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基业长青_第1页
再论基业长青_第2页
再论基业长青_第3页
再论基业长青_第4页
再论基业长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再论基业长青最近,我在北大受到一些批评,说张维迎以企业的眼光看待大学。我现在要讲以大学的眼光看待企业。为什么从这个角度讲美国前加州大学校长写了一本书,讲到在1520年之前,全世界成立的组织,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85个,在这85个里有70个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产品。大学真正是一个基业长青的事业,现在全世界最老的大学有1000多年的历史,牛津大学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我本人所在的北京大学,在中国算最老的,有105年历史,这在世界上仍然是非常年轻的大学。为什么大学能够活这么长,而企业很难我做了一些简单的归纳。第一点,我觉得大学能够吸引一代一代非常忠诚的客户,这就是他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可以超过大学的客户对学校的忠诚度。一个人选择某一个大学,看的不仅仅是这个大学的质量和学费,他还很在乎有什么人上北京大学。如果一个大学吸引最好的学生之后,这些学生的成就本身就会成为吸引新的客户、新的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一个大学里毕业的学生越好,新的学生就越多,大家对你的学校也就越推崇。但是我们的企业很难知道这一点。第二点,所有大学从创办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强的2/9理念,就是为人类的最普遍的知识进行创造,进行积累。有了这个理念,它就会吸引很多为这些理念服务、奋斗的人。一个企业想要做到基业长青,你的理念又是什么至少有一点应该肯定的,任何一个想基业长青的企业都不应该把赚钱本身作为你的理念,赚钱就是一种表现、一种手段。一个组织长久存在的理念,可能会存在几百年,或者几十年,虽然会有一些演变,但是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价值观不应该变化。LOCALHOST第三点,通过一些制度、规定,不断地吸引和更新能够为这个理念而献身的人。我在牛津的时候,世界上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举行一个研讨会就有十几个人出席,他很自得其乐,非常满足。中国人讲人生难得一知己。中国大学的危机就在于没有一个优秀的制度能够不断吸引真正愿为大学理念而献身的人。所以,大学也需要改革,吸引那些真正愿意为大学理念献身的人。一个企业的核心团队,一定是愿意为这个理念而献身、奋斗的。我特别同意柳传志的一句话,你是这个企业的主人,不能仅仅是一个经理,只有视企业为生命,这个企业才有可能持续不断地发展,直到基业长青。第四点,我们现在讲企业文化,是一个狭义理解,就是一种非的,大家不能用书面文件表达出来的一种游戏规则。文化要变成所有人的一种生命,其次要表现为一种3/9人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企业所宣扬的东西和他的行为方式不一样,那就不能叫文化。北京大学的特点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卓越。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目的就是追求卓越。北大文化在解放前有几十年的积累,解放后经过各种运动,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并没有完全的毁灭,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继续的,但是我觉得追求卓越的特点可能已经失去了。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更强有力的领导来去重新塑造这个文化,我想好多的企业可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第五点,大学能够持续存在就是大学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为人类创造知识。每个大学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学的课程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大学的项目要不断调整,研究的问题也要进行变迁。我觉得,企业的自我反省能力非常重要,很多企业不去反省,比如四通,生产出打字机之后,就高枕无忧了,不去反省自己,结果电脑普及后它就死了,而柳传志的联想,不断在创造,不断在反省。企业要做到基业长青,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和观念,企业也好,政府也好,学校也好,你的理念和思想能不能跟市场同步,与时代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基业长青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拿我们远东来说,一开始是投资的,五万块钱慢慢开始。到后来改为乡镇企业,然后改为合资企业,再改为既4/9有国家股又有职工股的体制,去年我又拿过来了,成为一个民营公司。市场改革带动了我们公司的改变,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不断创新公司管理制度也是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现在,民营企业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有很多的话语权,公司里每个人都有重要的职能,企业应该积极处理好创业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相互关系,有效的决策支持、合理的权力分配,以及彼此之间信任,这些是事业的保证。第四,要不断培育一流人才,这是基业长青的根本。这方面我们做得很好,远东集团十几个人当中有八个来自世界各国,各得其所,不断激发大家的,吸引更多的人才。第五,不断完善公司发展战略,是基业长青的核心。经营之道在于人,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经营永恒的主题,成为一个永续成功的企业,就应该做到客户满意,员工满意,股东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少了哪一个,企业都是做不到基业长青的。基业长青现在是任何一个做企业的人梦寐以求的,同时也是一个时尚话题。中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已经做了十年、十五年。远大和海星一样,今年都是十五年。十五年对一个外国的企业来讲不算是很长,但是对中国民营企业算是很长的时间。怎么能够做到基业长青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中国企业发展历史来看,企业最大的财富5/9是优秀的员工和优秀的团队。但是怎么能够有这笔财富公司要有很好的愿景,很强的现实竞争力,很好的获利能力,给员工比较优厚的待遇。有了这些东西,你才能招到很好的员工,如果你能够招到并留住很好的员工,就能够增加竞争优势。对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要想基业长青,领导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或者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美国办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办企业的做法已经社会化了,模式都是一样的,比如大家对股权的集权,有老板和员工比较直接的对话等等,更多的福利、更多的社会责任,由社会承担。但是在中国,像远大把企业做得很好、很优秀,是一个特例,这时候靠谁来做我觉得首先要靠领导人,靠张跃非常独特的、非常长远的目光,才可能在文化建设上面下这么大的力量,才有可能树立长远的文化理念并传递下去。第二,是创新。中国企业在过去发展当中,出现了家族化的问题、多元化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等等,在变革的过程当中,顺着好还是逆着好过去搞家族化,在一段时间内是先进的、合理的,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家族管理就要变化、创新。产业结构在一段时间内多元化能够抗击方方面面的市场风险,但是到了市场逐渐比较规范的时候,多元化可能收缩成专业化。6/9第三,是胸怀。中国很多企业往往出事在这个企业赚钱,在困难时期企业走得很好。问题出在对财富的看法,对资本的看法。领导人胸怀很宽广,让员工和你共同致富,当你看到员工开的车比你开的好的时候,不要妒嫉,应该想这是你的成功,员工的富足是你老板的成功。员工和企业一起往前走,这个企业才能走得长远。在过去七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谈付出跟回报,即农场法则。每一年耕耘,把种子撒下去,到时候收获,在相同的季节,用相同的方式,年复一年。人类五千多年赖以生存就靠这个。企业应该靠什么生存应该靠不断的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重复的,绝对没有一劳永逸的。但是,天天说农场法则,强调先有付出再有回报作用并不大,关键是我们的员工要愿意付出,并能从这种劳动中间找到一种美感。我现在就在找这个东西,并努力使远大的高层和最基层的员工热爱劳动、热爱工作,帮助他们找到这样一种精神,并视之为一种乐趣。远大最近做了一个小册子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里谈到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日本邮电大臣,最开始的工作是在酒店里洗厕所,洗到能够将马桶里的水喝下去。对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如此敬业,如此认真,还如此快活的做着。还有一个普通的邮差弗雷德,他对他的工作有兴趣,热爱他的工作,做到完美,作者写7/9这文章,把弗雷德的故事在全美传播,许多公司设了弗雷德奖,而这个邮差到现在可能还是个邮差。其实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不一定要追求成名成家,一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扮好自己的社会职责和角色,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这样,这个企业就可以长寿。有研究表明,所有成功的企业家在最初阶段,很少有远大的抱负。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领导人才开始想战略和未来的问题。联想在前一段时间并没有战略,柳传志在中科院无所事事,他就想,一个知识分子,连老婆养活不了,怎么行再去试一把。柳总自己的话就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当经济学家,我上大学的时候理想就是离开农村,找个工作。大学毕业考研究生,因为不考研究生就会被送到陕北去了。考上研究生之后,我才慢慢开始想未来应该干什么。企业如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可能远大是个特例,从一开始就有远大理想。远大一开始生产无压锅炉,产品一出来我就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很神圣,既解决舒适问题,又解决安全问题,远大这个名字就是这时候想起来的。但远大的境界是一天天提高的,现在还在一年一年提高。虽然我承认每天会提8/9升境界,绝对不会倒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企业系在一个企业家身上是很危险的,企业家只能解决十年、最多二十年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境界提高,自身还是有问题。自身的能力,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你结束领导的角色,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制度。从1998年开始,远大下了很多功夫完善制度,但完善制度本身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自身没有这种动力,让他提高效率,让别人支持他,让他支持别人,形成很和谐的工作流程,是很难的。所以这个时候要解决文化问题,也就是说制度很难解决的问题,需要文化来解决。我说的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是企业活动里人性化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起作用了,才会真正使制度完善。我听了张跃的话特别有同感。以我的理解,企业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要去追求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但是信仰这个东西需要有体验,只有亲身体验过,觉得说得对,日后就会这样去做。在这里请教张总,除了不朽的智慧这样一个读本,远大采取什么方式让员工体验这些信仰我们企业制度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各种企业内外部活动也都宣贯这种精神。我们注重环境,物质的和人文的,比如远大城的小卖部实行24小时无人售货,比如远大每个月公开评选优秀分子,学习他的好人好事,坚持了一年多,慢慢地形成了一种企业内部的道德风尚。在精神纲领方面,9/9我们有个远大宣言,在1998年6月5日颁布,一直没有改,一个字也没有改,里面也谈到了劳动是人的必需,我们希望每个员工都把劳动看成是人的必需。我们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