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管理学决策(吴)汇总_第1页
4第四章管理学决策(吴)汇总_第2页
4第四章管理学决策(吴)汇总_第3页
4第四章管理学决策(吴)汇总_第4页
4第四章管理学决策(吴)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按决策的条件分 1确定型决策 指未来事件发生的条件为已知情况下的决策。 其主要特征是:各种可行备选方案所需要的条件是确定的;选出的最优方案也是确定的。 2不确定型决策 指未来事件机遇条件发生的概率不肯定情况下的决策。 其主要特征是:各种事件可能出现的状态无法事先预测其概率;决策结果不确定,即不同决策人对同一决策问题的择优方案不尽相同。 3风险型决策 指未来事件发生的条件不太确定,但概率为已知情况下的决策。 其主要特征是:各种事件的发生有不同的确定概率;决策结果是确定的,即不同决策人选出的最优方案是相同的,但具风险性。,二、定量决策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1、直观法(单纯择优法) 2、模型选优决策法 (1)线性规划法 (2)量本利分析法(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1、决策收益表法 2、决策树法(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明星:,这类业务在增长和获利上有着极好的长期机会,但需要大量的投资。为了保护和扩展它们在增长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企业应优先供给它们所需的资源,支持它们的发展。,金牛:,从他身上挤出尽可能多的奶,把新投资限制在最必要的水平上,利用它产生的大量现金投到STAR业务,来获取高额利润。,幼童:,一方面,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高,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其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其相对份额低,能够生成的资金很小。因此,企业对于幼童业务的进一步投资要进行分析,分析其未来赢利。判断其能否向明星业务转变,能投入资金,否放弃。,瘦狗:,如果这类业务还能自我维持,则应缩小经营范围,加强内部管理。如果这类业务已经彻底失败,企业就及早采取措施,出售、清理业务,退出经营。,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创立的政策指导矩阵,主要是用矩阵来根据市场前景和竞争能力定出各经营单位的位置。市场前景分为吸引力强、吸引力中等,无吸引力3类,并用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规形势等因素加以定量化。竞争能力分为强、中、弱3类,由市场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因素决定。 由矩阵可看出,对落入不同区域的产品,用了不同的关键词指明应采用的战略类型。 该公司的经验是:各区域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区域的边界不固定,可以相互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区域之间允许重迭。,2.政策指导矩阵,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资源,以维持自身的有利市场地位,为其他单位提供资金支持,7,6,4,1,9,8,5,2,3,分配更多资源以提高其竞争力,最有前途的应得到迅速发展,其余则需逐步淘汰,分配足够资源推动其发展,选择时机放弃,选择时机放弃,尽快放弃,吸引力弱 吸引力中等 吸引力强,相对竞争能力取决于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因素,强 中 弱,市场吸引力取决于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则限制等因素,政策指导矩阵示意图 P111,1、直观法(单纯择优法) 是对已知数据加以对比,找出最优方案的方法。 例假设某食品厂做一种蛋糕,单价是每公斤20元,成本是16元。现在该厂想以每年60000元(包括维修费用在内)向一家工厂租进一套做蛋糕的机器。使用这部机器可使蛋糕的单位成本降低到10元。如果这家食品厂每年可出售1.25万公斤蛋糕,问它要不要租用这台机器? 分析: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租用;二是不租。 比较两个方案的利润:利润 = 收入 - 成本;由于 收入 = 单价销量,该食品厂无论租不租设备,销量和单价都不变,所以两个方案的收入相等;因此只需比较它们的成本。 方案的成本 = 161.25 = 20(万元) 方案的成本 = 101.25 + 6.0 = 18.5(万元) 结论:租。,2、模型选优决策法 是按照客观规律及其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输入参数,进行运算,选出最优方案的方法。,(1)线性规划方法,用于解决两类问题: 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力求完成更多的任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任务一定的条件下,力求资源节省。 步骤:确定影响目标大小的变量列出目标函数方程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求出最优解,例某厂计划生产A、B两种市场短线产品,计划期具备的主要生产条件和单位产品利润如下表。试求A、B两种产品计划产量各应安排多少,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计划期具备的条件,解:设A产品年计划产量为X件,B产品年计划产量为Y件,最大利润为R 约束条件: 15X + 6Y 6000 6X + 8Y 3240 10X + 30Y 9000 X 0,Y 0 目标函数:Rmax = 90X + 150Y最优解:X = 252件;Y = 216 件; Rmax = 55080元。,(2)量本利分析法 也称盈亏分析法。它是根据销售量、成本、价格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便有效、使用范围较广的定量决策方法,它广泛应用于生产方案的选择、目标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价格制定等决策问题上。,量本利分析法步骤:将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研究产(销)量、成本与利润的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分析产(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变动规律。,将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固定成本,是总额不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按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等。 变动成本,是总额随产(销)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费用。如原材料费、动力燃料费、记件工资等。,研究产(销)量、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利润 = 收入 成本 = 产销量产品单价 (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 = 产销量产品单价 总固定成本 产销量单位变 动成本 = 产销量(产品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总固定 成本 R = ( P V )Q F Q = 当R = 0 时,保本产销量 Q0 =,确定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盈亏平衡即企业的收入等于支出。 盈亏平衡点就是盈亏平衡分析图上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该点所对应的产(销)量即为盈亏平衡点的产(销)量,如下图所示。,分析产(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变动规律。 第一,盈亏平衡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可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反之,销售量越少,可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 第二,产销量不变,盈亏平衡点越低,可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反之,盈亏平衡点越高,可实现的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多。 第三,销售收入不变,盈亏平衡点的高低取决于总成本线的变化,也就是取决于单位变动成本和总固定成本的高低。单位变动成本越高或总固定成本越高,盈亏平衡点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例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每台产品销售价格为400元,计划期内固定成本为24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250元,求保本点产量为多少台?若计划利润为60万元,则年产量应为多少?解:保本点产量Q0 = 若欲实现计划利润60万元,则年产量应达到: 年产量Q =,例2某企业的某种产品,上年度总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5元,全年固定成本5000元,销售税率5%,试计算下年度的盈亏平衡点,并测算如在上年基础上使利润提高10%,企业应采取那些措施?解: R = ( P V )Q F(1)下年度盈亏平衡销售量(Q0) 0 = 20(1-5%)-15 Q0 5000 Q0 = 1250(件)(2)上年度实际实现利润 20(1-5%)-1510000 5000 = 35000(3)下年度计划实现利润: 35000(1+10%)= 38500(元),(4)为实现38500元的目标利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第一,减少总固定成本,设减少额为X1 ,则 38500 = 1000020(1-5%)-15 (5000 - X1) X1=3500(元)。 即其他因素不变,总固定成本由5000元减少到1500元,可实现目标利润。第二,降低单位变动成本,设减少额为X2,则 38500 = 1000020(1-5%)-(15 - X2) 5000 X2 = 0.35(元) 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由15元减少到14.65元,可实现目标利润。第三,扩大产品销售量,设增加量为X3,则 38500 =(10000+ X3)20(1-5%)-15 5000 X3 = 875(件) 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销售量由10000件增加到10875件,可实现目标利润。第四,提高产品售价,设提高X4,则 38500 =10000(20+ X4)(1-5%)-15 5000 X4 = 0.37(元) 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产品售价由20元提高到20.37元,可实现目标利润。,R = ( P - V )Q - F=PQ-VQ-F1、固定成本对利润的影响R = - F2、单位变动成本对利润的影响R = - V Q3、扩大产品销售量对利润的影响 R = ( P - V ) Q4、提高产品售价对利润的影响R = P Q,应当指出,上述各项措施不是绝对的和孤立的。 不是绝对的是说,当采取某项措施时,还需考虑其可行性。如:降低成本能否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销量是否有能力生产以及有无销路;提高产品售价市场能否接受。 不是孤立的是说,当采取某项措施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方面。如:提高价格会影响销量;扩大销量会增加销售费用。所以分析时应予以注意。,某企业生产A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价格为6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3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3000元。求: 1.盈亏平衡点 2.企业为了获利510万元,应达到的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多少? 3.若设计能力为4000台,那么,达到设计能力时,获利期望值为多少?,练习1,解:(1)盈亏平衡点 Q0=F/(P-V)=630104/(6000-3000)=2100(台) (2)若企业为获利510万元,应达到的销售量为: Q*=(F+R)/(P-V) =(510+630)104/(6000-3000)=3800(台) S*=38006000=2280(万元)(3)若设计能力为4000台,那么,达到设计能力时,获利期望值是: R=(P-V)Q-F =(6000-3000)4000-6300104=570(万元),练习2某厂生产甲商品的年生产能力为15000台。固定成本为180万元。国内只接到订货12000台,售价为1400元/台,经核算,只够保本。请据此计算产品的最低单位成本。现有一外商洽谈订货3000台,要求把价格降到1350元/台,请考虑该项订货能否接受。,解: Q0 = F /(P-V) 12000 =1800000/(1400-V) V = 1250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 F / Q =1800000/15000 =120单位产品最低成本 = 1250+120=1370(元)R = (1350 - 1250) 3000 = 300000(元)接受该订货可获利30万元。,1、决策收益表法 此方法以决策收益表为基础,分别计算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按客观概率的大小,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最后比较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某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按下式计算: Uj = 式中:Uj表示第j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Pi表示第i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Qij表示第j个方案在第i种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收益值。,例1某农场有耕地1万亩,可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三种作物。由于轮作的要求不能只种一种作物。根据轮作的需要,有三个种植作物比例不同的方案。根据生产资料价格、市场预测及气象预测,得出有关三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利润资料如下表: 自然状态 概率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春旱年 0.3 100 120 80 夏涝年 0.2 60 100 30 秋涝年 0.1 150 60 200 正常年 0.4 250 200 300 期望值,例2某商店准备在春节期间经营一种新的熟食品,供应时间为30天。该食品每箱成本80元,销售价格为100元,但如果当天卖不出去,就会因变质而报废。目前对这种产品的市场需求不很了解,但有去年同期类似产品的日销售量资料可供参考,如下表所示。现要确定一个使公司获利最大的日进货量方案。去年春节期间某食品的销售情况表 日销售量(箱) 销售天数 概率 50 3 0.1 51 6 0.2 52 15 0.5 53 6 0.2 总计 30 1.0,决策收益表 概率 日销售量 期望 50箱 51箱 52箱 53箱 收益值方案 0.1 0.2 0.5 0.250箱51箱52箱53箱,决策收益表 概率 日销售量 期望 50箱 51箱 52箱 53箱 收益值方案 0.1 0.2 0.5 0.250箱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51箱 920 1020 1020 1020 101052箱 840 940 1040 1040 100053箱 760 860 960 1060 940,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是以树形图的方式,以最大期望值为准则,从多个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决策树由决策点、决策分枝、方案结点、概率分枝、结果点五要素组成,符号说明如下: 表示决策点,由它引出决策分枝,每一分枝代表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表示方案结点,由它引出概率分枝,每一分枝代表一种可能发生的状态。 表示结果点,用以反映每个方案在相应的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损益值。 表示剪枝,即被淘汰的方案。,决策点,状态枝,方案枝,状态点,结果点(损益值),运用决策树进行计量决策,需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 画决策树; 计算期望值; 剪枝确定最优方案。,(1)单级决策例3仍用例1资料,其决策树如下图: 0.3 100 157 0.2 60 1 0.1 150 案 0.4 250 方 0.3 120 方案2 142 0.2 100 方 0.1 60 案 0.4 200 3 0.3 80 170 0.2 30 0.1 200 0.4 300,练习3,某公司为满足某种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拟规划建设新厂。具体两种可行方案如下:方案一:全部改造,需要资金50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获利150万元,销路差时获利50万元。方案二:部分改造,需要资金20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获利40万元。根据市场预测,五年内销路好的概率为0.6,销路差的概率为0.4。试用决策树法进行可行性方案的选择。(只考虑五年内的情况),解:绘制决策树,计算综合损益值:方案一:点损益值(150*0.6+50*0.4)*5550(万元)综合损益值:550-50050 (万元)方案二:点损益值(100*0.6+40*0.4)*5380(万元)综合损益值:380-200180(万元)经比较点综合损益值最大,故应选择方案二。,(2)多级决策,例题 某个企业要拟建大厂,三种待选方案如下:方案一: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设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不好时亏损20万元。服务期限10年。方案二: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得40万元;销路不好时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限10年。方案三:先建小厂,三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限7年,每年估计获利95万元。我们进一步假设,根据市场预测,新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不好的概率为0.3。根据这些情况应如何选择最优方案。,点0.7100十0.3(20) 10300340(万元)点0.740十0.33010一140230(万元)点951.0 7-200=465(万元)点 401.07280(万元)由于280465,故,点 0.7403十0.7465十0.33010-140359.5(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应选择先建小厂,三年后若销路好再扩建的方案。,(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例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对于市场的需求量估计有三种情况,即高需求、中等需求和低需求。企业拟订了三个方案:第一,新建一个车间;第二,扩建原有的车间;第三,与其他企业协作联合生产。三个方案在五年内的经济效益见下表: 单位:万元 自然状态 高需求 中需求 低需求 方案 新建 20 5 -5 扩建 18 8 -2 联合 16 6 1 1、悲观法(小中取大法) 2、乐观法(大中取大法) 3、机会均等法 4、最小后悔值法(大中取小法),3、机会均等法 U(新建)= 20 + 5 + (-5)= 6.67 U(扩建)= 18 + 8 + (-2)= 8 U(联合)= (16 + 6 + 1)= 7.67 4、最小后悔值法,4、最小后悔值法,练习4某厂为生产某种产品设计了三个方案: 方案1:新建一个大车间,需投资300万元。 方案2:新建一个小车间,需投资160万元。 这两种车间的使用期都使10年。按市场调查预测,前三年销路好的概率为0.7;如果前三年销路好,则后七年销路好的概率可提高到0.9;如果前三年销路差,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