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电焊工_第1页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电焊工_第2页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电焊工_第3页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电焊工_第4页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电焊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焊工,(第一、二、三章),陕汽集团焊接高级技师张明录,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1,第二节焊接与切割安全管理,2,第一章、焊接安全技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方针。推行“三全”即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具体要做到:1.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2.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3.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4.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5.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规定,金属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压力焊作业、钎焊作业为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第二节焊接与切割安全管理,第一节焊接与切割概述,1,第二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2,3,第三节金属材料的一般知识,第二章焊接切割安全技术,4,第四节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金属焊接利用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金属使工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焊接类型1.熔化焊2.压力焊3.钎焊焊接过程1.准备阶段2.施焊阶段3.质检和验收阶段,第一节焊接与切割概述,一、铁碳合金的基本相铁的同素异构转变液态纯铁在1538开始结晶,得到-Fe1394-Fe912-Fe(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第二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铁素体(F)铁素体:碳溶解在-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由于-Fe为体心立方晶格,碳在-Fe中的溶解度较小,727时为0.0218%,室温时为0.0008%。由于F的含碳量很低,故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似,它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低的强度和硬度,2、奥氏体(A)奥氏体碳溶解在-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Fe为面心立方晶格,晶格间隙较大,故奥氏体(A)的溶碳能力较强,1148时,含碳量2.11%,727时,含碳量0.77%奥氏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钢处于奥氏体状态时,能较顺利的进行加工。,3、渗碳体(Fe3C)渗碳体是铁和碳的化合物,其含碳量为6.69%渗碳体硬度很高,约为800HBs(W),脆性很大,而塑性和韧性几乎等于零。4、珠光体(P)F+Fe3C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它是奥氏体在冷却到727的恒温下发生共析转变得到的产物,因此,它只存在于727以下,其平均含碳量为0.77%,二、铁碳合金状态图铁碳合金状态图是表示在极缓慢冷却(或极缓慢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成份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一种图形。,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将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根据工艺不同,钢的热处理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处理等。,三、钢的热处理,焊工在焊接与气割工作时需要与电、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压力容器等接触,一旦失控,就容易发生事故,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电焊烟尘、有毒气体、弧光、噪声、高频电磁场、射线等有害物质。有时在高处、水下及容器内部焊接等,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烫伤、急性中毒和高处坠落等事故;严重地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第三节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焊接质量不好,留下隐患,在焊接中存在缺陷会引发事故或二次事故,有时往往是重大事故。,焊接场地的安全检查,1焊接场地检查的必要性由于焊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破坏性和危害性很大。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对焊接场地进行检查。,2焊接场地检查的内容(1)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配列整齐。(2)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3)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4)检查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5)检查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相缠绕。(6)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净。(7)对焊接切割场地检查要做到:仔细观察环境,针对各类情况,认真加强防护。,第一节电流类型与安全电压,1,第二节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危险程度,2,3,第三节触电的形式及原因,4,第四节防止触电的措施,第三章、焊接与切割安全用电,4,5,第五节现场急救,1.电流的类型,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第一节电流类型与安全电压,2.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标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额定值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2V、36V、24V、12V、6V等几种。,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第二节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危险程度,电流热效应的危险性1危险温度电器设备过热造成的因素有: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其他原因要求:橡皮绝缘线65塑料绝缘线702电火花(包括工作火花;事故火花),3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1)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外部电压,人体电阻人体电阻1700安全电压一般环境36V电压潮湿环境12V水下2.5V2)电流作用时间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越长,电击伤害程度越严重。3)电流流经人体的途径4)电流频率工频交流电最危险5)人体健康状况,人体对电流大小的反映,人体安全电流为7mA以下:810mA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工频5060HZ对人体危害最大。人体电阻大约10100K。触电后电阻呈下降趋势。,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感知电流:指引起人体感觉但无危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1-5mA)。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危害的最大电流(30mA)。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心室顫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50mA)。,2电流的作用和时间,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故小于30mA.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3电流路径,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4人体电阻,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一般为1700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0。性别及体质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一人体触电的形式低压单相触电低压两相触电触电分类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第三节触电的形式及原因,二焊机的保护性接地与接零三相三线制:焊机必须装保护性接地装置。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焊机必须安装保护性接零装置。接地装置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1m,接地电阻应小于4。在380V低压系统中,焊机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电焊机的二次线圈与焊件相接的一端必须接地或接零(焊钳不应接地或接零)。凡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电焊时,应将焊件的接地线(或接零线)暂时拆除,焊完后恢复。,常见的触电原因,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1单极触电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称为单极触电,如图1-1所示。图1.2(a)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图1.2(b)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图1-1单极触电,a中性点直接接地b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图1-2,2双极触电,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以及在高压系统中,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造成电弧放电时,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如图1-3所示。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图1-3双极触电,图1-4双极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点为圆心,半径20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人站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以0.8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Vk,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跨步电压触电,4剩余电荷触电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设备带有剩余电荷,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检修前、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常见的触电原因,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1)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2)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3)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4)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5)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错误,造成触电事故。(6)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1)安全制度(1)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使用和维护以及专用保护装置等环境中,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法规。(2)加强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用电知识。(3)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如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运行管理规程、维护检修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