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_第1页
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_第2页
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_第3页
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_第4页
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公诉权滥用形态的发展摘要域外各国突破传统以实体作为判断公诉权滥用的标准,引入正当程序理念确立了多元的公诉权滥用形态,包括违反迅速审判的起诉、违反一事不再理的起诉、违法诱惑侦查的起诉、报复性起诉、歧视性起诉等等。我国应当借鉴其立法及实践经验,重新认识和界定我国的公诉权滥用形态,以更好地规范公诉权的运行。关键词公诉权正当程序权力滥用报复性起诉一、违反实体条件的滥用公诉的实体要件是指作出公诉决定时必须符合法定实体要件,如果违反这些法定要件则构成公诉权滥用。这是传统的公诉权滥用形态,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无刑罚权的起诉。公诉权基于国家刑罚权而产生,其必然要求具有国家需要动用刑罚权惩罚的事实。如果起诉书记载的事实根本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则不应对犯罪嫌疑人发动公诉。否则构成公诉权滥用。比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39条第1款,即使起诉书记载的均是真实事实,但没有构成任何犯罪,驳回公诉。此外,如果出现法定的情形,国家丧失刑罚权,则禁止提起公诉,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被告人死亡、心神丧失以及法人消灭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2/5撤回告诉的超过刑法追诉时效的,如果起诉则构成公诉权滥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超越法定范围的不起诉。许多国家要求不起诉必须在一定条件内行使,如果案件不属于不起诉的案件范围,放弃追诉的,构成公诉权滥用。各国做出不起诉处分最明显的限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要求裁量不起诉决定只适用于一定的轻微案件。LOCALHOST如果超越不起诉要求的案件类型,对严重犯罪做不起诉决定的属于公诉权滥用。二是附条件的不起诉,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不起诉。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构成公诉权滥用。三是在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下,以证据不足为由放弃追诉。不符合公诉证据标准的起诉。违反实体条件的滥用最为常见的情形是在缺乏合理根据的条件下提起公诉,即在达不到法定公诉证据标准的条件下起诉。公诉证据标准主要表现为二个不同的标准其一,定罪的可能性。公诉证据标准低于定罪证据标准。这是大多数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公诉证据标准。其二,基本上等同于定罪的标准。日本和我国是实行该标准的主要国家。目前,在我国违反实体条件的起诉最为常见的表现是检察机关明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仍然起诉。二、违反程序条件的滥用1重复起诉。重复起诉的禁止主要包括作出不起诉3/5决定后、撤回起诉后和作出生效判决后重新起诉的限制。对于已经作出不起诉处分或者撤回起诉,如果公诉人在没有发现新的事实、新的证据的情况下重新起诉,将构成公诉权滥用。田口守一先生就认为,“如果没有任何理由,随意取消不起诉处分,可以认为是恶意_追诉,应该追究滥用公诉权的问题。”域外各国刑事公诉权的行使还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对同一犯罪不得重复追究是各国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ANDEWASHWORTH,THECRIMINALPROCESSANEVALUATIVESTUDYOXFORDUNIVERSITYPRESSINC1995,PP186MIREILLEDELMASMARTYANDJRSPENCER,EUROPEANCRIMINALPROCEDUR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004,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下,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82130页MIREILLEDELMASMARTYANDJRSPENCER,EUROPEANCRIMINALPROCEDUR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004,4/5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XX年版,第91页。MARCMICHAEL,UNITEDSTATESVARMSTRONG,“SELECTIVEPROSECUTIONAFUTILEANDITSARDUOUSSTANDARDOFDISCOVERY”,CATHUL1998该案的具体经过详见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761页。英安德鲁桑达斯、瑞恰德扬“起诉”,载江礼华、杨诚主编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探微,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陈运财“日本检察官之起诉裁量及其制衡”,载朱朝亮等著刑事诉讼之运作,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版,第340页。谢小剑“刑事诉讼法中的报复性起诉”,载环球法律评论XX年第6期。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5/5美伟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上,卞建林、沙丽金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750页。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XX年版,第191页。ANDREWSHEPSTONE,“THEDOCTRINEOFABUSEOFPROCESS”,NEWLAWJOURNAL1993,VOL14NO628,P1757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