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大教育-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_第1页
学大教育-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_第2页
学大教育-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_第3页
学大教育-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_第4页
学大教育-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真题检测 XueDa PPTS Learning Center中考选择填空专项训练第十六章 热和能181、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入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漂来漂去。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是、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漂来漂去 、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漂来漂去、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的内能减少 、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的内能减少182、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g)热传递造成的 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 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D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183、下列现象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春季,晴天时花儿更加芬芳B. 夏季,沿海地区气温比内陆地C. 秋季。早晨池塘表面的水汽不断弥漫开来D. 冬季,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184、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185、小红同学的家坐落在绿树环抱、翠竹簇拥的山岔湖畔。清晨,朝阳初现,叶下露珠晶莹剔透,院前湖面波光粼粼,屋上炊烟随风飘荡。下列对此景的物理学解释正确的是 A绿树翠竹有蒸腾作用,但不能调节房舍的气温 B“炊烟随风飘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露是水蒸气汽化而成的 D湖水因比热容大,有“吸热”功能,炎夏时节能降低周边地区的气温186、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少 B质量为5g、温度为100的水含有2.1104J的热量 C在物体对外做功过程中,物体不断地放出内能 D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变化就越大187、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D0的冰没有内能188、柴油机燃烧相同的燃料,输出的机械能越多,表明柴油机越节能。是否节能,是衡量机器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关于柴油机尾气的温度跟柴油机性能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性能越好 B 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性能越好 C 尾气的温度高低与柴油机性能好坏无关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89、有人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汽车,车上有两个大气囊,气囊从前面的开口吸入空气,利用太阳能将其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后面喷出,从而推动汽车前进(如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囊里的空气是通过热传递来增加内能B、气囊里的空气温度越高,汽车运动越快C、气囊里的空气越多,汽车运动越快D、气囊由于受到浮力,增大了汽车对地面压力190、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缸是沙石材料制成的,比热较小,有散热作用B、水的比热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热量C、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D、水缸周围的水蒸气在缸外壁液化吸热,使缸内温度降低191、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C、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192、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A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C森林吸热,温度升高较慢,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土地吸热,温度升高较快,空气温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193、夏天,坐在湖边的树底下,风吹来人感到凉爽.对其原因,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水的比热容大,湖水吸热温度升高较快 B.树叶里水蒸发带走大量的热C.风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地形宽旷,不利于散热19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热后温度就一定升高。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195、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96、“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大,温度变化较小 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 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 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作功,山上内能减少197、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5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顺利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2003年10月16日早晨5时55分 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预定地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利伟在神舟飞船中重力变大,质量不变B.神舟飞船绕地球匀速转动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C.神舟飞船返回过程中会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产生很高的温度;D.神舟飞船为安全着陆,在一定高度的空中会打开降落伞,飞船匀速直线下落,此时飞船和降落伞共受的阻力大于它们的总重19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B.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激烈C.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19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机械能D 城市园林绿化有消除“噪音”作用200、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_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201、工程载重汽车比一般汽车的轮子要多些,是为了_;轮胎上花纹也比较深,是为了_:若车身质量8t,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5Pa,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该车最大装载质量为_t。已知发动机的排气量(等于活塞面积S乘以活塞移动的距离L)为3.0升。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强为8105Pa,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对活塞做功_J。202、 小丽家买回来一台功率为900W的格兰仕微波炉,他想知道微波炉烧水时的效率多大?于是他将质量为300g、温度为20的水放入微波炉专用塑料容器中,启动微波炉加热2分钟后,测得水温为80.在加热这段时间内,水的内能增加了_J,其内能增加是由于水吸收微波后,引起了水分子剧烈_,因而温度升高。该微波炉的效率为_。为了提高微波炉的效率,盛放容器应选用比热容_的材料做成。水的比热容4.2103J/(kg)203、天然气灶是利用燃烧天然气获得热量的炉具,而电磁炉是新一代消耗电能获得热量的智能炉具,为了比较两种炉具的性能,小红同学进行了相关调查,得到的有关数据见右表。如果小杰家每天做饭、烧水所需热量为8.0 106J,若这些热量靠天然气灶提供,需要燃烧_m3天然气。若这些热量靠电磁炉提供时,电磁炉正常工作了90min,该电磁炉的热效率是_,通过计算使用_炉具更省钱,电磁炉相对于天然气灶的优点_灯芯夹层油小孔第13题图204、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205、流星进人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由_能转化为_ ,会使流星燃烧发光。同样在发射火箭时,火箭也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为什么没有燃烧发光?原来,科学家们一方面研制了可耐几千摄氏度的耐高温材料,另一方面还在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_和_都要吸收热量,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的作用。206、液化气炉是人们目前较普遍地使用的炉具,而电磁炉则是新一代的智能炉具。为了比较它们的耗能费用,小胜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两组数据: 请问:(1)若小胜家一天所需热量相当于把50kg 的水从40加热到100,则他一天消耗的热量为 J .C水=4.2103J/(kg.)(2)上述热量若靠电磁炉提供,需耗电能 度,若靠液化气炉提供需要燃烧 kg液化气。(1kwh=3.6xl06 J ) ( 3 )通过计算,你认为使用 炉具耗能费用更低?(提示:液化气炉热效率是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热效率是指电磁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207、“东坡米线”是黄州特色小吃。制作的第一步是熬汤:在锅中放入水和鸡,用大火将水煮至沸腾,然后转用小火烹煮。不断向沸腾中的汤加热,汤的温度将 再将以下食料一起上桌:一碗热汤,上面浮着一层油;一碟切成薄片的鲜肉;一碗已煮熟的米线食客先把肉片放进汤内,稍候再加入米线。碗中油层的作用是。 现有以下资料:汤的质量lkg ,初温 97, 比热容 4.2103J(kg) ;肉的初温22,比热容 3.5103J(kg)。基于健康缘故,肉必须最少加热至82在汤中最多可以放入 肉。(不计热损失) 208、市民所用液化气的实际燃烧值为2.52107J/,一钢瓶中实际灌气13。已知当前国家所定居民用电价格是每度电0.44元,不考虑其它因素,按同比合理性原则,政府物价部门对液化气所定的指导价应是每钢瓶(13)元为合适;(最后结果取整数)若允许企业经营时在政府指导价上下20%的波动,则一钢瓶液化气(13)的价格变动范围为。209、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一样,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人体是导体,这个导体两端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如图所示,人的前臂是一个 杠杆,这个杠杆的好处是可以 ;一个成人参加一次马拉松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为1.32107J,这些能量需要完全燃烧 kg的木柴才能得到。(干木柴的热值q1.2107J/kg)210、制冰厂工人,用冰钩夹着巨大的冰砖轻松在地上拖行,是因为冰砖在滑行过程中,底面的冰由于克服 而使它的 ,冰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减小了与地面间的 . 211、某同学在考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物质实验次数质量(KG)升高的温度(0C)吸收的热量(J)水10051021002010104200煤油30051010504010102100 (1)分析第1、3次或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相等的不同物质, 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最是不同的。 (2)分析第1、2次或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 温度相同时吸热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12、如图是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主火炬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过程,重力势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