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_第1页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_第2页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_第3页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_第4页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赴北师大学习心得体会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局领导们特组织了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00多人赴北师大参加研修培训。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感谢教育局领导、街道教育办公室以及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次难得学习的平台。六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但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能感受到名师的风采,每天都能聆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名师那理念鲜活的实例、内涵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理论的阐述,使我耳目一新,让我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方法与捷径。下面将我学习的内容及自己的浅显体会汇报如下:一、 做一个“育心”的老师第一天听了北京十四中校长王建宗教授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王建宗教授在最开始就抛给大家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您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2、教师们是怎样提高理解教材能力的?3、教师们是怎样提高了解学生能力的?”三个在我们看来非常“老套”的问题能引发什么深入的思考呢?很快我们就给出了答案,很“合乎规范”的答案。结合我们的答案,王校长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思路,由“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到“教育要培养人的什么”,由理解教材到认识课程,由了解学生到实施教学,每一个问题都在指向精确制导的目标中显现出清晰的思考路径。王校长在解读“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精确制导”这一概念,飞机、导弹等都有其独特的轨道,那么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也有其独特属性,王校长把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聚焦在培养人的什么?是这样的?还是这样的? 西方报纸称中国学生是“学习的机器”,中国学生每天都是怎样度过学校时光的。学生们要学习9门课程,此外还有选修科目。从早上8点开始,学生每天上午要上5堂课,12点15分开始午餐,之后再开始下午的3堂课,直到4点下课。 他们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冷漠,看上去似乎总是缺少这个年龄的青少年眼中该有的光芒。与其说他们是充满朝气的学生,不如说更像是机器人学习的机器。考上大学,也只不过是从“高四”升到了“高七”,他们的思维与学习方式,永远停留在死记硬背与抄写成文的水平阶段。 他们没有交际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不会写论文,不会做实验,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调查,有些高考状元走向社会并没有处于显赫的位置,比如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四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这些案例,让我们陷入沉思,王校长对教育现状的分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王校长敏锐的解读,直接阐述了教育的根本追求,间接反应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分数”二字对于孩子们的压制。培养人的心灵是教育的始终之道,应培养学生阳光自信、心明眼亮、精神向上、优雅得体。俯首耕耘,勤勤恳恳,我们又何尝注意过这些教育的细节?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什么素质?我们的课堂是激活学生呢?还是在压制学生呢?我反问自己:我们又是怎么做的?为了职称、为了荣誉、为了高分,剥夺孩子玩的时间,加班加点、不择手段地让孩子死记硬背、囫囵吞枣、机械记忆、重复抄写、题海战术等等,压制学生,枯燥的学习夺去了孩子欢乐的童年,扼杀了孩子的创新能力。老师们,不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的导向出现了问题。听了王教授的讲座,我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本质内涵是陶冶心灵。陶冶、呵护心灵,通过培养人美好的心灵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是最为根本的教育信念。 心灵的中枢是大脑,是大脑神经元的积极的活动,是以文化融合大脑、心灵,增益其功能。 任何降低大脑活跃程度,压制、损毁、泯灭心灵的教育,都是不当的、错误的。内慧外秀是教育的追求。 我要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自己,尝试做一个“育心”的老师。二、 要想改变,从学会尊重开始爱的教育是学校发展的主题,也是一个博大精深、求索不止的课题。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启迪孩子的心灵。这次学习,聆听赵冬云老师和靳忠良老师的讲座,如同跟随他们来到了英国、法国,了解了西方的教育. 赵冬云主任的讲座,就像一位我们的同事,向我们展示着她赴英国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由她的讲座我想到一个词,也是在和王建宗校长交流时他反复提到的改变,是的,我需要改变认识,改变我和学生的关系,尝试去改变,哪怕每节课只体现5分钟,从尊重开始,面带微笑,安静做事,给别人以空间,尊重自己;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代替孩子去做;尊重规则,对规则进行具体的表述,不要那些大而空的套话,培养孩子认真听、仔细看,互相交流的习惯。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改变什么,就应该从学会尊重开始。我们只有用平等的方法去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伍新春教授在讲到对于学生的评价时,他从学生心理发展的方面向我们证实,孩子没有优缺点之分,优点、缺点,统一叫做特点。去除优缺点概念的“特点”更能对孩子做出客观的评价,尤其是放眼孩子的未来,“我们眼中的优点,并不一定在未来是优点。”尤其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听话”,这样的优点最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尊重就是接纳学生,尊重是无条件的。我们不仅要尊重能力不足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也要尊重和自己意见不统一的学生。杜绝给孩子们贴上“隐性标签”,杜绝过分偏爱某个孩子,要照顾到所有孩子们的情绪。教学中,我们也应尊重学生的想法,要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而不应让学生成为老师表演的道具。这让我想起赵德成教授的讲座,温文尔雅的赵教授以渊博的理论功底,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深深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赵教授列举的教育现状好像就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进行着,是我们日常熟视无睹的,司空见惯的,但是剖析地发人深省!赵德成教授从一堂公开课说起,一位老师在讲司马光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老师问学生,如果你发现有人掉进水缸里,你会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拿一个吸管一样的长棍让那个小朋友先呼吸着,再想其它办法去救他。老师是这样评价这个孩子的:你是个善良且充满智慧的孩子,可是要找一个你说的木棍可能来不及了。有的学生说,找来一块大木板,让那个小朋友趴上去浮起来。老师又是这样评价这个孩子的:你真爱动脑筋,知道的知识也不少,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到哪儿去找这么合适的一块木板呢?还有水缸是不是足够大呢?都存在问题。谁还有别的方法?课堂上,看似热闹,好像老师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明知道“司马光砸缸”却不能说出来,非得要说些其它办法,这种互动是虚假的。学生只是在配合老师,“想老师之所想”,师生通过合作共同创造“虚假的繁荣”,而这种做法更为深远的危害在于,学生日渐丧失了主体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尊重、学会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再是空中楼阁。下面送给老师们一首小诗欣赏,你给孩子什么?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嫉。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诚信中长大的孩子,理解真理。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敬。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他人也爱自己。三、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4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北京润丰小学,有幸会面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卓立校长,他既是润丰小学的校长,又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终身名誉校长。他给了我太多的惊讶和不可思议,70岁的老校长仍在教育一线,精神抖擞、思维清晰。他设计的史家小学教学楼能够和鸟巢共同被评为北京市建筑设计二等奖(没有一等奖),他办的两所现代化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全国屈指可数,他引领全国学校升国旗,他的学校建立全国第一个立体运动场、第一个计算机教室等多种功能室,早在22年前就提出了和谐教育观。聆听卓立校长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发展与班级管理的精彩讲座,一切为了明天,一切为了孩子,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使我真正体会到,家长的信任,孩子的未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从卓立校长身上看到作为领导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的办学理念。他的和谐特色学校,就是让校园里的每一处都充满和谐的阳光和空气。他在教育事业上的丰功伟绩足以让我这个后生膜拜。他“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使我对“和谐”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谐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教育教学也需要和谐,和谐是一种思想,和谐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人生的追求,是教育的崇高境界。和谐就是尊重和包容,和谐就是真诚的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服务,和谐就是让孩子们享受阳光般的关爱,和谐就是使孩子们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谐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孩子的素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现代学校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则是学校教师群体的竞争。实施和谐教育让教师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净化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实施和谐教育让孩子们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进步,爱因斯坦曾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当作礼物来接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以爱观其心,以严导其行,爱孩子是一个教师合格的体现,用爱打动心灵,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和谐的环境中做一个快乐的学生。借用卓立校长的一句话“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生活的快乐;只有教师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的学生。”四、在反思中成长加强自我评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我感受到当好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