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设计书_第1页
GPS技术设计书_第2页
GPS技术设计书_第3页
GPS技术设计书_第4页
GPS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PS技术实训计划书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职 务: 年 月 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GPS测量技术设计书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二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实习已有成果(二)、技术依据:三、控制测量(一)、作业方法(二)、外业观测 四、布网方案五提交成果资料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2 测区情况本测区位于南阳市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阳市北部独山脚下0.35平方公里, 新校区建筑物宏伟高大,植被较少,通视条件良好。本次实习在测区内布设10个GPS控制点,构建一个d 级GPS网,满足实习需要。 二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一)实习已有成果1已有资料 测区如有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可考虑联测国家高等级点,将GPS网点的坐标转换到国家坐标系中。如测区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采用测区独立坐标系。2控制网起算数据 本次实习GPS控制网可考虑利用国家等级点2个,国家等级点必须有西安80坐标系坐标或北京54坐标系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网的起算数据。如无已知的国家高等级三角点,则采用测区中任意两点的独立坐标作为本次实习GPS控制网的起算数据,独立坐标系可选用已知建成的地方独立坐标系,也可以在实习是自己建立。3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GPS基线向量为WGS-84坐标系,GPS网平面平差成果为西安 80坐标系坐标或 北京54坐标系坐标,并转换为测区相应的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1956黄海高程系统。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间或UTC时间系统。(二)、技术依据: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JJ 8-85城市测量规范测区已有的大地控制成果:在南阳市交通驾校附近、南阳市师院附近、南阳市解放广场附近有已知的国家D级GPS控制网点3个,点号、点之记、坐标、高程建下表。本次实习GPS控制网可考虑利用国家等级点2个(据实际情况而定)D 级 网 控 制 点 坐 标 表点号坐标地点80坐标系(3带)高 程三、控制测量收集资料 技术设计书 踏勘 控制测量 过程检查控制计算与检查 检查验收 成果提供四布网方案 (一)、作业方法1.GPS网的布设 采用三台GPS接受机,按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布设GPS控制网,等级为E级。2.GPS网的选点(1)GPS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要求,有利于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联测;(2)点位的基础应坚定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点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 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m;(5)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3、GPS网点的密度标准 针对不同的任务要求和服务对象,GPS网点的密度要求也不同。各级GPS网中每个闭 环或附和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的规定如下表:级别ABCDE闭合环或附和线路的边数566810JJ规程还对平均边长作出了说明:规定了最小距离是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是平均距离的23倍,在特殊情况下,个别边长还可以超出表中规定。5、选点和埋石GPS控制网点位布设时,点位的点名取组名,点位编号按101-111。GPS选点时应遵守如下原则:(1)观测站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接收机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2)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影响;(3)测站应设在易于安置接受设备的地方,且视场开阔。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根据情况一 应小于10-15度;(4)观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并且便于其他观测手段联测和扩展;(5)对于基线较长的GPS网,还应考虑测站附近应具有良好的通讯设备和电力供应,以供观测站之间的联系和设备用电;(6)点位选定后,均应规定绘制点之记,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的交通情况以及选点情况;(7)在建立点位标志时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易于长期保存和利用,并有利于安全作业。(二)、外业观测 1、注意事项 : (1)外业作业调度安排 。(2)GPS接收机的检验:一般检视;通电检验。(3)观测组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4)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输入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备注栏中。(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当时段观测时间超过60min以上,应每隔30min记录一次。(6)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9)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10)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4、GPS静态测量外业观测及观测数据资料的处理2、操作事项:1、天线的架设 (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经过检验; (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毫米。 2、 天线高量取 (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 (2)、互成120各量取一次,较差小于3毫米。 3 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 观测模式静态数据采集间隔2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15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1mm有效观测卫星数 4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3mm观测时段长度60分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8观测时段数 1任一卫星的有效观测时间15分4本次实习的GPS控制网采用GPS技术静态观测方法施测。采用设备:34台双频GPS接受机(标称精度5mm+1pmmD,D以Km计)。本次D级GPS网对GPS接收机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接收机类型 标称精度 观测量 同步观测接收机数 双频或单频 (10mm+3ppmp*d) 载波相位 4台或3台 计算机:一台。5 外业记簿观测过程中记录员记录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编号、观测年月、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接收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情况等信息。 6 外业观测数据的检核作业组外业观测后,及时地对野外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Ashtech公司提供的Solution(Ver 2.1)软件包。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倍;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符合以下规定;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D为平均边长公里数;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符合以下规定;式中n为闭合环边数,D为平均边长公里数。基线处理采用标准参数解算,采用其它技术参数(如删除卫星、单频或开窗等)解算的基线以文本文件(磁盘)说明。7 .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 基线数据解算采用随机软件包GPPS(Ver 5.2)或Solution(Ver 2.1)软件求解,基线解算采用消电离层的双差浮点解或加点离层改正的双差整数解(固定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卫星截止高度角150电离层模型为:Standard模型对流层模型为Hopfiled或Computed模型。星历为广播星历或精密星历采用L1频率或L1L2两个频率2网平差 GPS网的平差计算应用Solution2.6软件在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 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查本次GPS网的内符合精度。同时为将WGS84坐标系 下的GPS基线观测值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并转换到 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中(或地方独立坐标系),采用GPSADJ(Ver 2.0)软件包或Solution(ver 2.1)软件包进行二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