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_第1页
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_第2页
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_第3页
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_第4页
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10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发展规律,结合目前林分构成状况和各测报点数据分析,经专家会商,2010年美国白蛾在我省仍呈大发生趋势,局部地区仍有暴发成灾的可能,疫情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巩固2009年美国白蛾防控成果,确保我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在认真总结2009年防控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防控方案。一、2009年美国白蛾发生防控情况(一)2009年发生情况美国白蛾是我国重大的外来有害生物,是国际、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2009年在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滨州、德州、日照、聊城、临沂、莱芜、菏泽16个市的121个县(市、区)、1221个乡镇(办事处)发生美国白蛾疫情,发生面积347万亩,其中中度以上发生面积97万亩。与2008年相比,增加了1个市、14个县(市、区)、245个乡镇(办事处)。(二)2009年防控情况针对2008年我省部分地区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危害严重,越冬基数大的严峻形势,2009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布署,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普遍加大了防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防控,大打了一场防控美国白蛾的人民战争,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省共投入美国白蛾防控资金6.24亿元,购置药剂4090吨、药械21.69万台,投入人工2039万个,剪除网幕总数1.15亿个,摘除卵块1294万块,挖蛹57914公斤,捕捉成虫34254公斤,绑草把189万亩次,组建防治专业队8560支37万人,发布预报信息1200余期,52万余份,发放明白纸1.2亿份,宣传画800余万幅,简报2200期150余万份,制作光盘8600余个,制作专题宣传片20余部,电视讲座1120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552期,培训人员860万人次;累计防治作业面积2988万亩次,其中无公害药剂防治1518万亩次(包括飞机防治214万亩),人工防治985万亩次,生物防治346万亩次(包括周氏啮小蜂防治220万亩),其他防治139万亩次,繁育释放周氏啮小蜂369亿头。全省平均有虫(网)株率控制到0.75%,其中: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及风景区有虫株率由去年的10%下降到0.08%;重点防控区有虫株率由去年的20%下降到0.45%;一般防控区有虫(网)株率控制在2%。未发生区监测覆盖率达100%,新传入区都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较好地预防和处置了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进城入室、林木叶片被吃光吃残的现象。全面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防控任务目标,为国庆六十周年、全运会、花博会和园博会等重大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三)存在的问题1、基层干部群众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对美国白蛾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有“重除治、轻预防”和等、靠、要、看的思想,防控措施落实上不到位,只满足于开会部署、领导讲话、下发通知,组织宣传发动不深入不广泛,甚至有消极、畏难发愁情绪。2、存在防控漏洞和死角。重点区域、片林、林网防控效果较好,但四旁孤立木,房前屋后空闲院落、边角地带、城区内单位、居民区等地的树木存在防控漏洞和死角。3、新疫区干部群众对美国白蛾的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领导重视程度、组织发动、投入和设施设备储备等不足,没有掌握防治技术和方法,成为今后防控的不利因素。4、防控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由于投入不足,许多地方药剂药械缺乏,已有的机械设备落后,不能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有的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害。5、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是监测预报手段落后,仪器设备陈旧,主要采用传统的地面调查方式,费工费时,准确率不高,影响监测、预报工作开展;二是缺乏先进的检疫检验仪器设备;三是应急防控所必需的交通工具及药剂药械等物资储备严重不足,不适应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6、天敌繁育基地规模小,繁育数量有限,加之繁育的周氏啮小蜂都是无偿地释放林间,繁育单位经济负担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二、2010年美国白蛾发生形势分析2009年美国白蛾的防控实践证明,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只要各级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只要始终坚持联防联控、科学防控;只要切实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尽管是严重的疫情,但也是可防可控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旦形成生物危害,要根除非常困难,防控稍有放松,极易发生反弹,疫情防控将更加困难。据预测,2010年全省美国白蛾发生面积400万亩左右,局部地区仍有暴发成灾的可能,危害严重,疫情范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美国白蛾自身发生发展规律决定的。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根据国内外经验,美国白蛾新传入地区一般需3-5年的防控,种群数量才趋于稳定;新发生的疫点第2-3年极易暴发成灾,如聊城、菏泽、临沂、日照、莱芜,青岛、烟台、潍坊等市的部分县(市、区)近1-2年才传入,明年正处于暴发时期。二是2009年美国白蛾疫区范围呈扩大态势。全省共有16个市、121个县、1221个乡镇发生疫情,比2008年增加了1个疫情市、14个疫情县、245个疫情乡镇。2010年疫情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压力越来越大。三是新疫区干部群众对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成为2010年防控工作的不利因素。四是2009年防控效果较好的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防控漏洞和死角,虽然有虫株率较低,但由于美国白蛾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如果不能彻底防治,很容易反弹,再度成为重灾区。五是我省杨树栽植面积大,为美国白蛾大面积暴发成灾提供了条件。近几年我省杨树发展迅速,栽植面积达到2200万亩,主要以片林为主,树体较高,密度较大,美国白蛾一旦传入,就容易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危害。依靠人工机械防治,任务重,难度大,很难做到全面、彻底防治。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防治,联防联治,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多措并举,科学防控,逐步压缩发生面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最终实现有虫不成灾的目标。四、目标任务(一)防控目标及对策。依据2009年全省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控的情况,将美国白蛾防控划分为2个防控区,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防控。2010年美国白蛾的防控对策是:加强普查监测和检疫检查,普防第一代,围歼第二代,控制第三代。1、疫情发生区:包括16个市、121个县(市区)、1221个乡镇(办)。的片林、林网、公路、铁路、河道、行政区域交界处(省、市、县、乡交界)、场圃、风景名胜区、村庄四旁、城镇等所有区域。防控对策是:加强普查监测和检疫检查,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喷洒无公害药剂、杀虫灯诱杀、有计划地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综合措施防治。发生较重的地方以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为主,尤其是对鲁西南、胶莱河流域等实施飞机防治。对于桑、蚕、鱼、虾、家禽养殖区域的林木以人工防治为主,严禁喷药、喷烟防治。(沿黄及黄河故道的菏泽市6个县(区)、聊城市8个县(市、区)、德州的夏津县、泰安市的东平县、济宁市的梁山县等重点区域,以东潍坊市的4个市,处于临沂市腹地的费县实施飞机作业防治,兼治其他食叶害虫。同时各地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捕捉成虫和蛹、绑草把、树干基部打孔注射内吸剂等防治。但)防控目标是:监测覆盖率100%;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无公害防治率90%以上;第3代有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2、非疫情发生区:包括枣庄和其他市未发生的19个县(市区)(见附表1)。防控对策是:加强检疫封锁,严防疫情传入;全面普查监测,及时发现,及时除治,确保疫情不扩散,并及时做好其他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防控目标是:监测覆盖率100%;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新传入区要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及时防治,防止扩散。(二)防控任务1、宣传培训。各级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层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普及普查监测及防控技术知识,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和防控技术水平,达到会认、会查、会治的目的。计划培训人员97858人次,其中,省级计划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业务骨干486人次,市县级计划培训97372人次。800万人次2、普查监测与测报点建设。各市、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原有测报点的测报能力建设,并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重点测报点,配备监测防控专用车、先进测报仪器和信息传输等设备;每个乡镇(办)固定2名虫情监测统计员,至少要悬挂2盏诱虫灯、性诱捕器;每村(居)固定1名虫情调查员,做好虫情调查与记录。全省计划组建140支1500人的专业普查队伍,适时开展普查监测工作。省计划建设34处省级中心测报点,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并给予运转费补助,以保证开展美国白蛾系统虫情调查,为全省美国白蛾防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3、繁育释放周氏啮小蜂400亿头。全省现有天敌繁育基地28处,在各地继续加大资金扶持的基础上,省计划对16处周氏啮小蜂繁育释放实行资金扶持补助,进一步扩大繁育释放规模,全年繁育释放400亿头,为逐步实现长效控制美国白蛾奠定基础。4、药剂药械购置。全省需购置防控无公害药剂3000吨,车载式大型机动喷药器械500台,省给予资金补助。5、飞机防治。由省采取招投标形式,招标飞防公司,统一调用,计划实施飞机防治300万亩(包括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具体飞防合同或协议由飞防任务的县(市、区)与飞防公司签订,根据飞防效果省给予适当资金补助(见附表2)。飞防作业防治美国白蛾基本要求是:(1)确定飞防作业的原则。飞防作业区为鲁西南、胶莱河以东区域,这些县(市、区)美国白蛾虫情处较大上升趋势,危害重,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即有虫株率2%以上。使用机型以运五型为主,直升飞机为辅,作业区集中成片,面积在0.3万亩以上;宽度在30米以上、长度在30km以上的绿色通道林带、片林、沿黄和农田林网防护林带、作业区地势平缓、山峰之间高差在50以内,坡度不超过45,距离机场不超过60km。(2)飞防的组织工作成立飞防临时指挥组织:省林业局成立飞防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分管领导担任,副组织长由省财政厅、省林业局计财处、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主要负责人担任,有关人员为成员;拟定飞防美国白蛾招标要求书,委托招标公司进行招标,飞防公司由省飞防领导小组实行招投标决定,并负责统一指挥、调用和协调飞防工作。飞防区所在县(市、区),应由林业、财政、民航、公安、交通、气象、邮电、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临时指挥部,并设置后勤组、技术组,做好宣传、保卫、技术培训等工作,由当地党政负责人现场挂帅,指挥部应派负责同志常驻机场,以便领导和指挥全程飞防工作。凡是飞防的县(市、区)要分别制定科学的飞防方案,同时与飞防公司、药剂供应商等签订飞防合同或协议。飞防使用的药剂:灭幼脲类、森绿(阿维菌素.BT)、48%噻虫啉、森得保、苦参碱等无公害药剂。(3)飞防资金筹集:以当地投资为主,省给予补助为辅。省补助的资金要按照各县(市、区)飞防的核实飞防面积,同时根据飞防验收后的防治效果认证书给予适当补助。(4)要确保飞防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如有出现各县(市、区)应按照飞防合同种的有关约定执行。(5)飞防工作全部结束后,各地要根据飞防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防治效果调查结果,写出飞防总结报告,上报省林业局和飞防所在地人民政府。6、建立乡、村两级专业防治队伍。全省美国白蛾波及到2200万亩林木,按每5000亩设立1支专业防治队计算,需要组建防控专业队4400支,每支5到10人,配备相应的防治器械,开展美国白蛾等害虫防治。7、购置美国白蛾成虫杀虫灯2万盏。8、全年防治任务400万亩,防治作业面积1200万亩次。其中,无公害药剂防治700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200万亩次,生物防治300万亩次。五、技术措施(一)强化检疫检查,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各地要积极开展产地检疫,把疫情扑灭在货物或苗木调运前。对疫区内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未经过林业部门检疫机构批准,不得擅自运出疫区。要充分发挥检疫检查站和木材检查站的作用,加强对从疫区调出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发现携带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要认真执行进出省“森林植物检疫要求书”制度。各级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必须加强对货物集散地、集贸市场的检疫检查和复检,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二)完善监测预报体系,全面普查监测。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加强测报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专业普查监测队伍,制定普查监测实施方案。每个乡镇要建立2处监测点,悬挂2盏诱虫灯、性诱捕器,每点固定2名虫情监测统计员,监测成虫发生期,定期统计上报虫情监测数据。要充分发挥村级监测员的宣传、巡查、除治、护林“四员”的作用,每村至少要有1名虫情调查监测员。每县至少要组建1支普查专业队,负责开展全面普查工作。从3月上旬到10月底,对所辖范围内的林木、果园、农田等进行全面调查,特别是对交通沿线、庭院、货场、饭店、旅馆、厕所、屠宰场、养殖场等周围易发生美国白蛾的林木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除治。系统虫情调查点,要定期报告各虫态发生期、历期、发生动态、自然死亡率等情况,县级以上森防机构,要认真做好汇总、分析,及时发布预报,同时报告当地政府,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1、普查监测时间(具体时间考虑中西部和东部,范围大些)(1)成虫:越冬第三代,4月上旬至5月中旬;第一代,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2)卵: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8月下旬至9月上旬。(3)幼虫:第一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4)蛹:第一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旬至8月下旬;越冬第三代,10月中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成虫(越冬代, 4月上旬5月中旬;第一代,6月中旬-7月中旬;第二代,在8月上旬9月中旬)。幼虫(第一代,5月上旬-6月下旬;第二代,7月上旬-8月中旬;第三代,9月上旬-10月下旬)。2、普查监测地点发生区要进行全面普查监测。未发生区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靠近发生区的林木,与发生区有货物运输往来的车站、码头、机场、旅游点及货物存放集散地周围的树木;乡村农户房前屋后,城区机关单位院落的树木;公路、铁路及沿途的树木等要进行重点普查监测。3、调查树种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有:杨、桑、榆、臭椿、山楂、杏、法国梧桐、泡桐、白蜡树、核桃、樱花、枫杨、苹果、樱桃等。一般喜食树种有:柳、桃、胡桃楸、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4、调查方法(1)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自然村、居民区、厂矿、机关、部队驻地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社区为调查单位。每点要抽查100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2)成虫期用黑光灯、性诱剂进行调查,确定发生期。(3)蛹期调查,一是在老树皮、乱石堆中、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300个;二是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寄生率和死亡率。(4)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块,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孵化数量,计算孵化率。(三)建立报告制度。在美国白蛾发生防控时期,即从4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实行月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每月月底报告情况。新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时,立即向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所在地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应在48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各级要及时通报辖区内美国白蛾的发生和防控情况。(四)运用综合手段进行防控。要抓住“三个时机”(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四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采取剪除网幕、灯光诱杀、地面和飞机喷洒无公害药剂、释放周氏啮小蜂、涂毒环、绑草把、人工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杀蛹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幼虫网幕期的防治工作。1、人工剪除网幕。在幼虫3龄前网幕期,组织专业队、发动群众利用高枝剪剪除网幕。剪除的网幕要就地挖沟集中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2、杀虫灯诱杀。在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相隔400米左右,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3米处,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下午7时至次日6时开灯诱杀,集中处理。3、地面喷雾。在美国白蛾幼虫期,通过喷施无公害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4、飞机防治。在美国白蛾幼虫期,制定科学飞防方案,周密组织,使用灭幼脲类、森绿、48%噻虫啉、森得保等无公害药剂实施飞机防治。5、应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在幼虫网幕期,喷施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染病毒,造成幼虫病毒病流行,进而杀死幼虫。6、涂毒环。用菊酯类药剂加废机油加柴油,按照155比例混匀后,在树干11.5m高处,用毛刷涂抹1015cm宽的药环,毒杀上下树的幼虫。7、绑草把。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0.81.5米处,绑草把,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待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将蛹检出,就地集中存放,用纱网罩住,30天后再作无害化处理。8、有计划释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美国白蛾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2次。释放方法:一是直接释放小蜂;二是把寄生的柞蚕蛹放入草把中、挂在树枝、沾粘在树干上。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要抓好时机,有针对性地释放。(1)对河道林、丰产林等成片林地,人为干扰较少,生物群落多样,生态环境有利于天敌增加和长期定居,以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为主,注意维护森林的生态环境。但虫口密度较大时,一般有虫株率达到40%,平均每株有虫数达到500头(美国白蛾幼虫4龄初期计数)以上时,要采取人工物理、喷施生物制剂、无公害药剂等措施将虫口密度压低下来,再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2)对农村四旁树木、农田林网,由于树木零散,要发挥群众作用,在2-4龄幼虫期组织人工摘除网幕,集中烧毁;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绑草把诱杀美国白蛾老熟幼虫,同时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但对虫口密度较大、虫情较严重的,组织专业队喷洒生物农药和仿生制剂。(3)对城镇行道树、居民区、公路绿化带、风景区树木,不宜释放周氏啮小蜂。9、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治。适用高大的孤立木和城区的行道树。在初孵幼虫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cm以下打1个孔,胸径每增加5cm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1毫升。常用药剂有氧化乐果、吡虫啉、氯胺磷等。六、组织保障措施(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它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因此,各级必须要进一步充分认识防控美国白蛾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从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林农增收的大局出发,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美国白蛾防控作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大事,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山东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林业、财政、交通、农业、水利、黄河河务、公路、城建、园林、铁路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合作。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目标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二)明确责任,实行联防联控。要坚持上下联动、部门配合、各负其责、区域联防联治,形成防控工作一盘棋。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防控负总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资金筹措、物资购置、技术指导和培训;乡镇政府负责制定具体防控实施方案和组织防控工作,将普查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人员、落实到林片,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财政部门及时拨付有关专项资金,林业、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药剂药械等物资采购,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城建、园林部门负责城区内所属公共绿地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交通、农业、水利、黄河河务、公路、铁路、部队等部门单位各自负责所管辖地林木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美国白蛾的普查监测,综合分析测报数据,发布预报,提出防治技术方案,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各级政府防控美国白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实行专群结合,确保防控质量。县、乡(镇)要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建立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专业防治队伍,采取以群防群治为基础,以专业队为主的防控策略。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业队伍,承担重点区域和本行政区域内美国白蛾的防控。村、城市社区也要落实防控人员,建设村(居)防控队伍,做好本村和本社区内的防控工作。要积极引导、培植和扶持单位、公司、个人成立防治联合组织,与村、单位、造林大户等签订防治承包合同,开展社会化有偿防治,进一步推进防治服务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进程,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过硬、人员稳定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队伍。要充分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统一指挥、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配药、统一防治标准、统一检查验收,确保防控成效。形成防治专业队伍为主导,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为骨干,林农互助和社会人群参与防治为基础的新格局。(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培训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画、明白纸、科技下乡活动、制作光盘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防治工作的的重要意义,普及美国白蛾防控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该虫害的严重危害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防控技术培训,为基层培养“防治能手”、“赤脚医生”,使他们成为农户身边不走的技术员,不断提高林农监测、防治水平。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机关、厂矿、社会团体、社区和公众参与查防和举报。(五)强化督导检查,建立奖惩制度。在美国白蛾防控的关键时期,各级政府要派出督查组对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检查验收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对防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有关主管部门要予以表彰奖励;对组织领导不力、没有落实预防和除治措施,隐瞒疫情贻误防治时机,造成疫情严重扩散蔓延和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六)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必要的资金投入,是防控好美国白蛾的重要保障。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治理”的原则,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林木经营者要加大投入,确保辖区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各级财政,要把防控经费列入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不断加强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检疫御灾、应急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全面提高防控能力。各级政府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持和资金筹集的政策意见,支持和鼓励单位、个人积极投入防控资金,形成财政扶持一点,单位集一点,个人出一点的防控资金筹措局面,以确保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更大成效。七、投资概算与筹集(一)投资与资金来源本实施方案经估算总投资38220.6万元(见附表5),其中申请省财政4792万元,占总投资的12.5;地方筹资33428.6万元,占总投资的87.5。(二)投资估算在38220.6万元的投资中,宣传培训费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5;监测普查费1808.8万元,占总投资的4.7;飞机防治费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8;周氏啮小蜂繁育释放费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5;药剂药械购置费19961.8万元,占总投资的52.2;防控专业队费44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5;杀虫灯购置费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6;其他费用50万元,占总投资的0.2%。(三)投资说明根据2010年全省美国白蛾防工作任务,为保证完成防控工作目标,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和美国白蛾防控工作的紧迫性,2010年计划需要投入资金事项说明如下。1、宣传培训费需投入4000万元,其中地方投入3930万元,省财补助70万元。2010年共计划培训800万人次,按照平均每人5元费用计算,共需资金4000万元。其中培训技术人员10万人。省举办预测预报技术、美国白蛾防控技术、周氏啮小蜂繁育释放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600人,每期培训3天,包括住宿、生活、教室租赁、培训教材编写印刷等费需要投入50万元;编印彩色宣传挂图、编发情报、电视采访等所需费用20万元,需省财政补助70万元。2、监测预报体系建设,需投资1808.8万元,其中地方投资1536.8万元,省财政投入补助资金272万元。为进一步做好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达到及时掌握各测报点及所辖区域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生产性预报;省林业局及时分析各测报点的数据资料,结合森林资源状况及气象因子进行全省中长期趋势预报,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防控依据;通过系统观测,掌握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环境因子,积累基础数据,建立健全预测预报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实现“全面监测、及时预警、准确预报”的目标。(1)按照现有市级、县级测报点数量的十分之一,需要对215处测报点投资建设,每点5万元,其中必要仪器设备3万元,运转补助费2万元,需要总投资1075万元。(2)普查监测费461.8万元。全省计划组建140支1500人的专业普查队伍,每年普查3次,每次普查15天,每人每天外业补助20元,需要资金135万元,必要的普查仪器和有关记录用品费需要140万元。按照全省1868个乡镇级计算,每乡镇悬挂2盏诱虫灯,共需悬挂诱虫灯及性诱捕器3736盏,每盏500元,需要资金186.8万元。(3)省级中心测报点运转费补助根据森林资源分布、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地理位置、县级森防站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领导重视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34个县为省级中心测报点,(见附表3),为保证省级中心测报点正常运转,按照山东省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完成测报任务目标,计划每点每年补助4万元,2009、2010两年共需省财政补助272万元。3、飞机防治美国白蛾等食叶害虫,需投入3000万元,其中地方投入1800万元,省财政投入1200万元补助。计划2010年飞防面积300万亩,每亩按10元计算,需要总投资3000万元,按照省市县三级4:3:3比例投资,需省财政补助1200万元。飞防区域是鲁西南黄河及黄河故道的重点县(市、区)、胶莱河以东的重点县。2010年1月底前各有关飞防的县(市、区)制定具体飞防方案,并与飞防公司签订飞防合同或协议,经飞防作业后,按照合同验收防治效果合格后,省财政按每亩4元给予补助。4、周氏啮小蜂繁育释放,需投入资金4000万元,其中地方投入3600万元,省财政补助400万元。繁育周氏啮小蜂1枚茧成本5元,每茧可繁育5000头, 2010年繁育周氏啮小蜂400亿头,需总投资4000万元。省财政按每繁育1亿头补助1万元标准计算,需补助400万元(详见附表2)。5、药剂药械购置需投入19961.8万元,其中地方投入17161.8万元,省财政补助2800万元。(1)无公害药剂:2010年防治美国白蛾1200万亩次,根据需要购买无公害药剂3000吨,每吨按照4万元计算,总计需要投资1.2亿元,按照省财政10%的的比例投资,需要补助1200万元。(2)施药机械:根据2009年使用的喷药机械情况,不能满足防治需要,现有121个县发生美国白蛾,按照每县需要高压机动喷雾机20台、喷烟机10台、车载式施药器械4台计算,分别是要购买喷雾机2420台,每台2000元,计484万元;喷烟机1210台,每台1800元,计217.8万元,车载式施药器械484台,每台(套)15万元,计7260万元,需要总投资7961.8万元,按照省财政20%的的比例投资,需要补助1600万元。6、乡、村专业队建设,需补助4400万元。全省计划组建防控专业队4400支,全年每支补助1万元,包括施药机械、人员作业补助等需投资4400万元。7、购置杀虫灯费1000万元。按照每盏杀虫灯招引范围功能,每500亩悬挂1盏,根据现有杀虫灯数量,今年需购买2万盏,每盏500元,计需投入资金1000万元。8、其他费用50万元。包括会议费、2次组织督查组差旅费等费用,省财政补助50万元。附表1-12009年美国白蛾疫情分布情况一览表名称疫情县非疫情县合计12119济南市10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市中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商河县、济阳县、平阴县青岛市12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市北区、市南区、李沧区、四方区、胶南市、即墨市、莱西市、胶州市、平度市淄博市7张店区、周村区、博山区、淄川区、高青县、临淄区、桓台县1沂源县枣庄市6市中区、山亭区、台儿庄区、薛城区、峄城区、滕州市东营市5东营区、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广饶县烟台市12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莱阳市、莱州市、龙口市、蓬莱市、海阳市、栖霞市、招远市、长岛县潍坊市11寒亭区、坊子区、潍城区、寿光市、昌邑市、高密市、诸城市、青州市、安丘市、临朐县、昌乐县1奎文区济宁市8任城区、市中区、梁山县、汶上县、兖州市、鱼台县、嘉祥县、微山县4曲阜市、金乡县、泗水县、邹城市、泰安市6岱岳区、泰山区、肥城市、新泰市、宁阳县、东平县威海市4环翠区、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日照市4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莒县莱芜市2莱城区、钢城区临沂市6兰山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莒南县、费县6罗庄区、郯城县、平邑县、蒙阴县、临沭县、苍山县附表1-22009年美国白蛾疫情分布情况一览表项目市疫情县非疫情县德州市11德城区、齐河县、平原县、乐陵市、禹城市、武城县、陵县、庆云县、夏津县、宁津县、临邑县聊城市8东昌府区、东阿县、茌平县、高唐县、阳谷县、临清市、冠县、莘县滨州市7滨城区、邹平县、博兴县、无棣县、沾化县、阳信县、惠民县菏泽市8牡丹区、定陶县、曹县、郓城县、成武县、巨野县、鄄城县、东明县1单县附表2 飞防计划及其补助费用一览表附表3-134处省级中心测报点及主测对象一览表市省级测报点主测对象济南市历城区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杨树溃疡病淄博市高青县美国白蛾、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杨扇舟蛾临淄区美国白蛾、双条杉天牛、杨毒蛾、春尺蠖桓台县美国白蛾、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杨扇舟蛾枣庄市台儿庄区杨树溃疡病、杨小舟蛾、杨扇舟蛾、光肩星天牛山亭区日本龟蜡蚧、侧柏毒蛾、板栗疫病、泡桐丛枝病薛城区日本龟蜡蚧、侧柏毒蛾、板栗疫病、泡桐丛枝病东营市广饶县美国白蛾、杨扇舟蛾、春尺蠖、杨树溃疡病河口区美国白蛾、木蠹蛾、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烟台市莱州市美国白蛾、松烂皮病、赤松毛虫、杨树溃疡病栖霞市美国白蛾、松烂皮病、日本松干蚧、赤松毛虫龙口市美国白蛾、松烂皮病、日本松干蚧、白杨透翅蛾潍坊市高密市美国白蛾、杨树溃疡病、杨扇舟蛾、杨毒蛾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