C3;测试36.3.6 安全性及可靠性试所有安全试验均6.3.6.1 短路试电池模块行短路试验:a ) 卢 目b )6.3.6.2电池试验:a )b )C)挤挤V,测量其放电时间,V,测量其放电时间,按下列条件进件进行挤压寸;挤 压一电挤o 观察1h 。6.3.6.3 跌落试验电池模块按6.1.3机械更换满试验:搁置30m i n ,按下列条件进行跌落a ) 电池模块端子向下,从1.5m 高度处,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上; 观察1h 。6.3.6.4 加热试验电池模块按6。 l 。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加热试验:D 将 电池模块放人温度箱,温度箱按照5/m h 的速率升温至1302,并保持此温度30m i n 后停止加热;b ) 观察1h 。6.3.6.5 过放电试验电池模块按6.1.3机械更换满荷电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过放 电试验:GB/T 18333.2-2015 电池模块以23(A)电流放电直至单体 电池电压OV后,以2r 3(A)继续强制放 电30m i n ;b ) 观察1h 。6.3.6.6 耐振动性试验电池模块按6.1.3机械更换满荷 电后,将电池模块 以正立状态 紧固到振动 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试验:o 放 电电流:5(A);b ) 振动方 向:垂直方 向;o 振动频率:30Hz 55Hz ; 最大加速度:30m /s 2;o 振动时间:3h ;D 观察1h 。6.4 试验程序6.4.1 单体电池试验程序见表2。表2 单体 电池试验程序序 号试验项 目检验方法章条号单体电池编号1外 观6.2.11+ 1荇2极 性6.2.23外形尺寸及质量6.2.34倾倒性6.2.41+-2#5放 电性能6.2.51+-3鞋6低温特性6.2.6在柠-5社7高温特性6.2.76T= 7芊8荷 电保持能力6.2.88艹 9柠9空气正极工作寿命6.2.910拌1短路6,2.10.112+-13#跌 落6.2.10.214+f -15#加 热6,2.10.316辟 17+过放电6.2.10.在189T+盐 雾6.2.10.57辟 21#6.4.2 电池模块试验程序见表3。GB/T 18333.2-2015表3 电池模块试验程序序 号试验项 目检验方法章条号电池模块编号1外 观6.3.11#-9擗极性标识6.3.2外形尺寸及质量6.3.3倾倒性6.3.4l +-2#5放 电性能6.3.51+F-3#短 路6.3.6.14+9挤 压6.3.6.25枯跌 落6.3.6.36社加 热6.3.6.47+=过放 电6.3.6.5艹打耐振动性6.3.6.69社7 检验规则7.1 检验项 目检验分类 、 检验项 目、 要求章条号 、 样品数量和检验周期见表4。表4 检验项 目序 号检验分类检验项 目要求章条号样 品数量检验周期1出厂检验外观、 极性(单体电池、 电池模块)5.1.1,5.1.25.2.1,5.2.2100%2外形尺寸及质量(单体电池、 电池模块)5.1.3,5.2.32%3室温放电性能(单体电池 、 电池模块)5.1.5,5.2.5500只内(含500只)抽5只,500只以上抽10只4型式检验倾倒性(单体电池、 电池模块)5.1.4,5.2.4单体电池每项2只,放电性能3只;电池模块每项1组,放电性能3组,共21只单体电池和9组电池模块每两年一次5放电性能(单体电池、 电池模块)5,1.5,5.2.56低温放 电特性5.1.67高温放 电特性5.1.7荷 电保持能力5.1.89空气正极工作寿命5.1.9安全性及可靠性(单体电池、 电池模块)5.1.10,5.2.6注:共需抽样5只单体蓄电池、12组电池模块,其中4只为备份单体电池,3组为备份电池模块。GB/T 18333.2-20157.2 出厂检验 7.2.1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都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按照室温放 电性能检验项 目进行 。7.2.2 在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或一项 以上不合格时,应将该产品退 回生产部 门返工普检,然后再次提交验收。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 。7.3 型式检验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b ) 转厂;o 停产后复产; 结构 、 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o 每两年进行一次 。7.3.2 判定规则:在型式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判定为不合格 。8 标志、 包装 、 运输、 贮存8,1 标志8.1.1 产品上应有下列标志:o 制造厂名或商标;b ) 产品型号或规格;o 制造 日期;o 极性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