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基础知识培训-电子元件演示幻灯片_第1页
SMT基础知识培训-电子元件演示幻灯片_第2页
SMT基础知识培训-电子元件演示幻灯片_第3页
SMT基础知识培训-电子元件演示幻灯片_第4页
SMT基础知识培训-电子元件演示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面安装技术培训教材,SMTTrainingCourse,巨群光电科技(湖州)有限公司SMT车间罗S2012年9月,1级:介绍性课程,2,内容1)SMT的定义2)SMT工艺、设备和品质目的:1)掌握SMT定义、工艺及工艺材料2)了解SMT相关的元器件3)了解目前公司SMT的设备组成和功能4)了解SMT品质,3,SMT的定义,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是指将有引脚和无引脚电子元器件直接安装在印制电路板表面上的工艺和方法。,4,SMT的定义,5,表面贴装基板,表面贴装工艺方法,表面贴装图形设计,表面贴装设备,表面贴装元器件,表面贴装测试,表面贴装工艺材料,表面贴装技术的管理工程,SMT的主要内容,6,SMT工艺分类,按线路板上元件类型可分为:纯表面贴装工艺和混合(SMT和THT)贴装工艺;按线路板元件分布可分为:单面和双面工艺;按元件连接到PCB上的方法可分为:锡膏工艺制程与红胶工艺制程,7,第一类表面贴装法-纯SMT贴装,在PCB的单面或双面只使用表面贴装元件进行安装(纯SMT工艺制程)如右图,8,单面板为例第一类表面贴装工序,接到生产任务单,根据BOM表领料,锡膏回温印刷机印刷,贴片机贴装,炉前检验并过回流焊,炉后目检-测试,交下到工序装配,9,第二类表面贴装法-单/双面混装,单/双面面混合使用表面贴装元件和穿孔装置元件,底面使用表面贴装元件或不使用元件,10,第二类表面贴装法工序,A面印焊锡膏,A面贴装元件,回流焊接,插通孔元件,焊接,测试,质量检查,B面印锡膏,B面贴装元件,回流焊接,质量检查,11,表面贴装元器件分类,表面贴装元器件是SMT的基础,只有元器件的发展,才有了今天SMT的发展。今天,表面贴装元器件已发展到上千万种,几乎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可以进行表面贴装。可分为:表面贴装元件(SMC=SurfaceMountComponent)表面贴装器件(SMD=SurfaceMountDevice),12,常见的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分类:,(1)、电阻类(Res):符号R单位:欧姆()贴片电阻、排电阻压敏电阻、温敏电阻(2)、电容类(Cap):符号C单位:法拉(F)贴片电容、钽电容、磁片电容电解电容等(3)、电感类(IND):符号L单位:亨利(H)贴片叠层电感、贴片绕线电感色环电感、铁氧体电感,13,(4)、二极管(DIO):符号D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5)、三极管(TRA):符号QT(6)、开关(KEY):符号SW拨档开关、按键开关(7)、集成电路(IC):符号UICQFP、PLCC、SOP、BGA,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续):,14,(8)、晶振(CRYSTAL):符号Y(9)、插座(JACK):符号J(10)、光电耦合器(OPTO)(11)、变压器(12)、FUSE(保险管),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续):,15,电阻,电阻:符号R基本单位:欧姆符号:常用单位:千欧符号:K兆欧符号:M毫欧符号:M单位换算关系:1M1000K=106=109m,16,电阻(续),封装规格(尺寸):英制/公制0402/10050603/16080805/20121206/32161210/32252010/5025例:1206=1.2inch*0.6inch=3.2mm*1.6mm电阻的作用:分压、分流、限流料盘直径和般为7Inch(=178mm)误差值代码:B:+/-0.1%C:+/-0.25%D:+/-0.5%F:+/-1%G:+/-2%H:+/-1%J:+/-5%K:+/-10%M:+/-20%N:+/-30%Z:-20/+80%料盘识别方法:TYPE:元件类型、品名LOT:生产批号QTY:数量P/N:元件编号DATE:日期DES.:元件描述,17,电容:符号C基本单位:皮法符号:pF(电解电容基本单位为微法)常用单位:法拉符号:F毫法符号:mF微法符号:F纳法符号:nF单位换算关系:1F10103mF=10106F10109nF101012pF电容值换算方法同电阻,电容,18,电容,常见电容误差与耐压值代码表,19,电容极性识别方法,陶瓷电容:无极性基本单位:pF,20,(3)、电感:基本单位:亨利符号:H常用单位:毫亨符号:mH微亨符号:uH纳亨符号:nH换算关系:1H=10103mH=10106H=10109nH,电感的单位及换算方法:,21,3: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1)、贴片电阻的丝印:,22,(2)、二极管的丝印:,3: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23,(3)、贴片三极管丝印图,3: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24,(4)、贴片IC的丝印:,3: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25,(5)、晶振的丝印:,3:常见元件在PCB板上的丝印,26,4:常见电子元件误差及耐压表示方法,(1)、误差字母识别法:CDJKMZ0.25pF0.5pF5%10%20%+80%-20%(2)、耐压字母识别法:ABC25V50V100V,27,5:贴片电阻的识别阻值识别规则: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例:图片中的电阻丝印为750第一、二位75第三位075*10075欧,28,5:贴片电阻的识别,贴片电阻是一种外观上非常单一的元件。方形、黑色,表面有丝印标识元件值,体积小。尺寸有各种大小(主要尺寸见附页1贴片元件尺寸介绍),阻值识别规则: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它的允许误差应在材料的厂家编码中用误差代码来识别。,元件值读取的例子:图片中电阻的丝印为331,读取其元件值:第一、二位33X第三位133X10330欧,29,排阻,5:贴片电阻的识别阻值识别规则:第一、二位表示元件值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应乘的位数.,例:图片中的排阻丝印为820第一、二位82第三位082*10082欧,30,6:电容的识别(1)、贴片电容有:贴片钽电容、贴片瓷片容、纸多层贴片电容、贴片电解电容。,贴片钽电容:是有极性的电容,丝印上标明了电容值为6.8F和耐压值25V。,贴片钽电容,31,贴片瓷片电容:体积小,无极性,无丝印。基本单位pF,贴片瓷片电容,6:电容的识别,32,纸多层贴片电容:与贴片电容基本相同,材质纸质。基本单位为pF,但此电容容量一般在uF级。,纸多层贴片电容,6:电容的识别,33,贴片电解电容:丝印印有容量、耐压和极性标示。其基本单位为F。,贴片电解电容,6:电容的识别,34,7:电感元件的识别,贴片叠层电感,贴片叠层电感:外观上与贴片电容的区别很小,区分的方法是贴片电容有多种颜色其中有褐色、灰色、紫色等,而贴片电感只有黑色一种。基本单位:nH.,35,7:电感元件的识别,贴片电感实例:,元件值读取的例子:图一中电感的丝印为100,读取其元件值:第一、二位10X第三位010X110H图二中电感的丝印为红红红,读取元件值:第一、二位22X第三位222X1002200nH=2.2H,图一,图二,36,常见贴片元件尺寸规范介绍,注:1)此处的0201表示0.02X0.01inch,其他相同;2)在材料中还有其它尺寸规格例如:0202、0303、0504、1808、1812、2211、2220等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范围并不广泛所以不做介绍。3)对于实际应用中各种对尺寸的称呼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使用英制单位称呼为多,例如一般我们在工作中会说用的是0603的电容,也有时使用公制单位例如说用1608的电容此时使用的就是公制单位。,在贴片元件的尺寸上为了让所有厂家生产的元件之间有更多的通用性,国际上各大厂家进行了尺寸要求的规范工作,形成了相应的尺寸系列。其中在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单位基准主要有公制和英制,对应关系如下表:,37,8:二极管、三极管,(1)、二极管简介,D、二极管有极性区分,一般二极管的负极用白色、红色或黑色色环标识,发光二极管一般用引脚长度不同来区分极性,较短的引脚为负极,C、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特性不同,一般开关二极管采用锗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多采用硅二极管,一般锗二极管采用玻璃封装,硅二极管采用塑封。,A、从封装材料分可以分为玻璃二极管、塑封二极管;,B、从半导体材分:可以分为锗材质二极管、硅材质二极管;从功能分:有开关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38,(2)二极管的封装图片,贴片玻璃二极管,39,塑封二极管,(2)二极管的封装图片,40,(3):三极管三极管的分类按照三极管的加工工艺可以将三极管分为NPN管,PNP管,MOS管。,41,A、SOJ封装IC(双排直列J形内侧),9:集成电路(IC),IC的分类主要依据IC的封装形式,基本可分为:SOJ(双排内侧J形)、PLCC(四方J形引脚)、QFP(正四方)BGA(底部球状形)三种形式。,SOJIC(双排直列),IC的丝印面具有型号丝印、方向指示缺口、第一脚指示标记。,42,国际上采用IC脚位的统一标准:将IC的方向指示缺口朝左边,靠近自己一边的引脚从左至右为第一脚至第N脚,远离自己的一边从右至左为第N1脚至最后一脚。注:有部分厂家生产的IC不是用方向指示缺口来标识,而是用一条丝印来表示方向辨认脚位的方法和上述方法一样。,B、PLCC(四方J形引脚),43,C、QFP(正四方翅形引脚),正四方IC引脚脚位辨认方法:将方向指示标记朝左并靠近自己,正对自己的一排引脚左边第一脚为IC的第一脚,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第二脚至第N脚。,QFPIC封装:在集成电路的集成量和功能的增加的同时,IC的引脚不断的增多,而IC的体积确不能增大太多,因此,IC为解决这个矛盾设计出四边都有引脚的正四方IC封装形式。,44,D、BGA(底部锡球引脚),BGA封装:随着技术的更新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能强大的IC不断被设计出来,引脚不断增多QFP方式已不能解决需求,因此BGA封装方式被设计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